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6-05-24發佈

 

未得之民 2016年六月 穆斯林歸主運動
本月的代禱資料摘自2015《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蒙校園出版社允准使用。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蒙允刊載。

這些事我們要知道-穆斯林歸主運動遍地綻放
整理:穎穎
資料來自:Garrison新作《靈風吹拂伊斯蘭家門》(A Wind in the House of Islam)-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

「伊斯蘭之家」指從西非至印尼群島的伊斯蘭教帝國,涵蓋49個國家,16億穆斯林可以說差不多是世上1/4人口。目前,有事情正悄悄發生,要震動「伊斯蘭之家」的捆鎖。今天,在49個伊斯蘭國家,超過60多個地方,最少17國已有前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群體興起,每個地區最少有千人受洗,有上百個新團契,都是在過去20年內信基督的。這些來自伊斯蘭背景的新基督徒人數約100至500萬,雖然他們因改教要付上巨大代價,然而人數依然有增無減。

回顧歷史,在伊斯蘭冒起後13個世紀以來,基督徒與穆斯林交鋒的第一個千禧,數以千萬計基督徒遭融合入伊斯蘭教,幾乎沒有任何穆斯林歸信基督的運動。 一直到19、20世紀,印尼才有穆斯林改信基督,興起了一個穆斯林歸向基督的Sadrach運動;1965年,部分印尼人在政策脅迫下,忽然有200萬人加入基督教會。到了20世紀末最後20年,分別興起了8個歸主運動,其中兩個在伊朗,一個在阿爾及利亞、兩個在孟加拉,三個發生在中亞。

今天,踏入21世紀,首12年間,已興起64次穆斯林歸向基督的運動,且不限於局部地區,而是世界性的運動,涵蓋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地區、波斯世界、阿拉伯世界、土耳其斯坦、南亞及東南亞。

親愛的代禱者,這些事我們要知道,因為我們是在這場搶救靈魂的爭戰中,負責禱告的一群人。神要救穆斯林,我們要儆醒與神同工。---文 Rick Love博士(本文摘自2015《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蒙校園出版社允准使用)

還有一件事,我們必須改變自己了解穆斯林世界的方式,並且以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視他們是獨特的個體、家庭和部落,讓神用祂對穆斯林世界的愛和全知來引導我們禱告。以下文章將讓我們知道可以如何與穆斯林和睦相處。

去年六月,我在丹佛神學院教導「使人和睦乃神之使命」(Peacemaking as God’s Mission)課程。一位來自肯尼亞的學生——約翰,跟我說起他家鄉的恐怖組織活動,聽了令人不寒而慄。今天,索馬里的青年黨(Al-Shabaab)已開始滲透肯尼亞的清真寺,並且企圖推翻政府。約翰對恐怖組織的陰謀感到很不安,我也不曉得該如何回應他的擔憂,在神帶領之下,我跟他說:「首先,約翰,你的責任不是想辦法阻止青年黨。你的責任是神把你放在哪裡,你就在那裡努力促成和平。神給了你一個能夠發揮影響的範圍,你就從那裡開始,鼓勵基督徒先去愛穆斯林。」「其次,你需要找到德高望重的穆斯林和平使者,與他們合作,一同贏得穆斯林同胞的心,以致他們不會給青年黨留下任何餘地。」

我對約翰的回應所強調的:第一、在你自己的影響範圍內努力;第二、與穆斯林 和平使者結成夥伴關係。這兩個要點將有助於我們抵擋極端暴力主義,與穆斯林 共同追求和平。以下是一些真實的例子,讓我們看見如此是可行的。

1. 和平從我開始
耶穌說神的子民應當使人和睦(太5:9);保羅要我們作全方位的和平使者:「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8;來12:14)。是的,「眾人」也包括穆斯林在內。
數年前托馬斯‧戴維斯曾住在印尼蘇門答臘的巴東,最近那裡的穆罕默迪亞大學邀請他去演講。那一次,他以道歉作為開場白:「我從美國來,請求你們原諒美國的基督徒,因為我們沒有按耶穌的吩咐去愛穆斯林鄰居們。」聽眾驚訝極了,翹首等待他繼續說下去。於是,托馬斯分享了耶穌關於愛與和好的教導,特別指出美國基督徒的虧欠。接著他繼續分享一些好消息:「美國有愈來愈多的基督徒像國際和平促進會(Peace Catalyst International)的人,願意按耶穌的教導過生 活。」他以自己在羅利市(Raleigh)與穆斯林和解的事工為例,說明他的具體作法。(注1)
托馬斯講完之後,來自另一所大學的一位穆斯林教授站起來,向聽眾發出 挑戰:「托馬斯從美國帶來了神的信息,他和他的同事為印尼穆斯林立下好榜樣,教導我們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印尼穆斯林必須學會以善良和尊重來對待印尼的基督徒。我們需要效法托馬斯的榜樣去服務少數民族,向他們學習,與他們建立友誼。」托馬斯只想為主盡忠並把他的故事說出來,他在自己的影響範圍內為和平 努力。結果他的故事在印尼撒下了促進和平與更多宗教自由的種子。

2. 基督徒需要與穆斯林合作,一起對抗恐怖主義和促進宗教自由。
道格拉斯‧鍾斯頓和他的組織——國際信仰與外交中心 (www.icrd.org)與穆斯林合作,在巴基斯坦共同促進宗教自由及對抗恐怖主義。(注2)
在過去的10年,他們與伊斯蘭宗教學校的領袖們合作,除了教導古蘭經,還增加其他課程。與他們合作的宗教學校已經超過1611所,課程廣及各門科學,並且很強調宗教的寬容和人權。鍾斯頓的話很有見地:「炸彈通常只會使報復愈演愈烈,產生更多的恐怖分子。另一方面,教育既能清除滋生極端主義的沼澤,又能為巴基斯坦兒童提供更好的將來。」(注3)
想想看,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總和超過世界人口的一半。如果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沒有和平,世界上幾乎不可能會有和平。

我還要再次強調:
第一、要在你自己的影響範圍內努力。問問自己:在我的影響範圍內,神期望我做些什麼?
第二、要與穆斯林和平使者結成夥伴關係。這是兩個釋放和平的關鍵!

注1 學習更多與人和睦的資訊,請閱讀Peace Catalysts: Resolving Conflict in Our Families,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ies,或網站:www.peace-catalyst.net
注2 http://peace-catalyst.net/blog/post/peacemaking-in-pakistan:-promotingreligious- freedom
注3 選自Evangelical Peacemakers, David Gushee (ed)(2013), p57. 網站:http://amzn. to/Ufl1HL。

2016年6月6日至7月5日是全球穆斯林的齋戒月,我們本月要特別用大衛‧葛瑞森(David Garrison) 的書——A Wind in t he House of Islam 《暫譯:靈風吹進伊斯蘭之家》為架構為全球的穆斯林禱告。

作者稱穆斯林世界的九個地理文化區域為「伊斯蘭之家的房間」。文中有關穆斯林的真實事蹟來自於住在穆斯林當中的見證人,我們相信要了解穆斯林信仰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穆斯林親自說明;再者,我們希望幫助讀者明白在穆斯林世界, 也存在著文化和神學教義的多元性。

穆斯林歸主運動遍地綻放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啟22:13

西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當時的北非和中東地區已經有相當多基督徒。伊斯蘭興起之後的14個世紀裡,穆斯林用各種方法積極傳揚信仰,在前12個半世紀裡顯然大有收穫,無數基督徒被趕入「伊斯蘭之家」。

在伊斯蘭歷史的前350年,從中東到西班牙,伊斯蘭軍隊征服了原有大批基督教地區,迫使人們改信伊斯蘭,而從伊斯蘭改信基督的運動就只有一個。一直到982年,有一萬2千名阿拉伯男穆斯林受洗改信基督;12、13世紀,在今天的黎巴嫩和利比亞分別出現了兩個穆斯林歸主運動。然而,接著下來的6個世紀,再一次沒有穆斯林歸主運動發生。總之,從5至18世紀,伊斯蘭日漸強盛,基督教卻極度衰敗,極少有宣教行動。一直到18世紀末,更正教徒終於積極投入宣教,於是在1870年,爪哇離島發生了第一個現代穆斯林歸主運動;1890-1920年間,衣索匹亞發生了第二個;1967年,我們親眼看到另一波歸主運動在印尼興起,這次有超過200萬穆斯林受洗歸入教會!

