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1-02-18發佈

以色列新聞文摘˙2011年二月/猶太曆5771年

「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因此,你們……在內室附耳所說的,將要在房上被人宣揚。」(路加福音十二章2-3節)

「半島洩密」揭示了巴勒斯坦當局對以色列驚人的讓步

看來藉「洩密」而進行前所未有的政府訴訟,似乎已成了下一場龐大的政治遊戲,若我們可以這麼說。顯然為了獲得一些注意力,緊隨「維基洩密」(Wikileaks) 的腳根,總部位於「卡達」(Qatar)  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這個阿拉伯的電視網路最近揭發了一些有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當局」(PA)之間和平會談的文件,並於元月廿三日星期天起,發佈了一些道出以阿雙方在各層次可能犯的錯誤及喪失之機會的文件。

在第一批揭示的資訊,「半島電視台」自稱擁有1,600份關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會談先前不為人知的細節、交易和秘密。亦稱「巴勒斯坦文獻」(Palestine Papers) 的這些文件來自未透露的來源, 據推斷似乎來自「巴勒斯坦的談判部」,而且僅向「卡達」的這個電視新聞頻道洩密。

根據已發佈的資訊,「巴勒斯坦當局」割讓了好幾項「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包括:六百萬的巴勒斯坦難民回到以色列的權利、對東耶路撒冷做了前所未有的讓步、(首次自願給予以色列「最大塊」的耶路撒冷版圖,根據某些消息的來源)、答應與以色列的土地交換、接受以色列為「猶太人的國家」(Jewish State),並且答應跟以色列合作,打擊在「約旦河西岸」及「迦薩」的「抗拒勢力」。

若這些揭示屬實,那麼巴勒斯坦的首席談判代表「埃雷卡特」 (Saeb Erekat) 就曾對耶路撒冷的「舊城」提供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條件。當時跟美國的特使「黑爾」(David Hale) 及國務院法律顧問「施瓦茨」 (Jonathan Schwartz) 對話時,照推測「埃雷卡特」應該會講下面這番話:

「埃雷卡特」:除了伊斯蘭的第三聖地「謝里夫」(譯註:又名「高貴的避難所」)(Haram [Al-Sharif])及人們所謂的聖殿山以外,即使耶路撒冷舊城的問題也可以解決 (討論舊城主權的明細),而那件事你就需要像我這樣有創意的人才……。

「施瓦茨」:你在討論有邊界或分割的耶路撒冷?

「埃雷卡特」:這早已解決了。你有柯林頓時代的綱要可以依循。除了猶太人區和部分的亞美尼亞人區之外,舊城的主權屬於巴勒斯坦……第三聖地「謝里夫」倒是可以被討論 ── 可以有一些具創意的方式、組織個委員會及作保證,例如不再作考古挖坑等。唯一我辦不到的事,就是改宗成為「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m)。

和平會談的進展,最大的障礙一直是難民這件事。對於此事,此巴勒斯坦人顯然也做了前所未有的讓步,以至於英國有名的「衛報」(The Guardian) 寫道:「巴勒斯坦文獻」顯示巴勒斯坦的領袖者們已放棄為難民奮鬥。」

巴勒斯坦這一方所做的,事實上可能更像這樣:「阿巴斯」在二○○八年三月廿九日說:「對於難民的數目,要求以色列接受五百萬,或甚至只是一百萬的難民,乃是不合理的── 那會等於是以色列的末日。他們說五年五千人。(但是)那甚至比家庭團聚的人數還少,所以不能接受 (耶路撒冷郵報,元月廿五日的報導)。」所以,如果這項表態屬實,就證明巴勒斯坦比從前做了更大的讓步,但是因為以色列不願接受那麼多的難民,而會談就停止了。

