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2-07-09發佈


認識、關懷普世未得之民˙2012年七月+八月十字路口上的尼泊爾 

十字路口上的尼泊爾 作者: Wesley Kawato 
提到尼泊爾的宗教,人們通常會想到印度教徒在神龕前面敬拜他們的偶像;也會想到佛教寺院和巨大的佛祖雕像。只是,很少人知道尼泊爾除了以上兩種宗教信徒,還有穆斯林。他們數量雖然較少,但意義卻重大。在穆斯林生活的社群中,大部分人口卻是印度教徒,因此,他們經常被忽視。 為什麼尼泊爾會有人數不多的穆斯林呢?看南亞地圖就可以發現,尼泊爾與印度北方交界。幾百年來,印度北方一直有大量穆斯林,因此他們向北遷移到鄰國尼泊爾,是無可避免的事。
早在1400年代末期,也就是馬利亞國王(Malia)統治時期,已有一批穆斯林前來尼泊爾定居,他們很可能是商人,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商品帶到尼泊爾與當地人交易。
1524年,馬利亞國王邀請第二批穆斯林前來尼泊爾定居,而這批穆斯林則是軍事顧問,他們懂得如何使用槍炮。馬利亞國王很信任他們,不只讓他們教導尼泊爾軍隊如何使用武器,也利用他們來保護自己免遭叛亂。而這些穆斯林移民的後裔,形成了今天的尼泊爾穆斯林社區。
1700年代,納拉顏國王(Narayan)征服了幾個鄰近的王國,實現了尼泊爾的統一。在此期間,一些穆斯林商人成為外交官,因為納拉顏發現他們能講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在同一時期,第三批穆斯林遷移到尼泊爾。 然而,在納拉顏統治的末期,他懷疑受邀來尼泊爾定居的這些穆斯林不忠於他,於是在1774年,將他們驅逐出尼泊爾,並切斷了與周圍穆斯林王國的貿易聯繫。許多穆斯林已經在尼泊爾生活了幾個世紀,他們擔心這次的驅逐可能是大規模迫害的前奏,於是紛紛逃離尼泊爾。1774年之後,尼泊爾幾乎沒有穆斯林了。

天父,雖然在尼泊爾的穆斯林只是佔少數人,但我知道,你認識他們,你愛他們。求你用自己的方法,讓他们在尼泊爾這個印度和佛教盛行的國家,依然能夠聽到福音。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的穆斯林
1857年,印度爆發塞波依叛亂,試圖讓印度擺脫英國統治,許多穆斯林也參與了。叛亂被鎮壓之後,許多穆斯林逃往尼泊爾境內的塔萊王國,以免被逮捕。塔萊王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低地平原處,是1700年代納拉顏國王未能征服的地區。塞波依叛亂失敗了,沒能趕走英國人,其中一個原因是尼泊爾國王派出軍隊支援英國人。因此,作為回報,英國人允許尼泊爾吞併塔萊王國。於是在尼泊爾境內再次出現了穆斯林社區。 從1970年代起,不斷有少量穆斯林從孟加拉遷移到尼泊爾。尼泊爾雖然不是富裕國家,但還是比孟加拉富裕很多。大部分孟加拉的穆斯林移民是經濟難民。根據《普世宣教手冊》的介紹,穆斯林占尼泊爾人口的4%到5%。今天,在尼泊爾的二十四個大區中有穆斯林,這些大區全部位於塔萊地區,一個尼泊爾與印度接壤的狹長地帶。 尼泊爾穆斯林並不是統一的群體。不同的穆斯林族群有不同的文化和歷史。那些從1400年代末,在馬利亞國王統治時期就居住在尼泊爾的穆斯林,與最近逃離孟加拉貧困生活的穆斯林,兩者完全不同。尼泊爾有些地方,是幾乎沒有穆斯林和清真寺;但在塔萊地區,清真寺卻很常見。在尼泊爾的一些地方,穆斯林僅擁有一個穆斯林式的名字,對伊斯蘭教並不瞭解,他們往往慶祝印度教和佛教的節日;但在塔萊地區,穆斯林對伊斯蘭教非常瞭解,來自印度的伊瑪姆(教士)經常在清真寺中為他們佈道。許多年來,尼泊爾人一直歧視穆斯林。1940年代之前,尼泊爾禁止穆斯林進入公立學校讀書。雖然禁令已經廢除,但目前只有少數公立學校接納穆斯林學生。高文盲率是尼泊爾穆斯林的嚴重問題。塔萊地區的情況有所不同,穆斯林可以上學,但許多學校是神學學校,只教授伊斯蘭教的聖經-《古蘭經》。 2008年之前,在尼泊爾只有印度教徒才擁有宗教權利。2008年,尼泊爾議會廢除了君主制度,尼泊爾成為共和國。新政府實施宗教自由政策,尼泊爾穆斯林第一次擁有了官方承認的宗教權利。