20世紀的最後20年,歸主運動的浪潮開始逆轉,出現在阿爾及利亞、中亞、孟加拉以及伊朗。21世紀以來,從西非到印尼之間,僅僅14年,就已見到了69個新的穆斯林歸主運動在遍地綻放!今天,我們正見證著有史以來接觸面最廣、規模 最大的穆斯林歸主運動。

天父,謝謝你讓我們這時代的信徒可以看到令人振奮的穆斯林歸主運動,讓我們知道,在你沒有難成的事。也謝謝父神在過去20年,興起了無數基督徒為穆斯林世界禱告,讓我們知道,歸主運動和禱告運動同時發生,並非巧合,因此提醒我們今天要繼續忠心守著代禱的崗位。也求父神激勵更多基督徒加入禱告行列。求父神的靈繼續吹入穆斯林世界,使無數穆斯林明白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基督的救恩。奉主名求,阿們。

「伊斯蘭之家」的9個房間

我們若想更有果效地為穆斯林世界禱告,就必須了解穆斯林如何看待自己。第8世紀穆斯林法學家阿布‧哈尼發(Abu Hanifa,主後699~767年)提出了「伊斯蘭之家」(Dar al-Islam)的說法,就是指穆斯林人口佔多數,並遵行伊斯蘭教法的國家。「伊斯蘭之家」擁有16億信徒,他們也像基督徒一樣有多元文化,例如西非的穆斯林和印尼的穆斯林具有不同的文化、語言和世界觀。依地理文化,「伊斯蘭之家」可以分成9大區域,分別是:
一、西非;
二、北非;
三、東非;
四、阿拉伯世界;
五、波斯世界;
六、突厥斯坦;
七、南亞西部;
八、南亞東部;
九、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
西非和東非的穆斯林是崇拜精靈的部落民族;阿拉伯世界是伊斯蘭的發源地,原是基督徒的家鄉,曾經孕育許多早期知名的教父;波斯世界是在第7世紀被伊斯蘭軍隊征服,在這之前他們原本是相信祆教的。
中亞突厥斯坦地區原是信奉薩滿教的突厥—蒙古部族的家鄉,也有信奉景教的基督徒散居其中,在14至16世紀被帖木兒和金帳汗國消滅。突厥族後來也征服了南亞的西部,即今日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西印度。
伊斯蘭往東又征服了信印度教和佛教的王國,就是今日的東印度、孟加拉和緬甸西部。13世紀之前,伊斯蘭已立足於印尼群島,逐步使信奉印度教—靈異論的馬來西亞和印尼改信伊斯蘭。今天印尼是世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天父,感謝有人整理出「伊斯蘭之家」的9大區域,讓我們可以對穆斯林所在的地區更有概念,可以逐一提名為他們禱告。求父神讓9大區域的穆斯林,無論他們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如何,都能明白主耶穌是歷史的主宰,是全能的真神,除衪以外別無拯救。求父神將聖靈澆灌在各區域的穆斯林心中,使他們能明白惟有在耶穌基督裡才能找到救恩。使基督徒願意花時間去了解穆斯林的文化,才知道如何為他們禱告。更求父神興起 願意委身為穆斯林的救恩禱告的代禱勇士。奉主名求,阿們。

西非-兩大洋的故事

西非述說著兩大洋的故事:它西臨大西洋,北接撒哈拉沙漠,兩大洋是通往西非三億居民的通道。15世紀,歐洲人開始從大西洋來此強行設立貿易站,搜刮奴隸和黃金,最終建立起殖民地——北起毛里塔利亞(又譯茅利塔尼亞)、 南至尼日利亞(又譯奈及利亞)。

另外一個常被人忽視的大洋是撒哈拉沙漠,在更早的時候是來自北方的征服者使用的通道。早在第8世紀,阿拉伯人及柏柏爾人就從北非經由撒哈拉沙漠南下入侵,他們的駱駝商隊是名符其實的「沙漠之舟」,來此搜刮相同的寶物——奴隸、象牙和黃金,並留下了他們的伊斯蘭信仰。

1960年代獨立運動席捲西非,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存在已久的衝突卻更加激烈。今日的西非被分割成:北邊和東邊是穆斯林;南邊和西邊大西洋沿岸是基督徒。早期引誘人們來到西非的是奴隸、象牙及黃金,後來又被其他吸引人的東西所取代,例如鑽石,導致塞拉利昂以及利比里亞的種族屠殺戰爭(1980—2002);豐富的石油,為非洲第一大國尼日利亞帶來財富,也帶來衝突。

上世紀基督教在西非成長迅速,當地的財富多數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的基督徒手中,而住在乾燥內陸的穆斯林,卻因全球暖化和撒哈拉沙漠擴張的影響,農地和牧場一直縮小,使他們的財富減少,越來越多穆斯林陷入貧困和絕望中,使多個伊斯蘭武裝組織乘勢興起,例如著名的「博科聖地」(Boko Haram)。

天父,感謝主在西非有新興的穆斯林歸主運動,懇求聖靈動工,使更多西非人能渴慕和平之君耶穌。懇求父神藉著各種管道,供應生活在內陸地區的穆斯林生活和屬靈上的需要,並讓當地的基督徒能活出聖經的教導,樂意幫助有需要的穆斯林。特別要祈求父神保護那些穆斯林歸主者,不受到伊斯蘭武裝組織的攻擊。也求父神破碎「博科聖地」在西非一切邪惡的作為。求父神讓穆斯林抗拒伊斯蘭武裝組織,不願與他們為伍。奉主名求,阿們。

西非-衝突不斷的馬里北部 

馬里共和國北部接壤撒哈拉沙漠,整個地區有如巨大的沙場。這個地區最著名的是身穿藍袍、騎著駱駝的圖阿雷格族人(Tuareg),其次是桑海人(Songhai)。桑海人居住在馬里東北部尼日爾河的沿岸,以佳歐(Gao)和提姆布庫圖(Timbuktu)等城市為主。15世紀中期到16世紀末,桑海帝國是史上最大的伊斯蘭帝國之一, 至今這個地區仍然是福音未及之地,有99%人口是穆斯林,基督徒的人數非常稀少。

塔瑪謝克語和桑海語是馬里北部的兩種主要語言。幾年前已有塔瑪謝克語的新約聖經,而桑海語的新約聖經則剛剛在2015年1月發行,並開始發送給當地人。以當地的語言來傳講神的話,是打開這些族群心靈的鑰匙。國家接連不斷發生衝突,還有2012、2013年興起的武裝極端分子,使許多人對伊斯蘭教感到失望,也使人們開始願意向耶穌敞開心門。然而,基督的工人實在太少,無法應付當地龐大的生活及屬靈需要。法蒂瑪是一位馬里的基督徒,她很想認識耶穌更多,甚至想幫助翻譯聖經,但她害怕被家人逐出家門,始終不敢公開承認自己相信了耶穌。這種情形在馬里北部是很常見的。

天父,今天我們要為馬里這個衝突不斷的地區祈求和平。求父神使更多馬里人民能有機會認識基督,以及福音帶來的和平和轉化大能。這地的莊稼已熟,工人卻不夠,祈求 父神差派更多基督工人來到這個地區,向馬里人彰顯主耶穌的愛。奉主的名求,阿們。

