2011-8-23 列國消息與代禱
華人農曆七月˙花時間迫切禱告
「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4-5)
仍有極多的華人不認識唯一能賜下真平安的主耶穌。每年農曆的七月有幾個日子各地的華人總會不約而同地祭拜別神,這也說明了許多華人知道有靈界的存在與力量,而且這樣的祭拜似乎都是出於懼怕的心態。
要讓百姓有機會獲得主的救恩與平安,是禱告。因為所有的能力、信心、智慧、聰明、謀略都是透過禱告,從神那裡支取得來的。所以別無捷徑,除了禱告,還是禱告,甚至是禁食禱告。
你很重要,你的禱告很重要。你可以透過禱告,與主同工,改變你的環境、你的家庭、你的鄰居、你的社區,讓更多的迷羊回到主的羊圈中。因此,請每天花時間迫切為家人、朋友、同事、親戚、鄰居、社區百姓的得救禱告。期盼有朝一日,全地的華人都能在每個主日,不約而同地同心敬拜獨一的真神--耶穌基督。
‧求滿有慈愛、憐憫與恩典的神,開啟百姓的心眼,除去蒙蔽的帕子,一心歸向救主耶穌基督,因為只有耶穌才是唯一得救的道路。
‧請為神的兒女、教會有熱愛靈魂得救的心,並且透過恆切禱告,有積極傳福音的行動禱告。
關注中國 PrayforChina
1. 據最近一份調查顯示,82.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說謊之風日漸猖獗,同時認為官員、商家及僱主最會撒謊。只有30% 的受訪者說自己很少或從不說謊。可惜有些信徒亦與不信的人一樣,經常不說誠實話或隱瞞真相。一些教會領袖也沒好榜樣,認為未必需要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弟兄姊妹。求主光照,幫助我們學習用愛心說誠實話,真心彼此代禱,不礙於面子或維持「屬靈」的外表而隱瞞事實。
2. 取締家庭教會是政府一貫的目標,即使不能完全使聚會停止,也會加以規管(例如強迫其向政府登記),限制家庭教會的發展。近年政府對家庭教會的管制似乎有一定程度的放鬆。家庭教會是否應該登記已不再像昔日那麼具爭議,我們在禱告中記念那些已登記並也計劃購買聚會場地或擴展事工的教會,求主賜下異象和勇氣,大大賜福他們向主所作的一切事工。
3. 面對社會、人心和家庭上的不同困難,所有關心國家社會和福音的中國基督徒,都希望能為這個世代作出貢獻。但他們大概會走四種不同的路線:順服派、低調派、建設派和先知派。讓我們為所有信徒能按着自己的良心與胸懷服事主的心志來代禱。我們知道不應該彼此論斷,而是為每位信徒來代求,好叫主的名被高舉,得到應得的榮耀。
4. 「順服派」接受中國現今的政治實況,也持守聖經要基督徒「順服在上掌權者」的看法,願意在國家容許的政策下拓展福音工作,辦好教會,作光作鹽。未來中國的宗教政策會如何改變,實在不易預料。但中國從無神論變為今天的世俗主義,也回到以前傳統的佛教和道教,我們實在需要迫切的禱告。
5. 「低調派」有兩種:一種來自三自教會,一種來自家庭教會。在三自教會中,非常注重福音的基要派信徒希望改變社會,但也明白要改變社會,就要改變人心;要改變人心,就要傳福音。有人說,物質繁榮使得農村教會走下坡,教會傳福音的熱情也逐漸減退。我們求主再次賜下潔凈的靈火,感動每位信徒,也在每個教會,不論是家庭或是三自系統的,都被聖靈大大復興。
6. 「建設派」的信徒較多來自城市教會。無論在「三自」或家庭教會中,一些較有學識之士,仿效歐美近代福音派的立場,認為基督徒不單要注重福音,也必須對社會作合宜的關懷。中國的基督教,確實在社會中早已被邊緣化,然而我們不放棄繼續為中國的教會來禱告,每個基督徒都清楚明白,我們信耶穌,並不是只為有一天將會在天堂見主,而是我們都有關心周遭的鄰舍,他人是否陷在饑餓困苦之中。