天父,你所愛的尼泊爾穆斯林,從貧窮的孟加拉逃難到一個新的國度,卻不受歡迎,孩子沒有很多機會讀書,他們的苦情你一定看到了,求你差派工人去關心他們,並預備他們的心,接受真正能改變他們生命的神。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2008年後的穆斯林
在君主制度時期,伊斯蘭教一直是非法宗教,但政府很少迫害穆斯林。在尼泊爾的許多地方,穆斯林的數量極少,政府官員並不擔心穆斯林的活動。這些地方,政府官員即使知道有地下清真寺,也不會理睬,因為他們明白,最大的穆斯林社區在塔萊,如果迫害那裡的穆斯林,將招致民眾反抗。因此,穆斯林在塔萊敬拜真主沒有遭受逼迫。 然而,近年尼泊爾穆斯林開始遭受不同程度的攻擊,主要是從2008年開始的。當時尼泊爾派駐一支部隊在伊拉克,當地的伊斯蘭反叛者襲擊了這支部隊,造成嚴重傷亡。此事發生不久後,一場大規模示威在尼泊爾城市比拉特納加爾一座清真寺外爆發,有人縱火焚燒清真寺,當場有三個人被燒死,幾十人受傷。 2008年,尼泊爾的君主制度垮臺之後,同時也廢除了印度教為國教的法律。如今,仍然有許多人希望新誕生的共和國繼續以印度教為國教。如果這樣的法律通過,將會妨礙我們把福音帶給尼泊爾穆斯林。 對基督教來說,目前有一扇開啟的大門,就是在尼泊爾建立學校,教導基本勞動技能,同時傳福音。尼泊爾穆斯林長久受歧視,他們渴望獲得知識。求神差派工人到尼泊爾建立基督教學校。 另外,大部分尼泊爾穆斯林是文盲,可以透過福音廣播節目認識真理。求神指引事工開設福音電臺。

天父,2008年後,你開啟了尼伯爾的大門,讓信徒可以接近他們,求你讓這扇門繼續敞開,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不會成功讓該教成為國教,讓基督教有更多時間,用各種方式,向這些穆斯林介紹唯一的救贖者耶穌基督。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湯瑪斯•福倫奇 Thomas French
當福倫奇還是孩子時,就模仿他那任聖公會牧師的父親編寫佈道詞。福倫奇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信徒,常與孩子分享信仰,讓孩子與宣教士接觸,鼓勵他們為別人祈禱。作為一個年輕人,福倫奇不只思考本地教會的屬靈需要,也關注海外教會的需求。有一天,他收到一位宣教士的來信:「基督曾經允諾,在他再次來臨之前,福音將傳遍全世界。我想請求你撫心自問:『我是否願意參加一項使徒式的工作?』」 福倫奇與一位朋友分享這件事,兩人決定將一生奉獻參與海外宣教事土。後來,這位朋友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喪生,當初一起立下的誓言,更堅定了福倫奇的決心。1850年,廿五歲的福倫奇加入英國聖公會的海外傳道會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前往海外宣教。這時,福倫奇已經與在牛津結識的珍遜(Jansen)訂婚,但兩人決定將婚禮推遲兩年,以便福倫奇能夠立即前往海外宣教。 訂婚後第二個月,福倫奇便乘船前往印度。在船上福倫奇與他的同事司徒華特(Stuart)每天舉行禮拜,研習聖經,甚至還舉行主日禮拜。兩人還為船上的水手開設了聖經課程。1851年,兩人抵達加爾各答。福倫奇在印度很快被人稱「有七個舌頭的牧師」,因為他能夠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他也建議新宣教士同時學習四種語言,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學習的。 福倫奇渴望穆斯林學生和印度教低種姓學生能認識基督,於是他同意在一所與宣教機構有關的學校-聖約翰學院教書。作為一位宣教先驅,福倫奇為還沒歸主的學生感到煩惱;作為一個富創意和行動的人,福倫奇鼓勵那些已經在教育機構多年、能掌握當地語言的老宣教士,為新宣教士鋪路,好讓他們儘快成長接棒。

天父,感謝你,當我們讀到今天的短文,看見你很早已差派宣教士福倫奇到印度,以教育的方式接觸及影響穆斯林和印度教低種姓學生。求你今天依然幫助充滿志向的宣教士,也能像福倫奇,毫不猶豫地完成你托付給他們的宣教任務。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印度宣教
有一次,福倫奇穿越一片樹林時,一位裁縫跑到他的身邊說:「噢,先生,我知道你是誰,你是神的僕人。」裁縫告訴福倫奇,他看到一位佈道者將福音小冊子送給一個人,但那人竟然將小冊子撕碎,讓佈道者非常沮喪。裁縫說:「我把撕碎的小冊子重新拼湊、粘貼起來,嘗試閱讀其中的內容,並與我的朋友們分享,現在許多朋友已經相信耶穌。」福倫奇被這件事深深感動。這群人後來成為當地教會的核心肢體。 1853年,福倫奇與他的未婚妻結婚。孩子相繼出生,他們很快有了一個大家庭。但是,當第四個孩子出生之後,福倫奇夫人突患重病,不得不帶著孩子返回英國。 獨自留在印度的福倫奇決定要更接近當地人,幫助他們接受基督。他切斷了與歐洲社會的聯繫,一心一意與窮人一起生活。然而,很不幸的,福倫奇健康也出現問題,最終病倒在叢林中。 1863年,福倫奇奉命回國養病。六年之後,他再次離開家人,返回南亞。這回他因為健康因素,無法再巡迴宣教,於是設立了聖約翰神學院培訓印度教會領袖。 1877年底,五十三歲的福倫奇再次返回倫敦,並被任命為拉合爾主教。十年之後,他辭去主教職務。1890年,在他六十六歲那年,再度前往印度的穆斯林社區服侍。不久,福倫奇再次病倒,於1891年逝世。

