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0-04-27發佈

同來認識、關懷普世未得福音的群體。

神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詩67:3)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

˙到2000年 12月31日為止,全球尚有 232 個群體,散居於49國家中,人口共35,107,000 (三千五百壹十萬七千人) ,完全未有任何已知的宣教機構在他們當中進行開荒植堂事工。
˙到2000年12月31日為止,福音廣播的涵蓋面大約可達到全球人口的 99%
˙到2000年12月31日為止,全球大約有四十一億人看過 "耶穌傳".
˙到2000年12月31日為止,全球約有80%人口,可以有他們自己語言的聖經。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

未得之民˙2010年五月重要的小宗教   

重要的小宗教

您大概注意到,我們一直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世界各地福音未及的佛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信徒身上。它們是基督教以外世上最大的三個宗教。除了這些大宗教之外,我們也應當關注那些小宗教,因此本期宣教日引將專門介紹這些小宗教,探討他們的基本教義。讓我們首先來關心猶太人的宗教--猶太教,他們是第一個認識獨一真神,也是第一個拒絕接受耶穌基督是彌賽亞的民族。今天眾多的小宗教中,許多是在中東地區出現的,直接或間接起源於猶太教。

‧猶太正教(Orthodox Judaism)
猶太正教至少有十三個不同的派別。雖然這些派別都承認舊約和口述傳說的權威,但卻對它們有完全不同的解釋。這些派別的區別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神秘主義、領導風格、以色列的民族政策等。有些教派願意與非正教的猶太人合作,而不願意與其他正教教派合作。這些教派普遍抵制現代社會的影響,拘泥於儀式,墨守成規。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每日靈修所誦讀的詩篇,所景仰默想的聖經人物,如大衛、甚至常常掛在口邊的十二個使徒名字,他們都是猶太人;但我們卻很少為他們的後裔回轉禱告,我們實在虧待了弟兄呢!
創造世人的主,你的獨生子耶穌也曾經成為猶太人,住在我們中間,每日記在我們心中;然而,我們卻很少記念主耶穌的猶太血統兄弟及其後裔,要歸回上帝懇切代求。
主啊,若世人都曉得飲水思源,我們豈不是更要感恩圖報?因為耶穌說:「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約4:22下)
願全地的華人信徒都要起來,思想救恩的源頭,紀念救恩源於猶太人的始祖。
又願主對猶太人的大愛,深深激動我們起來為猶太人禱告守望。
願我們可以一同見證上帝話語的真實,猶太人的後裔要在神的憐憫與恩惠下回轉,永永遠遠歸向主,求主親自帶領。感謝主,奉主耶穌基督聖名求,阿們。(以上禱文摘錄自香港以勒基金為以色列禱告手冊)
 
中東地區的宗教

‧阿拉維教派(Alawite)
阿拉維教派的起源很具爭議性,一般認為它很可能是在第十世紀產生的。阿拉維教派是伊斯蘭教以斯馬爾派(什葉派)(Ishmaili)的一個分支,信徒崇尚觀星術和占星術。這個教派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最初都是星星,由於他們不順從上帝,因此從天空墜落到地面上。與正統的穆斯林不同,這個教派相信轉世,認為女人沒有靈魂,允許信徒飲酒。阿拉維教派承認伊斯蘭教的五條戒律,即遵守教義、齋月禁食、麥加朝聖、日常祈禱、施捨窮人,但同時又把它看成是象徵性的義務,故此很少遵守這五條戒律,這點就與主流的穆斯林不同。今天,一百五十萬阿拉維教徒居住在敘利亞,他們在這個國家擁有很大的政治力量,此外,還有少數教徒居住在土耳其和黎巴嫩。

‧德魯茲教派(Druze)
德魯茲教派於1017年在埃及開羅產生,信徒分佈在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和以色列。德魯茲教派起源于伊斯蘭教什葉派(Shi’te),但這個教派教義的主要內容並不是《古蘭經》,而是相信哈基姆(al-Hakim)是上帝的化身。他是法提瑪(Fatimid)王朝的哈里發(caliph,回教王,意指繼承穆罕默德之人)。也是德魯茲教派的創始人,哈基姆于1021年失蹤,信徒仍等待他重新返回世界,以便給真正的信徒帶來一個全新的黃金時代。這個教派信奉一個真神,但這個上帝的品格與特徵卻不能被世人理解或描述。
德魯茲教徒生活在其他宗教信徒中間,他們一直嘗試與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融合在一起。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德魯茲教派不允許信徒皈依其他宗教,也不允許其他宗教信徒皈依德魯茲教派,因此德魯茲教徒的身份從出生到死亡是不變的。德魯茲教徒目前全世界大約有六十萬到七十萬人。

伊朗的宗教  

‧拜火教(Zoroastrianism)
拜火教由瑣羅亞斯德(Zoroaster)於主前三千年建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在波斯帝國時代,拜火教曾經具有顯赫的地位。 火是拜火教宗教儀式上最重要的部分。拜火教徒將火稱作是「上帝之子」,他們將火引入到家庭和寺院中的所有宗教儀式上。拜火教有一部至高無上的經文《伽陀(偈)》(Gathas),它教導每個教徒如何思考,如何做人。按照這部經文,每個教徒都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言行。為了逃避穆斯林的迫害,大部分拜火教徒離開了波斯(伊朗),移居到印度,他們被印度人稱作帕西人(Parsee)。帕西人以溫和、誠實、慷慨、慈善而著稱。雖然拜火教徒只信奉一個上帝,但他們有時也向他們祖先的靈魂祈禱,並且相信他們祖先的肉體能夠復活。

‧巴海教(Bahai)
巴海教目前有大約五百萬信徒,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宗教之一。1844年,一個伊朗商人--後人尊稱他為巴勃(Bab),宣佈有一種新的宗教啟示降臨人間,這就是巴海教的起源。他的宣佈給他帶來了不幸,1850年在伊朗被行刑隊處決。他的一個追隨者巴海吳喇(Baha Ullah)繼承了他的事業,宣佈自己是上帝的使者。從此以後,這個新興的宗教就被稱作巴海教。巴海吳喇認為,世界上所有大的宗教都預言,和平與正義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實現,而亞伯拉罕、奎斯那(Krishna)、摩西、瑣羅亞斯德、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以及巴海教的創始人巴勃,都是上帝為實現這一目標而派遣的使者。雖然巴海教信奉自己的上帝,但他們一直試圖聯合其他的宗教和民族,以達到靈魂淨化、道德完善的共同目的。根據巴海教的教義,人類已經準備聯合在一起,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

禱告
˙向萬民守約施慈愛的主啊,你樂意恩待、看顧萬民,守護萬邦萬國,萬族,求你興起,把你的救恩福分帶到中東伊朗地區的拜火教和巴海信徒身上,你的光要興起,好讓那些歷代以來,仍住在死蔭之地的百姓,得聞大喜信息。神啊,你的靈要大大澆灌在他們心中,讓他們的老年人,少年人,人人都樂意接受耶穌基督,得到你在創世以前為他們預備的各種屬靈福氣。
˙神啊,讓拜火教,巴海教的人成為神的子民,和諸天一同述說你的榮耀,和穹蒼一齊傳揚你的美德。阿們。