7. 「先知派」的中國基督徒大多認為,社會的問題不能單靠改變人心去解決,必須改變人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穩重派在建制中立言;急進派則不怕與海外結連,但他們大多不是革命派,只是急進的立言派。我們信深深相信神為中國的教會有個美好的計劃。我們特別為中國的基督徒,能在執政掌權的官員眼中,因著神的保守繼續蒙受禮遇,而且福音的事工也能繼續的發展,不受阻擾。
8. 中央電視台主播公開說:「同性戀者和我們一樣,都應該在社會上擁有生存及發展的權利,這樣的權利不該受到任何觀念的侵犯。」此番嚴詞批評是針對一位基督徒女演員的言論而起,讓不少觀眾意外。現時以同性戀為主題的電影、書籍和其他出版物仍受到官方嚴格審查。中國官方對同性戀的態度雖仍不贊同,但基督徒的道德立場卻是第一次遭公開指責。求主幫助中國年輕一代不會認為教會持守真理是輕視弱勢社群或好攻擊別人。願主給我們智慧,在這悖逆的時代中,能活出神的恩典與憐憫。
9. 在中國街頭,地攤幾乎是無處不在,絕大多數是沒有牌照經營的。他們通常拎著大塑膠袋,在住家不遠處把握機會向人推銷貨品。攤販要賣得好,要選人氣旺的地方,也要有可能遭警察逮捕的準備。 近來一些教會,將教會的資訊,包括耶穌基督的福音帶到街頭,也積極與路人分享信仰,實在是勇氣可嘉。我們為在城市裡的弟兄姊妹有此傳福音的熱忱向主感恩。
10. 街上攤販大多是沒有一技之長,或僅有初中程度,卻都夢想有一天成為開店的老板。攤販一般帶著價值約一千元的人民幣貨品(約154.73美元),利潤大約是三至五成之間。教會中亦有好些沒有受過高深教育、工作不穩定也常被人忽略的信徒。主耶穌愛我們每一個人,也愛稅吏和世人眼中的”罪人”,讓我們在禱告中特別記念教會中的「小人物」— 那些貧窮的、受教育不多、心靈破碎的。
11. 流浪兒童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不時可見到新疆的流浪兒從事扒竊等違法活動,擾亂了當地社會治安和人們正常生活,更因其個體行為形成的社會記憶,使人對新疆產生了偏見與誤解。新疆大多數是回教徒。一般人對回民的印象,常因新疆流浪兒而存負面的觀感。當教會要參與回宣之前,求主先改變信徒對新疆回民的態度,體認到他們是神所愛的,而不是懶惰欺騙人的。
12. 城市教會和大學生事工將是中國教會未來兩大重要發展的亮點。都市有不少高知識份子,正為中國努力追求理想和遠景,是片廣大的禾場。由於城市普遍缺乏聚會的地方,使城巿教會的發展受限制。求神光照、引導城市的信徒們,知道何為美善的制度,並致力為福音事工擺上心思和時間。也求主保守他們在物質富裕中,不失去對主的火熱。
13. 眾多離婚中國夫妻中,中產階級佔四分三,而婚外情是「頭號離婚殺手」。據上海一項統計,律師接手的離婚案裡,「婚外情」引發的佔56%。可惜信主的家庭也常有婚外情發生,但能在教會中找到輔導或諮商的幫助卻寥寥無幾。求主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逃避誘惑、謹守忠貞。我們為主內夫妻禱告,求主保護看顧,遠離試探,靠著主剛強,走過各樣的難處。
14. 對在教會服事本地的同工來說,普遍認為「按牧」不僅是榮耀,也是責任的託付,激勵他們更珍惜在主前的職份,加倍為神國事工獻上自己。讓我們在禱告中記念這些被按立的同工們,求主保守他們繼續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成為神愛與真理流通的管道,造就信徒,建立教會。
˙關心受逼迫的基督肢體˙
網上請願 釋放巴基斯坦比比