感謝神興起許多忠心的神僕,一生忠於宣教事工。求神今天繼續興起合神心意的人,在未得之民中間,以生命述說主耶穌的故事。也求神讓他們曉得何時該放慢節奏,妥善地照顧自己和家人。賜給他們健康的身體。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孟加拉穆斯林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一间破舊的旅館,走私販子把這裡當作臨時安置偷渡者的安全避風港。 「你答應我在沙烏地阿拉伯找到一份工作!」一個孟加拉人正在對人口走私販子抱怨。「我付給你很多錢,要你在沙烏地阿拉伯幫我找一份工作。」另一個說。「不要著急,耐心一點。做這些事情是需要時間的。」走私販子安撫著他們。 最近有一批孟加拉偷渡者,在這位走私販子的安排下,來到了尼泊爾。但是在走私販子不再為他們交房租後,他們就被趕出了旅館。 今天,非法移民是尼泊爾的社會問題。許多人口走私販子引誘人來尼泊爾工作,他們多數以尼泊爾為跳板,最終是要前往中東地區找更高薪工作。中東對孟加拉公民有入境限額,對尼泊爾公民則沒有。因此,許多孟加拉人先來到尼泊爾,想辦法獲取假一張護照。 令人惋惜的是,尼泊爾的孟加拉移民經常被人拋棄,只有少數人在尼泊爾找到工作,大部分人終日流浪街頭。

天父,求你停止尼泊爾的人口走私活動。求神差派工人去援救被困在尼泊爾的孟加拉移民。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巴羅奇人 Baloch
個巴羅奇牧人正在看著他的羊群在尼泊爾山坡牧場上吃草,他因為寒冷而顫抖。尼泊爾的氣候與他的家鄉-巴基斯坦巴羅奇省完全不同,他喜歡自己的家鄉。然而,頻繁的洪水迫使他和家人離開祖國,前往外國尋找新的牧場。 巴羅奇人是一個穆斯林族群,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當地氣候炎熱,土地貧瘠,與伊朗、阿富汗兩國交界。少數巴羅奇人居住在河谷地帶,那裡有較多的牧草,適合放養家畜。洪水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巴羅奇牧人來到尼泊爾。

天父,尼泊爾的巴羅奇人是牧羊人,求你讓他們明白主耶穌就是好的牧人,深愛他的每一隻小羊,供應他們一切所需,將他們從經濟和屬靈困境中拯救出來。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西藏人
「在加德滿都的街頭,佛塔和印度教寺院的高度遠遠大於清真寺。」西藏穆斯林薩利瑪(Salima)正在向一位訪問者講述她的故事。「在尼泊爾最讓我滿意的一件事,就是人們從不根據你的宗教來評價你。我父母將我送到印度一所天主教修道院學校,我在那裡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我學到許多基督教知識,但我的根是伊斯蘭教。不久之後,我將與一位自幼認識的穆斯林男人結婚。」 幾代人之前,西藏佛教徒希望與來自喀什米爾的穆斯林女人結婚。為了獲得穆斯林社區的許可,這些佛教徒接受伊斯蘭教。隨後,新婚夫婦移民到尼泊爾,他們就是今天人們熟悉的西藏穆斯林。在尼泊爾,西藏穆斯林被稱作卡奇人(Kachee),在藏語中是「喀什米爾」的意思。 大部分卡奇人居住在加德滿都,有五十個家庭,總人口約四百人。卡奇人講藏語,但保持穆斯林習俗。他們一般比較富有,通常會將孩子送到印度接受教育。卡奇人雖然同情親西藏的國際活動人士,但他們並不參加這些人士的抗議。

天父,求你幫助卡奇人能夠容易地獲得聖經和福音光碟。求你激勵他們身邊的基督徒用一切可行的方式,讓西藏穆斯林認識我們的主。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薩伊德穆斯林 Sayyid Muslim
阿尤布(Ayub)是一位薩伊德穆斯林,同時也是尼泊爾蘭普爾地區一家穆斯林報紙的編輯。在與一位印度穆斯林作者談話時,阿尤布介紹了尼泊爾薩伊德穆斯林的現狀。 「蘭普爾的穆斯林社區一切都很好。大部分穆斯林在商業上很成功。80%以上年輕人選擇去外國工作,尤其是波斯灣國家。除了少數人在本地擔任醫生或教師之外,幾乎沒有人為尼泊爾政府工作。薩伊德家庭對他們的遜尼派信仰非常虔誠。我們有一所成功的伊斯蘭教學校,還有幾座清真寺。這裡的穆斯林充滿自信,並且互相幫助。年輕人在其他國家賺到錢之後,會將其中一部分寄回家。我們將一些印度教徒吸引過來,他們已經接受伊斯蘭教。」 薩伊德人自稱他們是穆罕默德的後裔,這種身份讓他們成為穆斯林社會中最受尊敬的原因之一。穆斯林社會中一些重要的宗教領袖通常是薩伊德人。估計目前在尼泊爾約有六萬二千名薩伊德人。

