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0-07-09發佈
年輕的德國防衛軍阿爾拔.布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囚禁在蘇聯戰俘營許多年。因為一些他不知道的原因,有兩個猶太人家庭各自給他醫療服務和食物糧水,讓他可以康復過來,不用挨饑抵餓。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兒子猶根.布勒發起了一項籌款活動,擴建海法市一幢專為大屠殺倖存者而設的安老照顧中心。該中心今年4月8日舉行了盛大的開幕禮,多位重要人物出席,當中有:以色列前進黨女黨魁拉夫尼,首席拉比揚納梅茨格,以及海法市市長揚納雅哈夫。

現居於耶路撒冷的猶根.布勒(Juergen Buehler),是國際基督徒大使館(ICEJ)以色列及德國分部的總幹事。該機構最近籌得二百萬新以色列舍客勒,購買及翻修一幢四層高樓房,希望可以收容超過八十人居住。

超過五十名大屠殺倖存者出席開幕禮。就在大屠殺紀念人逐漸迫近之日,拉夫尼對他們說:「你們手臂上的編號刺青,也刺入了所有猶太人,以至所有以色列人的心坎裡。」大屠殺紀念日是由星期日晚上開始。

一月初,設於耶路撒冷的國際基督徒大使館,將二萬五千美元移交慈善組織 Yad Ezer L'Haver。該筆款項用來購買現有宿舍隔壁樓房的第一層。目前,有十二名大屠殺倖存者住在該宿舍。他們皆來自海法市哈達爾區。當猶根.布勒知道該大樓還有三層,他便決定籌錢買下它們。

現年四十五歲的猶根.布勒對Anglo File的記者說:「一月我們準備籌募經費之時,不巧海地發生大地震。我對駐斯圖加特的同工說,這一個月於我們將會份外艱難,因為大部分人很有可能會捐錢去海地,幫助當地有需要的人,而不會奉獻支持以色列。」

「但是我們好歹也發出了募捐呼籲。當看到反應非常踴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七天之內,我們便已籌得足夠款項買下整幢樓房。而且捐獻還繼續源源不絕湧來,因此我們可以買一部升降機,以及支付部分修葺費用。」 捐款大部分來自德國的基督徒。

Yad Ezer主席,生於美國新澤西的比爾費烈德曼說:「今天是全海法市一個特別的日子,若不至於全以色列特別的日子。」

「我想搬進去居住!」

舉行開幕禮的時候,全幢樓房只有一樓修葺完成。現年八十四歲的約瑟夫古茲特拉治生於波蘭,是奧舒維茲集中營的倖存者。他指著新大樓說:「我現時住在海法,但我想搬進去居住。可是現在這兒還沒有地方供我落腳。我好希望不日再來之時,這兒可以有一些活動,好讓我不用整天一個人坐著。自從妻子七年前離世,我一直是一個人過日子。」

新大樓將設有設備齊全的廚房。還有一個用餐區,也供區內其他大屠殺倖存者使用。根據大使館提供的資料,目前已有超過八百五十人登記輪候入住新大樓。他們主要是當年波蘭及德國境內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

猶根.布勒說:「這是基督徒大使館的一大榮譽,特別是德國分部,可以參與這類型的計劃。我們不能使無數被納粹屠殺的歐洲猶太人復生,但可以為曾經死裡逃生,甚至目前仍在受苦的猶太人,帶來一點點的安慰和援助。」

雖然父親曾以納粹德國防衛軍的身分打仗,但猶根.布勒說,他為家人堅決反對希特勒的政策而自豪。他說:「在某種意義上,我父母和祖父母是德國少數口誅希特拉政權的基督徒。」他的家庭為村裡猶太人遭迫害表達憤慨。就算納粹催促他們杯葛猶太人的生意,他一家仍不斷向他們購買糧食和日用品。

猶根.布勒的父親本來被選中加入納粹黨衛軍。不過,他說他父親和一名朋友在前往徵召中心途中決定逃走,因為他們不想成為共犯。在某個時期,父親被迫加入防衛軍,被派上蘇聯前線。後來,父親被蘇軍抓去,在莫斯科西南面三百八十公里,布良斯克附近一個戰俘營度過了四年半的日子。

猶根.布勒說:「也許那段戰俘的日子推動了我。」父親是一名被囚於蘇聯的德國戰俘,是少數能熬過那種非人生活的人。父親說他的性命是由兩名猶太人救活的。第一名是戰俘營醫生。她從數百名戰俘之中,揀選了因患肺炎奄奄一息的老布勒,給予他「特別治療、營養素和藥物」等等。他又說:「我到今日仍想不通她因何要救我。」

老布勒作為一名戰俘,他必須在田裡幹粗活。附近一對擁有農地的猶太人夫婦對他說,當守衛沒在看的時候,老布勒可以去他們的農田撿馬鈴薯,給自己和朋友充飢。

猶根.布勒回憶道:「當我們還小時,爸爸經常提起這件事。他又教導我們要將此事銘記於心,而且要對猶太人有感謝的心。猶太人絕對有理由痛恨德國軍人,但相反,他們竟願意以德報怨。雖然對那可憐人一無所知,但仍然決定要救他一命。如果沒有這兩個人,我今天便不會在這兒。」

(來源:香港國復興報-ICEJ香港分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