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7-04-04發佈

傳說故事(說明性故事)
屈原投江:愛國詩人投江自盡。
曹娥尋父屍:曹娥為尋父投江
白蛇傳:人蛇戀
伍子胥的忌日:夫差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

相關習俗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因為農曆五月以後,天氣漸漸炎熱,因此蚊虫蒼蠅孳生,傳染病很容易發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節時,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種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來去除各種毒害,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

然而,自從民國成立以後訂此節期為「夏節」,另外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又稱「詩人節」。端午節,因家家戶戶懸掛菖蒲避邪,故稱「蒲節」。

因此,與端午節的相關習俗有下列幾種:
(一)吃粽子
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後來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蝦。

(二)喝雄黃
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開始活躍起來,瘟疫漸多,雄黃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

(三)掛艾草、菖蒲、榕枝
一般民間於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這些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相傳晉代的”風土誌〞書中則有「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裁之。以後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劍狀,名為蒲劍,以驅邪卻鬼」之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四)懸鍾馗像
因為民間傳說為抓鬼大帝,所以鍾馗像有辟鬼的能力,原來鍾馗像是在歲末時才掛的,明朝畫家文徵明還畫過「寒林鍾馗」,端午掛鍾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習俗,臺灣較少有此一習俗。

(五)划龍船競賽
古代相傳是因為屈原投江而民眾競相划船,為了救屈原。而演變到現代則成為一種表現團隊精神的最佳活動,而且在全省各線市的主要河川,每年都舉辦划龍船比賽,成為一種每年固定的民間活動。

禱告:
以上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總歸兩大方面:(一)驅邪避疫求平安,(二)民間傳說

驅邪避疫求平安:
1) 求主開啟百姓的心眼,揭開民間宗教和信仰背後錯謬的屬靈思想,除去一切迷信和傳說,斷開懼怕鬼神和恐懼之靈,而尋求能真正賜平安的獨一真神上帝。
2) 求神特別保守百姓入夏之後不受登革熱、幼兒不受腸病毒的侵擾,切實做好個人清潔和保持環境衛生,並有正確的飲食習慣,遠離一切疾病、災疫的攻擊。

對傳說故事中屈原投江、曹娥尋父屍、和紀念伍子胥的忌日,這都與自殺和死亡有關:
1) 求主除去因這些傳說帶來與黑暗和死亡權勢有任何掛鉤的魂結、或不良的影響。
2) 奉主名宣告,耶穌基督的寶血潔淨遮蓋,除去所有一切幽暗和消極、沮喪和絕望的靈。賜下耶穌復活能力、生命氣息和盼望。
3) 求主除去在國家和社會因不公、不義所造成的一切不平和冤屈、神的聖潔和公義掌權國家司法、立法和執法單位清潔、正直,使社會公義彰顯(用詩篇85篇為國家祝福)

為划龍舟競賽:
每年在各縣市的主要河川都會舉辦划龍舟比賽(例如在基隆河、台北淡水河、宜蘭礁溪或冬山河、台南安平運河、高雄愛河…等)
1) 為各地活動的籌備和比賽過程前、中、後的的平安禱告。
2) 求主施恩每次比賽過程中,都能更看重激勵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士氣,而不在乎輸贏和競爭,能導向成為對全民健康有益的活動。
3) 求主破除因端午節民間一些宗教習俗和儀式(如初一「迎水神」、初十「送水神」、「謝江」儀式、或龍舟賽前龍舟點眼睛下水祭祀、對龍神或水神的懼怕和崇拜…等),所帶來一些不良屬靈意義和背後權勢影響,並除去一切懼怕鬼神、錯謬屬靈意義之說。

為教會禱告
用以賽亞61: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求的出監牢。」為台灣眾教會祝福,興起教會積極傳福音、用禱告轉變台灣屬靈空氣、用神所賜的權柄,為百姓代求、破除長期以來民間一切的迷信和傳說,脫離偶像捆綁,能得自由,歸向獨一真神上帝。
1) 平安行走禱告
2) 為舉行龍舟比賽的地點
為社區、家家戶戶能認識真神上帝,有真平安;除去因恐懼帶來的一切虛假宗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