天父,請差派信徒去接近薩伊德人,讓他們認識聖經中所啟示的耶穌。明白只有耶穌能夠將他們從罪的枷鎖中拯救出來。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謝克穆斯林 Shaikh Muslim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謝克穆斯林阿布杜拉(Abdullah)和薩伊德穆斯林阿達爾(Adal)正急切地等待伊瑪姆(伊斯蘭教士)。這兩位穆斯林請求伊瑪姆去主持他們長子的婚禮,但他們知道在主持婚禮之前,伊瑪姆必須先為婚禮進行祈禱。 祈禱結束,伊瑪姆告訴兩人,真主已經同意他們的婚禮。阿布杜拉和阿達爾馬上將這個消息告訴了他們的妻子。 婚禮正式開始。新郎的母親阿米拉(Ameera)將傳統禮物,也就是用銀箔包裹的一枚金幣,送給未來兒媳婦;新娘的母親馬辛(Maheen)則忙著為未來的女婿準備特別飯菜。這些事情都是婚禮的重要部分。 謝克穆斯林與薩伊德穆斯林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他們在商業上都很成功,並且都尊重宗教傳統。在阿拉伯語中,謝克的意思是「長者」,他們聲稱自己擁有智慧。 謝克人最初屬於印度教種姓,後來接受伊斯蘭教。大約七十五萬謝克人居住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和蘭普爾地區。謝克人的母語是尼泊爾語。《古蘭經》最近被翻譯成尼泊爾語,許多謝克人正在閱讀這部經文。

天父,求神幫助這約七十五萬的謝克人,讓他們在商場或其他地方,能與基督徒保持定期接觸,有機會找到屬靈問題的答案,讓他們世世代代獲得祝福。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比斯提人 Bhisti
「大部分比斯提人居住在尼泊爾的特萊地區,他們是辛勤的佃農,但因為沒有土地,所以很貧窮。如果幸運的話,他們可以獲得收成的三分之一。除了饑餓之外,他們還面臨瘧疾、水源污染等問題,而尼泊爾政府沒有提供幫助給他們。長期貧瘠使這族群變得異常脆弱。此外,尼泊爾政府並不承認他們的伊斯蘭學校。」阿杜爾(Abdul)是一位尼泊爾穆斯林,他正在向外來者介紹比斯提人以及其他穆斯林族群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一百多名比斯提人在文化上雖屬於遜尼派穆斯林,但其實他們並不瞭解伊斯蘭教義。對他們來說,世俗宗教比《古蘭經》對他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大。

天父,正如資料所述,尼泊爾的比斯提人因為長久貧困,所以異常脆弱,他們的身心靈都需要聖靈的呵護,求你滿足他們生活與屬靈的需求。求你讓比斯提人獲得烏爾都語和博吉普裡語的福音讀物,讓他們儘快獲得基督的拯救,並且將福音帶給其他穆斯林社區。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卡提克穆斯林 Muslim Khatik
小姑娘一邊走,一邊用腳踢路上的石子,她正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從小,別人有的東西,她都沒有。她生來就是社會地位很低的卡提克族群。她想,難道自己永遠要挨餓、乞討、被人歧視嗎?難道她長大後,也會繼續像父母那樣過貧困生活嗎? 更糟糕的是,她是卡提克人中的穆斯林,但為了生存,她的家人卻只能養豬!不僅印度教徒認為卡提克穆斯林是「骯髒的」,其他穆斯林也排斥他們。即使她的家人放棄養豬,他們依然被看作是低等種姓。當地有一句諺語說: 「一旦屬於某個種姓,終身將屬於這個種姓。」

天父,沒有一個人在你眼中是不珍貴的。當世人不公義地對待弱勢的卡提克人時,神啊,惟有你能讓他們獲得尊嚴,改變他們的未來。求你差派尼泊爾的基督徒前往卡提克人中間生活,向這個族群展示如何得到充滿尊嚴與希望的生活。求聖靈開啟卡提克人的心扉,讓這個族群能接受你為他們個人的救主。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格利亞人 Goriya
她很年輕,也很美麗。只是,她正盤腿坐在樹下,一臉憂慮地思考著未來的生活…… 不久前,她的父親決定讓她與表哥結婚。她不喜歡這樣,但卻沒有選擇權,因為在她所屬的格利亞穆斯林社區,孩子的婚姻是由家長決定的。她暗自想,或許,她的將來會幸福?當然,也有可能更糟糕。其實無論怎樣的變化都無所謂,因為格利亞女人的生活永遠不會改變,既然無法掌握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還要去思考呢? 格利亞人世世代代為農民,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們講四種不同的語言,其中最流行的是阿瓦迪文語。在他們生活的社區,目前還沒有基督徒,但是有阿瓦迪文語的新約磁帶與書籍。