南亞的宗教

‧錫克教(Sikhism)
十六世紀,那拿克大師(Guru Nanak)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創立了錫克教,21世紀的今天,全球共有一千九百萬錫克教徒,絕大部分仍住在旁遮普邦中。錫克教是繼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之後的世界第五大宗教。在錫克教創立初期,那拿克親自編寫了《阿迪‧哥蘭特》(Adi Granth),該書後來成為錫克教最神聖的經卷。在那拿克死後,錫克教又陸續產生了九位大師。錫克教強調人類的平等,包括男女平等。錫克教沒有神職人員,因為如果有神職人員,他們必然會把自己淩駕于其他教徒之上,破壞了人類平等原則。由於這個原則,錫克教也反對印度的種姓制度。
雖然錫克教不喜歡人們將它看成是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混血兒,但它確實具有這兩大宗教的一些特點。例如,錫克教只信奉一個上帝,和禁止偶像崇拜,這一點與伊斯蘭教類似。此外錫克教相信羯磨(梵﹕業或因緣)(karma)、轉世、輪迴,這一點又與印度教類似。

‧耆那教(Jainism)
耆那教是一位叫做摩訶維拉(Mahavira)的教師于主前五百在印度創立的。耆那教最初只是印度教內部的一個改良派別,以後才發展成為獨立的宗教。耆那教要求教徒遵守嚴格的道德規範,並且放棄一切世俗願望。今天,耆那教的某些道德規範達到了極端的程度,例如有些教徒不穿任何衣服,有些教徒千方百計避免殺死任何生物,包括地上的螞蟻。耆那教認為宇宙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因此也就沒有造物主。與一神教不同,耆那教是泛神教。根據耆那教的教義,一個人,如果能夠擺脫所有的邪惡羯磨(業),他就能夠具有完美的知識和力量,並成為一個神,這個過程被稱作解放。在耆那教中,由於有越來越多的信徒達到解放狀態,因此神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目前全世界有大約五百萬耆那教徒。

‧林伽教派(Lingayat)
林伽教派於十二世紀在印度的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創立,創始人是巴薩瓦納(Basavanna),一位印度教聖徒和社會改革家。一些學者認為,林伽教派早在巴薩瓦納時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巴薩瓦納只不過是將這個教派向前推進了一步。林伽教派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宗教,不屬於主流的印度教。與印度教不同,林伽教派否認《吠陀經》(Vedas)和婆羅門(Brahmin)的權威,也不相信輪迴。

‧阿瑪迪亞運動(Ahmadiyya Movement)
米爾紮‧古拉姆‧阿赫馬德(Mirza Ghulam Ahmad)是一個自封為救世主的印度人,他於十九世紀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創立了這個以穆斯林為基礎的阿瑪迪亞運動。阿瑪迪亞運動與正統的、傳統的伊斯蘭教有明顯的區別,例如他們不認為耶穌今天仍活在天堂,將來要返回塵世,他們認為耶穌已經死了。阿瑪迪亞運動試圖以自己的教義說服各國的穆斯林,但都失敗了,他們與各國穆斯林(特別是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越來越疏遠。

東亞的宗教

‧神道教(Shintoism)
佛教是東亞地區最重要的宗教,這裏的佛教徒可以同時屬於其他的宗教。在日本,神道教就是一種與佛教有密切關係的宗教。英文就很難譯出「神道」(Shinto)一詞的準確含義。神道教信奉泛神論,他們認為所有生物都具有神的屬性。雖然神道教信奉許多神,但他們最高的神是象徵他們祖先的太陽。
在日本,神道教先後產生了十三個教派,後期產生的教派強調對天皇的絕對忠誠,他們將天皇看作是最高的神,此外,他們還強調尊重祖先、孝順父母、愛護子女。所有的分支都將純潔與真誠看作是最重要的兩個美德。

‧儒教(Confucianism)
儒教和道教都是中國人將本地教義與佛教教義結合起來而產生的宗教。儒教是孔子(Confucius)於二千五百年前在中國創立的。孔子的著作涉及到各種道德問題,例如政治家如何正確運用政治權力等。初期的儒教其實是一種倫理治國之方,而不是一種宗教。儒教強調性格培養和心靈淨化,要求每個信徒都要用良好的行為來影響家庭、鄰居和社會,以達到和諧的目標。孔子最著名的語錄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認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的,或者基本上好的。後期的儒教引進了一些宗教儀式,但儒教一直沒有自己的寺院和神職人員。

‧道教(Daoism) 雖然道教在許多方面與儒教相似,但它們確實是兩種不同的宗教。儒教關心世人,而道教關心宇宙。道教的「道」字,對西方人來說,可以大略翻譯成「方式」,由於這個字不涉及具體的客觀物件,因此意義很含糊,很難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道教徒認為,他們的宗教不是以人作為中心的,也不是以人作為物件的。

禱告
˙莊稼的主,這世上仍有這麼多的人,為了永恆的生命尋求在你以外的道路和真理,求主讓我們不要坐在這兒閒著;因為神啊,你要興起,不再耽延,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萬民,末期要到;因為天上地下的權柄已全賜給基督,撒旦已被打敗,死亡已被征服。
˙興起教會,興起你的子民,讓信從猶太正教,阿拉維教派,德魯茲教派,拜火教,巴海教,錫克教,耆那教,林伽教派,阿瑪廸亞運動,巫毒教,薩泰里阿教,培斯塔法裏教的民轉向你,尊你的名為主,得稱為神的兒女,你的國降臨在他們生命中。阿們。

加勒比地區的宗教

‧巫毒教(Voodoo)
幾個世紀以前,許多非洲奴隸被販運到加勒比島國海地。由於自己的文化被割裂了,他們開始懷念自己以前的文化,因此他們經常秘密集會,召喚祖先的靈魂,祈求祖先的保佑,這就是巫毒教的起源。巫毒教徒崇拜幾百個神,並且有不同的宗教儀式。在這些宗教儀式上,信徒們通過音樂和歌舞,祈求神靈吸引更多的巫毒教徒。作為一個相信萬物有靈的泛神教,巫毒教在海地和西非有廣泛的影響。

‧薩泰里阿教(Santeria)
薩泰里阿教在許多方面與巫毒教類似,兩者都是西非民間信仰與羅馬天主教的混合宗教,彼此間的主要區別是﹕薩泰里阿教是在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產生的,而巫毒教是在法國殖民地海地產生的。兩者都以動物作為祭品來供奉他們的神明,而且許多宗教儀式都是秘密進行的。與巫毒教徒一樣,薩泰里阿教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也經常進入一種迷離恍惚的狀態。與巫毒教不同的是,薩泰里阿教沒有以某個非洲神靈的名字命名,而是以一位天主教聖徒薩泰里阿 的名字命名。薩泰里阿教的核心是靈魂崇拜,這些靈魂統稱為奧裏沙(Orisha),認為他們控制著所有的自然力量以及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薩泰里阿教徒祈禱、讚頌這些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靈魂,在一些可怕的儀式上,還需要以動物作為祭品來供奉他們。薩泰里阿教有許多秘密,這些秘密只能由教士們以口頭方式一代傳給一代。

‧拉斯塔法裏教(Rastafarianism)
1930年前後,有一些人從著名的黑人民族主義領袖馬庫斯‧加韋(Marcus Garvey)那裏獲得靈感,決定成立一種新宗教--拉斯塔法裏教,這些人於是就成為第一批信徒。拉斯塔法裏教的主要目標是:聯合西半球的所有黑人,爭取返回他們祖先的土地--非洲。拉斯塔法裏教所信奉的神,是一位已故的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諷刺的是,他實際上是位東正教徒。 拉斯塔法裏教根據從聖經中斷章取義而得到的一些內容,荒謬地認為吸食大麻可以增長信徒的智慧。今天全世界有大約一百萬拉斯塔法裏教徒。但由於他們不願意服從任何外來的約束,因此他們沒有宗教領袖。教義的主要內容來自一本埃塞俄比亞經書《凱博拉‧內加斯特》(Kebra Negast),和聖經中的部分內容。拉斯塔法裏教將白人政權籠統地稱作巴比倫(Babylon),認為聖經已經遭到白人政權的篡改,於是決定編寫自己的黑人聖經,書名稱作《神聖的皮比》(Holy Piby)。

