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4-12-29發佈

 

認識、關懷普世未得之民 2015年一月波斯帝國伊朗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蒙允刊載。

波斯帝國伊朗 正發生顯著變化 
整理:穎穎
參考資料:Iran’s Simmering Spiritual Revolution~by Justin Long 
http://www.liuopus.com/iran07.html 

本月我們將為講波斯語的民族禱告。波斯民族是伊朗的主體民族,也稱伊朗人,佔伊朗66%人口。雖然伊朗國內很少人自稱波斯民族,但骨子裏他們以波斯後裔自居。除了在伊朗,一部分波斯民族散居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

每當我們提到伊朗,總會忍不住想起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狂怒的暴民、被焚燒的外國旗幟、反西方標語、支持恐怖主義等。這些畫面 嚴重歪曲我們對伊朗波斯民族的印象,其實他們是一個非常熱情和友善的民族。歷史上的伊朗曾經是無比輝煌的波斯帝國,擁有四、五千年古老的燦爛文化,波斯民族身上流淌著貴族的血液。

千年來這片土地戰亂紛飛,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都曾侵略他們;還有1979年那場顛覆性的伊斯蘭革命,為他們留下深深印記。如今在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滿街是裹著頭巾、把曲線深埋在一襲黑色長袍內的神秘女人,酒吧、舞廳、俱樂部這些「導致腐敗和墮落」的娛樂場所全面禁止。擁有世界第二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卻因為受西方制裁,經濟倒退了三十年。

公元七世紀,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帝國的餘威不在,並被迫皈依伊斯蘭教,連波斯文字都被改成阿拉伯字母。但波斯貴族骨子裏蔑視征服者,在皈依伊斯蘭教過程中,以自己的方式改造了伊斯蘭教。波斯版的聖訓是由穆罕默德的大弟子阿里(波斯民族,第二任哈里發)完成,這解釋與阿拉伯半島的遜尼派存有分歧,被稱為「什葉派」。今天伊朗是唯一什葉派占主體的穆斯林國家,以遵循原教旨為治國理念,與開放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劃清界限。

伊朗曾經是一個富裕的國家。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全國GDP曾位居全球第四。但那場宗教革命使伊朗與歐美及其他阿拉伯的經濟合作遲滯;後來兩伊戰爭更使情況雪上加霜。「曾經滄海」的感覺至今深深留在伊朗人腦海中。

1979年後成長起來的人被稱為「革命一代」,他們在伊朗七千萬人口中占超過三分之二比例。人們說這一代玩世不恭,對未來缺乏信念。有人選擇離開伊朗,往歐美等地尋找機會;有人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持開放的心態;有人用非法衛星天線接收電視節目,沈浸在西方文化中;有人對本族的波斯歷史了解豐富,同時又支持「伊斯蘭大統一」思想;有人覺得自己是純粹的波斯民族,有人定位自己是純粹的伊斯蘭教徒。這一代人,夾裹在保守的宗教和開放的西方改革思想中。其實,他們是矛盾的一代人。而變化就來自於他們。

變化1:小家庭--現代波斯民族出生率偏低。過去波斯家庭有五個孩子,今天多子女的家庭不到三分之一。女人推遲結婚年齡,希望婚前可以獲得更多機會;男人也一樣傾向遲婚,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夠撐起一個家,甚至有些人選擇不結婚。伊朗政府正試圖扭轉這趨勢,但基本上是失敗的。

變化2:城市化--許多波斯民族選擇離開農村遷移到城市,包括女人也不惜違反社會準則,往城市尋找更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伊朗首都德黑蘭像一塊磁鐵吸引了無數人,目前該城市人口已超過一千兩百萬,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伊朗其他城市也迅速擴大,估計到2050年80%伊朗人將住在城市。

變化3:人民希望看到變革--伊朗政府將工業部門國有化,控制該國四分之三的經濟,人民指責這是導致高通貨膨脹,生活水平下降和高失業率的政策,對領導層充滿憤怒;政治上伊朗最高領袖也直接控制政治候選人,以這種方式永久保留自己的權力,並且無情鎮壓異議人士,令人對未來感到悲觀;政教合一也使人民對宗教強加給他們的限制感到沮喪和不滿。年輕一代對父輩的政治和宗教觀念幾乎沒有興趣,也不想聽命於人;他們經歷了幾年前的選舉黑幕和隨後遊行示威時的野蠻鎮壓,不再相信任何事。大部分人都希望看到變革。

變化4:婦女的社會地位--伊朗女人試圖打破傳統,爭取更多教育機會。革命後伊朗婦女失去了前國王巴拉維政權時代許多權利。雖然伊朗政府曾一度讓婦女接受教育,但最近卻改變了態度,因為發現受教育的婦女更積極參與抗議政府的活動。2013年伊朗政府發佈了一項限制婦女接受教育的法令,提倡婦女要早婚,建立多子女的大家庭。目前婦女在伊朗社會的作用是一個沸點問題。