天父,你的心意是要人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淪;你希望福音傳遍天下每個角落。因此,求你顧念還沒有基督徒的格利亞人,讓福音資源能廣泛分發到他們中間。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拉因人 Rayeen
一位父親無聲無息地走進自己的家,然後坐在角落一旁;他的兒子和女兒安靜地坐在他身旁;妻子則站在遠處。為什麼這家人都不說話呢?原來,他們是拉因人,是喜歡沉默的族群。 沉默了許久,他們開始說話,討論今天的晚飯,儘管如此,他們的語調仍然平靜、低聲。 雖然在拉因人中間也有印度教徒,但今天我們只為這個族群中的穆斯林祈禱。拉因人並不知道耶穌基督能夠帶給他們充實、幸福的生活。作為低種姓族群,拉因人沒有希望,他們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雖然在拉因人中間還沒有福音見證,但可以找到一些福音資源。大部分拉因人懂麥提利語,他們可以找到這種語言的電影《耶穌傳》。此外,他們還可以找到《耶穌的故事》光碟和《生活的真理與福音》錄音帶。 2010年,印度聖經學會出版了麥提利語的新約聖經。今天拉因人最需要的就是宣教士。拉因人需要願意和他們一起生活,與他們分享福音的宣教士。

感謝主,你讓拉因人能找到適合他們的福音資源。求神差派工人以平靜安穩的心態,和拉因人一起生活。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和印度 古紮爾穆斯林 Gujjar
他們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古紮爾穆斯林經常引發暴力騷亂,包括今年早些時候,在拉賈斯坦邦西北部引起印度軍隊關注的騷亂。 古紮爾人感到憤怒有多個原因。與印度的許多族群一樣,古紮爾人想同時獲得魚和熊掌:一方面,作為高級種姓,他們想保持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尊敬;另一方面,他們想獲得經濟優勢,但印度政府卻將這種優勢分配給低級種姓的成員,包括就業和教育機會。 大部分古紮爾人住在印度,也有小部分在尼泊爾。古紮爾人中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印度教徒通常定居在乳製品農場中,而穆斯林通常放養家畜,例如水牛和山羊。有一些古紮爾人過著半遊牧生活。 放牧的古紮爾人非常清楚他們極脆弱,因為強者可以奪走他們的土地,分配給具有更大政治影響力的族群。在殖民地時代,英國人就是這樣做的。因此,為了生存,古紮爾人開始崇尚暴力。 古紮爾穆斯林分佈在南亞各地,在尼泊爾只有大約五百人。根據約書亞計畫介紹,古紮爾穆斯林信奉的伊斯蘭教中包含印度教的成分,是其他穆斯林社區不接受的。

天父,當人要保護自己的權益時,就會使用一些強勢的手段,包括暴力、騷亂,以警告別人不要欺負自己。求你幫助古紮爾穆斯林群體,讓他們能經歷從你而來的平安,不再終日被憤怒恐懼捆綁。主阿,求你釋放他們。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奈人 Nai
在露天市場上,兩個年輕的女人站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閒聊。其中一個女人問:「你聽說太子妃懷孕了嗎?我弟弟在給王子的僕人理髮時,聽到這個消息。」另一個女人竊笑著說:「這毫不奇怪。太子妃的腰最近看起來很粗。」 這兩個女人是尼泊爾的奈人,他們喜歡閒聊著各種話題。奈人雖然是最低種姓之一,但高級種姓卻離不開他們,因為許多奈人是理髮師,有時也為病人實施小型外科手術。無論是婚禮、葬禮或其他場合,都需要奈人為參加者理髮、剃鬚;女奈人通常擔任高級種姓的助產士。 過去,奈人理髮師呆在路邊的小屋裡,路人可以停下來,用很短的時間理髮。今天,奈人理髮店紛紛在城中開設,他們賺的錢已是過去的三倍。大部分奈人是印度教徒,少數人是穆斯林。

天父,求你幫助無論是城中或和鄉下的奈人都有機會聽到福音,並接受主耶穌為個人救主。我要憑信心求你讓信主的奈人,能將福音傳給他們的朋友、鄰居和顧客。祈禱在尼泊爾奈人中間出現屬靈大覺醒。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查瑪律穆斯林 Muslim Chamar
每個族群都會遭到其他族群的歧視或蔑視,尼泊爾的查瑪律穆斯林也不例外。他們作為印度教國家中的穆斯林少數族群,尤其深深体會被歧視的難堪。 查瑪律一詞來自查馬卡拉,意思是「皮革工人」。查瑪律人雖然是印度教徒或穆斯林,但在南亞地區,他們被看作是邪惡、無知的族群,因為印度教尊敬牛,而查瑪律人的工作卻是處理牛皮。 尼泊爾境內的查瑪律人大部分居住在南部的查納克普爾,離印度邊境很近。當地有許多崎嶇的高山,居民必須具有毅力和耐力。查瑪律女人以美貌著稱,許多女人擔任助產士。 查瑪律人會在族群內的不同氏族中尋找婚姻對象。只有成年人才能結婚,在這個族群中沒有兒童新娘。

天父,求你幫助教會開始接觸尼泊爾和印度的查瑪律穆斯林。幫助查瑪律穆斯林不會對福音產生偏見。祈禱在查瑪律社區中出現大規模歸主運動。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莫奇穆斯林 Mochi Muslim
在印度北部和尼泊爾,你可以買到任何種類的馬鞍和皮鞋,因為莫奇人就是製作這些東西的人。 莫奇一詞來自梵語的mochika和印地語的mojna,意思是「折疊」(將皮革折疊起來)。昨天介紹的查瑪律人負責殺牛,剝下牛皮,而莫奇人則負責加工,製成皮革製品。 在印度教文化中,從事低賤工作,尤其是處理動物屍體的族群,社會地位部很低。這種文化也影響到穆斯林。由於上述原因,莫奇人的社會地位非常低,只是略高於查瑪律人。這兩個族群一直在互相競爭,試圖讓自己的社會地位比對方更高一點。在某些地區,這兩個族群非常相似,一般很難區分。 莫奇人的教育程度非常低,識字率不到15%。按照傳統,莫奇人可以一夫多妻,但他們並沒有廣泛遵守這個習俗。在家庭中,兒子通常在十七歲結婚,女兒更早一些。莫奇女人出嫁的年齡小於查瑪律女人。

