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9-07-26發佈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是個偉大的宗教改革者,他雖以獨裁的方式把日內瓦改造成「新教的羅馬」,但他也為現代的民主制度埋下了種籽。他一方面在道德的事情上執法嚴謹,強調助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推行的措施有助發展資本主義。他支持拆除宗教塑像及其他偶像,卻把藝術品看作是從神來的禮物。

加爾文生於1509年7月10日,在五百年後的今天,神學家及歷史學家在無數關於他的講學、研究及傳記中,就他的歷史地位作出了以上的評價。為慶祝他五百歲生日,以日內瓦為基地的「世界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充當了主辦者的角色,在全球推廣「加爾文09」。

慶祝熱潮 全球記念
儘管加爾文仍是個爭議性的人物,他的教導仍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今年是加爾文年,關於他的記念活動林林總總,從會議和展覽到音樂會及舞臺劇都有。瑞士還發行他一款肖像郵票,有關他的紀念品到處有售。瑞士一份日報《Neue Zuercher Zeitung》刊登一條關於「加爾文熱潮」的新聞,標題是:「超級巨星約翰加爾文,日內瓦慶祝自家聖人」。這一系列慶典跟加爾文沉靜的個性恰恰相反。

嶄露頭角 進日內瓦
加爾文生於法國巴黎北部小鎮諾陽(Noyon)一個天主教中產家庭。他當了律師後不久,馬丁路德那些反對教廷的條文就迅速傳入法國,他感同身受,就跟天主教斷絕關係。他雄辯滔滔,很快嶄露頭角,成為知名的福音教師。但宗教引起的動盪逼使他去到瑞土的巴塞爾(Basel)過流放生活。

他開始寫《基督教要義》時才26歲,這是他第一本關於宗教改革教義概略的著作,比馬丁路德1517年發表的條文更加深邃。因這本書,加爾文受邀去到剛轉向新教的日內瓦,但日內瓦人認為他的主張過激而反對他,把他趕走。直至1541年,日內瓦當局肯根據他的教導去進行徹底的宗教改革後,他才回到日內瓦。他推出一套革命性的教會憲章,是以三權分立的民主原則為基礎,只是他仍握有最終話事權。

道德嚴謹 毀譽參半
加爾文草擬了一份目錄,內容都是嚴厲的道德規條,涉及範圍廣泛,從禁止發誓、賭博及私通,到不准跳舞,甚至在婚禮中也不可以。沒有合理理由而缺席崇拜也會受罰。通姦和同性戀會受嚴懲,甚至死刑。

這些嚴厲規條當然引起當地人不滿,要花十多年,改教運動才在日內瓦得到鞏固。當地日內瓦人和數以萬計的法國人及其他流放在該市的難民之間存在社會衝突,加爾文也得花功夫加以應付。

巴特(Karl Barth)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改革宗神學家,他批評加爾文對日內瓦的鐵腕控制,是近似暴君及法利賽主義。他說:「我們沒有人會喜歡住在那裡。」

諾克斯(John Knox)是蘇格蘭一位熱心加爾文追隨者,他的見解剛好相反,說日內瓦是「使徒時代以來最敬虔的城市。」諾克斯當時牧養一群流放海外的英國信眾,成績斐然,後來他可以回國,在蘇格蘭創立了長老會。

根據荷蘭教會歷史學家史特胡禮士(Herman J. Selderhuis),加爾文仍有一點負面形像存留在西歐之中。這負面形像是由於加爾文判定西班牙神學家瑟維特(Michael Servetus)的非正統觀點為異端,判他死刑。瑟維特當時在日內瓦避難,卻遭監禁及燒死。史特胡禮士說加爾文此舉是「違背他自己的主張,因他曾說不可將見解強加於別人。」

經濟文藝 同樣嚴謹
當時的日內瓦已經是歐洲一個蓬勃的貿易中心,大批富有的難民及工匠湧入,令經濟更進一步,從銀行業到鐘錶業都欣欣向榮。對加爾文來說,勤奮勞動加上一周辛勤工作六天等同於崇拜聚會,因而從中獲得的財富是合理的。但他也站在窮人、難民及其他人一邊,為了社會團結,他要在經濟事務上要求嚴謹的道德。

加爾文對高利貸疾惡如仇,但他認為在生意交易上收取適當利息是合法的,然而借貸給窮人卻不在此例。他這種舉措被視為是邁向現代經濟學的第一步,是負責任的資本主義。

加爾文禁止在改革宗教會有任何宗教藝術品,卻帶來美好的後果,特別在荷蘭及法蘭德斯(Flemish)的藝術家之中,他們把創作轉移到風景、生活寫生及肖像,在富有的中產階級中大有市場。

影響深遠 全球受惠
在十八世紀後期,加爾文派的教會在美國廣泛地區紥根,成為長老會及其他宗派。這運動也漸漸蔓延至世界各地,但後來改革宗卻嚴重分裂。世界改革宗教會聯盟宣稱在一百多個國家中擁有七千五百萬改革宗信徒,但在日內瓦,改革宗已萎縮了一段日子,成為小宗派。

可是,加爾文在日內瓦的影響仍很明顯。以日內瓦為基地的國際紅十字會,是由一位虔誠加爾文信徒杜南(Henry Dunant)創立的。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在日內瓦設立的;威爾遜屬長老會,他將日內瓦比作天主教的布魯塞爾。

樸素一生 謙遜離世
加爾文在1564年離世前,曾遺命要把他下葬在日內瓦一個普通的墳場,但不可有碑石。他樸素的一生也以謙遜結束;他曾經寫道,如果把他的神學稱為「加爾文主義」,就是對他的「羞辱」。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