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21-11-09發佈


只在以色列 
作者:貝蒂.因崔特 
中譯/來源:復興以色列 2021年11月9日。蒙允刊載  



這裡有一句流行語——「只在以色列」。它指的是你發現自己處在一個不尋常、有時古怪、有時矛盾,特別是與我們國家的文化、氣候或個性有關的景況。

我一直無法向外人解釋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從外人眼光看來,似乎只充斥著暴力。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在工作場所和社區中的氛圍其實還頗融洽的。目前我們的「新冠治療專家」(Corona Czar)是一位以色列籍阿拉伯裔教授,而最高法院則有一位以色列籍阿拉伯裔法官在位。有一個笑話說:「你必須是阿拉伯人才能成為藥劑師。」因為這個專業大部分都是以色列籍阿拉伯人,另還有許多阿拉伯裔的男女護士和醫生。

另一面,則存在著暴力和緊張局勢,尤其是與有領土爭議的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間。我記得我們起初來到以色列,我們住在一個地理位置頗為敏感的地區。阿拉伯裔建築工人在猶太武裝警衛巡邏的地點建房屋。然而,我小兒子的托兒所每天早上都由持有大門鑰匙,盡職的阿拉伯維修工打開大門。

幾年前,在世界各地發生了幾起穆斯林襲擊「異端分子」(通常是家庭成員)的事件,襲擊者向受害者的臉潑汽油或化學品。那時,我眼部受感染,於是預約了當地的眼科醫生。我不禁注意到他的穆斯林裔名字。當我坐在椅子上,讓穆罕默德大夫將眼藥水滴入我的眼睛時,我又不禁覺得這景況挺諷刺的。

今天,我們新廚房的桌椅要送到府。一大早,就有消息稱市中心有持刀事件發生。當天稍後,上個月刺傷兩公民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將會進入宣判議程。

中午時分,門外傳來敲門聲,有兩位大約是我體型兩倍的男士搬來幾個大箱子。我惴惴不安地讓他們進了門。當他們開始用阿拉伯語一邊工作,一邊聊天時,一個人轉向我問:「你有刀嗎?」 我盡量表現得很自然並回答:「哪種刀?」「我沒法打開箱子,哪種都可以。」我於是打開抽屜讓他自己選刀。


認識團隊成員 — 拉斐爾.阿爾梅達
(Raphael Almeida)

作為復興以色列—復興全球(Revive Israel Tikkun Global)的敬拜主領,拉斐爾(Raphael)在全球直播和在當地猶大山地復興以色列門徒訓練計劃服事。任何一天,你都會發現他在訓練樂者敬拜、錄製敬拜節目或帶領家庭聚會。

當他的巴西裔彌賽亞信徒雙親結婚時,他們有一個清楚的異象,要在以色列生活,但時機未成熟。然而,當拉斐爾6歲時,他們感到有強烈的帶領要與孩子一起移民,相信神會實現這個異象。

拉斐爾在北以色列的世俗環境中長大,他對主的愛變得不冷不熱。然而,在服兵役期間,他回應了神的呼召,全心全意地事奉神。不久後,他遇見了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的信徒,麗爾 (Liel),後來麗爾成了他的妻子 :)。今天,他們和他們兩個兒子波阿斯(Boaz)和以馬內利 (Emmanuel)住在Yad Hashmona的彌賽亞信徒共享社區。

在門徒訓練期間,他們把家庭開放,接待年輕的以色列學員。他們的異象是為那些從未擁有過健康家庭環境或家庭關係破裂的人,提供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

這個年輕家庭在事奉神的國,所以請為他們的智慧、恩寵和蒙保守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