天父,求你讓當地教會有看見,願意走進被人歧視的莫奇人中,真心與他們建立關係,關心他們。祈禱在莫奇穆斯林中間出現屬靈豐收。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品紮拉人 Pinjara
 (尼泊爾未得之民的資料將於8月21日繼續。7月20日至8月20日是2012年穆斯齋戒月,將會刊登「30天為穆斯林禱告」資料。) 
印度實在太熱啦!為了盡可能涼爽,人們穿著棉制衣服。棉花工業需要一批種植棉花的工人,還需要一批人「軋棉」,也就是將棉花與棉籽分離。自從品紮拉人接受伊斯蘭教以來,這個族群一直從事軋棉工作。事實上,品紮拉一詞的意思就是軋棉。 品紮拉人在1600年代末期接受伊斯蘭教,當時印度由奧朗澤布(Aurangzeb)王朝統治。從那時起,品紮拉人將世俗信仰與伊斯蘭教遜尼派信仰混合在一起。 聖經被稱作神的福音,也被稱作耶穌的種子。從這個角度看,品紮拉人一直沒有看到真正的種子。宣教士說,99.83%的品紮拉人是穆斯林,在這個族群中沒有已知的基督徒。聖經已經翻譯成品紮拉人的母語-烏爾都語,但還沒有在這個族群的心中札根。

天父,感謝你讓聖經已翻譯成品紮拉人的母語。你的話是大能的,深信你為這個幾乎全部人是穆斯林的族群預備了最好的禮物,求你如今就差派工人進入這片等待收割的土地,預備他們的心成為好土,接受你的愛的種子,結出生命的果實。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尼泊爾 特裡人 Teli
與我們以前介紹的品紮拉人一樣,特裡人的名稱來自這個族群的傳統職業。在印地語中,特裡的意思是「油」。特裡人的傳統職業是從芥末籽和芝麻籽中榨取食用油。在歷史上,特裡人曾經使用動物,牽引榨油機,從各種植物籽中榨油。 一部分特裡人是印度教徒,另一個部分接受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他們被稱作羅珊達爾(Roshandaar)。特裡穆斯林認為他們是古代榨油機發明者的後裔。特裡穆斯林聲稱他們的祖先是古代大衛王手下的一名學徒盧克曼(Luqman)。根據傳說,盧克曼最初不會榨油,於是他向一位老婦人請教,老婦人告訴他,只要用水驅動榨油機,即可榨油。這個「秘密」於是一代接一代流傳下來。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特裡人的主要作用是為社會提供食用油。在聖經中,油經常象徵聖靈。由於不認識三位一體的神,特裡人尚未接受耶穌作為他們的救主,尚未接受聖靈進入他們的心中,因此這個族群尚不知道真正的愛與安寧。

向人啟示的神,願你的靈,幫助特裡人這個穆斯林族群有機會聽到福音,並作出回應。求神讓特裡人明白這個「奧秘」,就是通過神的獨子耶穌基督,他們可以成為神國子民,獲得寬恕和拯救。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巴戴人 Badhai
小姑娘的眼神流露一絲空虛、無助的目光。她和其他孩子坐在桌旁,但她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注視其他人的一舉一動。孩子們一邊吃著簡單的飯菜,一邊發出咯咯笑聲。她是新來的,這是她來到燈塔收容院的第一天。人們剛剛將她從尼泊爾城市的賣淫生活中解救出來。她來自巴戴村莊,在那里色情與童妓是主要收入來源。 三千一百名巴戴人住在尼泊爾,他們全部是穆斯林,其中男人以出色的木匠技能而聞名。巴戴木匠能夠仿造任何木製品,不幸的是,他們的職業無法維持家人的生活,需要依賴女人賣淫為生。
「全球同情」(Global Compassion)在尼泊爾的蘇爾凱特實施燈塔計畫,為被遺棄、被虐待的兒童提供安全的飲用水、食物、教育、住所和康復設施,也向當地的巴戴村莊提供醫療服務和傳福音。這項計畫的目標是讓兒童們能掌握謀生技能,以便重新回到社會。由於被救助的兒童太多,燈塔收容所曾經遣散了一些孩子,不過最近他們籌集到一些資金,可以購買更多土地,修建更大的房子。