由於篇幅的限制,我們不再介紹非洲、歐洲和美洲的小宗教。正如保羅(Paul)對哥林多信徒(Corinthian)所說的那樣﹕福音被邪惡的人們所遮蓋,這個時代的一些所謂神靈蒙蔽了人們的眼睛。求神挪開遮蔽那些福音未及的人們的黑暗,看到耶穌才是他們真正的救世主。

錫克教徒歸主記
「錫克教經文指出,我們需要一位在人與神之間的中保。耶穌是否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那位中保呢?」上面這句話,是一位錫克教徒蘇旺特(Sukhwant Singh Bhatia)2003年7月在「生命力量」廣播節目中作的見証,他繼續說,我母親的工作是向當地婦女介紹錫克教,我就要求說 「媽,我想知道關於上帝的一切事情。」 她聽了我的話,感到很吃驚,她讓我認真研讀錫克教的聖典(Granth Sahib)。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去閱讀它,去記住它的內容。通過認真研讀,我發現這部經文的核心內容是﹕所有世人都是有罪的,他們只有通過一位中保,才能最終看到瓦赫古魯(Waheguru),這位神聖、正直的哲人,從而洗滌自己的罪惡。終於有一天,我想清楚了,這個世界其實並沒有上帝。在我進入大學之後,同學們互相傳言:蘇旺特認為自己能夠證明沒有上帝,而且還特意安排了一次正式的辯論會。後來,在學期中旬,有一個基督徒同學阿盧卜‧達斯(Arup Das)轉到我們大學。我問他是否有多餘的聖經,於是他把他自己的聖經給了我。在提前2:5,這一節,我讀到:「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這一節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想﹕錫克教經文說我們需要一位中保,耶穌基督是否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那位中保呢?最後我相信事實應當就是這樣,我向耶穌祈禱:「耶穌基督,求您赦免我的罪,請您成為我的中保。」跟著,我對我的同學說:「我以前所說,沒有上帝的話,是完全錯誤的,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確實有一個上帝,我還可以告訴你們如何找到他」。有一天,我接受了洗禮,回到家,我的妹妹跑上樓,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父親,他拿著一把槍從樓上衝下來,憤怒地說:「如果你再走進這房子,我就開槍打死你!」。我被家人趕出門外,親戚朋友也都不再與我交往。(明天續)

禱告:讓我們禱告,更多印度人能夠接受基督耶穌作為他們成為神和人的中保。

神和人之間的中保
一個朋友幫助我逃到了新德里。我希望儘快找到一個工作,但沒有找到。天黑後,一個乞丐同情我,讓我在他的小棚屋中過夜。第二天早晨,當我醒來時,我發現他正在洗我的襯衫和襪子。以後,我曾試圖再去找他,但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難道他是天使?
上帝讓我走上了心靈恢復之路。我開始為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從1984年到1986年,我為拉麥什‧理查德博士(Dr. Ramesh Richard)工作,他是美國達拉斯神學院的教授,在新德里的一所我常去的教堂擔任牧師。他安排我去達拉斯神學院留學。我於1991年畢業。畢業之後,我和我的妻子維妮塔(Vinita)馬上回到了印度,跟著的七年中,我建立了多所教會,並擔任牧師。我信主後,我給家裏寫過一次信。我告訴家人,耶穌是我的幫助者,我也向他們介紹了聖經,他們也想知道聖經究竟說了些什麼。
在我的帶領下,我的兩個妹妹信了主。我的弟弟由於一次意外觸電,幾乎身亡,在他最危險的時候,他祈求耶穌幫助他。後來他開始閱讀聖經,在我的輔導下,他找到個人的救主。在我離家十五年之後,我終於帶領我的母親也信了基督。我父親于1990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他對耶穌的看法有了改變,但我不知道在他的最後時刻,他的靈魂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除了我的家人,我還引領我最好的朋友以及我的表弟、表妹信了主。今天,我可以放心地在我曾經被蔑視的城鎮中行走,人們會對我說 ﹕「你已經證明了耶穌真是了不起!」
今天,蘇旺特和妻子維妮塔以及兩個女兒在印度事奉主,蘇旺特是多個神學院和聖經培訓中心的顧問,另外,他還負責一項將聖經翻譯成印地語的計劃。
求神使用蘇旺特,讓他在聖靈的幫助下,帶領更多的錫克人歸主。

禱告:求聖靈賜下祂的能力和勇氣,讓信徒在各種困難中見証神。

神道教  
光男(Mitsuo)發現,他已經沒有樂趣去賺更多錢,或者買更多奢侈品了。在經濟繁榮的日本,其實光男有一個很好的職業,最初,職務上的晉升,給光男一種成就感,但隨後他就覺得空虛。光男知道世界上是有一些東西比物質更重要,還有些人比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更重要,這就是他訪問神社的拱型鳥居(Torii)的原因:光男希望通過神道儀式,來填補他的心靈的空虛。
「神道教」簡稱神教,是日本傳統民族宗教,以自然、祖先及天皇崇拜為主。日本的年輕一代正在試圖理解這種夾雜了大量佛教教義的日本古老宗教,這種宗教為日本人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行為規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老一代日本人曾經利用神道教義,作為他們征服外國的理論依據。

禱告:求主開啟日本神道教徒的心扉,除去各種攔阻他們明白救恩的障礙。神道教的十條教義中,有一條要求信徒拒絕任何外國宗教。讓我們禱告,日本人能夠理解,我們的上帝是全世界所有民族唯一的上帝,祂可以滿足這些民族心靈上所有的需求。 

創價學會 Soka Gakkai  
創價學會的信徒們坐在日本寺廟地板的竹席上,嘴裏一遍又一遍地誦唱nom-myo-rengo-keyo,希望以此獲得心靈的啟迪。這些信徒相信,心靈的啟迪可以讓他們逃脫苦難與輪迴的迴圈。 創價學會是日本佛教的一個派別,由牧口常三郎(Tsunesaburo Makiguchi)於1930年創建。這一年,牧口常三郎在一個日本寺廟中,重新發現了失傳很久的佛教教義書籍《大禦本尊》(Dai Gohonzon)。這本書認為,善與惡只是人類頭腦的兩種狀態,人們可以通過冥想和誦唱,來改變這兩種狀態。這本書的觀點與其他宗教的「原罪」觀點完全相反。1945年之後,創價學會運動開始在世界各國出現。作為佛教的一個派別,創價學會受到許多主流佛教徒的反對,但卻受到許多日本人的支援。

禱告:求主用祂所成就的福音來開啟創價學會信徒的心扉,讓他們知道,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將他們從罪孽中拯救出來。創價學會信徒應當有比冥想更好的修煉方法,因為冥想往往會向靈界打開心靈之門。讓我們禱告,求上帝差派忠心的信徒,將福音的能力與愛帶給那些受到蒙蔽的人們。

天理教 Tenrikyo  
天理教是一種將佛教與儒教的教義結合起來而產生的新宗教,信徒們把他們的上帝稱作「親樣」(Oyasama),日語的意思是「神聖的家長」。天理教徒每年都要把他們的孩子們送到日本,去朝拜天理教的全球總部。孩子們在一個類似夏令營的場所,用一週的時間,學習如何順從並孝敬自己父母。此外,孩子們還要學習日本的茶道,學習在大鼓與橫笛的音樂伴奏下跳「親樣」舞蹈。最近幾年,這些年輕的朝拜者還要參加一些簡單的建築勞動,因為天理教準備擴大它的全球總部的規模。
可惜的是,天理教徒們尚未認識上帝是他們的天父,也未知道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架上,尚不知道耶穌是那位能把他們從罪孽中拯救出來的天父獨生子。