雖然以色列官方對「半島電視台」的洩密大都保持沉默,但是可預期的,巴勒斯坦這方卻將他們貼上「扭曲」事實的標籤。巴勒斯坦的那些批評派在頭條新聞寫道:「半島電視台扭曲巴勒斯坦人」,而那些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則指出,若巴勒斯坦這方作了這一切的讓步,要是仍未簽署和平協定,就會是以色列的錯。「難民」這個新元素對和平會談最終會衍生什麼結果,尚不得而知。

以色列的鄰國們陷於政治動亂中

以色列三邊的鄰國同時都發生政治動亂,這樣的情形並不常見,但是撰寫本文時,埃及、黎巴嫩、甚至約旦都正發生暴亂。雖然當年「小布希」總統  (George W. Bush) 希望將民主擴展到中東,但是一般來說他並未成功。那是因為在中東人根深蒂固的心理,似乎認為國家應該由「鐵腕人物」統治,如前伊拉克總統「海珊」 (Saddam Hussein)、敘利亞總統「阿薩德」 (Bashar Assad),或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雖然相形之下,「穆巴拉克」的政權不像上述的某些人那麼殘暴。

然而,從突尼西亞開始的暴動擴散到埃及,然後到了約旦,似乎顯示人民願接受高壓政權已經到了極限,當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就會起叛變。所以也許「民治、民享」的西方模式對他們畢竟產生了一些影響。撰寫本文時,埃及嚴重的暴亂持續在進行,有一些人被殺害,而被捕的人更多。「穆巴拉克」親手培植、想讓他接任下一任總統職位的兒子「加瑪爾」 (Gamal),已跟他的家人逃到英國去了。根據一則報導,前「國際原子能委員會」(IAEA) 的首長「巴拉迪」(El Baradei),正要返回埃及,並且可能成為臨時政府。

這對以色列有何影響?以色列與埃及有和平協定,是前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所簽署、而繼任者「穆巴拉克」延續了這個協定。若動亂持續下去,而溫和派的人當中例如支持民主的「巴拉迪」沒領導政府,「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 就可能會介入。如此一來,以色列在西南方的門階就會有個死敵,因為「穆斯林兄弟會」是個激進的團體,可以理解地他們可能會取消跟以色列之間的和平協定。

約旦的暴亂比較緩和,有些人說雖然暴亂也許能造成「政府」的改變,但是其中一名起義者說他們不會公開要求罷免「他們所愛的」「阿布杜拉王」(King Abdullah)。以色列與約旦也有和平協定,所以幫助約旦穩定政局乃對以色列有利 (雖然撰寫本文時,並無跡象顯示以色列即將介入約旦的內政)。

在黎巴嫩,由於「真主黨」撤出政府之後,「小哈里里」(Hariri) 的政府瓦解了,從那時起黎巴嫩的政局就一片混亂。由於擔心為了調查在二○○五年暗殺前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小哈里里的父親)(Rafik Hariri) 的案件而設立的「聯合國法庭」可能會起訴「真主黨」的有些部長,為了防止這事發生,「真主黨」就趁「小哈里里」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協商時,退出了黎巴嫩政府。這項政治動亂導致了一些街頭暴亂,而這也會影響以色列,因為以色列需要在其北方邊界的黎巴嫩平靜。

撰寫本文時,黎巴嫩的「真主黨」已經推出他們自己所選擇的新總理「米卡提」(Najib Mikati) ,目前這人正想籌組政府。根據報導,「米卡提」說他會尋求與美國合作的關係。也許黎巴嫩並未失去一切,但是很多人擔心「真主黨」會控制新的政府。既然「真主黨」是以色列的強敵,所以這個猶太國家可能還有另一個問題,而這回是在北方的邊界。

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希望得到以色列的公民身分

根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 的一篇文章,住在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正排隊想申請以色列的公民身分。但是根據「美聯社」的文章,這並不表示他們「欣然接受」以色列這個猶太人的國家。反之,這也許反應出他們對和平會談能產生巴勒斯坦國的盼望逐漸衰落,而且他們擔心以色列政府會沿著東耶路撒冷蜿蜒著建築防止恐怖份子滲入的隔離高牆,有一天可能會不准他們進入城內。