基督教團體「殉道者之聲」(VOM)發動網上請願行動,要求巴基斯坦政府釋放被誣告褻瀆伊斯蘭教的基督徒婦女比比(Asia Bibi)。
VOM希望收集到1百萬人的署名,來自全球的署名已超過21萬個,其中至少15萬是巴基斯坦人。VOM日後將向駐美國華盛頓巴基斯坦領事館呈交請願書和署名名單。
比比在2009年6月被警方拘捕,罪名是褻瀆伊斯蘭教。但據VOM消息來源,事發時,是穆斯林工友施壓要比比改信伊斯蘭教,比比毫不妥協,更宣稱耶穌是活著的,為人的罪被釘在十架上,此話一出,被激怒的工人就向她施加暴力,後來被關在密室裡。有人透過清真寺揚聲器宣佈比比將要受懲罰,包括坐在驢子上遊街示眾。當地基督徒報警後,警方將比比帶走,但表示當地伊斯蘭教領袖要警方以褻瀆宗教罪名將比比入罪。其後比比被法庭判處死刑,但至今仍然被囚獄中。請願網站: www.callformercy.com
馬來西亞伊斯蘭非政府組織 要求立法禁止「叛教」
馬來西亞廿二個伊斯蘭非政府組織要求立法禁止「叛教」,穆斯林要求對改變信仰的民眾採取行動。「當今大馬」和「大馬靈通報」報導,這些NGO組織發表聲明強調,立法的目的在捍衛建國以來的穆斯林信仰,避免遭外教入侵…。」這些組織一方面高舉現行法令反對脫教,同時也要求另訂嚴法制止叛教。
聲明表示:「我們認為與穆斯林信仰有關的事都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影響族群和諧。因此呼籲各政黨不要反對訂定這項專法。我們要一致捍衛伊斯蘭教和現行法,同時要求另訂反叛教法。」一名年輕領袖哈珊(Nasrudin Hassan)說,國會已在先前拒絕制訂反叛教法,伊斯蘭教是一個講道理的信仰,立法禁止並限制不想再聆聽教導的信徒,有其必要。
馬來西亞基督徒遭指控為穆斯林慕道友施洗之後,雪蘭峨州伊斯蘭宗教部突然搜查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的白沙羅烏他馬(DamansaraUtama)衛理教會的募款餐會,並提出期初報告,要求制訂叛教法。教會領袖譴責搜查行動沒有搜索令;也有人批評,沒有證據顯示募款餐會有施洗行動。官員否認曾進行搜查,只表示是獲通報指有穆斯林參與餐會,因此派員前來搜查。●求穆斯林有選擇信仰的自由禱告。
被控有損宗教觀感 孟加拉基督徒獲釋
孟加拉共和國法院近期認定,被警方控告「有損宗教觀感」的幾位人士並未構成犯罪事實;由於警方無法確實舉證犯行,包括努爾以司蘭(Nurul Islam)在內的兩位基督徒及其四位穆斯林友人當庭獲釋。
「指南針即時新聞」(Compass Direct News;簡稱CDN)報導,孟加拉基督徒今年三月推行「和睦之道」(Way of Peace)行動,為達毛爾搭(Damurhuda)地區貧窮村落提供兩天的免費健檢。該區距離孟加拉首都達卡約二百一十公里。
「兩名工作人員與他們的穆斯林友人在三月廿四日被捕,警察依據刑法五十四條,可依據任何嫌疑而逮捕任何嫌犯,並在起訴的十五天之內遞交調查報告,但警方交不出報告,被捕的人就在四月十日的審訊後得到釋放。」
「然而,四月十三日又發生類似案例,警方指控一位日本醫師傷害穆斯林觀感,因他在健檢中送給病患聖經。」基督徒說,這位日本志工醫師發送聖經時,都跟病患說明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拿。
醫師的律師說,警方從一開始就騷擾他的當事人,實在很過分,接受聖經的病患並沒有提告,警方卻自己提告。不過也同樣因為沒有相關證據而不受法院認可。
孟加拉是世界第三大穆斯林國家,在一億六千四百四十萬人口中,超過89%信奉伊斯蘭教。基督徒比例低於1%,印度教徒比例約9%。
