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8-01-27發佈
美國和歐盟準備在2015年成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Transatlantic Common Market),現有六名美國參議員和49名眾議員代表國會兩黨的政策小組,在一個非政府組織「大西洋兩岸政策網絡」(Transatlantic Policy Network)中擔任顧問,該網絡總部分別設於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為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誕生著手工作。該政策小組由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Robert Bennett擔任主席。

該計劃的雛形可追溯1939年提倡的世界政府,主張創立一個大西洋兩岸聯盟作為國際性的統治個體。目前,布希政府於去年4月成立了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Transatlantic Economic Council, TEC),就是跟進當年的提倡。世界銀行一位經濟學家指出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的出現是根據Jean Monnet的藍圖,他是歐盟這個概念的總設計師,認定經濟整合最終會導致政治整合。

要達到政治整合,關鍵的一步是由美國和歐盟創立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
去年4月,布希總統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及歐盟主席巴羅佐在白宮舉行高峰會,簽署了設立了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的協議。大西洋兩岸政策網絡顧問成員之一Jim Costa(加州民主黨眾議員)在去年Streit委員會出版物《自由與聯盟》(Freedom and Union)秋季號中發表文章,確認了2015年是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的日子。他在文章中指出,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的任務是成為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的一個管轄性基礎結構。該基礎結構不像新的自由貿易協議,無須經由國會同意。Bennett在同一期也寫文章確認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的功能,是要整合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行政規則和條例,使兩者更和諧,並且「靜靜地進行」,無須變成新的自由貿易協議去提交國會。

邁向世界政府
Streit委員會是以Clarence K. Streit命名,他在1939年所著的《現在聯盟》(Union Now)一書中,呼籲創立大西洋兩岸聯盟,作為成立世界政府的跳板。這個新聯盟是個國際組織,應包含美國、英國、法國、澳洲、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芬蘭、荷蘭、愛爾蘭、新西蘭、挪威、瑞典、瑞士和南非等15個民主國家。

Bennett的文章都在呼應Streit在1939年的主張,證明他們兩人的意念是一致的。例子之一,是Bennett主張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在統一的規則標準下結合兩岸市場,佔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六成,就會「既定事實成為世界標準,不管其他國家怎麼說。」同樣,Streit在他的《現在聯盟》書中說,大西洋兩岸聯盟15個民主國家的經濟實力是超強的,足以挑戰極權國家;當時就是納粹德國及蘇聯。

同一期《自由與聯盟》有世界銀行經濟學家Domenec Ruiz Devesa一篇文章,他公開承認:「大西洋兩岸經濟整合本身是重要,卻不是最終目的。」他寫道:「按Jean Monnet的理解,經濟整合一定會導致政治整合,因為一個整合的市場需要有共同的機構製定出一致的管治規則。」

2015年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
去年2月,大西洋兩岸政策網絡組成大西洋兩岸市場執行組,製定「路線圖及框架」,給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的活動提供指引,目標是在2015年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是由在美國及歐盟的行政指令下成立的官方國際性政府組織,無須國會同意或監管。布希政府為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無須經由新立法或新條約的核准或執行。美國的眾議員和參議員只是間接上參與,在這個有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裡擔任顧問而已。

在去年2月一份名為《完成大西洋兩岸市場》的文件上,大西洋兩岸政策網絡屬下的大西洋兩岸市場執行小組寫道:「路線圖及框架的目標是清除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和投資障礙,以及減低遵守規則的代價。」文件也承認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議題會對美國和歐盟的立法者帶來影響。文件說:「路線圖及框架會逼使歐洲和美國的立法及行政部門從開始就考慮他們一舉一動會對大西洋兩岸的經濟關係有所影響,也要擔保兩邊政府要在預算案及組織資源上彼此緊密配合。」

根源在克林頓政府
創立大西洋兩岸共同市場的工程可追溯至克林頓政府於1995年決定參與歐洲委員會的新大西洋兩岸議題(New Transatlantic Agenda)。今天,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在其網頁上公開宣稱它是「一個政治個體,監管及加速歐盟和美國之間政府跟政府的整合。」大西洋兩岸經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於去年11月9日在華盛頓召開,而下一次會議定於6月。

第一次會議的聯合聲明具體說明在廣泛的政策範圍內,「清除貿易和投資障礙及減輕規則上的重擔」有所進展,包括藥物及疾病控制、入口歐盟的美國家禽經已有減低病原體治療、聯邦通訊委員會准許供應商要開創產品一致性的聲明、電器產品的統一標準,以及純淨生物燃料標準的協議。

(取材自www.worldnet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