西非-乍得-非洲心臟地帶的契機

穆撒(Musa)和他的大家族住在乍得一個小村落。他現在唸一年級,和其他210個學生擠在同一間教室,卻只有一位老師。因為座位不夠,通常他只能坐在地上上課。更糟的是,他的老師用法語教課,而穆撒的母語是乍得阿拉伯語,他不太聽得懂法語。穆撒和他的朋友在學校常常學不到什麼,因為老師根本沒來上課,即使來了,他們多半也只是重複背誦老師所講,雖然能夠記住所背誦的,但卻不明白內容的意思。小學畢業後,穆撒會不會像許多其他的乍得孩童一樣,還是不會讀和寫呢?穆撒的表兄阿布達拉住在另一個村落,他有許多兄弟姐妹。阿布達拉的父親是村落的伊瑪目,他很看重孩子們的教育,但是當地的公立學校卻無法達到他的標準,為此他甚至請來一位基督徒,為他的孩子們辦一所學校。阿布達拉很喜歡他的學校,他有20位同學,除了他的兄弟姊妹以外,還有一些是付得起私立學校學費的鄰居孩子。這學校的老師以法語和乍得阿拉伯語教課,確保學生們能沒有障礙地吸收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和不求理解反覆背誦完全不同!除此,阿布達拉他也愛在每天早晨聽老師說聖經故事。乍得的公立學校教育系統很糟糕,許多國內的穆斯林不惜將孩子們送去基督教學校上學,他們認為孩子能接受優質教育,是一種神國的祝福。

天父,謝謝你為乍得的福音工作開了一道門,讓宣教士可以透過教育的管道與乍得人分享主的愛。求父賜給基督徒老師們在教導和闡明基督的信息時有智慧和勇氣,也讓更多乍得孩童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更求神話語的種子能在每一個聽者心中發芽成長、開花結果,使許多乍得家庭能跟隨主耶穌。奉主的名求,阿們。

西非-迦納的納能巴族

阿布達拉是納能巴族人(Nanumba),他的族群約有10萬人。阿布達拉和家人一起住在濱比拉(Bimbilla),該城是納能巴族人的重鎮,座落在迦納北部地區(Northern Region)的東南角。
阿布達拉從小接受的教導是真正的納能巴族人就是穆斯林,然而在他日常生活中,精靈崇拜也同樣重要。問他怎麼會成為基督徒時,他微笑著告訴我們他信主的見證:「因為我看見了光!多年來我不時會看見這光,那是一道無法形容的純潔的光。那光和我曾經見過的由巫術或邪靈所發出的光不同!一天晚上,我夢見這光升起照在我女兒身上。不久,鄰近部落一位牧師來邀請我女兒到他太太的學校讀書。因為那個夢,我同意了,我甚至允許女兒告訴我們在學校敬拜時學到了什麼。」「有一次,我病得很嚴重,一天班主任受聖靈感動要為她學生家裡生病的親人禱告。那天上午,我躺在家裡的墊子上,突然看到那道光,病就一下子好了。當女兒回來告訴我在學校禱告的事,我就知道是誰醫治了我。我開始和女兒一起去教會,牧師花時間為我講解福音,幾個星期以後,我和女兒都接受耶穌作我們的救主。」在西非這麼偏遠地區的一個小角落, 耶穌的光就像黑暗中的燭光照耀著。

天父,我要謝謝你,用奇妙的方法親自牽引阿布達拉認識你,將你的救恩賜給他們一家人。謝謝你的光照在西非偏遠的一個小角落,讓我們知道你真是不偏待 人,願意救一切相信你的人。因此,我要懇求父神拯救更多的納能巴族人。我也要為在濱比拉極少數的基督徒禱告,求父神差派他們有負擔去向納能巴族人傳福 音。也求父神堅定像阿布達拉這樣的新信徒的信心,成為勇敢的見證人。奉主名求,阿們。

北非-回歸到先祖的信仰

早期北非曾是基督教中心,孕育了許多偉大的教會領袖,如奧古斯丁、特土良等, 激勵了歷代無數的基督徒。雖然北非曾有如此偉大的屬靈資產,但是在第7世紀伊斯蘭教來到北非時,基督教就開始失了去這個堅固堡壘。12世紀,阿拉伯貝都因人入侵之後,本土基督教更是蕩然無存。今日北非的國家,從毛里塔利亞到利比亞,有99%的人說他們信奉伊斯蘭教。然而,最近情況開始有了轉變。請讀以下的真實見證:

柏柏爾人世代都居住在北非山區,過去他們見證了許多入侵者的來去——腓尼基、希臘、羅馬、阿拉伯、土耳其、法國及英國。今日大部分北非人融合了柏柏爾和阿拉伯文化,這裡長久以來一直是「伊斯蘭之家」和西方世界衝突的最前線。 拉費克(Rafiq)是個柏柏爾人,他和數百萬同胞一樣,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選擇離開北非來到歐洲。拉費克認為自己比較像歐洲人,而不像一個穆斯林。他是一個才華洋溢的音樂家,人們鼓勵他創作音樂劇,不知何故他竟選擇了耶穌生平為題材。數星期之久,他埋首於福音書中,結果音樂劇創作完畢,他也相信並接受了耶穌的救恩。拉費克帶著他的新信仰回到北非時,發現有數千名柏柏爾同胞也和他一樣,轉向了他們先祖的信仰。他們經歷到先祖奧古斯丁在15個世紀以前所描述的:「惟有在基督裡面,靈魂才尋得安息。」一位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說:「我們的先祖是基督徒,奧古斯丁跟我們一樣是柏柏爾人,如今我們只是回歸到先祖的信仰。」

天父,今天讀到拉費克的見證,看到他因為閱讀聖經而認識了真神,真讓人感到高興,也讓我們再次被提醒,「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懇求父神讓更多北非人能接觸到你的真理,也能好像拉費克經歷到基督的愛與平安。要特別為過去許多年成為福音信息出口的衛星電視和廣播電台事工禱告,求父神繼續使用他們接觸更多人,供應他們在事奉一切所需。為北非的基督徒家庭禱告,求父神讓他們在激烈的逼迫中,仍能教養出愛主的孩子,使信仰可以很好地傳承下一代。奉主名求,阿們。

東非-馬其頓的呼

3億5千7百萬人口的東非就像西非一樣,曾經遭受穆斯林和基督徒入侵者的剝削,並且這兩個不同信仰的族群世世代代都捲入衝突之中。西元614年,伊斯蘭教開始傳入東非,起因是一群穆斯林為了避難,被穆罕默德差往東非尋求庇護,從此伊斯蘭教在東非展開了序幕,並在隨後幾個世紀內不斷地 擴張。1千多年以來,伊斯蘭教已成為東非地區最主要的宗教。但,這情況在改變中。請讀以下真實事件。

埃利亞是一位東非宣教士,他住在索馬里難民營裡。有一晚,一位索馬里教長阿卜杜拉意外來訪,嚇了他一跳,不知來訪者有何意圖,是否是激進的武裝分子要向他施暴?當埃利亞一打開門,教長便迫不及待地問:「耶穌的血真的能付清世上每一個人的罪債嗎?」埃利亞緊張地回答:「是真的。」然而,教長突然很激動地說:「耶穌的血不可能赦免我的罪!」隨後,教長告訴埃利亞他曾在索馬里戰亂中所犯下的殘酷暴行,說完便顫抖地哭了起來說:「我真的很需要得到釋放!」埃利亞向老教長說明主耶穌的救恩,並與他一起禱告,那天晚上老教長便蒙恩得救了。當他離開時,緊抓著埃利亞的肩膀說:「你走在街上,看到我頭戴穆斯林帽子,又蓄著鬍子的樣子,也許你會怕我……但你要知道,我們的內心很空虛,你別怕我們,我們需要福音。」「那就是我的馬其頓呼聲」埃利亞說:「我從未忘記它。」