禱告:求聖靈挪開天理教徒的眼睛,讓他們看到耶穌那無比的愛與福音的大能力。引領他們找到真正的「親樣」--我們的天父。

拜火教徒帕西人 Parsee  
拜火教徒把他們信奉的上帝稱作「智慧創造者」,此外,他們還信奉天使。主流的拜火教徒相信肉體復活,認為這是智慧創造者(上帝)拯救的結果。傳統上,拜火教徒還相信天堂和地獄,相信懺悔的重要性。這樣看來,他們跟我們好象很相似,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為這些拜火教徒祈禱呢?這就要明白他們跟我們有最本質的區別:就是他們不相信耶穌基督。帕西人,也就是波斯人後裔的拜火教徒,將火作為他們的主神,火是這種宗教教義的核心。在慶祝為期十天的拜火(Jamshedi Navros)節時,他們為那些死去親屬、朋友和酋長的靈魂祈禱。傳統上,帕西人為他們的孩子們舉行「歃血為盟」儀式,讓孩子們以鮮血發誓效忠他們的上帝。
帕西人的數量正在逐漸減少,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與其他宗教信徒通婚後,配偶通常都會要求他們搬離帕西人社區。

禱告:讓我們禱告拜火教徒能夠認識和敬拜世界上唯一的智慧源頭--耶和華上帝。求主讓拜火教社區的人經歷到上帝的仁慈、恩典、慈愛和大能。
 
巴海教 Bahai
人類是否進入了一個全球宗教統一的時代?對這個問題,巴海教徒們是異口同聲地說:「是的」。巴海教徒認為,他們的宗教創始人巴海吳喇(Baha Ullah)是上帝派往當代的新使者,而耶穌和穆罕默德則是過去的舊使者。正如所有其他的宗教一樣,巴海教是建立在凡人教義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神聖啟示上。
巴海教起源於伊斯蘭教的一個主張有救世主的派別,它的教義認為,第十二位伊瑪姆(伊斯蘭教教長)將要返回塵世,以顯示真主的能力。巴海吳喇(波斯語的意思是真主的榮耀)是塞伊德‧阿里‧穆罕默德(Sayyid Ali Muhammad)的早期門徒,後者自稱是真主的化身。巴海教於1844年在波斯(伊朗)創立,今天,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他們的信徒。在西方,人們很熟悉巴海教的普救主義教義。 雖然巴海教徒將巴海吳喇尊稱為「真理的太陽」,將他的教義尊稱為「上帝的知識大全」,但他們的教徒也閱讀其他宗教的經文。巴海教徒每天祈禱,每年齋戒十九天,絕不接觸酒精製品和麻醉品,嚴格履行各種宗教義務。

禱告:讓我們祈禱巴海教徒能夠認識到,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夠把全球統一,包括一切政權,宗教和文化的時代帶來。求聖靈引導巴海教徒,讓他們認識耶穌,明白聖經的真理。

印度耆那教徒 Jain  
你是否希望戰勝自己的肉體欲望?如果是的,那麼你並不孤單,因為無數的印度耆那教徒也是這樣希望的。耆那教徒信奉摩詞毗羅(Nataputta Vardhamana)所創立的教義,稱他為耆那(Jina),意思是「生命痛苦的征服者」主前五至六世紀,印度由於反抗種姓制度給人民的痛苦,宗教方面最大的發展是耆那教和佛教的出現,二者均是對婆羅門太重視種姓制度而生的改革運動。摩詞毗羅生活在主前五百年的印度,是恆河流域一小王國的王子,三十歲出家苦修。由於摩詞毗羅相信所有物體都有生命,因此非暴力是他的主要目標,根據傳聞,為了避免殺生,他是活活餓死的。他的信徒們雖然不像他這樣極端,但仍然有許多人頭帶面罩,以防止從嘴裏或鼻子裏吸進昆蟲和微生物,使它們死亡。
耆那教有一個斯維坦巴拉(Swetambara)教派,他們的生活方式稍微寬鬆一些,不過由於他們相信轉世,他們希望通過自我否定來積累將來轉世的功德,並希望通過靈魂淨化,最終進入完美的精神世界。
耆那教徒提倡教育和醫療保健,卻避免從事農業生產,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勞動很可能會傷害到田地裏的各種生物,因此他們絕大多數是商人、銀行職員、貿易商或者政府官員。耆那教徒多集中於印度西部。

禱告:讓我們禱告,求上帝的靈引導耆那教徒進入真理,開他們的心瞭解基督教,瞭解耶穌基督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戰勝了自己和死亡的人。
 
賽‧巴巴 Sai Baba 教派  
賽‧巴巴是這個教派的領袖,現年84歲,身穿桔黃色長袍,頭上留著非洲髮型。這個印度教教派的總部設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在全世界有大約三千萬信徒。賽‧巴巴是印度最重要和最受尊敬的精神領袖之一,他的信徒們對他無比崇敬。有一次,他向一位信眾發問,「你現在怎樣﹖」「我每天早上,頌唸你的名字,默想你的模樣。」可想而知,他的信徒對他的敬仰。賽‧巴巴的教義以印度教教義為基礎,其核心是「愛所有人,為所有人服務」。賽‧巴巴的信徒中有許多富人和權貴,他們的慈善活動有助於減輕他們周圍窮人的困苦。
有些人指控賽‧巴巴曾經有不道德的行為,但是這些指控都沒有被證實,警方與政府官員也不相信這些指控。作為一位著名的印度教領袖,絕大多數印度人不接受對賽‧巴巴的道德批評。

禱告:讓我們禱告,讓三千萬賽‧巴巴的信徒能夠認識跟隨,並敬拜世界上唯一的真神。求主讓賽‧巴巴的信徒們能夠從偶像崇拜的錯誤中回轉,接受聖經中耶穌的救恩。

印度的海吉拉斯 Hijras
印度的海吉拉斯被迫過著一種異常的生活,因為他們全都是被閹割的男人,他們實在很需要基督的拯救。只能生活在他們自己社區中,他們渴望被社會當作是有價值、有尊嚴的人,但他們被稱為印度 「人妖」。在海吉拉斯的社區中,那些所謂的「母親、女兒和姐妹」,絕大多數都是被綁架並被藥物麻醉後,被閹割的男孩。從此以後,他們只能把自己看成是女性,過著乞討,賣淫和變態的扭曲生活。 被迫模仿女性身份的宗教原因是:根據傳說,印度教的主神奎斯那(Krishna)最初是男人,他後來把自己變成了女人,成為印度教主神阿拉萬(Aravan)的新娘,阿拉萬為保護他的人民免受戰爭而犧牲,奎斯那於是成為寡婦。每年印度各地的海吉拉斯都到一個遙遠的朝聖地點庫瓦甘(Koovagam),在那裏舉行一個婚禮,來紀念奎斯那變性那嫁給阿拉萬。這個儀式是海吉拉斯被社會暫時接受的唯一場合。
海吉拉斯迫切需要我們的祈禱。在印度,有大約五十萬海吉拉斯,只有少數基督教徒試圖接觸他們。

禱告:求神派遣宣教士將福音用可以被他們接受,理解的方式傳給海吉拉斯。讓我們禱告,海吉拉斯早日知道,基督會接受他們,會拯救他們,會將他們帶到這位萬王之王的神聖家庭中。 