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中奪回了東耶路撒冷,不久之後便將它併入以色列的版圖,並發給住在境內的巴勒斯坦居民以色列的身分證。從那時起,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一直都有獲得以色列公民身分的選擇。但很少人這麼做,因為在他們的社會,即使跟猶太國合作乃被視為禁忌,更別提接受以色列的公民身分。

東耶路撒冷城的巴勒斯坦人不斷抵制當地的選舉,而且以永久居民的身分住在以色列,這樣的狀態不僅讓他們得以繼續住在城裡,同時還抱有盼望:他們現在所居住的東耶路撒冷城未來會成為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申請以色列公民的人數仍舊不多,但是在過去幾年卻穩定的增加。根據以色列內政部的資訊,在過去的五年中,大約有3,000名巴勒斯坦人申請以色列公民的身分,而大約有2,300名位獲得批准。在上述的那段期間,每年獲得以色列公民身分的巴勒斯坦人數一直增加,二○○六年有147人獲批准,而二○一○年則增加到690人。根據以色列內政的部資訊,耶路撒冷大約有13,000個阿拉伯的居民現在擁有以色列公民的身分。此事似乎證實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能夠相當靠近的共同生活。若沒有那些好鬥的激進份子持續地惹事生非,耶路撒冷可能名副其實地真得可以成為「平安之城」。

究竟誰是「震網蠕蟲」電腦病毒的幕後操手?

雖然無人公開承認將「震網蠕蟲  」(Stuxnet Worm) 植入伊朗的核子廠設施,但最近一件被發現的有趣的事實讓我們離一個恰當的猜測更近了。那就是在美國的合作下,以色列曾在其「迪莫納 」(Dimona) 的離心機試驗電腦病毒。根據報導,以色列的離心機跟伊朗「納坦茲」 (Natanz) 核子廠所用的離心機相同。如此就可以先做蠕蟲病毒測試,並知道一旦將病毒植入伊朗核子廠設施的電腦,到底會產生什麼結果。

倫敦的《泰晤士報》(Time) 近期的一篇報導說明了「震網」運作的方式。「首先,它讓伊朗的核子離心機失控,還秘密的將核子廠的日常工作記錄下來,然後將錄下的資訊傳給核子廠的操作人員。在這種方式下,廠房似乎仍正常在運作,但事實上離心機正逐漸遭到毀壞。」

雖然以色列與美國都未承認蓄意將病毒植入伊朗的電腦,但誠如他們明確的表示,為了延緩「核戰的日子到來」,顯然「小布希」和「歐巴馬」政府都授權使用這個病毒。這個主意是希望使伊朗核方案的速度倒退幾年,好讓以色列和西方國家想出一個長遠的解決辦法。

根據報導,蠕蟲病毒只有部分成功-延誤了伊朗核研究的進展,而未破壞那些核子廠。

中東獵殺基督徒的「開放期」

最近伊拉克、埃及和巴基斯坦都持續出現嚴重攻擊基督徒的事件。埃及政府對位於開羅的教會被炸毀的事持續軟弱無力的反應,等於在告訴穆斯林的狂熱分子這是「獵殺基督徒的開放期」(Open Season)。《NewsMax雜誌》報導說:「除非政府和宗教領袖嚴厲打擊恐怖份子,否則更多的攻擊事件乃在所難免。」

根據報導,去年十月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教會的爆炸案(共有58位基督徒身亡),乃是「蓋達組織」(Al Qaeda-伊斯蘭的國際恐怖組織)所為,而今年的元旦在埃及開羅「科普特教會」 (Coptic Church) 前遭受炸彈攻擊的一輛汽車,至少造成7人死亡、幾十個人受傷。除了這兩件重大的攻擊案之外,一些狀況較輕的事件經常發生,例如基督教的學校遭受攻擊、基督教書店的老闆被謀殺、以各種理由將基督徒下入監獄、基督徒的女孩被迫嫁給穆斯林的男人、以「褻瀆」的罪名將基督徒的婦女用石頭活活打死,以及其他令人震驚的事。