變化5:吸毒與色情問題--伊朗是目前世界吸毒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估計目前有三百多萬吸毒者,毒品走私和交易也普遍。另外,色情與賣淫行業活躍,尤其是在城市。估計單單德黑蘭就有兩百五十所妓院和八十四千名妓女。許多妓女年輕貌美,不幸嫁給吸毒的丈夫,被迫走上賣淫的悲慘之路。伊朗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2010年德黑蘭每四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

變化6:資訊帶來希望--目前伊朗手機普及率相當高,很多人都擁有一部以上非智能手機;互聯網普及率也超過60%且持續上升。雖然 伊朗政府嚴密監控互聯網,但聰明的伊朗人總有辦法瀏覽互聯網。除此,他們也透過黑市買衛星電視接收設備,觀賞西方節目。如今波斯民族以更廣闊的視角看世界,雖然政府千方百計以伊斯蘭教義反對西方,卻擋不住伊朗人想要過不同的生活和擁抱變化的心。當然,伊朗人從衛星電視節目和互聯網了解到許多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基督教。 

變化7:對福音越來越開放--基督教早在使徒時代已進入伊朗。波斯信徒也曾將福音帶到遠至中國。七世紀伊斯蘭教進入伊朗,基督徒便成為二等公民,但教會依然存在。今天在波斯民族中基督徒是很小的群體,但卻發揮巨大影響力——保守估計從穆斯林改教的波斯基督徒至少有幾十萬人,而這數字正穩定增長著。伊朗人已厭惡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也親眼目睹激進教義的可怕,於是有人選擇不再信奉伊斯蘭教,改為過世俗化生活;也有人選擇接受主耶穌。如果說波斯民族對激進伊斯蘭教的厭惡是屬靈變革的火花,那引發火花的燃料就是在革命前,忠心宣教士們撒下的福音種子,終於可以收割了。今天的伊朗人是對福音最開放的穆斯林族群之一。

以下是一位伊朗年輕人的心聲:「在巴列維王朝時代,因為財富增幅導致貧富差距和很多社會問題,有人就希望伊斯蘭革命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事實證明伊斯蘭不能拯救伊朗。可是我們不希望再次透過革命來改變伊朗了,敘利亞和埃及還有利比亞革命的結果都不好,敘利亞到現在還在打仗,八十萬人無家可歸,我更希望能由政府或者上層人士來主導,透過改革,而不是革命來改變伊朗……」

親愛的代禱者,我們都知道,只有相信全能真神,伊朗人才有真正的改革。

宣教士傳記一 珍•杜利特爾 Jane Doolittle
1921年,珍•杜利特爾從威爾斯學院(Wells College)畢業後,獨自一人懷著不太確定的心情來到伊朗的首都德黑蘭Tehran), 暫時頂替一位宣教士在教會學校(Iran Bethel School)當生物老師。當時杜利特爾以為這只是一項「短期」任務,沒想到她之後的五十八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伊朗度過。杜利特爾出發到德黑蘭之前,曾在德梅因(Des Moines)的「學生志願大會」獻身成為一名海外宣教士,只是她原本希望以醫生的身份到非洲參與醫療宣教,沒有想過要在德黑蘭當老師。 1924年,當杜利特爾任教三年屆滿時,突然身患重病,醫生建議她回國治療。一開始她以為自己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導致背部十分疼痛,後經診斷是「椎間盤突出」,需要做整形外科手術。杜利特爾一直沒有放棄當醫生的夢想,但現在她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自己再也沒有能力成為醫生了。

讓我們祈禱! 
1.祈禱伊朗出現屬靈豐收,無數穆斯林背景的波斯民族成為信徒。
2.伊朗政府企圖伊斯蘭化這國家,祈禱這種企圖讓伊斯蘭教在伊朗人心中完全喪失信譽。
3.祈禱聖靈讓講波斯語的每個族群都渴求真理和正義,帶領這些族群認識耶穌。 
4.祈禱主耶穌使用波斯信徒將福音傳到中亞各地。
天父,我們的身體和生命都掌握在你手中,雖然我們會有身體軟弱,卻有信心你正在看顧,永不丟棄我們。今天我們要為每個在前線的宣教士禱告,特別為他們在醫療缺乏的工場上能有健康的身體禱告。也記念患病的宣教士,求父醫治他們,也保守他們的信心,能時刻倚靠父度過每一個困難的時刻。奉主名求,阿們。

宣教士傳記二 珍•杜利特爾 Jane Doolittle
杜利特爾做完手術,在康復期間收到了曾經任教的學校來信,邀請她擔任該校的校長。對當時只有二十五歲的杜利特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榮譽。 杜利特爾認真地準備自己接受這份新挑戰,她到哥倫比亞大學研讀教育管理學碩士學位,同時也進修聖經課程。當她重返伊朗還未正式上任前,又用了一年時間學習波斯語和波斯文化。當時伊朗人的識字率還不到1%,除了少數小型的私立學校以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學校。杜利特爾做好充份準備,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顆真誠愛伊朗人的心來辦校,很快便吸引許多學生來報名。大部分學生是穆斯林,他們也知道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將會教導聖經,也需要參加每天的基督教敬拜和禱告聚會。儘管如此,父母們還是願意讓孩子報名入學。穆斯林學生對基督教的禱告感興趣,因為不像穆斯林的禱告需要背誦經文,而是可以很自由、很個人地跟神說出心裡的話。1931年,當杜利特爾回國休假期間,沙阿國王(Reza Shah)掌握政權,他頒佈了一項法令,禁止波斯學生到外國人開設的小學唸書,這意味著 教會學校的學生將減少四分之三。1935年,教會學校改名為努爾巴克什學校 (Nurbakhsh),意思是「發光」。