美國研究調查顯示,二○○六年至二○○九年間,幾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都明顯增強對少數宗教的管控與敵視,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印尼、埃及、伊朗、中國、緬甸、俄羅斯、土耳其、越南、奈及利亞,以及孟加拉。其中大部分國家在往後三年都沒有改善。●為福音可以在當地自由傳揚禱告。
埃及穆斯林以性手段 強迫基督徒女孩改教
埃及自1月25日茉莉花革命以來,基督徒女孩被綁架和強迫皈依伊斯蘭教的數字顯著攀升。
亞述國際通訊社引述吉薩(Giza)聖瑪麗教堂的加茂神父(Filopateer Gamil)說:「單單在吉薩,每天至少有兩、三名女孩消失,呈報的案件遠少於實際數字。」
許多基督徒指責軍事委員會袖手旁觀,基督徒活躍分子艾貝德(Mark Ebeid)表示,信奉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薩拉菲斯特派(Salafists)於埃及變天後冒起,令基督徒女孩被拐的問題惡化。這宗派堅信,令基督徒改信伊斯蘭教的獎賞,有如賺取天堂的入場券,另外也從沙特人獲得地上的報酬。
基督徒女孩被拐的問題已持續超過40年。科普特教宗欣諾達三世(Shenouda III)早於1976年已就此發出警告:「有人使用恐怖手段,逼使埃及基督徒女孩轉信伊斯蘭教,下嫁穆斯林丈夫。」
有基督徒父母表示,他們的女兒失蹤時未成年,認為失蹤原因與感情問題或被勒索有關。她們未滿18歲便被迫改信伊斯蘭教,此舉是違法的,但這些父母指摘警方未有提供任何協助。穆斯林則聲稱,這些女孩子都是自願逃離家園,皈依伊斯蘭教。
科普特活躍分子賽義德(Michael Saeed)反駁:「並無任何合法理據防止穆斯林男子迎娶未改信伊斯蘭教的『有經者』婦女,即猶太人或基督徒。」他指埃及出現了由沙特阿拉伯資助的「埃及基督徒伊斯蘭化運動」。
監察未成年基督徒被綁架及強逼改信伊斯蘭教的人權組織Egypt4Christ,7月公布最新報告,內容令人震驚。報告透露被拐女孩年齡低至9歲,並有埃及高官參與,包括有意角逐總統選舉的薩拉菲斯特派領袖波罕默(Sheikh Osama Borhammi)。這機構亦收到亞歷山大市一名牧師的匯報,指一名10歲的科普特女孩,遭一名20歲的穆斯林大學生性侵犯。
Egypt4Christ的秘密調查揭露,埃及出現一個有系統的「宗教的呼召」計劃,敦促就讀高中及大學的年輕穆斯林男子接近9至15歲的科普特女孩,透過強逼賣淫與勒索操縱她們。這計劃藉性暴力令科普特女孩就犯,玷污她們,更在她們的父母面前羞辱她們,從而逼使她們逃離家園,藉皈依伊斯蘭教來「解決」她們的問題。
埃及基督徒 可重新登記宗教身分
埃及最高行政法院作出重大又受歡迎的裁決,正式容許基督徒將身分證上宗教身分改回「基督徒」。
裁決適用於所有本來在出生證明文件或身分證上登記為「基督徒」,但後來改為「穆斯林」的人士,無論他們因在成年後曾改信伊斯蘭教,或因父母改變宗教導致他們的宗教登記被改,或因筆誤。但裁決並不適用於本是穆斯林但改信基督教的人。
宗教信仰登記影響埃及人生活多個重要範疇,包括婚姻、承繼遺產、教育、參與教會、交通及到警局報案投訴等。
埃及基督徒自2004年推動法院通過有關裁決,終於今年7月3日取得成功。只要出示登記為「基督徒」的出生證明文件,並得到教會確認,便可更改宗教身分。
埃及在轉換宗教身分登記上出現雙重標準,當基督徒決定轉信伊斯蘭教,他們很快便能夠將身分證上的宗教身分改為穆斯林;相反,當要將之改為基督徒卻困難重重。