海地
海地是一島國。位於西印度群島,東接多明尼加,北瀕大西洋,南臨加勒比海,西與古巴相望。首都太子港,是全國最大的城鎮和工業基地。
1492年12月6日哥倫布到達海地島,1502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當地阿拉瓦克族印第安人在多次抵抗中,被消滅。因甘蔗種植園勞力不足,自1510年起從非洲販入黑奴,由此居民以黑人為主。1697年西班牙將海地割讓給法國,成為法國殖民地。1804年獨立,是世界上第一個取得獨立的黑人國家。
海地獨立,境內白種人多遷居到美國路易西安那州,形成當地新奧爾良的法裔文化。海地建國後政局一直動盪,經濟大受影響。75%人口沒有固定工作,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歷來天災人禍不斷。2008年八、九月,連續四次遭颶風肆虐,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農業受創糧食短缺。
2010年一月十二日,首都太子港發生七級地震,死亡人數達十多萬人,一百五十萬人無家可歸。海地人長期遭受外國殖民者的統治和奴役,迄今仍然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人均壽命只有50多歲。饑餓、疾病、動亂是他們生活的大部份內容。

禱告
˙為敬虔的領袖興起:海地人口眾多,罪案貧窮混亂等問題叢生,當局沒有對策,極需要有能力有智慧能扭轉現狀的領袖,為海地人民帶來公義和經濟及靈性上的益處禱告。
˙教會因窮困而有很多限制,傳道人無法受訓練,禱告有人去幫助。求神興起教會領袖突破環境的轄制,勝過物質的誘惑,有信心有異象有屬靈的權柄帶領教會往前行。
˙求神憐憫海地人民,供應他們的一切需要。
 
海地的巫毒教 Voodoo
宗教方面,海地人有許多是天主教徒,但實際上是巫毒教徒。2006年四月,海地總統亞里斯第德正式承認巫毒教為合法宗教。巫毒教祭司將獲授權主持誕生、婚喪等公民儀式。同年八月十五日,海地人也以活人向巫毒教的神靈獻祭的方式來慶祝國慶。
巫毒教,源於非洲西部,是一種糅合了祖先崇拜、拜物教、通靈術的原始宗教;由於被西班牙販往海地作奴工,故同時融入了一些天主教元素,盛行於海地。
按海地人的說法,巫毒神支配萬物,無所不能,對它虔誠,就可驅魔辟邪。故此,巫毒教各種祭祀儀式的目的是希望與神靈接觸,和向神靈奉獻動物祭品,以獲得神靈賜福,改善生活的質量。巫毒教徒相信,人和神靈是生活在一起的,人向神靈提供祭品,神靈向人提供健康和財富,並保佑他們遠離邪惡。
巫毒教往往要求信徒向各種神明獻上昂貴的祭品,貧窮的海地人愈來愈負擔不起,因為他們大多每天只靠不到一美元維生。

禱告:
˙求神禁止惡者利用巫毒教的黑暗勢力綑綁和矇蔽海地人民。
˙求主使海地人心靈甦醒,跟隨生命的牧者。
˙當地基督徒及天主教徒的生命能更新,興起,守望傳福音,宣告海地要得到真正的自由。
 
印度卡納塔克邦的林伽教派 Karnataka Lingayat
庫馬爾(Kumar),一位年老的林伽教徒,完全有理由感到悲傷,因為在他面前,有兩座尚未填土的墳墓,其中一個將要掩埋他的妻子,另外一個將要掩埋他的女兒。兩具屍體早已經被清洗乾淨,穿上乾淨的衣服,用鮮花裝飾著,被人們抬進了墓地。庫馬爾相信在將來遙遠的某一天,她們會重新復活。雖然林伽教徒崇拜印度教主神濕婆(Shiva),但他們仍然認為自己的宗教不同於印度教。林伽教徒基本上是和平的,並且遵守法律。每個林伽教徒都攜帶一個稱作「林伽」(linga)的鍍銀小盒,裏面是一個石制的陰莖。庫馬爾相信自己的林伽能夠將家庭中所有已故成員的靈魂召集起來,永遠團聚在一起。現在,庫馬爾熱愛的兩個家人已經去世了,他用手指輕輕撫摩著林伽,他對她們的去世感到悲傷。林伽教徒參與一些社會活動,他們對印度的宗教、教育、文學、藝術等有一定的貢獻。在卡納塔克邦,林伽教徒占五分之一的人口,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在印度政壇上,一些政客有林伽教背景,例如著名的尚卡爾(Shankar)和他的兄弟希瓦帕(Shivappa),他們本身就是林伽教徒。

禱告:讓我們忠心地為林伽教徒能認識耶穌基督懇切禱告,因為耶穌才是他們真正的救主。

拉姆格爾亞的錫克教徒 Ramgarhia
9月1日這一天有什麼特別的嗎?對錫克教徒來說,這一天是特別的,尤其是2004年的9月1日。400年前的這一天,錫克教聖典(Guru Granth Sahib)被放入錫克教最神聖的金廟中。(註:戈賓是錫克教的第十七位教主,他決定不再傳承教主,改以「聖典」作為教主的象徵。聖典是由第五位教主(Guru Granth)把歷代教主上師的思想,說話集編而成。由第十七位教主定為聖典,並且不再需要再立教主掌教,聖典遂成為錫克教的真神的徽和代表,放在廟中供信徒禮拜。)
每年9月1日前後,世界各地的幾百萬錫克教徒,都會來到金廟的所在地,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則市,舉行為期五天的慶祝儀式,金廟就是活動的中心。金廟對錫克教徒的神聖性,相當於麥加對穆斯林的神聖性。
我們要為拉姆格爾亞的錫克教徒祈禱,他們經過刻苦努力,終於從木匠、勞工等草根階層變成錫克教的高級神職人員。雖然他們這努力為他們帶來社會上的權威,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世界上還有一個最高的權威。雖然錫克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之一,但信徒的人數正在逐漸減少,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信徒歸信了包括基督教在內的其他宗教。

禱告:求主差派忠心的傳道人,去到拉姆格爾亞錫克教徒的當中,讓他們瞭解福音的真正含義,並接受耶穌作為他們的救主。

德魯茲教徒 Druze
為什麼德魯茲教徒居住的地方遠離其他社區?為什麼德魯茲教徒不讓外人知道他們的信仰?一位美國旅遊者在以色列問他的德魯茲朋友,這個朋友回答說:「這是由於宗教、政治和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幾個世紀以來,德魯茲教徒遭到其他宗教的敵視,因此我們從不在公開場合暴露我們的身份。另外,我們也不接受皈依者,也不會與外人通婚。」
德魯茲教派的創始人哈基姆(al-Hakim),是一位居住在埃及開羅的哈里發(caliph,伊斯蘭教宗教領袖),公元996年,他發起一次穆斯林改革運動,德魯茲教派除了將耶穌和穆罕默德作並列為先知,他們還信奉一些古希臘哲學家的理論。德魯茲教徒不做個人的祈禱,不吸煙,不喝酒,不吃豬肉,生活簡樸,避免過分的物質享受。德魯茲教徒的生活原則是:誠實,關心兄弟姐妹,尊重老人,幫助其他人,保護自己的家園。德魯茲教徒的人數將近一百萬,主要居住在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少數人移居到其他國家。
德魯茲教徒不希望人們將他們的教派稱作德魯茲(Druze),而希望稱作阿勒‧陶希德(Ahl al-Tawhid),意思是「唯一神的兒子」,因為當這個改革運動開始時,另外一位宗教領袖哈姆紮(Hamza)表態支援哈基姆,但是哈姆紮的表態被他的一個下屬達拉齊(Darazi)曲解,達拉齊因此被驅逐出教派,隨後不久被處決。德魯茲這個名字是達拉齊起的。