天父,懇求幫助今天的宣教士,也能夠善用一切管道和資源去接觸福音對象,以最適合當地需要和文化的方式,將人帶到三一神面前。求父為宣教士們打開學校、醫院、慈善、商業等大門,讓恩典能透過各種管道流通到未得之民當中。奉主名求,阿們。

宣教士傳記三 珍•杜利特爾 Jane Doolittle
1938年,伊朗政府把外國人開設的學校全收歸國有,僅賠償一些修建學校的最初成本。這個轉變導致許多從事教育的外國宣教士只能離開伊朗,但杜利特爾並沒有走,她認為神差派自己到伊朗的目的就是要與波斯人分享福音,一切都不會改變。杜利特爾相信自己既然通曉波斯語,又熱愛波斯人,一定會有她能夠做的事。後來,杜利特爾重拾對醫學的興趣,在家中開辦一間診所,為貧窮的女人和 孩子治病。她用伊朗政府收購學校的一筆錢來資助這間診所的運作。1971年,杜利特爾在波斯生活了整整五十年!伊朗教育部為了記念她的付出和貢獻,授予她當時伊朗最高的教育類獎章。1977年,歷史似乎要重演,伊朗衛生部有計劃關閉所有私人診所,包括杜利特爾的診所。為了避免這情況發生,杜利特爾邀請一位伊朗醫生接管她的診所,好讓這診所可以繼續開辦下去。1979年,阿亞圖拉•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正式宣布伊朗為「伊斯蘭 共和國」,同年杜利特爾剛好返回美國,之後她想再回到伊朗就一直未獲準許。以上內容選自:“Is Love Lost? Mosaics in the Life of Jane Doolittle ‘Angel Mother’ in a Muslim Land,” by Elizabeth Voorhees, William Carey Library, 1988.

天父,今天的宣教情況依然波折重重,充滿變數,懇求父幫助每個在前線的宣教士,與父保持密切關係,以致曉得如何變通和行動。幫助差派的宣教機構或教會,和前線宣教士們,能夠不以血氣來作任何決定,而是彼此在禱告中一起尋求三一神的心意。奉主名求,阿們。

波斯人 Persian People
過去的幾十年波斯人(也就是伊朗人)長期處於戰亂中。他們失去心愛的家人、商店遭受破壞、寺院遭到褻瀆。根據www.justinlong.org/ persia介紹,伊朗人對伊斯蘭政府越來越不滿,年輕人開始拋棄長輩們空洞的宗教信仰與儀式,轉而尋 求更深刻的真理。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年輕人轉而跟 隨耶穌基督!神曾經說:「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代記下7:14) 伊朗急需神的醫治!你是否願意為這片已經看到部分收獲的土地祈禱呢?

天父,祈禱伊朗信徒和其他國家的波斯信徒屈膝跪下,為未信主的族人、家人和親友擺上禱告的代價。父神「不願一人沉淪,乃願人人得救」,我們就懇求讓波斯人能透過夢境、異象、福音廣播或其他管道認識宇宙的真神。父啊,我們要特別為伊朗的領袖們能歸主,並帶領所有波斯人接受救恩禱告。奉主的名求,阿們。

講塔吉克語的族群 Tajik Speaking People
貝赫魯茲(Behruz)趕著羊群從放牧的草場回到阿富汗帕米爾山脈(Pamir)的小村莊,家人和朋友紛紛向他 投來好奇的目光。女人們站在泥土房屋門前,把頭巾拉下拿在手中,一邊微笑,一邊低聲議論;男人們則熟稔地跟貝赫魯茲打招呼,他們的語氣充滿好奇。貝赫魯茲趕著羊群慢慢地往家的方向走。大部分塔吉克男人都是牧人,像這樣從放牧回家的場景是很常見的,為什麼他們會感到好奇呢?原來,有一個西方遊客正隨著貝赫魯茲來到村莊,他的到來引起了人們的好奇。一個村民忍不住開口問:「這個人是誰?」貝赫魯茲回答說:「他是我在半路遇到的一個外國人。」外國人聽不懂他們的對話,只能以微笑表示善意。其中一個長輩說:「我們不能讓他這樣站著,趕快去準備一頓熱騰騰的美食招待這位客人吧!」女人聽到這話,馬上回家做飯。塔吉克人向來好客,任何外來者都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和友善。 塔吉克人占阿富汗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也是阿富汗的鄰國——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的主要族群。塔吉克人是波斯人的後裔,這個族群在七世紀時被迫皈依伊斯蘭教。