Maher el-Gohary從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他嘗試於2009年5月更改身分證上的宗教身分,卻換來要與同是基督徒的女兒被迫躲藏起來的結果。法院拒絕他的申請後,他與女兒試圖離開埃及,卻在機場被攔截,護照被沒收,更不止一次被人企圖襲擊,到了今年初才成功離開埃及,希望到美國過新生活。
在埃及,當父母從基督教歸信伊斯蘭教,子女普遍會被認為是穆斯林,出生證明文件上也可轉為穆斯林,但是,當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離開伊斯蘭教歸信基督教,子女卻仍然被認為是穆斯林。2010年3月,一名基督徒母親要求為她的雙胞胎兒子趕在16歲領取身分證前轉為基督徒身分時,因為兒子的父親已改信伊斯蘭教,法院拒絕她的訴訟。(巴拿巴基金會通訊,2011年7月12日)
意識形態相同的伊朗與敘利亞 逐漸成為鞏固的友邦
SAT-7 急切向年輕人傳福音
意識形態相同的伊朗與敘利亞逐漸成為鞏固的友邦,引發國際社會憂慮。
所幸透過SAT-7基督教衛星節目,家庭教會在伊朗不斷增長。越來越多人去諮商中心找更多的信息。即使伊朗對基督徒的攻擊比以往更殘酷,且有許多信徒被下到監獄,但基督的光卻越照越明亮。
值敘利亞總統阿塞德處理阿拉伯之春運動之際,伊朗公開支持敘利亞,已顯露危險信號。在伊朗正為美國最後的裁軍做準備之際,當地的安全似乎出問題,尤其是最近一週以來轟炸事件不斷。更令人憂慮的是,這兩個什葉派的穆斯林國家很容易受穆斯林恐怖組織哈瑪斯和真主黨的引誘,以致形成「什葉派月彎」。
一旦敘利亞危機安定下來,該區會和平嗎?中東暨北非基督教衛星電視台SAT-7的艾夫薩利(Sara Afshari)說:「伊朗喜歡充當中東的強權,甚至穆斯林的領導者。」殘酷鎮壓手段在伊朗屢見不鮮,「伊朗的基督徒確實不斷在成長中」。
SAT-7注意到伊朗政府不斷升高侵擾基督徒的手段。伊朗的年輕人騷動不安。他們尋求真理。艾夫薩利說:「他們喪失盼望和動機。因此我們覺得需要為那群年輕人,到那裡去──給他們情緒、心理和屬靈上的支持。」
基督的盼望很受操伊朗波斯語的人歡迎。「伊朗幾乎所有電視頻道都變得非常政治化。當他們觀看我們的頻道時,就看見我們並不偏袒哪一黨,而是試著藉由禱告、有盼望與平安的訊息,與他們站在一起。他們覺得,那才是他們可以去和得著安息的地方。」
在壓制、戰鬥和夢想破滅之際,現在基督的愛幾乎反轉每個其他訊息,艾夫薩利說:「我們在那裡用盼望、和好、饒恕、和平和諧共存的訊息--就是福音的信息,去醫治受傷的心靈。」
艾夫薩利指出,屬靈爭戰非常強烈,很需要為伊朗基督徒的增長與受保護代禱。「請為我們的教師、節目主持人和作家求智慧,讓他們知道如何做出能觸動人心、衝擊生命的節目。」盼望在於SAT-7是神最後可能運用的工具,以釋放可能成為「什葉派月彎」的國家。●為家庭教會的增長與蒙神保守,以及穆斯林歸主禱告。
泰國難民營受困洪水中 無法補給食物
在泰國的韓國難民營遭遇致命水患,土石流沖毀許多房子,數百人慌張逃離,到附近的教會與學校中避難。8月初的颱風帶來了這場氾濫的洪水,泰國的災害防治部門表示,泰國四分之一國土受到影響,超過100萬人受到威脅。
「跨國界異象」(Vision Beyond Borders;簡稱VBB)的黛安羅門亞(Dyann Romeijn) 說,當地夥伴人員從難民營傳出水患消息,但還沒辦法深入評估災情。「不幸的是,很難得知目前狀況到底怎樣,因為沒有人能真正進到難民營災區裡,道路都阻斷了。」
報導說,政府已派出軍隊馳援,試著挖通道路,運送遇難者屍體。難民營的狀況令人擔憂,不過也有好消息傳出,VBB的營區團隊說:「我們已經能從兒童之家打電話出來,周遭所有的房子全部都被沖走了。兒童之家宿舍是唯一沒有被沖走的。」