天父啊,但願我們都能聽到「馬其頓呼聲」!也願有更多東非基督徒願意回應「馬其頓呼聲」,將福音傳給他們的穆斯林鄰舍,讓生活在烽火連天的索馬里和鄰近 地區的穆斯林,能夠從耶穌基督的福音中找到平安與自由。祈求父神保守新興的穆斯林歸主運動,能持久且深根建造地在東非地區漫延下去;求聖靈帶領更多穆斯林願意打開心門,尋求三一神的救恩。奉主名求,阿們。

東非-沃馬部族Orma和瓦迪Wardei部族

東非沃馬族和瓦迪族的生活令人想起約翰福音10:13-14耶穌稱自己為好牧人的 經文。一位在當地事奉的同工這樣寫:「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喜歡觀看沃馬人放牧歸來的情景。先是小男孩趕著山羊和綿羊經過,然後是男人帶著牛群。當他們 抵達村莊時,我聽見動物的叫聲,夾雜著孩童的歌聲,和牛群的蹄聲,大家都很 興奮。牧人認識每隻牲畜,牠們也認識牧人;牲畜會認得回家的路,但偶而有一隻走失了,牧人就會回到樹叢尋找牠,直至找到為止。如果找不到,第二天全家人就會一起找,直到找到了才肯罷休。」

瓦迪人和沃馬人的生活方式類似,都住在肯尼亞的塔納三角洲區。我們對他們所知不多,也沒什麼機構專門向他們傳福音。他們和其他族群不相往來,不過這兩族的人會通婚。瓦迪的婦女通常負責修建傳統的房子,還要拾柴、做飯、賣牛奶、打水和照顧小牛;男人則照顧牛群,帶著牠們到各處尋找草原。瓦迪人都信奉伊斯蘭教,有些男人會娶多個妻子,尤其是擁有許多牛隻的人或村裡的領袖。瓦迪男人常咀嚼「巧茶」(Khat), 這是生長在該地區一種植物,其成分作用像毒品一樣。在這地區買賣巧茶非常普遍,甚至還有外銷到歐洲。傳說瓦迪人源於沃馬部落,曾被索馬里人擄去有四代之久,直到肯尼亞獨立後他們才重返家鄉。之所以有如此傳說,很可能是他們說索馬里語,而不是說沃馬語。反正這兩個部族有著相同的歷史和關係。讓我們為他們未來能找到好牧人禱告。

祈求天父幫助東非的沃馬族和瓦迪族能在他們的草原上,找到那位真正的好牧人——主耶穌。要特別為那些已經對「巧茶」上癮的人禱告,求父神使他們能脫離毒癮的捆綁,並且遠離毒品的交易。懇求父神差派非洲其他地區的信徒去到沃 馬族和瓦迪族當中,將好牧人為羊捨命的好消息告訴他們,幫助他們回歸到主的羊圈內。奉主名求,阿們。

阿拉伯世界-聖經發源地阿拉伯

阿拉伯世界是「伊斯蘭之家」的主廳,是各種族和民族的混合體,見證著第7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征服者的傳奇。今日阿拉伯國家聯盟已擴展到22個會員國, 說阿拉伯語的人構成了世界第4或第4大的語言群體。

感謝主,今天透過衛星電視或廣播電台節目,以及宣教士和古代基督徒的見證,使阿拉伯穆斯林能聽到福音。我們要祈求聖靈使聽到福音的人能承認自己需要救主,正如以下這則見證。

馬哈德是一個58歲的退休商人,他信主之後帶領了70個家庭的成員跟隨基督,還帶領一群祕密信徒查經和敬拜,一同在基督裡成長。 馬哈德生命的轉折點是在他心愛的妻子去世時,當時他過度憂鬱,以致引發心臟病,最終需要動手術。「醫生告訴我存活的機率不超過5%。當我進行麻醉時,我向阿拉禱告,心中卻沒有絲毫平安,就在我快失去知覺時,連續三次呼叫:『耶 穌』,當下我立刻就感到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平安。」在整個麻醉過程中,我在異象裡看見耶穌和我妻子在一片美麗的草原上,他們看起來很快樂。我感到一陣喜樂湧入生命中,很想和他們在一起……我向他們走去,卻飄了回來,我真不想重回這個世界。」「我永遠忘不了那個異象。手術之後,我的心就與耶穌相連。從前我害怕死亡,如今我知道死後會與妻子和耶穌在一起。」「我的妻子一直愛著耶穌,她總是想親近耶穌」馬哈德拿起一個仿達芬奇《最後晚餐》的石膏像,就是市場上賣給遊客的紀念品,微笑著說:「這是她多年前買的,等我們回到天家時,我會問她還記得否。」

感謝天父,因為你是那位親自尋找失喪靈魂的神,總是願意,甚至是渴望與人相近。滿有慈愛憐憫的父神,懇求你就繼續憐憫住在聖經發源地的阿拉伯人,讓越來越多人能認識 真正能拯救他們的真神。至今,還有無數的阿拉伯穆斯林尚未聽過福音,求父神為他們敞開福音的門。也懇求父神特別保護阿拉伯那些歸信基督的穆斯林,保守他們不會因為追隨基督而遭受逼迫。奉主名求,阿們。

阿拉伯世界-埃及家庭教會領袖的分享

2014年1月,埃及起草了一部新憲法。新憲法第一條宣稱埃及是伊斯蘭國家;第二條立伊斯蘭教為國教,伊斯蘭教法(Sharia)是國家立法之本。儘管新憲法比舊的較為保護少數宗教族群如基督徒、猶太教徒的權益,但事實上人民並沒有完全的宗教自由,改變信仰仍然屬於非法之事。

柏洛斯在埃及負責一個基督教機構,他如此描述在埃及的基督徒:「一方面,埃及的基督徒充滿喜樂,因為他們享受著主內肢體之間誠摯的愛和關係;另一方面,他們卻為生命擔憂,因為他們離棄伊斯蘭教,被人們看為是叛徒。然而,基督徒們願意向親友活出愛的生命,這樣的愛打動了全家人,願意信靠又真又活的父神。他們為耶穌作了美好見證。」「我們在埃及做的是冒險的事工,因為這裡不像其他國家有信仰自由;我們不能公開事奉神,因為在埃及向穆斯林傳講耶穌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不但會受到 政府的禁止,也是不為埃及社會所接受的。」 「埃及基督徒信了耶穌以後,很渴望能把父神的愛傳給同胞們,於是我們藉著培訓與網絡來支持他們,或者幫助他們做小生意維生,如出租車服務等,這樣他們就能夠在經濟上獨立。」 「我們也做醫療服務,免費為窮人體檢和提供急需的藥物。我們儘量做事明智,著重於建立友誼關係,避免和穆斯林討論或爭論。穆斯林鄰居看見我們這樣行事為人,一般會打開心門向我們詢問關於信仰的事,我們就會把握機會把父神的愛告訴他們。」「我衷心盼望埃及的基督徒對耶穌有活潑的信心,希望無論他們住在何處,都能為信仰作美好見證。父神的國正在埃及建立起來!」

天父,正如聖經的應許「一人得救,全家都必得救」,求父神幫助埃及初信者的家庭也能認識基督,全家得著救恩。也幫助埃及基督徒能堅定持守信仰,並賜他們話語與智慧向鄰居傳福音。特別為信耶穌的穆斯林家庭禱告,盼能建立更多家庭教會,以神的話栽培信徒,使他們能成為門徒,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奉主名 求,阿們。

阿拉伯世界-敘利亞難民遇見了爾撒

大批敘利亞難民湧入約旦邊界的安全地帶,在我們的社區處處可見到他們。教會裡的阿拉伯基督徒們張開雙臂接納這些寶貴的靈魂,竭力用愛心幫助他們。成群的敘利亞人到教會辦公室來祈求我們奉耶穌的名為他們禱告!因著禱告蒙應允,他們經歷了父神的大能,愈來愈向父神敞開心門。