禱告:求主讓基督徒能夠與德魯茲教徒成為朋友,引導他們相信我們的上帝。
 
猶太正教社區 Orthodox Judaism  
「太可怕啦!」耶路撒冷一個年輕的猶太正教女信徒希瑪(Sima)對她朋友投訴:「我穿了一件漂亮的禮服出席我朋友的婚禮,但我必須帶一頂帽子。我們的拉比說,如果我的假髮是印度製造的,他們就會把假髮燒掉。」
根據猶太正教的教義,已婚女人必須把頭髮隱藏起來,因為女人的頭髮是男人的誘惑。從十九世紀開始,戴假髮開始在那些上層富裕的猶太女人中間流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假髮開始從一些發展中國家進口,由於價格低廉,草根階層的婦女也開始戴假髮。
2004年春季,猶太正教的最高拉比(Elyashly)禁止女信徒使用印度製造的假髮,他的理由是:製作假髮的那些頭髮,是印度女人在印度教儀式上,為祭祀她們的印度教神靈而剪掉的,這是一種偶像崇拜,因此猶太正教女信徒被禁止使用印度假髮。由於這項禁令,世界各地的猶太正教女信徒紛紛摘下自己的假髮,燒掉或者扔掉,因為她們不知道製作假髮的頭髮究竟來自哪裡。

禱告:讓我們祈禱,猶太正教社區能早日認識他們的彌賽亞--耶穌。
 
拉蒂諾語的西班牙裔猶太人 Ladino  
以色列政府目前最擔心的一件事是:大約二十萬西班牙裔猶太人中的老年人,很可能連同他們所講的拉蒂諾語(一種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猶太人專用的西班牙語方言),在不久的將來會失傳。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能講拉蒂諾語的人平均都在六十歲以上,一旦他們死亡,這種語言也就失傳了。為此,以色列政府的一個機構「國立拉蒂諾語中心」撥款二十七萬五千美元,為年輕人舉辦各種拉蒂諾語課程的講座,來保存這語言。
一位年輕的以色列歌手亞斯敏‧利未(Yasmin Levy)用拉蒂諾語錄制了兩張光碟,因為他認為這種語言非常優美。拉蒂諾語與猶太人通用的依地語(Yiddish)不同,它是十五世紀西班牙語的一種變體,結合了葡萄牙語、加泰羅尼亞語(Catalan)和希伯來語(Hebrew)的一些特點。亞斯敏的父親伊紮克(Yitzhak Levy)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逝世之前,曾經編纂了十卷的《拉蒂諾語宗教儀式》。Sephardic這個單詞的本意,就是祖先來自西班牙的猶太人,以後它也用來表示中東和北非的猶太人。在以色列,如果一個大學生參加拉蒂諾語課程的學習,那麼他(或她)就可以與其八十多歲的祖父、祖母更好地交流。亞斯敏希望通過創作、演唱拉蒂諾語的歌曲,向年輕一代的西班牙裔猶太人展示和推廣這種語言的優美。

禱告:求聖靈啟發音樂家的靈感,創作並演唱拉蒂諾語的福音歌曲。
 
猶太人的查巴德‧盧巴維奇運動 Chabad-Lubavitch Movement
查巴德‧盧巴維奇運動的創始人麥納基姆‧施尼爾松(Menachem Schneersom)拉比於1994年逝世,享年92歲。十年之後,一些人仍然在等待著他的復活。零四年6月份,幾千名信徒聚集在美國紐約的皇后區(Queens),在他的逝世周年紀念日上懷念他。
在希伯來語中,「查巴德」的意思是智慧、理解和知識,這個運動最初起源於十八世紀的俄國城市盧巴維奇,因此後來被命名為查巴德‧盧巴維奇運動。其實它源於猶太教哈西德教派(Hasidic)的一個分支,它與主流教派不同的是,它接納沒有受過教育的猶太人作為信徒。這個運動的領袖稱作萊伯(rebbe),施尼爾松的岳父就是第一位萊伯。施尼爾松逝世十年之後,這個運動獲得廣泛的公眾支援,甚至對其他教派的發展構成了一定的威脅。這個運動的信徒相信施尼爾松就是他們的彌賽亞。其實施尼爾松的最終目標是引領信徒一步一步歸入猶太正教,因為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猶太教義的核心,就是上帝會派一位彌賽亞來拯救世界。他自己並沒有充當彌賽亞的意圖,但在他活著的最後日子裏,他的信徒開始把他看成是彌賽亞。今天,傳統的猶太人仍然等待著彌賽亞的降臨。

禱告:讓我們祈禱上帝開啟查巴德‧盧巴維奇運動以及其他猶太教徒的眼睛,讓他們早日清楚見到耶穌才是他們真正的彌賽亞。
 
以色列的撒瑪利亞人 Samaritan
以色列的一位撒瑪利亞人謝卡達(Tsekada)說:我們位於中東問題的核心地帶,我們試圖找到一種能與各方共存的方法。謝卡達正在準備前往約旦河西岸,度過每周一次的安息日。謝卡達表示,雖然撒瑪利亞人居住在互相衝突長達幾十年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中間,但他們一直試圖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特性。
撒瑪利亞人是一個獨特的族群,這個族群由於耶穌在井邊與撒瑪利亞女人的相遇而聞名。作為古代以色列人的後裔,撒瑪利亞人是北國以色列亡國後,那些被亞述分散,而與外族通婚的後代,在撒瑪利亞(Samaria)定居下來。由於多次戰爭,撒瑪利亞人的數量已經少於七百人,其中一半居住在巴勒斯坦控制的基利心山(Mount Gerizim),另外一半居住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附近的霍倫鎮(Holon Town)。居住在約旦河西岸的撒瑪利亞人被稱作「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他們在巴勒斯坦立法機構中有自己的代表。雖然撒瑪利亞人儘量在以巴衝突中保持中立,但他們仍然被捲入到各種麻煩中。
撒瑪利亞人的宗教與猶太教有密切的關係。撒瑪利亞人的曆法與猶太曆法有略微的差別,他們也慶祝贖罪日(Yom Kippur)和逾越節,在逾越節,他們會在基利心山,他們認為這是亞伯拉罕奉獻以撒的地方,用一隻羔羊作為節日的祭品。

禱告:讓我們禱告,求主當日怎樣開敘迦井旁女子的心,看出祂是彌賽亞,今日,照樣開數百的撒瑪利亞人的心,像井邊女人那樣接受祂。
 
敘利亞的阿拉維教派 Alawite  
阿拉維教派認為自己是穆斯林,但在遜尼派原教旨主義者的眼中,他們卻是異教徒。在敘利亞,阿拉維教派有強大的政治勢力,因為該國總統就是一位阿拉維教徒。阿拉維教派有明顯的神秘主義特徵,它的教義只有信徒才知道,只傳授給信徒,從不對外公佈。阿拉維教派崇拜月亮,相信轉世,關於阿拉維教派的起源,一般認為它是伊朗什葉派穆斯林的一個分支。但它的教義與伊斯蘭教義不完全一致。此外,阿拉維教派也受到拜火教和古希臘的諾斯底(Gnostics)哲學家的影響。
阿拉維教派承認伊斯蘭教的五條戒律(遵守教義、齋月禁食、麥加朝聖、日常祈禱、施捨窮人),另外他們又增加了兩條,其中一條就是討伐異教徒的聖戰(Jihad)。不過,阿拉維教派認為沒有必要嚴格遵守這七條戒律。阿拉維教派信奉一種神秘、獨特的「三位一體」,即真主、穆罕默德以及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Ali)。雖然阿拉維教派信奉三位一體,不過這三個神是有等級區別的,其中真主最高,阿里最低。與其他伊斯蘭教派不同,阿拉維教派沒有清真寺。雖然阿拉維教派是一個非正統教派,但他們願意接受精神上的真理,包括聖經的真理。