部分的倉庫結構被洪水破壞了,羅門亞指出,「隊員說營區裡超過3,000袋的米毀了。似乎許多食物都被沖走了,可是我們又沒辦法進入災區,恐怕食物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除了食物與住宿之外,VBB團隊還回報說,醫療救濟物品也很需要。雖然救災單位說至今還沒有大的傳染病爆發,但「水患可能引起的疾病,瘧疾、傷寒發燒等,都亟需補充醫療用品。而光是因為站在水中、處於陰暗濕冷之中,沒有受到良善庇護所引起的咳嗽、鼻塞等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難民營的醫療用品本來就很有限,人們需要醫療照護的狀況卻有增無減。」等不到醫療用品補給,對受困災民是很大的威脅。
羅門亞說,夥伴隊員離災區很近,相信一旦搶通,他們就會立刻進去。工作人員說,目前唯一方法是從危險的湄公河泛舟進入,但對岸的緬甸軍隊可能不太歡迎這舉動。救濟品對於災民來說非常重要,也帶給災民雙重的盼望,除了維生之外,也帶入福音的盼望。VBB說,受困難民亟需各地基督徒的禱告。
˙繼續關注非洲˙
烏干達卡拉莫瓊人 處境困苦缺乏
氣候變化迫使在烏干達畜牧數世紀的卡拉莫瓊人(Karimojong)遠離烏干達西北部的家園,流浪到首都坎培拉,卻落得孤單、被瞧不起及遺忘。幸好基督教兒童宣教團 (Every Child Ministries,簡稱ECM)正盡力接觸這群受傷的族群。
卡拉莫瓊人從飲食到嫁妝,無不使用牛。但過去幾年,卡拉莫瓊人因惡劣的氣候被迫探索新的維生方式。ECM的瑙斯特(Lorella Rouster)說:「成千上萬的卡拉莫瓊人離開,因為最早是發生長期乾旱,使那地無法供養人與畜群。」
諷刺的是,過去兩週以來,問題卻又變成是豪雨成災,沖走一些道路和橋樑,使卡拉莫瓊區無法進入。漸漸地,卡拉莫瓊人被迫離棄家園及原本的維生方式,遷往都市,否則就得面對餓死的命運。但卡拉莫瓊人卻經歷犧牲傳統的代價,他們在首都坎培拉的生活並不好過,且遭排擠。他們並非怠惰,只是未受教育,以致無法獲得好工作。為了賺錢,只能從垃圾中撿金屬碎片和塑膠廢棄物,改製成捕鼠器、烤肉架等器具維生。
儘管辛勤工作,但收入極少。許多卡拉莫瓊人被迫在街頭乞討。這又使他們受到更大的嫌惡,政府且警告民眾,不要賞錢給卡拉莫瓊乞丐。赤貧使他們無法買房子,只能露宿街頭。瑙斯特形容其居住情況極其悽慘,往往是十幾戶人家擠在一個小房間生活。有屋頂的人還算是幸運──無論屋簷下住了多擁擠的人群,但他們也被趕出來,因坎培拉有越來越多的建案要進行。
過去一年,ECM已開始贊助兩大貧民窟的卡拉莫瓊族兒童,讓他們可以進寄宿學校就讀。這些孩子讀得不錯,但假日回到父母身邊,卻發現他們並沒有家可以住。
ECM一面協助當地卡拉莫瓊人滿足基本的需求,同時也分享福音。儘管許多人受限於傳統的宗教觀念,但另一些人卻很能理會犧牲的理念,因此敞開雙手接受基督。ECM渴望擴大協助的層面,包括透過一座宣教中心,提供職業訓練、屬靈餵養,甚至讓就學的兒童假日回家時,可以待在這個中心。● 為此族群接受救恩,脫離飄流與貧窮禱告。
東非饑饉哀號 霍亂加劇危機
聯合國警告,非洲索馬利亞半島上的嚴重飢荒,還在持續惡化著。這六十年來最糟糕的乾旱,已使東非一千兩百萬人陷入致命的危機。雪上加霜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索馬利亞已爆發霍亂大流行。
世界衛生組織的衛生專家指出:「索馬利亞的每個人都遭受威脅,而首都摩加迪休尤其是傳播霍亂的大本營。」專家說,不潔的飲水與衛生條件是導致霍亂爆發的主因。基督徒機構「祝福行動」(Operation Blessing)已進入肯亞工作,提供當地居民最迫切的援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警告,兒童尤其容易受霍亂感染。「霍亂極具傳染力與致命威脅,大批人潮持續湧進摩加迪休,加上都會區的腹瀉案例急劇增多,許多營養不良的孩子正壟罩在死亡陰影中。」