天父,你透過聖經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表達,你顧念在困苦貧乏中的人。因此,我祈求你用各種方式和差派工人,向這些巴戴人,尤其他們中受欺壓的婦女和女孩,展示你永不止息的愛。也求你祝福燈塔計畫的事工,透過他們,將你的福音流到更多需要你的人中間。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洛哈爾人 Lohar
他是個洛哈爾人,正從一個村莊走到另一個村莊,向農民展示他出色的鐵匠技能,希望可以賣出鐵制農用工具給他們。洛哈爾人一直是出色的鐵匠,他們從事這行業已經有許多世紀了。 他雖然看起來與洛哈爾村民一樣,但實際上有所不同。洛哈爾人通常是印度教徒,而他卻是穆斯林,因此他總是感到孤獨,好像是個外來者。 尼泊爾共有十萬六千名洛哈爾人,其中只有四百人是穆斯林。由於他們是少數群體,經常遭到迫害。與所有族群一樣,如果洛哈爾人的首領首先認識耶穌,接受耶穌的救贖,就可以帶領整個族群歸主。

天父,雖然洛哈爾的穆斯林只有少數人口,但我知道你在意他們。求你讓他們能看到你,知道耶穌才是救主,讓他們願意向你敞開心屝,接受你的福音。父,求你帶領他們的首領信主,使福音因此能傳遍每個洛哈爾人的生命中。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馬尼哈爾人 Manihar
人們提到印度教,自然會聯想到種姓制度,因為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雖然印度政府早在1960年代就正式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它至今依然存在。 雖然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的基本制度,然而,由於印度的穆斯林沒有形成單獨的社會,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居住在同一個村莊中,兩種宗教的信徒從事與種姓制度有關的同一種職業。故此,在穆斯林中也因此而存有種姓制度。 馬尼哈爾人傳統上製作手鐲和珠寶。事實上,在烏爾都語中「馬尼」的意思就是「珠寶」。馬尼哈爾人是印度分佈最廣泛的穆斯林族群之一,居住在印度各地以及尼泊爾的特萊地區。
有一個馬尼哈爾家庭長期在外工作,由於丈夫賺到大錢,之後全家人就返回村莊。這家的女主人身穿昂貴的衣服,參加一個高種姓家庭的婚禮。人們沒有認出她來自低種姓,她與階級比她高的種姓客人一起坐在餐桌旁。不幸的是,一位高種姓客人認出了她,拒絕與她坐在一起,這讓她非常窘迫,她只好坐到地上,在地上吃東西。

天父,自古以來,種姓制度讓許多你愛的人受苦了,到今天,連馬尼哈爾的穆斯林也深受這制度的折磨。父,你卻不如此待人,在你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求你讓更多基督徒去接近馬尼哈爾人,告訴他們,耶穌愛他們,他們在你眼中與所有族群一樣是平等的。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坦伯裡人 Tamboli
這個坦伯里男人有一個出售蔞葉的小攤,生意很好。在印度和尼泊爾,這種路邊攤很常見。 坦伯里人是一個專門種植、出售蔞葉的種姓。在南亞地區,所有種姓與宗教的人都喜歡咀嚼刺激性的蔞葉,因此坦伯里人無論在印度教徒社會,或穆斯林社會,都受到尊敬,有較高的地位。 印度有許多坦伯里穆斯林;但在尼泊爾只有大約六百人。

天父,求你讓坦伯里的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有機會遇見基督徒,或許在他們工作時的顧客,或許你差派到他們中間的宣教士,讓這些人能引發坦伯里人的好奇心與屬靈饑渴。祈禱宣教士擁有智慧和策略,與坦伯里人分享福音。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尼泊爾 南拜人 Nanbai 
薩利姆(Saleem)正在用雙手揉麵團,然後將面片放到火爐的側壁上烘烤,最後製成?(麵包)。薩利姆是是南拜人,他們世世代代製作?,也將此手藝傳授予兒子,他們很可能一輩子都在製作?。尼泊爾人將?作為主要食品。 有人對薩利姆說:「你是穆斯林,但印度教徒也接受你。」他回答說: 「是的,先生,我是穆斯林,但我的麵包並不知道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區別。尼泊爾是印度教國家,但我們保持自己的信仰。只要我們不給印度教徒找麻煩,他們會容忍我們的宗教。」 在尼泊爾,南拜人是一個很小的族群。大部分南拜人是印度教徒,居住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南拜穆斯林的人數非常少。

天父,那麼少的南拜穆斯林,我們依然要為他們祈禱,求神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獨,因為你要尋找他們,找到時天堂就要他們歡呼。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尼泊爾 哈爾威人 Halwai
她兩隻手所染的藏紅花的顏色,恐怕永遠也洗不掉了。天還沒有亮,莎南(Sabnam)就開始製作拉杜(laddu)。拉杜是一種甜點心,由鷹嘴豆、麵粉、黃油、糖和砸碎的堅果製成。莎南用藏紅花給拉杜染色,做完後,她坐在背陰處的椅子上休息。人們從莎南的小攤前面經過,前往寺院。今天是尼泊爾的達沙因節,當地的印度教徒將去寺院敬拜女神杜爾伽(Durga 濕婆之妻)。為了向杜爾伽致敬,朝聖者在莎南以及沿途其他哈爾威人的小攤上購買拉杜,作為貢品。
「為什麼你要製作拉杜?」我問莎南。她回答說:「我們是一個專門製作拉杜的族群。族群的名字『哈爾威』一詞,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就是甜食。我們所有人都製作拉杜,當然,我們也製作有一點辣味的其他速食品。」
莎南是哈爾威穆斯林,這個族群在尼泊爾只有幾百人。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大量哈爾威人,大部分是印度教徒,小部分接受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所有哈爾威人都可以找到福音資源。