巴達媽媽每週日都坐在教會第二排,她蒙著頭和周圍的基督徒不同,但她毫不在乎。她是一位年老寡婦,駝著背,滿手老繭,見證著她一生的勞苦。她有許多孩子,有的已經死了,有幾個還留在敘利亞,最近耶穌應允她的禱告,找到了失散的孩子,她在全教會面前為此事作見證。以下是她所分享的另一個奇蹟,為要榮耀主耶穌:
最近,一位名叫爾撒的人凌晨兩點半來到巴達媽媽家,給她100元約旦錢(相當於90歐元)。她以為爾撒是教會的一位同名弟兄,但這位弟兄卻聲稱自己當時沒去巴達媽媽家,而是在家裡睡在妻子身邊。巴達媽媽突然明白,來看她的是爾撒麥西哈(Isa Al-Maseeh)——耶穌彌賽亞!她也曾請求教會為她的孫子禱告,因為她的孫子被I S抓去受審判,恐怕難逃一死。後來她得知耶穌來看她的同一時刻,她的孫子被釋放了!在她孫子之前受審的人無一例外的都被處死了,只有他,輪到極端分子審判他時,沒有說什麼,只是看了看他,就叫他離開。當日, 他就回到母親家裡。這完全是奇蹟!巴達媽媽常常穿著端莊的穆斯林服裝,勇敢地站在滿是阿拉伯基督徒的教會當中,為禱告蒙應允讚美耶穌。我們的阿拉伯牧師常勸勉大家要像她那樣有信心。

天父,現在有更多敘利亞難民湧入歐美國家,祈求父神向他們顯示你的愛。感動全世界的基督徒能張開雙臂愛那些難民,並與 他們分享福音。也求父神使敘利亞難民中有大批穆斯林歸主,在信望愛中成長。奉主名求,阿們。

阿拉伯世界-他們和我沒什麼分別

尤絲亞今年39歲。她家是三代同堂的難民。我們去探望她時,她的7個孩子分散在房間各處,呆呆地看著我們;她的老母親滿臉皺紋,盤坐在墊子上。一會兒,老母親不知何故,突然大聲地叫嚷她所見過的恐怖事情,又哭訴她的身體和靈魂正承受極大的傷痛,因為她想起了自己失蹤的兒子們時,心中傷痛,淚如泉湧。

我馬上離開坐墊,用力抓緊她的手,奉主耶穌之名為她禱告,她終於平靜下來。接著,我們到樓下探望其他人。男人們談論政治和戰爭;女人則聊起了家常和傷心事。這家人的奶奶,我稱呼她「阿瑪媽媽」,親吻了我,並把手按在我的腹部大聲地說:「願神賜給你一對雙胞胎!願祂給你雙倍的福氣,因為你心地純潔,還為我們一家人禱告!」她的話就像神發出的愛箭射中我的心。我含著淚雙手撫 胸,好像要把這親愛婦人所說的預言嵌入我的身體,不讓它漏出來。我告訴她最近我小產的事,她握住我的手好久好久。此刻,她從深海般的哀傷中出來,進入 我們的小世界安慰我們。接著她指著她的媳婦,低聲說:「她和你在同一天失去了孩子。願神把祂所拿走的歸還給你們。」這時尤絲亞也來到樓下。阿瑪媽媽再次祝福我,說:「願神多次賜你雙胞胎!」我笑了,看了看尤絲亞。尤絲亞說去年她真的懷了雙胞胎, 但是也流產了。大家沉默下來靜靜地喝著熱茶,分擔著彼此的一小杯傷痛。尤絲亞很快打破沉默說了一件好笑的事,驅散了房間裡的哀傷,我們一起笑著。小屋裡的人因國家和文化的不同原本存有隔閡,此刻卻都有 了同樣的感覺。

天父,懇求感動各地的基督徒願意向難民們張開雙臂,成為你愛的見證。特別要為敘利亞的難民禱告,他們正處在極悲慘的情況,懇求慈愛的父憐憫他們,讓他 們在失去了一切,卻不會失去盼望,因為他們得著了永生。父,也在他們一切所需上,能得到實際的幫助,盡快重建生活。為福音能在敘利亞的難民當中廣傳, 深植民心。奉主名求,阿們。

波斯世界-成千上萬的伊朗人歸信基督

1979年,霍梅尼(什葉派教長)領導伊朗革命成功,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然而,另外一個關於救贖和重生的故事,也在「伊斯蘭之家」的「波斯房間」展開。

霍梅尼上台以來,成千上萬的伊朗難民逃到了世界其他國家。在他們所到之處,都有伊朗穆斯林歸信耶穌的人所成立的家庭教會。過去20年,伊朗發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又因宗教問題多年陷入戰爭之中,令許多穆斯林開始思考,到底這個傳統留下來的宗教是否值得他們追隨?這一位「阿拉」是否真能拯救他們?加上基督徒在他們當中勇敢的見證,活出美好的生命,於是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伊朗人歸信基督。以下的故事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

兩年前,納迪雅和她的家人逃離伊朗。他們去到新的國家定居,受到了基督徒的熱情歡迎。有一次,納迪雅和丈夫一起參加一個專為伊朗移民舉辦的基督徒婚姻退修會,主要是幫助穆斯林背景的夫婦,能按基督教原則來建立婚姻,學習聖經所教導的夫妻之愛。在退修會中,有一個練習是要幫助丈夫向妻子表達愛,當時納迪雅的丈夫主動出來示範,他拉著納迪雅的手,在眾人面前勇敢地說:「納迪雅,我愛你!」然後公開親吻了她。回憶起這段往事,納迪雅臉上泛起紅暈說:「結婚以來,這是他第一次說愛我。」後來,納迪雅的丈夫意外去世,有人問她如何面對如此巨大的傷痛和損失,納迪雅回答:「是耶穌的應許。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耶穌背負著我,給了我不尋常的平安。」

天父, 凡相信你的人,無論生活遇到多大困難和挑戰,都可以從你支取能力,但願更多波斯人能像納迪雅,得到寶貴的救恩,與神建立個人的親密關係。特別要為已經歸信基督的波斯人禱告,求父神使他們在基督裡紮根深而廣。為伊朗的領袖們禱告,求父神使他們改變心意,願意為人民謀求福利。也為西方基督徒禱告,使他們消除對伊朗的仇恨與恐懼,以愛與憐憫取而代之。奉主名求,阿們。

突厥斯坦-最廣大的未得之民突厥人 

突厥斯坦(Turkestan)是2億突厥族人的家園(注1),共有227個突厥族群,分布在15個國家內,東西綿延共4000英里。東邊是從突厥族的發源地——蒙古西境的阿爾泰山脈開始,跨越中亞大草原,再越過俄羅斯南部,然後經土耳其,到歐洲巴爾干國家。

自1453年奧斯曼帝國以來,突厥族穆斯林就把突厥斯坦當作伊斯蘭的根據地。然而,過去20年內,神的靈不斷在這片土地上攪動人心,無數中亞突厥人在耶穌基督裡獲得新生命。這屬靈的覺醒源於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史達林強迫國內大批德裔基督徒遷往突厥斯坦內地的中亞,無意中使他們深入了世上穆斯林最集中的地區之一。1989年,當「鐵幕」崩塌之後,一批又一批的西方基督教宣教士首次進入中亞,為這地方帶來聖經翻譯、福音媒體,蓬勃地展開了各種宣教事工。今天,許多突厥斯坦地區的教會已被關閉,宣教士也被驅逐出境,然而當地穆斯林歸主者接下了福音棒子,他們在各處設立家庭教會,並與親友們分享基督的愛和福音的大能。是什麼方法使突厥斯坦穆斯林歸信基督呢?答案是:神在夢中顯現、擁有母語新約聖經、耶穌傳影片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們親自找到那位永活的基督,因祂垂聽並應允了他們的禱告。這位永活的基督能觸摸到人靈魂的深處,沒有任何其他宗教、學說、主義和事物 可以代替或填滿的。
注1 什麼是「突厥人」?突厥人(Turkic)為歐亞大陸的一個主要民族,有匈奴的血統,以狼為圖騰,如今人口約有近2億人。這個民族曾經在 西亞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叫做「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 或 Turkish Empire)