天父,我們要為熱情、友善和好客的塔吉克人禱告,求父讓他們能聽到福音,能得到救恩。雖然塔吉克人住的地方不常有外人去到,但求父特別差派人與適合的方式向他們分享主的愛,懇求有宣教事工將福音帶到這貧困的地區,使塔吉克人因信主耶穌,人生有盼望。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講馬贊德蘭語的族群 Mazanderani Speaking People in Iran
哈迪(Hamdi)雙眼雖注視著在伊朗高原上吃草的水牛,但腦海卻想著幾百英里以外的事。哈迪很想去大城市生活,他喃喃自語:「我可不想在這 大山過一輩子。」 哈迪記得上次去舅舅的村莊,看到一頁紙上印著類似圖畫的文字,好奇地問表弟:「這是什麼呢?」表弟告訴他:「喔,這是波斯語,與我們的馬贊德蘭語非常相似,但我們的語言沒有文字,而波斯語有文字,所以人們可以用文字留下記錄,也可以讓很多人讀到波斯語作品。」哈迪坐在草場上,心中暗想:「如果我也能將腦海中想到的事,用文字記錄下來該多好啊!」 「兒子,快去追那頭水牛!」哈迪的父親指著一隻試圖爬上陡坡的水牛大聲喊道。 這一聲喊叫聲,打破了哈迪的文學美夢,現在他只能趕快去追趕那頭水牛!馬贊德蘭人是混合了突厥部落、亞美尼亞人和俄羅斯移民的族群,他們講波斯語的一種方言——馬贊德蘭語。農業改革給馬贊德蘭人帶來很大好處,不過仍有一些人選擇過祖先留下的傳統遊牧生活方式。全部馬贊德蘭人是穆斯林,他們從未聽過福音。

天父,懇求預備能為馬贊德蘭人研發文字的宣教士和語言學家,讓這個族群有一天能夠用自己的母語去認識唯一永活的真神。祈禱這個族群的領袖能透過夢境和異象看到耶穌,懇求聖靈在他們心中動工,預備好土來接受福音。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吉拉基人 Gilaki People of Iran
一個伊朗人愛不釋手地拿著一塊絲綢,一邊仔細欣賞,一邊不住稱讚:「非常好!非常好!」老板微笑地說:「這種絲綢確實非常好,」他轉身對兒子說:「來,阿塔什(Atash),你為這位先生介紹一下。」阿塔什驕傲地介紹說:「先生,我們是吉拉基人,能製造世界上最好的絲綢。」伊朗人說:「是啊,我很早就聽說過你們的優質絲綢,今天總算親眼看到了!請寫下你們在吉蘭省(Gilan Province)的地址,下次我到吉蘭省出差時,再去找你們買絲綢。今天我可否用信用卡來付這絲綢的錢?」老板有些生硬地說:「抱歉,我們只收現金,不收信用卡。」伊朗人只好嘆了一口氣表示同意,這筆生意於是成交了。多數吉拉基人是農民,他們種植稻米、茶葉和煙草,也養蠶。吉拉基人除了 能製造優質的絲綢,他們的玻璃和肥皂也是遠近馳名的。 大部分吉拉基人是文盲,而且這個族群沒有文字,只有很少數受過教育的吉拉基人能夠讀和寫波斯語。

天父,祈禱有語言專家特別為吉拉基人設計文字,並有翻譯事工將聖經譯成這種文字,使吉拉基人能有機會讀到父寫給他們的話。也求父讓吉拉基人能透過福音廣播和電影耶穌傳,聽到完整的福音內容。父啊,我們將吉拉基人交托在你手中,請求父以強有力的方式讓這未得族群能藉著主耶穌,與三一神建立親密關係。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拉萊斯塔尼人 Larestani People of Iran
塔赫爾(Taher)儘量用溫和的語氣跟父親說:「我沒有說不相信真主…… 只是說不太確定自己究竟相信什麼。」「你這是褻瀆!」父親皺著眉頭,提高聲量對兒子說:「我們不要再談論這事了!總之你是穆斯林,我是穆斯林,我的父親也是穆斯林,我們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穆斯林。我們會一直去清真寺,一直是穆斯林,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你明白嗎?!」塔赫爾嘗試好好與父親溝通,他婉言道:「我們一直都向真主禱告,但是請你想一想,我們至今還是陷在貧窮中,農場依舊缺乏雨水,真主似乎沒有聽我們的禱告啊!為什麼我們不試試其他方法呢?有一位朋友向我介紹先知伊薩(Isa耶穌),要不我們試試向伊薩禱告,好嗎?」 父親堅決地制止塔赫爾說下去,他暴怒地吼:「閉嘴!你給聽我清楚,在我們的這間房子內,絕不能談論伊薩!」拉萊斯塔尼人是一個小族群,約108,000人口,大部分住在伊朗法爾斯省(Fars Province)的拉萊斯坦(Larestan)。這族群有自己的語言,但人們多數以這語言的眾多方言溝通。拉萊斯塔尼人不願意講其他族群的語言,也不接受其他族群的宗教。大部分伊朗人是什葉派穆斯林,但拉萊斯塔尼人是遜尼派穆斯林。

