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2-11-29發佈

一位守望者眼中的『雲柱行動』 

一直想為這次的雲柱行動寫些什麼,因為裡面有許多我的第一次經驗,第一次聽到真正的空襲警報聲音,第一次所在地區有戰爭,第一次當以色列已成為旅遊『紅色警戒』(表示最高警戒,不宜前往)下,我人仍在以色列,第一次看到防空洞,也學習到防空洞的希伯來文等。 ~ 華亞拿 2012/11/27

住在耶路撒冷的我,不若在別是巴或其他南方城市的居民,感受到雲柱行動真的已經展開,因為他們長年活在哈瑪斯於迦薩的砲火攻擊下。那邊的孩子常因火箭或砲擊而停課,個個都訓練有素,在聽到空襲警報聲後,跑得飛快,特別是在迦薩鄰近的城市,因為他們只有15秒來躲避火箭砲的攻擊。直到11月16日進入安息日前的下午四、五點,在耶路撒冷的居民聽到了非常不熟悉的空襲警報聲,當時我人正在靠近大馬士革門的阿拉伯市場買東西。我還以為是消防車的聲音,商家也不過是探個頭看看,傳統的猶太人則以為是提醒要進入安息日的警報聲,沒有人可以認出那聲音。因為從1967年之後,耶路撒冷的居民就沒有聽過空襲警報聲,因此也無人逃跑、無人躲避,來往行人泰若自然。後來我們才知道,當耶路撒冷居民聽到空襲警報時,有90秒的時間躲避。實在難以想像,若巴勒斯坦按他們所訴求的在東耶路撒冷建立首都,到時都不需要空襲警報了,可能不到一秒火箭就打過來了。 

相較於住在以色列南部這群長年在砲火轟擊下的居民,在他們得知連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都遭受火箭砲攻擊後,當他們搭前往特拉維夫的火車,沒有一個人敢坐在椅子上,唯恐不長眼的飛彈就剛好射了進來,每一個人都蹲或坐在地上,那情景實在令人心疼,這是何等大的恐懼!原來懼怕也是學習出來的,一樣的火箭攻擊,兩個城市兩樣情。一個是連防空洞在哪裡也不知道,聽到空襲警報還在逛大街,另一個是連搭火車都不敢坐在位子上。 

隨著戰役越來越緊張,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也有不同的回應,在戰後第六天晚上當我走在靠近大馬士革門的街上,聽見群眾集結示威喊口號的聲音,過去一看發現支援迦薩的阿拉伯人聚在大馬士革門廣場,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輪流帶領喊口號,有男有女,群眾就跟著喊,手上拿著巴勒斯坦的國旗。雖然我不懂阿拉伯文,但可以聽出他們的士氣與怒氣,我心想這下不得了,戰爭最怕群眾運動,因為群眾是盲目的,而且背後有著騷動的靈,唯恐天下不亂。再加上那廣場是觀光客出入之地,已有許多人拿著攝影機與相機在拍,只怕引發暴動,於是我立刻在那裡禱告,求主止息出於仇敵的工作。
 


猶太人這邊則像是預備好隨時上戰場的軍人,他們對哈瑪斯長期的砲轟感到厭煩,他們也終於領悟到,每一塊他們讓出來的土地,都將成為他們肋下的荊棘。因此,他們開始抗議,要求政府將迦薩的土地收回來。當以色列政府徵召7萬5千名後備軍人,以備可能發生的地面攻擊,這些後備軍人如同整齊的隊伍,回應速度之快讓仇敵喪膽,為了保衛家園,他們置個人生死於度外。7萬5千名看起來不多,但當以色列人口共有7百多萬,猶太人約5百多萬,裡面扣除大批不當兵的極端正統猶太教徒,以及正在當兵的人,這樣的人口算是以色列這十年最大的動員,影響程度之大,就連附近的鄰居、朋友都被徵召,許多學生提早下課,因為老師被徵召無法上課,教會裡亦有許多會友收到徵召令。這群兵力連同裝甲車集結在迦薩邊界待命,隨時預備進入迦薩發動地面攻擊。 

正當士氣激昂,舉國上下同心之際,這場戰爭突然喊停,大家如同洩了氣的皮球,許多人至今仍不敢相信真的停火了。納坦雅胡總理本來水漲船高的支持度也隨著下降,可能會進而影響到明年1月的選舉。當然,多數人還是希望他當選,畢竟另一大黨的政策是主張以和平換土地。一些回應徵召的後備軍人氣到說下次徵召不來了,也有軍人用自己的身體排出『Bibi(納坦雅胡的小名)是輸家』的希伯來文,向納坦雅胡表達無言的抗議。