掌管歷史的主,人類歷史中雖然曾出現無數看似很有能力的帝國君王,但他們最終還是消失了,唯有永恆的三一神始終掌管著宇宙萬有,配得我們的頌讚!我們要懇求父神眷顧各地近兩億人口的突厥人,他們曾有過屬靈覺醒,現在各地都有屬神的人,求父保守他們能在主裡持續成長。他們當中有穆斯林因為歸信基督而遭受逼迫,求父神保護他們。目前宣教事工遭到壓制,求父激勵當地的信徒能有智慧傳福音。也為數千個還沒有聽到福音的突厥斯坦村落禱告,求父預備他們的心,差派福音使者去到他們中間。奉主名求,阿們。

突厥斯坦-吉爾吉斯坦南部說烏茲別克語的人

目前吉爾吉斯坦南部大概有80萬人說烏茲別克語,這些人有維吾爾人、突厥人以及烏茲別克族人。他們大多數住在靠近烏茲別克斯坦邊界的費葛納谷地,是一個農產富庶的地方,也是整個中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人們經常會為了爭取貿易、土地和水資源而引起糾紛,尤其不同的民族之間更是衝突不斷。過去十年之中,隨著吉爾吉斯民族主義的抬頭,這地區開始發生種族暴亂(2010年);伴隨著法律、政治及經濟問題的加重,使說烏茲別克語的少數民族生活更形困難。所有說烏茲別克語的人幾乎都以穆斯林自居,最近原教旨主義興起,更加深了伊斯蘭教的影響。表面上,愈來愈多的人從伊斯蘭教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但也有人更真誠地尋求父神,以下的這個例子便是如此。

納迪姆說烏茲別克語,他與妻子和五個孩子住在吉爾吉斯坦鄉下。20多年來,他為反覆出現的噩夢所苦,曾看過許多醫師和心理醫生,都無法幫助他解除這噩夢帶給他的困擾,納迪姆知道他只有遇見奇蹟,才能終止這個噩夢。當納迪姆正在考慮是否要去一趟麥加的時候,卻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一些基督徒,他們為他以及全家人禱告。一開始,納迪姆噩夢持續時有時無,但每當有人奉耶穌的名為他禱告,那個晚上他就能睡得安穩。現在,他已經完全擺脫了噩夢。納迪姆得到一本新約聖經後,就將它隨時放在衣袋裡。因著他渴慕學習聖經,他的全家人和他們網絡裡的人也都有機會聽到父神的話語。

求父神使像納迪姆那樣的慕道友,能藉著基督徒、神蹟奇事或聖經的話,遇見救主耶穌基督。也求父神不單拯救個人,還憐憫慕道友的家庭,和他人際網絡裡的每一個人,讓他們都能同得福音的好處,能進入父神的國。為吉爾吉斯坦南部 說烏茲別克語的少數民族得到公正與希望禱告。奉主名求,阿們。

突厥斯坦-波斯尼亞—黑塞歌維那—文化、衝突和十字架

波斯尼亞—黑塞歌維那擁有十分美麗的景色,但在20世紀時,一場最慘烈的戰爭卻發生於此。今天,走在薩拉熱窩的街道上,會看到滿佈彈孔的牆,讓人想起那長達4年、令人飽受折磨的戰爭。

戰爭中最血腥的事件發生在小鎮斯雷布雷尼察,在那裡塞爾維亞軍殺害了8000名波斯尼亞穆斯林男人和男孩。民族宗教主義在此成為殘暴勢力的偶像。種族戰爭使得福音工作在這片土地上艱難展開。衝突起源於1389年土耳其穆斯林軍隊在科索沃之役戰勝了塞爾維亞族,種下了仇恨的種子。1990年代,當蘇聯解體之後,這個區域的種族對抗變得激烈,塞爾維亞人(東正教)和克羅地亞人(天主教)與波斯尼亞穆斯林之間再度爆發戰爭。雖然戰爭不是因宗教而起,但不同的宗教卻區分了不同的族群,彼此都利用宗教之名爭戰,並且都明顯地犯下許多暴行。塞、克兩軍甚至以基督的十字架為旌旗的標誌。事實上這場戰爭和當年耶穌教導在羅馬暴力統治下的人要「愛你的仇敵」相距何其遠?這種宗教部落主義和耶穌所說的「用心靈和真理敬拜天父」相差又何其遠?

今天,我們怎能期待波斯尼亞—黑塞歌維那的穆斯林歸信「基督教」呢?基督教在他們心目中等同於屠殺者!十字架既在戰爭中受到玷污,穆斯林怎能明白耶 穌在十字架上彰顯的愛呢?然而,這裡的穆斯林多麼需要遇見和平之君耶穌啊!

天父,在波斯尼亞—黑塞歌維這塊曾經鋪滿鮮血仇恨的土地,不是時間可以抹去的,只有主耶穌十字架和好的真理才有可能重建受傷的心靈,於是我們懇求父神使住在那裡的基督徒能活出主耶穌滿有恩典的福音,願基督的愛能重新觸摸、撫平這段受傷的歷史。願在波斯尼亞—黑塞歌維那這塊受傷的土地因聖靈的工作,能發生真正的和好,在基督裡面不分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波斯尼亞人;穆斯林、東正教徒或天主教徒。也求父神保護年輕的穆斯林不受極端主義的誤導,求讓基督的愛能滿足他們飢渴的心,願他們在夢中遇見主。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西部-有新的改變!

南亞西部包括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半部。這個地區在印度、突厥、波斯及其他文化的影響下,境內3億1千5百萬穆斯林形成186個不同族群,世世代代衝突不斷。

南亞西部內地的穆斯林部族普遍輕看婦女,視女性如物品。一位穆斯林歸主者——阿赫邁德說:「我們的文化視女人如鞋子,當她們變老了,就會被丈夫當作舊鞋子一般扔掉。如果妻子做了不討丈夫喜悅的事,丈夫可以揪著她的頭髮穿過街道,拖到墓地把她活埋。」然而,今天在南亞西部的信徒群體中有了轉變。改變的起因是從一場工作坊開始。兩位來自美國的女宣教士要為一個部落的婦女舉辦工作坊,但丈夫們決定不讓妻子去,而由他們代替妻子參加!令這些男人們難以接受的是,教導他們的是兩位女人。午餐間,翻譯員阿赫邁德不經意地問老師唐娜:「我們不應該打太太嗎?聖經是怎樣教導的呢?」唐娜和他深入地討論,並列出很多經文說明丈夫應該怎樣對待妻子,如何用犧牲的愛來愛她們。次日清晨阿赫邁德說:「我們整夜沒睡,一直在談論耶穌如何看待女人,還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妻子。」接著,那些男人們一一站起來說:「我再也不打太太了,我要尊重她。」就如此簡單嗎?阿赫邁德承認:「的確不容易,對我們來說這是個重大的改變。」課程結束後他們發起了婦女事工,男人們要求接受更多裝備向婦女傳福音。今天他們已經成立數百個婦女聚會。阿赫邁德說:「去年超過100間教會的領袖說他們不再打妻子了。」

改變人心的神,我們要為發生在阿赫邁德身上的見證讚美你,期待福音的大能能滲透南亞西部這個充滿戰爭、衝突、凶殺和不公的地區,以三一神的愛、平安和喜樂來取代。我們信主的人正經歷如此美好的生命,真的很盼望南亞西部許多穆斯林也能得到這樣的新生命。為新信徒來禱告,求父幫助他們能不斷成長,因聖靈的工作,活出像主耶穌的生命。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西部-說馬拉地語的謝赫人