天父,我們要為拉萊斯塔尼人剛硬的心能被聖靈軟化來禱告。他們世世代代受伊斯蘭教捆綁,生活方式也封閉,不願接受新事物,更不願接受福音,只有聖靈的工作運行在這族群中,他們才有可能認識真神。父啊,求你記念拉萊斯塔尼人靈魂的迫切需要。也禱告進行中的聖經翻譯事工能進展順利,拉萊斯塔尼人能早日聽到母語福音。奉主的名求,阿們。

俄羅斯的迪戈爾人 Digor People of Russia
當我們提到米甸波斯帝國(Medeo- Persian Empire)時,可能會想到但以理和居魯士大帝,但通常不會想到米甸波斯人的家鄉——俄羅斯。 今天的迪戈爾人就是歷史上的米甸波斯人 的後裔,他們從中世紀以來就一直住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令人驚奇的是,迪戈爾人在波斯人傳統地區以外的地方居住,其實生活是過得很好的。 迪戈爾人是奧賽提人(Ossetian)的一個小族群。自從十三世紀以來,奧賽提人一直受蒙古人的影響,直到1784年俄羅斯開始將奧賽提作為自己的殖民地。之前全部迪戈爾人都是穆斯林。根據維基百科網站介紹,目前迪戈爾人住在兩個地區:一、基督教為主流的迪格拉(Digora);二、伊斯蘭教為主流的伊拉法(Iraf)。迪戈爾人講一種最古老、原始的奧賽提語。迪戈爾穆斯林是亞洲未得族群之一,人數約十萬人。除了俄語福音資源之外,目前不知道是否還有適合他們的福音資源。

天父,祈禱迪戈爾基督徒有負擔向他們的穆斯林同胞分享福音,也願意立志過聖潔和得勝的生活,為主作美好的見證,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將三一神介紹給未信者。祈禱各項福音資源能翻譯成迪戈爾人的語言,也求有宣教機構認領迪戈爾人,有策略地在他們當中展開宣教事工,直到他們成為神國度的子民。奉主的名求,阿們。

伊朗的塞姆納尼人 Semnani People of Iran
塞姆納尼人住在伊朗西北部的貧瘠荒原中,在寒冷的冬季人們格外容易生病。塞姆納尼人經常去清真寺禱告,但真主似乎沒有聽他們的禱告,依然很多人生病。 塞姆納尼人的村莊沒有醫院,也沒有學校,無論是醫生或老師,在當地都非常缺乏。伊朗政府向來忽視塞姆納尼人,所以許多村莊沒有醫生和老師只有阿訇和村長識字,能夠讀寫。沒有人知道塞姆納尼人來自何處,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在伊朗西北部定居。即使這個族群知道自己的起源,也不會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外來者。在1979年伊朗革命之前,那時基督徒可以公開活動,但即使在那時候,也沒有任何宣教機構曾關注塞姆納尼人這個穆斯林族群。

天父,懇求差派人前往塞姆納尼人當中關心他們的需要,特別是教育和醫療的需要。求父透過基督徒的援助事工,能夠打開一扇門,讓塞姆納尼人藉此聽到福音。祈禱神改變伊朗的法律,讓基督徒能夠再次公開活動。請求父粉碎伊斯蘭教對塞姆納尼人的束縛,讓這個族群打從心底渴慕真理,追求認識真神。奉主的名求,阿們。

伊朗的昆薩里人 Khunsari People in Iran
「爸爸,為什麼我不能去學校?」一個住在伊朗昆薩里村莊的男孩問。父親有些無奈又有些生氣,語氣沉重地反問:你看我們的村莊有學校嗎?「都沒有學校,你要怎樣去 學校?」大部分昆薩里人,包括這位父親,都是文盲,無法讀和寫昆薩里語和伊朗官方語言波斯語。在昆薩里村莊,只有阿訇和少數領袖識字。每周五村莊的阿訇都會向來到清真寺的村民們朗誦《古蘭經》的經文。昆薩里人住在伊朗西北部,政府一向忽視這個地區,當地幾乎沒有醫生和教師,大部分居民以牧養山羊和綿羊為生。目前還沒有宣教機構接觸昆薩里人。即使在1979年伊朗革命之前,外國宣教士還沒被禁止的自由年代,也沒有宣教機構曾關注這個族群。根據約書亞計劃介紹,昆薩里人沒有母語聖經,沒有宣教機構接觸他們,甚至幾乎沒有外來者進入這個偏遠地區。