禱告:求主讓阿拉維教派的開放態度能夠引領他們去到十字架的前面,看到人類唯一的救世主耶穌。讓我們祈禱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能夠早日有阿拉維背景的基督徒。
 
庫爾德的耶茲迪教 Kurdish Yezidee  
阿默是個居住在德國的耶茲迪教徒,就在今天,他剛聽到有人說,他們崇拜的對象應當是耶穌,而不是撒旦。難道這是真的嗎?他想知道他是否被誤導了。
耶茲迪教歷史悠久,它是與伊斯蘭教同時出現的,甚至可能更早一些。耶茲迪教是在多種宗教的基礎上創立的,對它影響最大的是古代波斯的拜火教。許多人認為,耶茲迪教徒是「魔鬼崇拜者」,因為這種宗教的核心是敬畏撒旦,認為撒旦是創造宇宙的諸神之一。耶茲迪教徒聲稱他們不需要敬拜上帝,因為上帝過於仁慈,不敢對敵人復仇。任何一個耶茲迪教徒,如果希望獲得幸福,必須讓魔鬼滿意,因為魔鬼是非常殘忍的。
耶茲迪教徒屬於庫爾德族,大部分居住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小部分移居到西歐。宣教機構曾經帶領過一些耶茲迪教徒成為基督徒,卻被1958年伊拉克的革命中斷了這個過程,我們不知道目前到底有多少耶茲迪背景的基督教徒。

禱告:求主讓耶茲迪教徒能夠被帶領到基督的面前。讓我們禱告,讓福音能夠傳給伊拉克的耶茲迪教徒。
 
薩泰里阿教 Santeria  
一位古巴的天主教神甫對來訪的梵蒂岡大主教介紹說:雖然我們認為薩泰里阿教徒不是天主教徒,我們歡迎他們加入我們的教會。他們的絕大多數宗教儀式都是在家中進行的。
幾百年前,許多黑人奴隸從非洲黃金海岸被販運到古巴。這些奴隸通過祭品、吟唱和舞蹈,來讚頌他們的非洲神靈,這些神靈統稱為奧裏沙(Orisha)。由於他們被西班牙奴隸主禁止繼續崇拜非洲神靈,和強迫他們接受天主教 ,於是他們表面上效忠於天主教,但在內心深處仍然秘密地效忠於他們的非洲神靈。這種天主教與非洲宗教的結合,就形成了薩泰里阿教。
在古巴,有大約三百萬薩泰里阿教徒,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一股重要的宗教力量。今天,薩泰里阿教已經從加勒比島國,擴展到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其中也包括美國和南美洲,僅在巴西,就有超過3千萬人,信奉薩泰里阿教的一個分支。許多天主教和基督教會的領導人承認薩泰里阿教對他們構成了威脅。

禱告:求主興起信徒,幫助那些受到薩泰里阿教迷惑和束縛的人。求聖靈感動薩泰里阿教徒,讓他們歸向基督。

牙買加的拉斯塔法裏教 Rastafarianism
他們主張和平和友愛,譴責不公正和壓迫,僅僅食用那些沒有遭到化學品污染的天然食物。他們是誰呢?他們就是拉斯塔法裏教徒。拉斯塔法裏教徒有一個很容易辨認的特徵是:頭紮許多長髮小辮,他們愛好瑞格音樂(reggae music),吸食大麻。拉斯塔法裏教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源于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在這個英國殖民地上,那些受到壓迫而十分憤怒的黑人們使這種宗教不斷壯大,迅速擴展到整個加勒比地區。根據「普世宣教手冊」(Operation World)的統計,十分之一的牙買加人是拉斯塔法裏教徒。
拉斯塔法裏教的一位著名傳教者,馬庫斯‧加韋(Marcus Garvey)說:「當一個黑人國王被加冕時,解放的日子就快到來了。」1930年代,拉斯‧塔法裏(Ras Tafari)在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加冕,成為這個國家的皇帝,並改名為海爾‧塞拉西(Haile Selassie)。這位皇帝自稱是大衛王(King David)的直系後裔,是「萬王之王,萬神之神,猶太支派那征服一切的雄師」。拉斯塔法裏教徒將海爾‧塞拉西看成是一個神,將埃塞俄比亞看成是上帝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土地,許多人甚至希望移居到這個國家。
拉斯塔法裏教沒有基本教義,它的信仰主要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混合物,他的主要活動就是瑞格音樂演唱會、衣著打扮類似已故的鮑伯‧馬雷(Bob Marley)的藝術家、吸食大麻等。

禱告:求聖靈讓拉斯塔法裏教徒能夠醒悟過來,發現他們真正的救世主是耶穌基督,讓耶穌將他們從吸食毒品而獲得的興奮感覺中拯救出來。

瑞格音樂與福音
牙買加最吸引旅遊者的一個景觀是﹕頭紮許多長髮小辮的當地人,面帶微笑,在海灘上演奏瑞格音樂(reggae music)。這個景觀實際上就是拉斯塔法裏教徒的形像,他們的存在使牙買加變得不再沈悶。已故的鮑伯‧馬雷(Bob Marley)是最著名的瑞格音樂家,(1981年36歲因癌病逝)他使這種音樂類型以及拉斯塔法裏教在全世界傳播。事實上,瑞格音樂幾乎就是拉斯塔法裏教的宗教儀式。(編者:reggae music又稱雷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傳入美國,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那種強勁、節奏鮮明,混合搖擺樂節奏拍子,加上非洲那種呼應式唱法的音樂。)
馬克‧莫爾(Mark Mohr)以前是一個拉斯塔法裏教徒,後來相信了主,他說:拉斯塔法裏教的教會就是那些音樂會,拉斯塔法裏教的宣教士就是那些音樂家。今天,莫爾的瑞格樂隊Christafari(基督塔法裏)已經成為在當地傳播福音的重要力量。
莫爾並不是唯一一位從拉斯塔法裏教轉向基督的瑞格音樂家。另外一位瑞格音樂家茱迪‧莫華(Judy Mowatt)說:許多瑞格音樂家都信了主。福音是奇妙的,信徒人數每天都在增加。她補充說:上帝正在改變那些歌唱家和演奏家,通過他們,上帝可以進而改變整個社會。還有一位瑞格音樂家帕帕‧桑(Papa San)說:「我是得人的漁夫,音樂就是我的餌。」

禱告
˙讓我們祈禱那些信主的瑞格音樂家能夠將基督介紹給他們的樂迷。
˙求主讓更多的拉斯塔法裏教徒能夠通過這些瑞格音樂家的努力而信主。

阿瑪迪亞教派 Ahmadiyya
一個穆斯林什麼時候不再是穆斯林?這個奇怪問題的答案是:當這個穆斯林成為阿瑪迪亞教徒時。1984年巴基斯坦政府的一項法令規定:禁止阿瑪迪亞教徒直接或間接宣稱自己是穆斯林,禁止他們宣稱自己的禮拜場所為清真寺,違反者將受到處罰。為什麼會有這樣嚴厲的法令呢?這是因為阿瑪迪亞教徒不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身份,他們只相信這個教派的創始人米爾紮‧古拉姆‧阿默(Mirza Ghulam Ahmad),一個自封的救世主。在巴基斯坦以及其他伊斯蘭國家,阿瑪迪亞教徒遭到嚴厲的迫害,許多人因此逃到西方避難。
一些被剝奪公民身份的阿瑪迪亞教徒在加拿大找到了自己的新家園,他們可以在那裏自由地繼續他們的宗教信仰。位於多倫多郊區的拜圖爾(Baiul)清真寺,是加拿大最大的阿瑪迪亞教清真寺,除此之外,在加拿大的其他城市,還有十個阿瑪迪亞教清真寺。楓葉鎮的阿瑪迪亞社區雖然只有一萬五千人,但已經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阿瑪迪亞教徒在當地定期提供志願服務,參與競選活動,爭取政客的好感,讓這些政客支援阿瑪迪亞社區。

