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2-05-15發佈

愛情或信仰孰重 異教聯姻大挑戰
美國史丹佛大學社會學家羅森菲爾(Michael Rosenfeld)研究指出,社會與文化趨勢顯示,基督徒越來越能接受異教聯姻。一八七○年,99%的基督徒與95%的天主教徒都是主內聯姻,如今這比例已經降到80%至83%。

這變化對許多宗教領袖帶來挑戰,異教聯姻快速擴展為基督教文化現象,在其他信仰中,猶太教與非猶太教聯姻已達50%,三分之一佛教徒亦有不同信仰的家人。

當宗教領袖意會到,信徒家中因不同信仰而給配偶與孩子帶來挑戰,他要如何高舉自己的信仰價值?這並不容易,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三一神學院的社會學家兼校長寇斯明(Barry Kosmin)說,一般而言,維護傳統或較保守的家庭中,長者對年輕人有較大影響力時,會堅決反對異教聯姻。當年輕人漸長漸獨立,社交圈也擴展後,此一影響力就式微了。此時宗教領袖單單說「不」,恐怕一點用也沒有。

因心理上的阻礙,有些宗教領袖拒絕為異教婚姻證婚,但也無法改變年輕人的決定。調查指出,60%的美國人說,聽道或參加聚會,對於他們想跟誰結婚,一點影響力都沒有。

為了包容,也為尊重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浪漫愛情,羅森菲爾說,「把異教聯姻趕出教會」絲毫不具威脅效果,「多元信仰並立的本身,就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學者認為:與其放棄,不妨歡迎異教的配偶來聚會,忽略對方原本信仰,發揮影響力,也許他們的孩子能在教導中長大,最後配偶也成為信徒。」這樣的決定,將發揮潛在影響力,為雙方原有宗教歧見帶來醫治,改善婚姻中因信仰不同而激起的衝突。

專家說,宗教領袖應學習「忍耐到底,堅持做一個有愛、有關懷,且活潑的團體」,並對信徒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提供正面而屬靈的經驗,那麼年輕人在選擇配偶的時候,就會尋找同樣信仰的人,而這信仰也會一直對新世代的年輕人敞開大門。

羅森菲爾說,異教聯姻本身是一個中性名詞,當宗教領袖願關懷異教聯姻家庭,就表示猶太教徒、佛教徒、衛理公會、天主教徒、穆斯林或任何信仰的信徒,都可能增加,「可是一旦你拒絕任何人,你就完全不可能對他發揮影響力。」

●為跨信仰聯姻的家庭禱告,基督信仰能因接納與愛而在其家中發揮影響力。

【國度復興報--編譯Kate/Faith & Leadership特稿 www.faithandleadersh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