聯合國表示,數萬人正面臨饑饉與致命威脅,需全球積極救援。「終止飢餓聯盟」(Alliance to End Hunger)執行長湯米侯沃(Tony Hall)近期拜訪肯亞達達布(Dadaab)的難民營,他說,營中最迫切的需要是食物、水、衛生設施、還有各種日常用品,「這些人從索馬利亞逃出,隨身能帶的東西很少。」
侯沃呼籲,全球應就道德與正義的立場伸出援手,「一個國家是否願意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是應當被檢視的。」「聯合國、美國政府、私人機構等都可以很放心,所捐助的金錢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求神止住霍亂流行,並降下充分雨水,解除旱象與饑荒。
剛果疫症肆虐 11萬小孩染麻疹
霍亂與麻疹在剛果肆虐,基督徒組成的「航空團契」(Mission Aviation Fellowship;簡稱MAF)積極為救助機構提供飛行運送的服務,遞送醫療物品到有需要的地區。
聯合國報道,從1月到6月,共有115,600名剛果小孩感染麻疹,其中有1,145人因此喪生。世界衛生組織也報導,今年3月剛果開始傳出霍亂疫情,至今已有3,896人染病,265人死亡。
為支援「無國界醫療團組織」(Doctors Without Borders,亦即 Mdecins Sans Frontires,簡稱 MSF)所設立的24個移動診所,MAF上個月總共協助載運了100位醫護人員、以及14,000磅的疫苗與醫藥物品,共同打擊麻疹病毒。
MAF飛行員汀洽斯(Tim Chase)說,「我們最近為法國MSF飛了13趟,從剛果的拉邦巴許(Lubumbashi)到馬拉巴(Malemba)載運醫生、護士、後勤人員、疫苗、發電機、床、食物、水等,你想得到的都有。」他說,「我們也與荷蘭MSF合作,他們已預備好要提供協助。」
洽斯說,「有一個村落亟需救援,300個居民甚至連續工作4天,整理了一個雜草叢生的廢棄臨時停機坪,好讓MAF可以降落。」
麻疹威脅剛果的中南部,霍亂則威脅剛果的西部。MAF的專案經理榮威斯瑪(Ron Wismer)說,他們已經運送藥品與人員到幫羅巴(Bolobo)與幫搭卡(Mbandaka),這兩個小鎮都位於剛果河岸城市金沙撒(Kinshasa)北邊。「我們現在每週飛到幫搭卡2到3次,協助打擊霍亂疫情,同時也按時飛往幫羅巴,整個疫情似乎沿著剛果河蔓延。」
蘇丹政府迫害努巴人 饑餓恐致集體死亡
每天針對蘇丹南部科杜芬省(Kordofan)努巴族的轟炸已導致重大傷亡和財產、農畜的損失。但蘇丹政府封閉該區,使人道援助無法進入。教會再不干預,大批努巴人死亡將是無可避免的事。委身關注宗教自由和受迫害教會的美國參議員渥夫(Frank R Wolf)則呼籲教會熱心挺身而出,為受迫害的蘇丹弟兄姊妹發言,最重要的是教會可以透過禱告干預。
殉道者之聲(Voice of the Martyrs)蘇丹主管暨迫害計畫基金會創辦人兼總幹事腓力普斯(Bradford Phillips)往訪努巴山12天後,親自向美國參院的「非洲、全球健康及人權小組委員會」做見證說,在他看來,蘇丹的問題是種族大屠殺。他極憂慮蘇丹最大基督教社區面臨的人道危機。他警告說,未來一兩個月,可能會有70,000到90,000人死亡。
聯合國估計約有73,000名努巴人逃離家園,該省前副省長阿濟滋埃希魯(Abdel Aziz el-Hilu)則估計這人數接近500,000人。他們往往遭攔截,而在路障前喪命。還有許多努巴人受傷,被迫躲進山洞作避難,只能吃草和樹葉。雨季甚至使他們更難以生存。