天父,為住在偏遠地區,不受當地政府關注的昆薩里人禱告,求父讓他們能認識愛人、顧念人需要的三一神。懇請神差派宣教士到昆薩里人中辦校教育下一代,也差派醫生到他們當中展開醫療宣教事工。為這個族群有一天能全族都歸主禱告。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瓦夫西人 Vafsi People of Iran
一隊北美宣教士一起聽著從老式錄音機傳出來的聲音,他們剛開始要學習這種語言。過了好一會兒,當錄音磁帶轉到盡 頭時,播放鍵彈了起來,有人起身關上錄音機 的電源。宣教小組的負責人是一位中年人,他對同工們說:「這是瓦夫西語的二十四個民間故事,這節目是在1958年錄制的,是我們知道的唯一一盤瓦夫西語磁帶。」其中一位女同工低聲說:「神啊,幫助我們順利為瓦夫西語設計一套文字, 接著才能將聖經翻譯成這種語言。」 幾乎所有瓦夫西人都是穆斯林,在他們中間還沒有已知的基督徒。自從五十五年前錄製這盤錄音帶以來,幾乎沒有外來者進入瓦夫西人的村莊。瓦夫西語:http://www.youtube.com/watch?v=1i_hbi8l3io

天父,雖然我們對瓦夫西人認識不多,但你卻很認識他們。懇求你差派最適合的人,以最適合的方式,幫助瓦夫西人認識三一神。為進行中的聖經翻譯事工禱告,求父賜下格外智慧給為瓦夫西人設計文字的同工們,讓他們能早日完成這部分工作,然後可以開始翻譯瓦夫西語的聖經。求父透過各種管道讓這個族群明白相信主耶穌才是得到救恩的唯一方法。奉主名求,阿們。

為麥加朝聖的穆斯林禱告:第一天 Pray for Muslims on the Hajj Pilgrimage (first day)
在穆斯林的一生中,到麥加朝聖是他們宗教活動中最高潮的時刻。如果穆斯林有能力,一生至少要去麥加朝聖一次。穆斯林的曆法是陰曆,所以每年的朝聖日期都不同。每年朝聖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萬穆斯林,將會湧入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參與神聖的朝聖儀式,以此表明自己永遠跟隨先知穆罕默德的腳步。朝聖之前,人們會清洗身體,穿上白色衣服,象徵所有朝聖者在伊斯蘭教中是平等的。清洗之後,朝聖儀式正式開始。人們將陸續邁入朝聖區,男人會一邊行走一邊吟誦禱詞:「真主啊,我在這裏為你效勞,只有你才配得讚美,只有你才無比慷慨,只有你才是王。」第一天的朝聖有兩項內容,分別是清洗身體和參拜大清真寺的天房(Ka’aba)。隨後,朝聖者會離開大清真寺,步行到米納帳篷區過夜。

天父,每一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穆斯林到麥加朝聖,他們渴望更靠近真神,懇求父透過夢境和異象向朝聖者顯現,讓他們對主耶穌有正確的認識,知道要相信並接受主耶穌,才是唯一的拯救。奉主名求,阿們。 

為麥加朝聖的穆斯林禱告:第二天 Pray for Muslims on the Hajj Pilgrimage (second day)
麥加朝聖的第二天是最重要的一天。穆斯林學者表示今天是伊斯蘭教達到完美的一 天。朝聖者必須在阿拉法特山(Mount Arafat)停留,他們的朝聖才算為有效。穆斯林相信在這一天,他們的大小罪都將得到赦免;如果錯過了 今天,就等於錯過整個朝聖。這天朝聖者將全天 在阿拉法特山附近站立或坐著,祈求真主仁慈寬恕他們。穆斯林相信他們度過這一天之後,將洗凈自己的罪,擺脫一切恥辱,獲得真正的自由。日落之後,炮聲會響起,此時朝聖者就可以離開阿拉法特山,到穆茲達利法(Muzdalifah)露天過夜(睡覺或停留),沿途要撿拾碎石用來擊打魔鬼。

天父,穆斯林渴望度過這一天之後,他們的生命能得到赦免和潔凈。他們在這一天會徹夜禱告,我們要請求神觸動他們的心,讓他們與主耶穌相遇。祈禱穆斯林能透過各種管道,聽到清楚的福音內容——就是相信耶穌的人,罪將白白得到赦免。祈禱耶穌的生、死和復活,能夠穿透每個穆斯林的心,將他們引入永生之中。奉主的名求,阿們。

為麥加朝聖的穆斯林禱告:第三天 Pray for Muslims on the Hajj Pilgrimage (Thrid day)
對朝聖者來說,第三天是最長的一天。一些身體虛弱的朝聖者可能需要兩天才能完成所有神聖儀式。如果沒有完成全部儀式,朝聖就不算完成。這一天每個朝聖者需要完成五個不同的神聖儀式:必須向一個象徵撒但的石柱投擲石頭;男人必須剃鬍鬚,象徵謙卑和潔凈;朝聖者必須宰殺一頭牲畜作為祭品;朝聖者必須圍繞天房行走七圈,作為神聖儀式的一部分;朝聖者需在薩 法山丘(Safa)和馬爾瓦山丘(Marwa)之間行走一次。《以弗所書》6:12寫道:「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穆斯林明白撒但是屬靈戰爭的起因,然而他們向那石柱投擲石頭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只有基督的十字架和復活才能擊敗撒但。