謝赫穆斯林在全球超過2百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謝赫人是印度中部德干高原上主要的遜尼派穆斯林。講馬拉地語的謝赫穆斯林居住在 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鄉村,估計有250萬人。

「謝赫人」(Shaikh)原是指純阿拉伯後裔的部族,現在則專指印度中、南部的穆斯林族群,他們在3、4個世代前由信奉印度教的低等種姓改信伊斯蘭;還有印度北部信印度教的高等種姓,因接受蘇菲派傳教士的信息而改信伊斯蘭。印度的謝赫人社區有時和他們周圍的穆斯林顯然有別,但他們經常混雜在一起。謝赫人沒有傳統的職業。鄉村的人通常作雇農;城市裡的人教育水平較高,通常受雇於小生意、政府部門或是私人服務業。謝赫人都屬於遜尼派穆斯林,但是他們的 宗教操練並非正統的。總體來說,印度的伊斯蘭教有強烈的神祕色彩。他們很崇拜當地穆斯林聖人,不但過分裝飾聖人的墳墓,還在墳墓前奏樂歌唱,連印度教徒都被吸引而來。蘇菲主義教導所有宗教最終都領人歸向阿拉。說馬拉地語的謝赫人慶祝遜尼派穆斯林的主要節日和聖日。他們的兒童接受基本宗教教育,近年來印度中產家庭有能力讓孩子受更高的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些人已深受世俗主義和物質主義的影響。目前還沒有謝赫人的馬拉地語版聖經,但許多人能說烏爾都語或印地語,他們可以使用這些語文的聖經和《耶穌傳》影片。

求聖靈在講馬拉地語的謝赫農民心中動工,使他們聽到福音後,能明白並且接受福音。幫助謝赫人當中的新信徒能在神的話語中扎根、每天在信望愛中成長並順服神。為不識字的人禱告,求父神為他們預備適合的方法聽到福音,供應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如經文朗讀、故事等,並能大量地分發。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西部-阿富汗的年輕人—尋求,就必尋見!

在某些國家承認自己跟隨耶穌,有可能會成為極端分子施暴的對象,在那裡作主門徒是一項艱鉅且危險的挑戰。然而,阿富汗有一位信徒分享了這個故事……

我在社群網站認識了一位年輕信徒。我一直都很謹慎不和他本人碰面,卻無意間將我的手機號碼給了他。他日夜不停地聯繫我,要求和我見面,並請我給他幾本新約聖經。我為此禱告之後,終於同意和他見面。我和家人道別,又吻別孩子們,然後同另一個年輕信徒一起開車到他住的那一區。我把車子停在離會面地點很遠的地方,然後告訴同行的朋友:「如果過了10分鐘還沒有我的回音,你就趕快把車開走,然後你們全部都要馬上撤離這個城市。」當我一見到這位弟兄時,他就很熱情地擁抱我,表示非常高興能見到我。老實說,當他向我靠過來的時候,我心中還在想要怎麼逃走!在他不斷地保證之下,我鼓氣勇氣把兩本新約聖經交給他,他非常開心,說終於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東西了!第二天,我們又見面,他向我說出他的故事…… 原來他一直都在尋求更認識耶穌, 但他在自己的城裡找不到其他信徒,所有信徒都隱藏起來了,所以他決定存錢買一台二手電腦,又借到網路連結裝置,學會了使用電子郵件和社群網站,開始在網路上尋找國內其他信徒,終於克服萬難找到了我!他非常興奮想要從我這裡更認識耶穌,他的家人也是如此。他也會和其他人分享他的得著。有時父神會用我們不能理解的方式動工。一切榮耀都歸給父神!

天父, 但願我們能預備好自己,成為奉差遣,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今天要為阿富汗渴慕認識耶穌的人禱告,求父神為他們開門,使他們能尋見基督,也有管道能更認識主,和聖經的教導。為這個國家求和平,願人能自由敬拜父神和尋求父神。為所有的祕密信徒祈求,求父神保守他們平安,多方鼓勵堅定他們的信心。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的東部-擁有屬於自己的母語聖經

南亞的東部人口密集,有8億多居民,其中近2億5千萬人是穆斯林。這區域的主要族群是住在孟加拉和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孟加拉人,另外還有其他64個穆斯林族群。聖靈在這些群體中已多次激起穆斯林歸主運動,賜給人在耶穌基督裡的新生命。

威廉克理在1809年出版第一本孟加拉語聖經時,當時多數孟加拉人不是印度教徒就是穆斯林,他知道所選擇的宗教詞彙,將會影響穆斯林或是印度教徒對聖經的接受度,於是選擇了偏向印度教徒 的詞彙,比如用梵語的Ishwar稱呼「上帝」,沒有用穆斯林的 Allah或是Khoda。隨後的170年,威廉克理的用詞使穆斯林誤以為基督徒所敬拜的神,就像印度教的眾神之一。1970年代初期,譯經使者首次為穆斯林翻譯聖經,而且使用Khoda稱呼上帝。Khoda出自烏爾都語,當時東、西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和基督徒都用Khoda稱呼上帝。1971年,孟加拉脫離西巴基斯坦取得獨立,孟加拉人不再使用烏爾都語,之後他們便改用Allah(阿拉)來稱呼神。因此,譯經使者在2000年出版《穆斯林孟加拉人通用語聖經》時,就採用阿拉。雖然西方基督徒把阿拉和伊斯蘭教聯結在一起,事實上阿拉的使用起源于基督教。譯經者知道基督徒與穆斯林的差異,不在於他們用哪個名字來稱呼神,而在於他們對上帝的神學觀。唯一能幫助穆斯林認識神的,是讓他們使用自己的母語研讀聖經。有了這本聖經,南亞東部的穆斯林就能自己讀聖經,並且明白聖經中的上帝不是印度教的神明,而是那位創造天地、愛他們、甚至將自己的兒子作為贖罪祭,成為他們的救主。

感謝天父很早就興起人為各民族翻譯母語聖經,正如聖靈在使徒時代就讓門徒用人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求天父讓更多南亞東部的穆斯林能有機會讀到以 他們的母語翻譯的聖經,以致認識三一神和能使他們得自由的真理。求天父讓無數從未聽過基督福音的南亞東部穆斯林,至少有一次機會聽到福音。也求父神 保守穆斯林歸主者和其他基督徒能活出愛和合一的見證。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的東部-充滿戰亂歷史的坎普爾 

坐落在恒河之濱的坎普爾(Kanpur) 是印度北部重要的工業和教育中心,人口約四百萬,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市民以印度教徒為主,穆斯林約佔20%,他們大多數是窮人和文盲。

坎普爾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很多暴力事件,有的為爭取自由,有的因為政治、文化和宗教不同而爆發衝突。1801年英國佔領坎普爾,將它設立成重要的英軍據點;1857年印度爆發第一次獨立戰爭,又稱「印度兵變」,這是印度人首度大規 模反抗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坎普爾駐紮區,當時有300名英國人在現今稱為「加特大屠殺」的地點被殺;之後在比比加爾(Bibighar)又發生了一次大屠殺,約120名英國婦女和兒童被殘酷地殺害、肢解,然後拋入枯井中。歷史學家認為這次事件的導火線,是印度人聽到從安拉阿巴德傳來的東印度公司救援軍犯下的暴行,而對他們採取的報復行動。除此以外,各種社區暴亂和幫派罪行也玷污了坎普爾的歷史。1913年著名的坎普爾清真寺事件,成為象徵印度穆斯林政治運動的開端。那一次是英方為了修建公路,要拆除或遷移清真寺的淨禮設備,穆斯林為了維護清真寺而組織委員會,暴亂隨之而來。同年還發生了一場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衝突,造成166人死亡,480人受傷,其中身兼獨立運動倡導者、印地語革命報的創辦人、印度國大黨領袖的伽內什(Ganesh Shankar Vidyarthi)也在這場衝突中被殺害。1992年,一名綽號「黑孩子」的著名罪犯勾結政黨,多次參與坎普爾動亂,還毀壞了離坎普爾200公里之遙的巴布爾清真寺;2001年,因阿富汗的佛像被毀壞,又有印度教徒在德里燒毀古蘭經,再次激起坎普爾暴動。