在伊拉克的基督徒社群代表古老的「景教或亞述」(Nestorian, or Assyrian) 的基督教支派;而埃及的基督徒則是「科普特教派(埃及的土著基督教派)」(Coptic)。這兩個社群都具有最古老的基督教歷史,它們都比伊斯蘭教早存在700年。但是他們都被穆斯林視為異類,就像癌細胞增長而非滅絕不可。

然而在以色列有宗教自由,而警方也努力確保人民的宗教自由受保護與執行,雖然有時發生了一些個案,例如,住在約旦河西岸「艾瑞爾」鎮 (Ariel) 的「歐提斯」 (Ortiz) 家庭遭爆炸攻擊的事件。雖然警方的行動有點慢,但最後也將罪犯「塔特爾」(Yaakov Teitel) 逮捕,而罪犯目前在監牢服刑。有些發生在領土及迦薩的事件,例如那地的書店老闆被謀殺案,對以色列的警方而言,則難以處理。但感謝主,這樣的事件相當罕見。

然而,隨著伊斯蘭教的實力日益壯大,極有可能,甚至攻擊基督徒的可能性會增加。

「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他們因我的名要向你們行這一切的事,因為他們不認識那差我來的。」(約翰福音十五章20, 21節)

本文作者「朗尼‧明斯」 (Lonnie Mings) 是聖經學院的教授,並且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明斯」是CFI的特約作家,透過聖經的視野,他向讀者分析以色列及中東的局勢。本文由陳冠妤翻譯,特此致謝!

--------------------------------------------------------------------------------
「基督徒以色列之友」 (Christian Friends of Israel, 簡稱CFI) 簡介
「基督徒以色列之友」 (Christian Friends of Israel, 簡稱CFI) 是個慈善性、非營利的福音派國際性基督徒事工,總部設於耶路撒冷,並在全世界都有代表的辦事處。CFI主要的目標,是教導教會其希伯來的傳承以及聖經中教導我們對猶太人的職責,並透過在以色列的各項外展事工,成為以色列的祝福。這些目標乃是透過我們各項外展的事工和月刊與季刊而達成的。CFI 在耶路撒冷有個配給中心,已幫助了大約二十五萬個新移民。 CFI耶路撒冷總部的網站:http://www.cfijerusalem.net ; CFI台灣分部網站:http://www.cfitaiwan.org

CFI在以色列的外展事工:
˙「在後的要在前」事工:協助榮民及以色列社會中最貧窮及受忽略的人。
˙「禱告城牆」事工:連結列國的基督徒以禱告遮蓋全以色列的城鎮、村莊、集體農場及屯墾區。
˙「未來指望」事工:協助在以色列有需要的衣索匹亞裔猶太人。
˙「大衛的盾牌」事工:協助在以色列軍隊服役的士兵。
˙「初熟的果子」事工:協助主內猶太裔及阿拉伯裔的肢體。
˙「未被棄絕」事工:協助「納粹大屠殺」的生還者。
˙「希望之門」事工:協助在以色列各式各樣貧困的人。
˙「預備新婦」事工:提供新人婚紗禮服。
˙「敞開城門」事工:協助需要幫助的新移民。
˙「翅膀蔭下」事工:將安慰及實際的幫助帶給受恐怖分子攻擊的受害者與家人。
˙「戰爭災民」事工:協助受飛彈攻擊的社區居民。
˙「傳播媒體」事工: 提供全球的基督徒CFI的刊物、影音教導資源及網頁資訊。

(承蒙CFI臺灣分部惠允刊載,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