禱告:讓我們祈禱阿瑪迪亞教徒認識真正的救主耶穌基督,他不僅在2000多年前拯救了猶太迷途羔羊,還要拯救全世界所有的人,其中也包括那些希望尋找救主的阿瑪迪亞教徒。


默 想
從裏變到外---禱告(一)
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前屈膝跪著、向天舉手、在耶和華面前禱告祈求已畢、就起來、」〈王上8:54〉 在希伯來文裏禱告這動詞是反身式,這是指動詞描述的行動,以一百八十度轉過來用在主詞身上。大致來說,動詞表示主詞對受詞所做的行動,比如說:「我投球」。可是禱告卻不是如此,這個反身動詞意味著,當我禱告時,這動作會反回到我身上。我的禱告會影響我,它們把我內在的渴望轉變為外在的表現,而那外在的表現會對我起作用,讓我成為我該成的樣式。在禱告的過程中,我更成為一個心意更新變化的樣式。猶太學者說:「禱告是自我反省,自我審查的過程;把自己從生活的混亂中抽離出來,進入真理的一個小角落,重新把個人和人生目的再連繫綁緊。」從這方面來說,禱告是極度個人化的,禱告這行為把我向著那個能重新塑造我的屬靈力量敞開。

從裏變到外---禱告(二)
 「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前屈膝跪著、向天舉手、在耶和華面前禱告祈求已畢、就起來、」〈王上8:54〉 你是這樣禱告的嗎?當你禱告時,你意識到是在做自我反省「主啊!我是照祢的意思看這事嗎?」和自我審查「主啊!我的決定符合祢的心意嗎?」嗎?你意識到,禱告是神用來改變你的方法嗎?還是你認為,禱告是從神那裏得到什麼東西?
還有另一個理由讓禱告具有反身性,當我以反身式禱告時,根本就不可能去犯罪。反身式禱告,是求神改變我,好叫我榮耀祂。禱告和犯罪是互不相容的,我不可能一面刻意渴望神把我塑造得以和祂和諧相處,另一方面卻叛逆地羞辱祂。因此,禱告是我們能對付罪的最強大武器,這不是因為我們求神趕快來幫助我們解決難處,而是因為我們禱告說:「願祢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來吧!以反身式禱告吧!

禱告的內容---仰望 nasa
〔大衛的詩。〕「耶和華阿、我的心仰望你。」〈詩25:1〉 仰望的希伯來原文是nasa,它有三種意義:舉起來〈字面意思〉,揹負或帶走〈尤其用在把罪疚和罪帶走〉,和拿走〈可按字面或象徵性使用〉,由上下文決定該用那種意思。可是大衛選擇用這個字,或許是因同時可用到這三種意義。大衛把他的心舉起來,腦中想像把自己帶到神面前,好像把一件祭物舉起放在祭壇上。你曾經來到這景況嗎?感覺到把自己獻給神的那種痛苦和饑渴嗎?因為曉得你願意把自己放在祂的祭壇上,準備犧牲自己,這是經歷最深的順服和最大痛苦的時刻。沒有人會帶著喜樂來到自我犧牲的祭壇,因為我必須在這祭壇上死去。若要有喜樂的話,也必須是在犧牲後發現神的恩典無窮境時才有。可是此刻,我把我的生命舉起來獻給審判全地的主,這是為什麼nasa是如此地恰當。
nasa,除了「舉起來」,也是「帶走」我的罪疚和罪的意思。除非我把我的心向神舉起來,否則祂無法把我的罪帶走。可是舉起來這動作,同時也是帶走的動作。我最怕的是我該在祂的祭壇上死掉,而實際上,這件事正好把我從懼怕中解放出來。「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主耶穌親自瞭解這原則,自我犧牲是通向自由的道路。

禱告的生活,呼吸的心--心 nephesh
〔大衛的詩。〕「耶和華阿、我的心仰望你。」〈詩25:1〉
我把我自己帶到祭壇前,以致神能把我帶到祂心上。我是以撒,志願躺在祭壇的石頭上,全憑神來決定怎樣對待和處置。當禱告全然向著神時,就沒有餘地留給我自己的意圖,我能做的是把自己放在祂面前,準備好照祂決定的方式去做。約伯說出了同樣的想法:「即使祂殺了我,我仍要敬拜祂」,神要如何處置我帶來的祭品,全憑祂的意思。命令神或強求神做事的禱告,在自我犧牲的祭壇上無立足之地。主耶穌不也說出同樣的話嗎?「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舉起我心的禱告,是改變生命的禱告,把我這個人變成一個活的祭品。我的每個呼吸都成了我的禱告,我活著是因祂揹負著我,我活著是因祂關心我。當我從跪著的膝蓋上站起來時,禱告並沒有結束,只有當呼吸停止時才結束。只要祂賜我生命氣息,我就會把自己舉起來獻給祂。我是個活的禱告,每時刻榮耀造我的主。禱告的生活,活著的心。

數字遊戲---得勝 yashah(一)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詩33:16〉
當大衛寫這節詩時,心肯定已碎了。這是他個人的見證,不是屬靈口頭禪。大衛犯的最大的罪,不是和拔示巴發生姦情,神對他的姦淫和謀殺罪立即做的處罰,是讓那一夜風流所生的孩子死掉。可是當大衛忽視他安全的真正來源時,七萬人就喪失了性命。大衛的驕傲殺死了幾萬無辜人的生命,他內心深處曉得,數字不能帶來安穩。這故事記錄在歷代志上二十一章,故事是以需要有個看得見的安全做開始,「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代上21:1〉。大衛認識神,他個人經歷過神的保護,他有個屬靈歷史,現在應該讓那歷史開始行動。可是撒旦卻用一個非常「自然的」意願,來試探他:「為什麼不數數你軍隊的人數,看看你現在到底有多強大呢?為什麼不瞭解一下你有多少資源呢?為什麼不算算你的力量呢?」大衛為什麼會陷入這樣的建議中呢?看起來很顯然。以色列四周都是仇敵,正處於戰事當中,軍事力量當然緊要萬分。再說,大衛是國王,若不曉得自己有多少資源,那還算是個什麼國王啊?國王應當以他的力量自豪。
 
數字遊戲---得勝 yashah(二)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詩33:16〉
大衛的大元帥約押警告他不可數點人數,因為他看見人數對神一點意義都沒有,也看見數點人數是向倚賴自我跨進一步。可是大衛聽不進去,因為大衛的這個罪,七萬生靈失去了性命。數算人數看起來是那麼重要,教會有多少會友?銀行有多少存款?公司有多少員工?多少資金?多少顧客?多大?我們的文化沉醉在這問題當中。你認為今天撒旦站起來反對教會,感動我們數人數嗎?神把基甸軍隊的人數降到三百是有原因的,主耶穌只揀選十二位使徒是有原因的,保羅只帶一位同工去傳福音也是有原因的。力量和數目無關,力量和是誰差遣你有關!希伯來文得勝〈yashah〉這字的基本意思,是把人帶到安全地方。大衛需要學習,惟一一個安全的地方,是神的手中。他是從痛苦中得到教訓,你認為自從大衛數點軍隊人數以來,神對安全的概念改變了嗎?你倚靠什麼東西?

(來源: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2010年五月重要的小宗教)

承蒙 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 惠允刊載,特此致謝。


謝謝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