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1-05-17發佈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我可用什麼話回答祂所疑問的。」(哈巴谷書二章 1 節)

各國基本資料 詳 每日禱告˙要在破口上站立,並為萬國及我們的產業來呼求。
 
號角行動中國22省4個直轄市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吹響神的號角˙帶下屬天的復興與祝福˙2011/7/17-19為中國禱告(珥2:15-17)
21天禁食祈禱迎「回家」(5/14-6/3)
贖回失落之地˙歸回應許之地˙為華人在列國中命定的實現代求

請繼續為日本禱告,如果聖靈沒有動工,一切都是枉然的。
現在是日本復興的機會到了!!但是必須正確使用這次的機會。日本的教會正在呼籲會友「讓我們獻上1人1個禮拜的志工」-- 到災區去協助打掃房子,清除瓦礫垃圾。

阿拉伯示威者衝擊以色列邊防●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成千上萬的阿拉伯人響應一個臉書群組的呼籲,5月15日湧到敘利亞、黎巴嫩和迦薩與以色列接壤的邊境示威,其間演變成暴力衝突,至少有15人喪生。
中東近多個月來發生示威遊行,但今次是首度以以色列為針對目標。5月15日是巴勒斯坦人的「民族災難日」,紀念在1948年以色列復國後變成難民的民族歷史。
在敘利亞邊境,示威群眾手持巴勒斯坦旗幟,向以軍投擲石頭和玻璃瓶,其間有幾百人試圖越過邊界強行衝進以色列領土,遭以軍開槍制止。敘利亞軍方坐視不理,官方稱,流血衝突中有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聲稱,他曾要求軍隊在採取行動時須極力克制,但強調會對挑釁行為繼續採取強硬的態度。(香港國度復興報2011年5月15日王妍編譯)

以哀悼建國烈士 舉國肅靜兩分鐘● 為猶太人相信並接受主耶穌就是彌賽亞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Kate/israeltoday五月九日報導】本月九日、十日是以色列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及「獨立紀念日」,舉國歡慶獨立建國,並緬懷先人為「回到從前」所做的努力,這也是一段猶太人由黑暗走向光明、由悲傷走向歡慶的奮鬥歷程。
猶太教聖地之一耶路撒冷的西牆上,標示著紀念日的日期;以色列依照猶太曆計算節日,以西元日曆看的話每年日期不同。猶太人以日落為一天的開始,因此週日傍晚首先展開「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
週一上午十一點,兩分鐘的警笛聲響起,全國一片肅靜,人人立定悼念一八六○年以來,建國戰爭中死亡的二萬二千八百六十七名士兵、警察與百姓。隨後全國四十四個公墓都辦理追悼會,包括在耶路撒冷「坎賜爾軍人公墓」(Mt. Herzl Military Cemetery)舉辦的國家追悼會。
以色列總統裴瑞斯在西牆發表演說,「我們不尋求戰爭,是戰爭臨到以色列。當我們被攻擊時絕不可以輸,連一次也不可以;而當我們贏得戰爭,便會立刻回轉尋求和平。」
週一傍晚,人們來到墓園追思親人,然後預備歡慶以色列第六十三屆的「獨立日」。以色列人也喜歡用大量煙火揭開節慶活動的序幕。到了週二,親朋好友會一起到國家公園野餐。
 世界上可能沒有另一個國家像以色列這樣,同時追悼極深的傷痛,卻又歡慶國家的獨立。對以色列人來說,這就是歷史的真相。每一個以色列人,都有認識的人曾為建國而犧牲,因此他們也明白,國家的生存與獨立仍處於威脅當中。

埃及基督徒再遭襲擊逾百人傷●請禱告上帝將帶來平安(關注非洲)
繼5月7日的嚴重流血衝突後,科普特基督徒在5月14日再次遭大規模的襲擊。據亞述國際通訊社(AINA)消息,流血衝突造成1人死亡、逾100人受傷; 而美聯社消息指,65人受傷。
自5月7日在埃及開羅郊區因巴拜(Embaba)爆發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流血衝突後,科普特基督徒一直在國家電視大樓外聚集示威。AINA記者Mary Abdelmassih報道,衝突始於1或2名沙拉菲(Salafis)教徒裝扮的暴徒先向基督徒示威群眾開槍,其中一人被制服後交與警方;但在另一處地方,10多名穆斯林以汽油彈和石頭襲擊示威者,然後快速溜走。
莫卡坦教堂(Moqattam Church)的神父Botros向基督教電視台表示,該批暴徒是國安局和軍人僱用的罪犯,目的是驅散基督徒示威群眾。(香港國度復興報-Assist News,2011年5月15日,王妍編譯)