天父,在大部分都是印度教徒中,這些極少數的尼泊爾哈爾威穆斯林卻選擇了一條和多數人不一樣的路。很可惜,他們還是選錯了。父,你向來主動尋找人、揀選人、感動人和你恢復美好關係,就求你讓哈爾威的穆斯林能回到你懷中。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尼泊爾 博伊人 Bhoi
「聖樹的新郎」馬吉德(Majed)與他的朋友們走在塵土飛揚的小路上,他有些緊張。根據博伊人的習俗,單身男子如果與一個寡婦結婚,結婚之前必須先與一棵長滿鮮花的聖樹結婚。馬吉德的戀人努比拉(Nubila)就是一個寡婦。馬吉德想,與聖樹結婚之後,他就可以終身與心愛的人在一起,這樣做是值得的。
博伊人是一個漁民與船夫種姓。博伊人又稱克瓦特人(Kewat),這個名字來自梵語,意思是「水上的職業」。博伊人沒有土地,大部分人是文盲,他們被看作是從事低等職業的低等種姓。 在尼泊爾,只有約四十名博伊穆斯林。

天父,主耶穌曾說好牧人放下他的羊群,為了去尋找失散的一隻羊。今天這很少很少的博伊人,他們也是不認識你,求你尋找、拯救他們。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尼泊爾 戈西人 Ghosi
三歲的薩伊夫(Saif)坐在媽媽身旁,聚精會神地看著媽媽用她那雙靈巧、溫柔的手,從棕色奶牛的乳房中擠奶。媽媽將一些牛奶噴射到薩伊夫的嘴上,他發出咯咯笑聲。其實,這些牛奶並不是要給家人喝的,而是出售的。 擠完奶之後,媽媽將牛奶賣給鄰居。她很幸運,不用走很長的路到鎮上出售牛奶,不像她一些朋友必須到很遠的鎮上,才能將牛奶售完。 這就是尼泊爾戈西穆斯林幾個世紀以來的日常生活。這個族群只有三百人,以前曾經是印度教徒,後來全部成為穆斯林。戈西人講尼泊爾語,他們可以找到尼泊爾語的福音小冊、聖經和其他福音資源,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卻還沒有信主,仍有許多屬靈障礙攔阻他們。

天父,求聖靈軟化戈西人心中堅硬的土壤,讓他們願意聆聽你的聲音。求父興起工人,以符合當地文化的方式,也以愛的生命,述說主耶穌的故事。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尼泊爾 貝迪亞穆斯林 Bedia Muslim 
波蘇瓦(Posuwa)用手拉了拉一雙漂亮、褐色眼睛下的面紗,因為她不想讓婚禮上的人們看到她正在流淚。再過一會兒,她將與表哥阿爾戈(Algo)結婚。當他們還是小孩時,雙方父母就指定了這宗婚事。近親結婚是這個族群的傳統,但阿爾戈並不是波蘇瓦希望共渡一生的男人,因為從幼年時,波蘇瓦就知道阿爾戈是一個很壞的人!他將來會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波蘇瓦試圖讓自己不要再多想了,她和周圍的貝迪亞人都知道,按照家人的意愿,成為阿爾戈的妻子,是她惟一的選擇。 波蘇瓦所面臨的窘境,也是尼泊爾約二千名貝迪亞女人所面對。她們身為這族群的女人,沒有太多選擇,包括宗教信仰,也被迫只能與伊斯蘭教「結婚」。 伊斯蘭教是貝迪亞唯一宗教。

天父,你愛人類,所以在創造人時,賦予人自由意志和選擇。然而,貝迪亞的女人卻沒有選擇自己婚姻的自由,更沒有選擇要認識你的機會。父,求你將他們從種種捆鎖中被完全釋放。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拉吉普特穆斯林 Rajput
拉納‧伊克巴爾‧侯賽因(Rana Iqbal Hussein)站在辦公室窗前,凝望著遠離塵世喧囂的高聳山峰,窗外則是一個尼泊爾小村莊。拉納聽過許多關於拉吉普特人的勇敢武士祖先的故事,這些激動人心的故事與他所在骯髒的政府辦公大樓,與樓中沉悶的氣氛,與樓下死氣沉沉的小村莊,形成可笑的對比。
「伊克巴爾先生,您的茶,」骨瘦如柴的男傭的提醒,把拉納從沉思中拉回現實中。休息時間到了。拉納繼續凝視遠方綠色的山峰。
「先生,您沒有事吧?您好像人在這裡,心卻在遠方。」男傭問。
拉納搖了搖頭答說:「大部分拉吉普特人是印度教徒,但我們是穆斯林。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許多我們祖先在重大戰役中英勇作戰的故事。當然,他們不懂辦公室的工作,就像我不懂作戰一樣。」拉納停頓了片刻,低聲說:「我們還是繼續工作吧。」拉納一口氣喝下甜茶,然後開始整理帳本,而男傭開始打掃書架。

天父,求你讓尼泊爾的拉吉普特穆斯林能認識你,讓他們不再回憶過去,而是從你那裡找到喜樂和盼望。我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來源: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2012年七月+八月十字路口上的尼泊爾)

 承蒙 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 惠允刊載,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