天父,祈禱這些虔誠的穆斯林能夠明白只有主耶穌才能戰勝撒但、罪惡和死亡。祈禱穆斯林能夠真正理解主耶穌的十字架與寶血的意義。祈禱每一年一批又一批的朝聖者在圍繞天房和在山丘間行走時,聖靈對他們說話,讓他們能夠意識到這些儀式對於潔凈自己絲毫沒有幫助。主啊,我們要奉主的名祈求,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的朝聖者都能認識耶穌,甚至整個穆 林世界都認識三一真神。奉主的名求,阿們。

阿富汗的基齊勒巴什人 Qizilbash People of Afghanistan
小男孩豎起耳朵,仔細地聆聽幾個年長的基齊勒巴什人嚴肅的對話。他們正回憶起被稱為「紅頭人」的祖先。「紅頭人」的稱呼源自於他們總是頭戴紅帽,上面有十二個圓點,象徵伊斯蘭教的十二條戒律。基齊勒巴什人的祖先非常著名,因為他們建立了卓越的戰爭功績。雖然今天的「紅頭人」已經不再頭戴紅帽,但他 們依然是崇尚武力的什葉派穆斯林,經常會舉行充滿激情的秘密會議,對首領也很忠誠。阿富汗的基齊勒巴什人最早期是源自突厥部落。1783 年,基齊勒巴什酋長發動戰爭攻入波斯。今天,基齊勒巴什人依然是阿富汗社會一個重要部分,具有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影響力。此外,他們在商業上也很成功。基齊勒巴什人主要住在阿富汗的城市,外界對這個族群的生活知道得不多,只知道他們約有二十萬人,一般能講兩種語言,就是部落語言和波斯語。基齊勒巴什人可以找到波斯語的福音資源,包括聖經和電影耶穌傳。目前已有信徒「認領」了基齊勒巴什人,固定為他們禱告,但還沒有信徒親自去接觸這個族群。據我們所知這個族群還沒有基督徒。

天父,基齊勒巴什人有悠久的戰斗歷史,至今依然是一個崇尚武力的民族,懇求父憐憫他們,讓他們能嘗到和平與良善的美好,厭棄現有的生活和好斗的文化,轉而追隨和平之主。求父讓基齊勒巴什人能認識真理、經歷主愛,嚐到父神永久的庇護。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達利格布里人 Dari Gobri People of Iran
牧人緊張地撚著下巴的鬍鬚,身邊躺著他患病的妻子,正痛苦呻吟。牧人曾親眼目睹三個孩子因病身亡,他不想讓妻子有相同的遭遇!然而這村莊附近根本沒有一間醫院,沒有人可以幫助他的妻子。無助的牧人大聲地喊道:「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拜火教的造物神),我知道死去的家人復活時,我可以再次見到他們,但請救我的妻子,請快一點把我的請求告訴救世主!」 許多世紀以來,伊朗的達利格布里人一直是拜火教徒,雖然他們只有一萬四千人,是一個小部落,但卻代表了伊朗的拜火教徒。在伊朗這個幾乎全部是什葉派穆斯林的國家,達利格布里人是受到壓制的少數族群。拜火教徒相信有一位仁慈的造物神阿胡拉•馬茲達,還有一位邪惡的神靈阿格拉•麥紐(Agra Mainyu),也相信在最終審判日有一位救世主將會降臨,拯救萬民逃離地獄,永遠與阿胡拉•馬茲達在一起。外界對於達利格布里人知道不多,只知道他們長年在荒蕪土地上放牧。由於缺少醫療設施,達利格布里人的平均壽命很短。他們也不鼓勵孩子去學校讀書。這個族群還沒有當地語言的電影耶穌傳和聖經譯本,也沒有基督徒和宣教機 構關注他們。

天父,我們深信你聽到了達利格布里人的呼求,知道他們所面對的困境,懇求父差派人去接近這個族群,關心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祈禱達利格布里人在聽到福音時,馬上認出基督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救世主。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青年人 Youth in Iran
「沒有職業、沒有配偶、沒有政治力量,是伊朗青年人感到挫折的原因。」一位在伊朗事奉的宣教士說這裡十五至二十九歲的青年人佔總人口35%,其中有70%處在失業狀況中!伊朗青年人失業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缺少教育,相反一般青年人都受過良好教育,他們熟悉互聯網,很容易可以在網上看到其他國家青年人的生活,比較自己的處境,內心愈發感到郁悶與挫折。沒有工作就沒有生存能力,延伸出來的新問題就是許多青年人無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也無法成家。其中一些青年人挫折感帶來的憤怒,投射到政治暴力活動中,也有人用毒品和非法性行為麻醉自己。青年人看不到未來的前景,只能從現實生活中追求短暫的快感。不過伊朗青年人還有另一項選擇。許多青年人正轉向耶穌基督,因為伊朗的宗教制度及領袖們的空洞承諾,漸漸讓青年人的幻想破滅,他們開始醒覺!而耶穌的應許不只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並且賜他們內在的自由,使他們的生命重新找到目標。 今天的伊朗教會正在成長中,許多新信徒是青年人,其中一些屬靈生命迅速成長,甚至開始帶領青年團契,並展開了植堂事工。