蘇丹政府慣常搞種族大屠殺、讓自己的百姓挨餓,卻將糧食出口到國外。現在又在努巴山脈精心策劃一場飢荒,卻自我慶賀捐了200萬美元的賑濟物質到索馬利亞。其動機乃是貪婪,目的則是竊取國內豐富的資源,並徵召阿拉伯裔穆斯林極端例子、高唱聖戰口號。1992年,南科杜芬省穆斯林神職人員曾發表其法學家的裁決,要蘇丹政府將殺害努巴族叛教者及不信阿拉,且反對宣教的人列為合法之舉。如今努巴人再度被貼上「背叛」與「不信」的標籤,且成為穆斯林聖戰士為要肅清這個資源豐富的地區而攻擊的目標。
當地努巴人告訴他,蘇丹政府視其教會為蘇丹人民解放運動的擴大組織,且指此為外國勢力。腓力普斯聽說,有些牧師被逮捕後,遭士兵恐怖刑求,逼他們說出教友名單,拒絕者均被下到監獄,有些牧師甚至被刑求而死或被處死。
同時向該小組委員會作見證的還有聖公會主教艾內爾(Andudu Adam Elnail)。他呼籲教會干預。腓力普斯也呼籲教會採取行動,以阻止蘇丹政府繼續轟炸努巴人。
美國退休政治家 評論英國暴動
住在英國的美國退休政治家韋爾威(George Verwer)表示:「我和妻子住在英國50年了,這幾天這裡十分混亂,騒動不安而且很危險。」
出生於美國紐澤西州的韋爾威是「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zation,OM)前國際部主任,他表示:「這幾天來,暴動、憤怒和仇恨從倫敦瀰漫到整個英國,很多人無法相信此事。英國政府也備感驚訝,現在很多人擔憂不到1年之後,奧運就將在這裡舉辦。」
韋威爾說:「有一個據傳是黑幫分子的人被警方射殺身亡,從而引發民眾累積數十年的積怨,不過,報導指稱,這名人士並沒有攜帶武器,根本沒有開槍。」
按照韋爾威的說法,民眾都在探討暴動和隨之而來而的洗劫是怎麼發生的。他說:「有人說搶劫是無心的,有人說情有可原;我認為兩者都有可能,請先讓我說一下,為何會發生這些事。」
「首先,英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特別是年輕人失業率高。我看到統計數字時,也難以置信。其次,這代表許多家庭解體,上帝賜予的婚姻遭人嘲弄,甚至被棄絕。第三是酒和毒品問題。」
韋爾威說:「這等於是把十誡丟在一旁,不再敬畏神。無神論者盛行,政府機構裡沒有上帝的位子。」他繼續說道:「人們對政府和警方以及所有政府體系都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尤其今天歐洲新世代大部分認為政府虧欠他們,認為應該受到照顧。學生尤其憤怒學費高漲。」
他說:「很多政治人物謊報支出,此事已演變成政治事件了。有些人會有「如果政治人物可以,為何我們不能?」的心態,社會各個階層充斥著許多錯誤價值觀,尤其低下階層慘遭剝削。有人並未忍受多少苦,卻自認是在受苦,沒有信仰價值的人更是如此。」
韋爾威直指貪婪是英國社會生病的主因。他總結說:「許多政治人物自私、貪婪,愈來愈多的人也變得貪婪,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社會網絡的串聯加上心中的憤怒,於是爆發了街頭暴動。」他說:「我相信社會變得複雜有很多理由,但我只知道:人們不認識救世主─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社會到處都充滿罪性和失喪的人。」
以上資料來源:國度復興報、我們的網站
也請繼續為國度禱告網硬體、軟體更新禱告。謝謝!
願造天地的耶和華從錫安賜福您和您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