其實當我看到這些報導時非常感動,這群以色列的軍人真的視死如歸,他們的膽識勝過政府的全面考量。我亦瞭解政府如此的停戰不是出於對哈瑪斯的害怕,而是考慮到哈瑪斯背後支持者所帶動的力量。哈瑪斯是埃及總統所代表的穆斯林兄弟會的分支,伊朗更三不五時運送彈火給迦薩,若伊朗加入戰局,還可以動員他們所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與敘利亞。另外,在約旦有半數以上的人口是巴勒斯坦人,這些在迦薩的人是他們的親人。這戰爭可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到時真的可能帶來中東第八次戰爭。

 
 
以色列政府藉此試水溫,也給足來調停的埃及政府面子。以色列的短程目標是希望哈瑪斯不再以火箭攻擊南地的居民,他們有許多的指揮中心、還有從埃及私運武器的地道都在這次雲柱行動中被摧毀,損失相當慘重。以色列長程目標當然是盼望與埃及的新政府保持有好關係,使他們可以繼續遵守雙方的和平協定,包括天然氣的使用權。因此,納坦雅胡不斷重申,這次的停火並非達成任何雙方之間的協議(agreement),而是在以色列與埃及之間,埃及與哈瑪斯之間彼此的瞭解(understanding)。 

神是如何看這場戰爭呢?

畢竟以色列這次是以聖經中的『雲柱行動』來命名此戰役。在聖經中雲柱代表神的同在與引領,『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以色列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也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雲彩在帳幕上停住幾時,他們就住營幾時。』(出埃及記13:21; 民數記9:18)。以色列這次真的按著神的吩咐來停火嗎?未必見得,從神如何教導祂的百姓爭戰可以略知一二。 

舉例一:大衛堪稱聖經中數一數二懂得如何打仗的王,他說:『我要追趕我的仇敵,並要追上他們;不將他們滅絕,我總不歸回。我要打傷他們,使他們不能起來,他們必倒在我的腳下。因為祢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爭戰;祢也使那起來攻擊我的,都服在我以下。祢又使我的仇敵在我面前轉背逃跑,叫我能以減除那恨我的人』(詩篇18:37-40)。從這幾節經文,我們看到神教導以色列以『滅絕、剪除』的方式來對付敵人。 

舉例二:以色列的戰車馬兵以利沙,在要死之前,以色列王約阿施來看他,以利沙叫他取箭打地,王打了三次,便止住了。以利沙向王發怒說:『應當擊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亞蘭人,直到滅盡,現在只能打敗亞蘭人三次』(列王記下13:14-20)。以利沙在臨死前,給以色列王的最後一個戰略,目的是要將敵人滅盡。當王沒達成目標,先知竟向王發怒,因為只有他知道後果的嚴重性。 

從2006年的以黎戰爭、2009年的鑄鉛行動到2012年的雲柱行動,我們看到以色列的打戰策略都是階段性任務,不了了之,有頭無尾的戰役。以色列無法在2009年的鑄鉛行動,將哈瑪斯的大本營徹底掃除,不到三年的時間,哈瑪斯比以前更壯大,他的火箭射程可以到達耶路撒冷與特拉維夫。這次的戰役哈瑪斯的聲勢與支援大幅上升,儼然已成為巴勒斯坦若要成國的最佳候選人。有著鄰國武力的支援,這次他不需要另一個三年才能恢復,那時的以色列軍人是否仍有此時的戰鬥力,都是一個未知數。 

住在以色列比別處更能感受到神如何介入與掌管;停火協議隔天,以色列天氣突然巨變,雷雨交加。白天的雷聲巨大如同吼叫的獅子,有誰聽了不懼怕呢?雨大量降下來,彷彿在潔淨地土。若這雨早了一二天,以色列不管所發射的飛彈,或是攔截飛彈的鐵穹,都無法精準的發揮作用,雙方無辜的死傷人數必大大增加。 

此時我們只能呼求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掌權,祂來不是來幫助哪一邊,而是讓祂的旨意在地如在天。只有祂知道時間表,祂所開始的祂必結束,若以色列的政府只為了眼前所看到的需要,或暗自與他國所達成的協議(包括大選、與埃及的關係,以及來自列國的壓力),而草草停戰,以色列的神必親自攪動敵人的巢穴,激動敵軍再次攻擊,使以色列的還擊無法遭到列國的抗議,更使敵軍無法復原、潰不成軍。 

說明:這篇文章僅代表一位此刻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守望者的個人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