天父,我們要為過去曾發生許多暴亂的坎普爾禱告,求父神恢復這片土地的和平,使不同宗教群體能和平共處。在坎普爾有少數的基督徒,求父神幫助他們能活出主耶穌的愛和憐憫,願主的身體得到復興。懇求父神差遣更多工人將和平之 君的信息帶到坎普爾。奉主名求,阿們。

南亞的東部-孟加拉的達卡大學

達卡大學(University of Dhaka, DU)成立於1921年,是孟加拉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早年享有「東方牛津」的美譽,設有各科系和研究所,學生超過3萬8千人,教職員超過3000人。其校訓為「真理必勝!」

有位年老教授喜歡帶訪客到藝術大樓前面參觀一座大型紀念碑,它是兩位男性和一位女性英勇地往前行的雕像。這座紀念碑是紀念孟加拉解放戰爭,並提醒訪客達卡大學在孟加拉現代史上的卓越貢獻。在印巴戰爭之後,達卡大學成為革新和民主運動的中心。老教授堅定地說:「我們會繼續保持這個傳統。」近年,大學開設一個新科系:「世界宗教與文化系」, 授課老師 不限於校內的講師,其他相關宗教的學者也會受邀來授課。這科系歡迎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他們認為需要熟知每一種信仰,才能尊重別人的信仰。因為達卡大學開設了這科系,使僅佔人口0.5%的基督徒少數族群有了一個向孟加拉社會發聲的機會,可以在大學教導完整的福音,並且分享耶穌基督的故事。約300名學生有機會讀到聖經,並且逐年學習聖經的真理,從中知道父神對他們的愛,及為他們所預備的救恩。

天父,感謝你使用達卡大學的「世界宗教文化系」成為福音的出口,求父神讓這大學能夠繼續保持開放的態度,有更多學生透過這科系認識真神。賜屬天的智慧給每一個基督徒講師和教授,使他們在課堂上的教導能幫助學生們沒有攔阻和障 礙聽到完整福音內容。也懇求父神打開學生的心靈和思想,使這所大學的校訓「真理必勝」終將成真。奉主名求,阿們。

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穆斯林歸主運動的三個浪潮

在「伊斯蘭之家」中, 印尼—馬來西亞區塊是從馬來半島一直延伸到印尼群島,其中包括了新加坡、文萊、菲律賓和泰國南部等鄰國。這區塊是超過2億穆斯林人口的家園。

這地區曾發生多次穆斯林歸主運動的浪潮,最早要追溯到1870年沙得拉(Sadrach Surapranata)所開始的事工。沙得拉原是一位印尼的穆斯林,後來成為傳道人。在1873年之前,沙得拉已見證了2500百位以上的爪哇穆斯林歸信耶穌基督,這是在默罕默德死後的1238年間從沒有見到過的事!1924年沙得拉去世之時,估計已有1、2萬有穆斯林背景的印尼人受洗成為基督徒。

穆斯林歸主運動的浪潮分為三個高峰。第一次是以上所述沙得拉的拓荒突破;第二次發生在1967-1971年間,政府為了剷除共產黨在印尼的勢力,用暴力鎮壓共黨分子及無辜者,並要所有印尼人民從世界5大宗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天主教和改革宗)中選擇他們所效忠的信仰,當時大約50萬印尼人被維持治安的伊斯蘭軍所殺,結果約有280萬名印尼人加入基督教改革宗,那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穆斯林歸主運動。第三波浪潮現今正在進行中。

如今,印尼的教會不是遽增,而是持續平穩的增長。在印尼—馬來 西亞區域,愈來愈多的穆斯林聽到用母語傳講的福音,並且有不少人願意回應耶穌基督的愛。藉著使用創新方法、大膽採用適合當地文化的方式傳福音,以及當地其他種族的基督徒深入每個角落忠心 地為主作見證,令歸主運動在這區域不斷發生。

天父,我們要為在印尼—馬來西亞這區域從過去到現在一波一波的穆斯林歸主運動獻上感恩,因為這是如經上所述「神能照著運行在信徒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哈利路亞歸給成就這事的永活真神!我們要特別為歸信基督的穆斯林禱告,求父神加添他們力量,能忍受來自政府、宗教局和社區的逼迫,有堅定的信心勇敢為基督站立得穩。也求父神繼續感動當地的基督徒,和各地的宣教士,能繼續奮勇向前,向印尼—馬來西亞這區域共二百八十二個穆斯林族群傳福音。奉主名求,阿們。

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泰國的北大年馬來人 

泰國南部北大年的馬來人是虔誠的穆斯林民族,他們擁有馬來人的血統,約有350萬人口。從他們五彩繽紛的漁船和手工藝品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擁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資産和高超的手工技藝。今天,他們大多數以打漁、在漁工廠打工、收割橡膠或種植蔬果維生。一般說來,泰國南部的穆斯林的收入低於最低工資,加上生育率高,令他們陷入貧困之中。

大多數北大年馬來人所居住的省分距離泰國中央政府很遠,他們感到自己很獨特,也很獨立。每當中央政府試圖用權力來控制這些省分時,他們就感到受威脅,繼而對政府產生抗拒之心。大多數北大年馬來人講馬來語方言,他們在村莊裡很少以泰語溝通,只有在學校、與政府官員或佛教徒打交道時,才會使用泰語。北大年馬來人一直保留他們的母語。北大年馬來人居住在 關係緊密的社區內,對他們來說社區的接納是很重要的。今天,北大年的年輕人漸漸受到電視和電影的影響;吸毒和不道德的行為日漸增多。經濟、政治和環境問題都在破壞他們的傳統生活。現在他們面對的危機,不只是生活不穩定,而且還有暴力事件增多,是很令人擔憂的情形。泰國大部分人口信奉佛教,而北大年馬來人是穆斯林。自泰國古代的馬來王國初期,伊斯蘭就大大影響他們的文化,儘管面臨著變化和危機,他們仍然信從伊斯蘭教,恪守傳統伊斯蘭學校所教導的伊斯蘭教法。他們對伊斯蘭教的熱衷,使他們在泰國這片土地上顯得很特別。

天父,為在泰國的北大年馬來人禱告,求讓他們有更多人能聽到或讀到耶穌的故事,並經歷神大能的改變。求聖靈賜下智慧及恩惠給目前正專注在北大年馬來人當中的宣教機構和工人。也幫助北大年馬來人能有機會負擔下一代的教育,幫助他們打破貧困的枷鎖。

印尼—馬來西亞(東南亞)-馬來西亞教會已跨出一步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是世界最難接觸福音的群體之一,因為他們受強制一出生便是穆斯林,一生不被允許改教。不只宗教法律剝削了他們選擇信仰的自由,政治所給予他們的許多特權,也使他們如果選擇改教,要放棄許多可見的好處。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之下,然而近年福音仍然在馬來群體中奇蹟般傳開了,也有越來越多在馬來西亞的其他种族基督徒開始對穆斯林的救恩有負擔,紛紛加入宣教行列,這是過去不曾有的現像。在這個國家,向馬來人傳福音是違法的,信徒們固然知道與馬來人分享福音的重要性,內心始終會對將面臨的拘補和逼迫感到恐懼,許多馬來西亞教會還沒有預備好為主受苦。但今天這樣的情況已有一點改變,開始有教會推動信徒為馬來人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