藏人福音工作雖緩 效果佳●為分散在全球的藏人信主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Icula/MNN五月十二日報導】美國賓州門諾教會支派亞米胥派植堂機構「拓荒者」的同工最近注意到,向西藏社會滲透福音,如同在亞米胥派的村莊設立西藏僧院一樣困難,其間有重大的牆垣必須跨越過去。
拓荒者機構已藉由名為Trel'wa的重要計畫,開始攀越這些牆垣。全球七百萬西藏人當中,尚有95%的人是未得之民。該計畫旨在接觸流亡到南亞的十四萬多西藏人。該計畫利用印刷媒體、網路、影音媒體來向西藏人的家庭傳福音。
家庭是西藏文化的核心價值,但拓荒者同工表示,西藏人最近所關心的卻是:「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我們的年輕人。」Trel'wa計畫正好有能力介入,從聖經觀點提供答案。自從兩個月前展開Trel'wa計畫以來,西藏家長一直盛讚該計畫暨「有用」且「意義深遠」。
值所有西藏社區紛紛在討論聖經基本原則時,想知道更多的人會有同工接觸,引導他們進入福音。儘管這過程很緩慢,但該計畫顯然正漸漸滲透到一些西藏人的心裡,引發西藏人的興趣。一名西藏難民營領袖先前已拒絕拓荒者機構80%的社會發展,後來他卻冒險參與Trel'wa計畫,認真聽取重要的家庭議題訊息。
基督教觀念可能讓西藏人覺得格格不入,但他們對福音卻是敞開心門的。求主繼續使用這項計畫幫助西藏家庭,讓他們看見以基督為根基的家庭具有永恆的價值。

緬甸克倫族陷痛苦 急需援助●為克倫族群能脫離軍政府控制,難民安定下來,並有福音傳給他們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Amy/MNN五月十二日報導】緬甸克倫族人幾十年來一直受到軍政府控制,人民痛苦不堪。很不幸的,就現象來看,他們似乎沒有盼望,也鮮少得到全球領袖的支持。然而基督徒則是竭盡所能,在曠野聲援他們,讓他們的身心靈得到幫助。
泰國宣教協會(The Mission Society)的宣教士李弗利(Rich Lively)說,「反克倫的戰爭從未停止,克倫人與解放軍已奮戰三代了。他們隱身在叢林裡,為活命而戰。」
情況完全沒有好轉。國際譴責緬甸政府暴行。李弗利說:「國際特赦組織稱這是『反人權的戰爭罪行』美國人權觀察報告也呼籲國際調查。」他說:「緬甸軍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消滅克倫人,或是至少完全壓制他們。但事實上,軍政府還是比較想徹底摧毀克倫人。」這就是為何克倫人要逃離家園的原因。二百萬人已進入美國,大部分的克倫人也已跨越邊境到達泰國。
很多組織在邊境協助克倫人,李弗利說,好多難民已深入南部叢林,在那裡成立了新的村莊。他們極需幫助。「我們每月派遣醫護人員到那些偏遠村莊裡,提供村民基本的醫療照護。我們同時有兒童之家,委由克倫人經營。」
此外,李弗利還說,他們還協助辦理學前教育,現在更被要求興建社區中心。他說,他們所做的就是分享福音。「我們只想繼續向他們展現基督的愛。當我們這麼做時,當地孩童會很好奇地說:『哇塞,這和我們以前的遭遇完全不同。』這是怎麼回事?然後我們再與他們分享。」

葛理翰之孫向近十萬菲人佈道●為初信者的跟進、牧養與建造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AJ/ANS五月十日報導】佈道家葛威爾(Will Graham)在菲律賓畢科爾區(Bicol)為期四天的「希望慶典佈道會」順利於五月一日結束,他總共向九萬七千三百一十五名聽眾講道,其中二萬零九百七十人回應呼召,決志委身於耶穌基督。
根據葛理翰佈道團新聞指出,慶典最近在霹靂(Pili)自由體育場舉行,霹靂是馬斯巴特的主要城市,是畢科爾區六省份中最大的城市,總人口為七萬六千四百九十六人。「我們看見上帝在畢科爾區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運行」威爾說。「聽眾的熱情相當令人鼓舞,大量的民眾擁入,其中部分聽眾來自遠方,十分震撼人心。我為自己有份參與神在菲律賓的奇妙之工感到無比感恩。」在菲律賓,威爾有機會與該國宗教與政治領袖會面,包括總統艾奎諾三世(Benigno Aquino III)。
威爾在這場慶典中的盛況可謂傳承葛理翰家族在該國的志業。威爾的父親葛福臨二○○六年在馬尼拉曾對三十一萬七千六百人講道,而他的祖父葛理翰在一九七七年於馬尼拉的佈道會上則有四十一萬二千人與會。身為葛理翰佈道團的一分子,威爾是葛氏家族第三代傳道人,他是葛理翰的孫子,葛福臨的長子,他傳福音的腳蹤遍及北美、澳洲、印度,亞洲及南美的部分地區。
威爾一九九七年於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獲信仰科學學系學士學位,並在二○○一年於東南浸信神學院完成神學碩士學位。目前威爾任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葛理翰訓練中心的助理主任。

