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7-11-19發佈

by Rick Joyner?
11/5/2007

正如我們前二週所談到的,一些最偉大的宣教士今日可能仍活著並正在服事;即便如此,大體上,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基督徒宣教是沒有效率或是負成長的─有時反而成為了福音的負面見證。其中有各種不同的原因,但這些宣教士多數都是很好的基督徒,致力於他們的工作,很難聯想他們的工作會產生不良後果。然而,他們個人的問題遠不及缺乏適當的訓練、裝備與分配。我在這裡使用『適當』是因為在許多案例中,宣教士具有高度訓練與良好裝備,卻不適合他們要去的環境。

有時他們分享福音的方式太過西式、歐式或美式,以致無法融入他們去到的地方。使徒保羅曾分享當他在羅馬就要像羅馬人,這意味我們必須對要接觸對象的文化與習俗敏銳。無法這樣做不僅阻礙了福音的傳揚,更大大妨礙任何在那地所興起的教會,其傾向呈現出建造者的風貌。此不必要地成為教會與當地長期的衝突,已經有太多對福音的絆腳石了,不需要我們再加上不必要的絆腳石。

就此而論,我們確實需要瞭解:有時主對宣教士的計畫就是成為當地的冒犯對象。一個關於此的最佳例子,是當祂揀選彼得成為猶太人的使徒,卻要保羅到外邦人當中。看起來不就像主走倒路了嗎?彼得是一個沒學問的漁夫,對他所去到的猶太人當中是一個冒犯。保羅則是『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對他去到的外邦人中是何等的冒犯,以致他對加拉太人承認『他們為他身體的緣故受試煉』(參考加拉太書414)。

為什麼主要這樣做?保羅不是比彼得更容易得著猶太人嗎?當然,猶太人會尊敬保羅;外邦人與彼得在一起自在多了。主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讓他們兩個完全倚靠聖靈來完成他們的呼召。保羅和彼得從未將人的注意力拉向自己,而是單單拉向基督。

吸引人們靠近基督而不是他們,使教會能以對的根基開始,就是基督,而不是人的性格,即使是像保羅和彼得這樣偉大的人。即便如此,正如保羅寫到,當他在羅馬時他試圖像一個羅馬人,他定意不做任何使人們更難接受他信息的事情。

有時在宣教中缺少果子,是出於他們不瞭解當地的屬靈爭戰或一般的屬靈爭戰。先不管相當大的證據顯示屬靈爭戰所帶出的不同,許多人仍對此不太相信。最成功的宣教士與宣教事工則會看重屬靈爭戰。

無論宣教失敗的原因為何,原因很多,但主說祂剪去不結果子的枝子,我們也需要擁有相同的智慧。我們若不剪去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們將會耗盡應該要投入結果子枝子的資源,這在許多宣教中發生─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源投入不太結果子或不結果子的宣教當中。倘若這些資源投入真正有效率的宣教當中,不知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子?這些往往是資源最緊繃的宣教事工,因為他們並不善於募集資金。

接著我們有另一個大疑問:將腓利從點燃整個城市的大復興帶走,把他差派到沙漠,只為了對一個人說話,這不是在浪費資源嗎?顯然神的經濟觀與我們的非常不一樣,假使一個宣教士窮盡一生只得著一個人是出於神的旨意呢?這絕對是一個大疑問:那是出於神的旨意嗎?

正如我們在路加福音十章看到,當主差派祂的子民出去,他們因著大好的結果歡喜回來。倘若那沒發生,我們可能仍在主的旨意中,因為祂在路加福音十章10節中對祂所差派出去的人說:『人若不接待你們意味著祂會差遣一些出去不會被接待的人。即便如此,當一個宣教只有一點或沒有果子時,我們需要從主那大聲聽到繼續下去是出於祂的旨意。

不當管理是嚴重違背主,正如祂在才幹比喻中清楚表明的。浪費人才比浪費金錢或其他資源更為嚴重,尤其是全然擺上到想要成為宣教士的人。當我們允許失敗或浪費的狀況繼續時,那不僅是浪費,更會產生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容忍失敗與浪費是可以接受的。萬萬不可。

當我碰到禾場上的宣教士,我經常詢問他們的目標為何。倘若答案太概括性,我已經知道我下一個問題『關乎他們所完成的事情』的答案。必然是完成的很少或完全沒有,因為我們的目標越不清楚與明確,我們就越不可能完成任何事。這在任何工作中都是如此,不僅是宣教或事工。有太多宣教與宣教士並沒有清楚的目標。

再一次,有一些宣教士專注於他們的目的並受過良善訓練,成就了大事。我就想到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還有他的姊妹組織─森林飛行與電台服務(The Jungle Aviation and Radio Service)。每一次我在宣教禾場碰到來自撒瑪利亞錢袋的人(Samaritan's Purse),我便感到他們的卓越奉獻以及專注在他們的目的上,那即是何以他們可以完成許多事。

在莫三比克的彩虹事工用他們僅有的資源所結出的驚人果子,我不認為有任何其他團體比得上。當然,用非常有限的資源完成大事,主得著更多的榮耀。然而,我們的目標若是有更多果子,為何不用更多資源以得著更多果子呢?

