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8-02-18發佈

教會被稱為基督的新婦與軍隊;當我們接近這世代末了,我們將開始呈現新婦與軍隊的本質與樣貌。這對大多數人而言很難瞭解,因為新婦是女性化的,而軍隊的本質比較男性化。然而,我們同時會呈現此二種本質,其會大大強化基督肢體的健康與效率。

在繼續此想法前,我們需要瞭解男人被呼召成為神的愛人與敬拜者;同樣地,女人可以、也是一些最偉大的戰士。即便如此,魔鬼的一個基本策略就是模糊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區別,試圖使女人成為男人,男人成為女人。二者間有所不同,而這些不同不容妥協。偉大的女性戰士可以、也將是很女性化的,偉大的男性敬拜者可以、也將是很男性化的。

我所要分享的是普遍性;因此,它不會完全正確,對所有教會也不全然準確,但目前即使教會多半是由男性主導,教會的本質卻是比較女性化的。這即是何以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教會多半是女性,許多在教會的男性,心卻不在那裡。不僅是女性傾向比男性屬靈,雖然事實上可能真是如此,但大部分無法認同教會目前形式的男性覺得教會很無聊,或覺得格格不入。然而,當教會呈現其被呼召更軍隊的本質時,男性會成群回到教會。

當教會更多開始呈現軍隊本質時,女性的本質也會同時成長,作為教會預備成為基督新婦之間的平衡。正如大衛王是聖經中最偉大的戰士之一,但他也是最棒的敬拜者,教會將在這兩方面成長,它們彼此間將完全融合,正如大衛王所做的。這即是何以我們在多年前就開始舉辦敬拜與爭戰特會,它們一直是我們特會中最具大能的其中幾個。

我研讀軍隊與軍事策略好多年的時間,因為主讓我看見在末世的基督身體將成為軍隊。正如我們曾討論過,神使用『萬軍之耶和華』的稱呼,超過其他稱呼總和的十倍多。祂是軍事的神,我們必須瞭解祂的本質,以及祂的子民要如何開始符合這樣的本質。對那些在要來的時候被預備的人,要如何實際符合是非常重要的事。

我們必須瞭解人類軍隊風貌的許多方式與神的軍隊風貌不同,正如我們在以賽亞書五十五章8-9節所讀到的:『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神的軍隊本質比人的高出許多,但也有相像之處,這些也是我們需要瞭解的。

舉例來說,人類軍隊本質不同於神的方式在於人類軍隊致力於摧毀,而神的軍隊則致力於建造。人類的軍人被教導如何殺戮,奪取敵人的性命,神的軍人卻被教導如何給予生命,甚至為著仇敵捨了自己的生命。雙方其中一個相像之處就是都被建造在紀律、順服與決心上,當目標下達時,不計一切代價來完成它。

人的軍隊與神的軍隊之間在策略上也有相似處;一個最基本的軍隊策略稱為『集中兵力』,這是集中兵力在仇敵的戰線以創造出一個突圍,一旦突圍線完成後,仇敵必須撤退以避免對方的兵力進到後方,摧毀供應線並且包圍前線部隊。集中兵力已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策略,以及大部分決定性勝利的原因。

另一個則與此相反,在軍事歷史中,最不成功而且常常導致主要失敗的策略,就是企圖分散兵力,在太多陣線上打仗。現在讓我們將此應用在實際與個人的方式。

我們大多數的人仍有上百件需要修補的錯事,魔鬼的策略就是要我們試圖一次把所有錯誤修補好。然而,正如使徒保羅寫著:『我只有(做)一件事』(參考腓立比書313)。倘若我們只聚焦在一處突破,我們可能會得到很快的勝利,開始看見另一個我們需要聚焦突破之處。很快,仇敵在我們個人生命的任何立足點都將讓步。

現在讓我們想一想要如何用在教會;目前,教會正在打的戰役多不可數,我們若開始聚焦在這些領域的一、二處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可能會經歷到快速的勝利,看見大躍進開始發生。現在教會太過於分割,以致很難想像所需的合一,但此合一的根基現在正萌芽。

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倘若仇敵攻擊一個以上的戰線,我們通常必須打多於一個戰線的仗。然而,基督徒能從這些戰術與策略中好好學習,在軍事歷史中一些最大的勝利都是由智慧的將軍所贏得,他們不理會敵人的攻擊,集中他們的兵力攻擊敵人沒有預期的地方。當我們開始照著我們應該的方式從得勝到得勝時,我們不再繼續回應敵人,乃是針對敵人的堅固營壘設立攻擊議程,最後是敵人不斷回應我們。

首先,我們必須定意不再撤退─我們不放棄任何領土給敵人,而且我們要開始奪回失喪的領土。在許多國家,五十年前的教會比現在更有戰鬥力成為其所蒙召的光和鹽。事實上,我們在過去五十年所失去的領土可能多於過去五百年。我們不能再放棄任何土地了,我們必須拿回曾失去的地方。我們必須堅固領土,佔據奪回的土地,然後繼續向前。

正如詩篇二十四篇1節告訴我們:『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主的國將要臨到地上,祂的旨意將要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我們現在在此協助預備道路,我們的終極目標一定很大,但我們也必須能實際並聚焦在下一步。現在是看見一些勝利的時刻,當教會開始看見一些突破與得勝,每一個地方的基督徒都將興起,合一聚集,用信心打一場美好的仗。?

(摘自 喬納 word for the week,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