越南福音興旺 基督徒人數佔10%●為信仰自由與基督徒職場領袖被神使用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Icula/MNN五月九日報導】越南安全部隊在偏遠山區鎮壓罕見的抗議行動,這是數百名赫蒙族人為宗教自由和土地改革,幾天前在靠近中國和寮國邊境發動的抗議。暴動的情勢已在五月五日被控制下來,但有廿八人死亡,數十人失蹤。
據報導,赫蒙族基督徒社區被視同美國人,對越共的統治造成威脅。但全球前進協會(Global Advance)總裁希伯利(Jonathan Shibley)表示,此刻正是越南的屬靈光景和經濟展望令人嘖嘖稱奇的時刻。「這是有趣的時刻,越南一面渴望繼續有經濟長成,與西方世界和其他國家做生意,一面又有政治壓力限制人權和宗教自由。」
越南最快速的經濟成長吸引其他國家的注意。據若干經濟報導,到二○五○年以前,越南的經濟成長潛力將大幅擴增到英國的0.7倍。「越南似乎是正在崛起的國家,但是它卻依舊有非常嚴重的人權/宗教自由問題。」
但福音在越南卻正興旺。越南的教會不斷增長、強壯。現在,越南基督徒幾乎占總人口的10%。但嚴密的調查使外展行動困難重重。希伯利剛剛在越南舉行商界特會,因為「你必須與在市場上的人往來。我知道另一些人甚至與政府往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在特會中,同工教導聖經中健康的做生意原則,藉此接觸很棒的第一代基督徒,這些基督徒多半在信仰上充滿活力,且在商場上又有不同凡響的作為。希伯利說:「我們也在越南各地遇到許多家庭教會的領袖,聽取他們的挫折。他們依舊覺得沒有自由。」這是自共黨鐵幕打開以來就有的挫折感。
這項特會讓越南商界領袖更知道從神國的觀點去看,自己在職場上具備什麼角色、要用正直與品格做生意,且更了解做生意的屬靈意義和技巧。希伯利說:「我們的禱告是,日後這些福音前線的信徒都能將福音的價值添加到社會和文化裡面,讓人看見福音不是越共的敵人,而是問題解決之道。」

倫敦全球禱告日 臉書成動員平台●求神興起更多國家的代禱勇士加入禱告運動,帶來國家轉化
【國度復興報-編譯Amy/ANS五月十日報導】迎接六月十二日全球禱告日,倫敦全球禱告日(GDOP)舉辦了五十天的期前禱告運動,呼籲五萬名推特網友在網路上發貼文聲援,從復活節週末開始,鼓勵更多基督徒向主禱告。
倫敦全球禱告日召集人歐洛伊德(Jonathan Oloyede)表示,「我們希望任何人,不論年齡、背景如何,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在每天中午十二點或是任何時間禱告。他說:「我們希望禱告『主啊,願你的國降臨』」。請加入這五十天的活動,從復活節週末到五旬節週末止。」這項特別的禱告活動是由伊格爾(Daniel Eagle)策劃,他堅信動員社群網路禱告者的力量十分巨大。他說:「全球已成為一個地球村,人們彼此愈來愈密切地連結,我們要使用各種策略和工具,去宣導倫敦全球禱告日。」
歐洛伊德回想幾年前,他曾看到一個異象,倫敦上空被禱告和讚美所覆蓋,英國所有的小島都好像火堆一樣,齊聲禱告。他說:「社群網站將是下波全球通訊和互動的主流。GDOP使用這個平台帶來禱告,己成為劃時代通訊的驅勢。我們要立下美好模範,免得其他破壞性的議題成為整個英國社群網路的主調。現在倫敦GDOP人數大幅成長,其中不乏各政黨國會議員。伊格爾說,到目前為止,所接到的回應都相當激勵人心。「各式各樣的推特會員都有,而且參與人數還在增加中。」
歐洛伊德同時堅信使用社群網站會帶來衝擊。他說:「這很管用,就像我們知道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時,就是使用社群媒體來動員基層選民。而且這種方法既簡單花費又少,很快就能達到溝通聯繫的目的。你可以用利用youtube、推特及臉書,與你的朋友聯繫,傳訊息給他們,告訴他們這是怎麼一回事,那就會好幾十萬人知道這項禱告活動了。「你是很重要的連結者,請不要忽視了。」
歐洛伊德相信一旦禱告運動在六月十二日五旬節結束時,到時溫布里運動場一定會有大事發生;而到了九月十七日,全英國上下將會興起禱告,像瀑布一樣宣洩而下。那時,全英國各個村莊、鄉鎮和城市都將經歷復興,建造上帝的國度。