我一直在討論宣教,但一般教會是如何衡量好的管理標準呢?倘若我們在領導一間教會,我們有清楚的目標嗎?這些目標有連貫性嗎?我們能測量何時完成進度嗎?若測量下來,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會資源都投入生產少於百分之十果子的事物上。有些人做出來的比率更糟,但我試圖仁慈地做。倘若比率顛倒過來,我們開始將百分之九十的資源放在產生百分之九十果子的事物上,會發生什麼事?難道我們不想看見至少比現在多十倍的果子嗎??
?
讓我們簡短來看教會的建築物,因為那是現在教會花最多資源的地方。許多教會建築,甚至是最精心製作與昂貴的,一星期只用二到四小時。一星期共有一百六十八小時,這代表許多教會建築只用到百分之二,可能所有教會平均,保守估計,使用率仍少於百分之五。

首先,我們需要來問:是否建築物真能幫助我們實現教會的目的,就是幫助人們在基督裡成熟,變得越來越像祂,並做祂所做的工。許多人可能會以某種理由回答,我們討論建築物分散了我們原來的目的。然而,為了此研讀的緣故,讓我們先假設擁有建築物是有益處的,比租一個地方聚會便宜許多。為了增加效能,可能只要想出更多的使用方法。

它們可以被用來當作學校嗎?許多教會場地是孩子日間學校或成人夜間學校的優良場所,一些可以被當作其他用途,如開始小小的事業。

效率與妥善管理並不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當然不想過於強調它們在一些中心議題上的花費,如憐憫、道德與其他基本信心,但我們確實需要瞭解不當管理是不道德的。民主黨不斷在責備花在國防上的費用太高,應該更多用在窮人或教育等。事實是:倘若你把資源給了政府單位,他們應該將其給予有需要的人,但卻只有一小部分這麼做,不管意圖有多好,那也是不道德的。

不當管理人才比不當管理金錢或事情更不道德。大部分沒有效率的宣教士若放在對的地方、對的宣教階段服事可能會有效率得多。許多試圖在第一階段的人本來是要被用在第二或第三階段,許多人試圖同時在三個階段,因此一個也做不好。這是在基督肢體中失去基本協調的結果,唯有當我們更多進入合一才能補救。

其中一個例子是我們在非洲開始挖井時,我們很快得知在非洲大約有五千個井已被其他事工與宣教挖鑿,卻只有很小部分仍在使用。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固定維修或訓練當地人維修,許多無法再使用的井不過是缺少五美元的零件,相同的團體卻另外花費五千美元挖鑿一個新井,新的井同樣也不會使用太久。

這些致力於鑿井的事工做了相當值得尊榮的事,但我們只需要擁有一個長期策略。井的問題也象徵一般宣教在當地所進行的方式;第一階段是挖井,已經完成了,卻沒有第二階段建造與維修井的計畫。接著是第三階段:倍增─藉由教導那些得著井的人學習如何挖井,並教導他們如何藉由幫助他們的鄰居來給予,似乎沒有人想到要這樣做。?
?
在非洲的大型佈道會常常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在非洲有數百萬的人歸主,我們應該歡喜,但若是使徒、先知、牧師與教師跟著大佈道家進入當地,並用信心建立信徒,果子不知可以多更多、存留更久呢?

現在在非洲大型教會的牧師只有一種講道,就是他們得救所聽的道,他們週而復始的傳講著。為這樣的忠心感謝主,但在西方我們擁有充足的教師,我們應該可以協助在世界任何地方建立一些最好的事奉學校。目前這樣的教導多半只進到那些已經擁有許多教導的人當中。

這樣的狀況將很快改變,因為教會所充斥的佔有與領土態度將要被打破。成熟的領袖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受到與他們不同的人威脅,反而是開始認識到如何以不同來互補取代衝突。在基督肢體中有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的運動,倘若他們開始一起同工,將會成為地上最有能力與效率的力量。

當我們在元首基督之下合一,我們毫無損失而且會事事加添,先去尋求合一的人會得著偉大的應許,就是被稱為神的兒子(參考馬太福音59)。還在等什麼呢?我們這週要做什麼才能帶來教會中的互換、更大的信任與更多的合一呢?合一代表將不同的部分連結在一起,需要恩典、謙卑與智慧才能欣然接受與我們不同的人,這是我們所有人蒙召的本質。我們成熟的明證將是這樣的合一。?

(摘自 喬納 word for the week, 11/0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