觸摸非洲溫暖的心 宣教士投入兒童事工● 為兒童事工發展與四至十四歲之兒童、青少年歸主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Kate/MNN五月九日報導】「非洲溫暖的心」是人們給馬拉威這美麗國度與人民的暱稱;它同時也是一幅美麗的圖像,讓人們看見基督徒對神的愛,他們盡其所能將福音傳給未曾聽見的人。
對於「國際恩典事工」(Grace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簡稱GMI)來說,辛勞工作是有果效的,狄德斯與克莉絲提路依德(Titus and Kristy Lloyd)說,神使用馬拉威「恩典教會」的兒童事工,開始將兒童與父母帶回基督裡。里隆威(Lilongwe)以及其他地區已經有一些教會成立了,另有二十個講道所,也將成為教會的地點。
路依德夫妻表示,馬拉威的文化裡,常將服事兒童看作懲罰,尤其當教會領袖做錯事情時,就被送去做兒童事工。但「4/14之窗」卻特別關心兒童,服事四歲到十四歲的孩子,因這個年齡層是很容易接受基督的。
改變馬拉威教會領袖的觀念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雖然已有一些成果,不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GMI於十一年前來到馬拉威,起初是派兩位來自尚比亞聖經學院的學生進行短宣。二○○五年一月GMI原來在尚比亞的幸多威(Simtowe)牧師夫妻搬到馬拉威,設立裝備訓練中心並推展福音,開始建堂的工作。
路依德夫妻隨後加入這個團隊,並與新成立的「恩典教會顧問團」共事,特別在行政、財務與兒童事工合作。狄德斯投入於「非洲恩典團契」與「豐收時刻宣教隊」,同時也開始一所電腦學校與網路咖啡店,克莉絲提則專心在家教育孩子們,也在森加灣(Senga Bay)的學校擔任行政工作。

美推主日回教會 去年人數增26%●為教會復興、增長、教導、牧養與外展禱告
【國度復興報-編譯Icula/Chaismamag.com五月十日報導】美國訂九月十八日發動今年度的「全國主日回教會」跨宗派運動,以翻轉逐漸衰退的上教堂人數,鼓勵每個人重新過教會生活。德州遊騎兵棒球隊超級明星球員、去年榮獲全美大聯盟系列錦標賽最有價值球員令譽的喬許.漢米爾頓(Josh Hamilton)將在今年的這場盛會中,見證他如何從毒癮和因傷退出比賽,到進入信仰和教堂。
漢米爾頓說:「神的話告訴我們要彼此以愛和善行互相激勵,並且不要停止聚會。我和家人已經發現,教會是做到這些事的好方法,因此我鼓勵你加入成千上萬美國人所參與的『主日回教會』行動。」
這項運動已成為全美最大的社區外展活動,今年料將有一萬間教會參與。這再度點燃個人邀請工作的火花,加添教會成員力量,帶領社區的親友回教會。二○○九年發起這項運動,一年比一年成功。去年信徒就邀請了超過一百四十萬名家庭成員、朋友、鄰居和同事上教會。去年參與這項活動的大約三千八百家教會,主日崇拜的人數平均增加26%。
這項運動源起於二○○八年生活模式研究機構與北美宣教委員會(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的調查發現,有67%的美國人表示,家人的邀請能有效地讓他們去教會。另63%的人說,他們可能接受朋友或鄰居的邀請上教會。亦即「越親身邀請,越有效」。

植堂趨勢漸長 測試及早發現呼召●求神在各地興起、堅固正在開拓教會的人
【國度復興報-編譯AJ/charismamag.com五月十日報導】對有創業氣質的領袖們,對不想受傳統開拓教會方式限制的人來說,教會植堂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機會。
為了回應日漸增長的植堂趨勢,美國生命路調查機構(LifeWay Research)於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辦指數會議中,推出線上的植堂候選人評估表(Church Planter Candidate Assessment)。生命路調查機構和十一個基督教宗派、教會開拓網路及其他機構合作,一起評估植堂候選人的專長及短處。植堂候選評估分成二十個等級,用來評估候選人的個別特色。不同的數值範圍透露被評估者的優缺點,可以獨立接受測試或是集各宗派及網絡集體測試。接受評估者可以依個人選擇,將評估結果直接寄到網絡或是到教派機構。
「神召會在搜尋可以幫助潛在植堂者,及早發現呼召的有效工具」神召會倍增網絡主任派克(Steve Pike)說:「這工具正是我們所要的。」生命路調查機構董事史特則(Ed Stetzer)指出,「植堂候選人評估表不是一個測驗候選人植堂能力的『獨立測試』」。「植堂候選人評估表旨在提供可靠的「初步指標」測驗可預見的人格特質,是過去在成功的教會植堂者當中所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