天父,雖然伊朗失業率高,人們對生活有許多不滿,卻因此讓伊朗青年人想到要尋求改變。我們要為這些青年人能遇見三一神感恩;也為正在成長中的伊朗教會感恩。懇求父讓伊朗目前展開的植堂運動,能夠影響這個國家所有族群。我們要特別為伊朗信徒禱告,因為在他們的社會中,成為基督徒被視為犯罪和叛國,祈禱父保護每一個伊朗信徒,供應他們身心靈的需要。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毒品濫用問題 Drug Abuse in Iran
伊朗青年人的生活因為受到限制,缺少發展機會,滿腔的挫折與不滿情緒,讓他們開始走向吸毒的不歸路。目前有上百萬伊朗人吸毒成癮,許多家庭都有吸毒者。販毒經常將海洛因從鄰國阿富汗偷運到伊朗。阿富汗的毒品價格便宜,就算失去生活希望的人,也不難取得毒品。另一方面,濫用毒品的悲劇提供了一個基督徒與伊朗人分享神的愛的機會。基督徒對戒毒事工有足夠的經驗和裝備,靠著主的大能和信徒愛心的陪伴,戒毒成功率遠遠超過其他群體,許多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卡利勒(Khalil)是一個吸毒者,有一次他在神志不清之下準備用刀子刺向妻子,在最緊急時刻,他的孩子們尖叫聲阻止了他犯下這不可彌補的錯誤。後來卡利勒被送到戒毒中心,但傳統的戒毒方法對他毫無功效。感謝神,卡利勒有幾個基督徒親戚,他們付代價地為他禁食禱告,帶領他信主,從此他再也沒有接觸過毒品。今天,卡利勒已經成為一名植堂者。阿里(Ali)是海洛因成癮者,吸食過量毒品會使他不知覺地大聲尖叫。有一 次,當他再次尖叫時,有一個陌生人走向他說:「神愛你。」並且送他一本新約聖經。從那以後,阿里開始相信並跟隨耶穌,他徹底擺脫了吸毒悲劇。

天父,我們要懇求為無數伊朗的吸毒者祈禱,求父引領他們到基督徒戒毒中心尋求幫助,身心靈都能得到在基督裡,真正的釋放、自由和完全的康復。也求父透過在伊朗的戒毒事工,使無數家庭歸向基督,在這個國家引發野火燎原般的植堂運動。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臨時妻子」 Temporary Marriage in Iran
「我是妓女,但耶穌告訴我,我永遠屬於他。」加勒赫(Jaleh)的經歷在伊朗很 常見。 加勒赫長期遭受父親和其他親戚的性侵害, 最後被趕到大街上成為妓女。在加勒赫面對人生最低潮和痛苦時,有人與她分享主的愛,並帶領她信主,從此她的生命不再一樣。有一次,加勒赫出席一個基督教婦女聚會,雖然她依然為自己過去的經歷感到羞辱,但還是決定要分享主耶穌的愛如何觸動了她,醫治她生命的創傷。她勇敢地站在眾人面前說,在自己要放棄時,曾聽見主耶穌柔聲對她說:「你打算放棄嗎?你知道我是你的朋友嗎?我愛你!你是我的!」這是加勒赫第一次公開分享她的見證,之後過去的經歷就不再捆綁她了。在伊朗文化中,婦女感到自己沒有價值。男人可以擁有四個合法妻子,還可以擁有多個「臨時妻子」,只要男人付出合適的價錢,雙方的關係可以維持一小時或幾年,在其他的文化這就是——賣淫。1990年,伊朗總統拉夫桑賈尼(Hashem Rafsanjani)竟然大力鼓勵「臨時妻子」,認為這種現象能夠為戰爭寡婦帶來一些經濟支助,同時還能讓沒有能力結婚的年輕男人發洩性慾。今天,伊朗的家庭教會不斷茁壯成長,開始對「臨時妻子」的文化提出批判,因為教會許多成員就是女人。感謝神,隨著伊朗教會的成長,「臨時妻子」這種罪惡現象正被清除。

天父,我們懇求你的愛和醫治臨到受傷的伊朗婦女,使她們能在基督的愛中享有不能被奪走的尊嚴和價值。求父讓伊朗婦女的合法地位能得到改善,不再被欺壓。祈禱伊朗教會在這些不公義的事情上,發揮光和鹽的作用。奉主的名求,阿們。

埃蘭事奉組織 Elam Ministries
伊朗雖是一個封閉的國家,但人民卻有一顆開放 的心。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人民對伊斯蘭教的幻想逐漸破滅,開始邁向醒覺的過程中。有人甚至認為伊朗人是全世界對福音最開放的穆斯林族群。自從 1979年之後,歸主的伊朗人遠遠超過了過去一千三百年所有波斯信徒的總和!1988年,伊朗的教會領袖們創辦了埃蘭事奉組織,目標是協助在伊朗及附近地區的教會事工。1999年,有六位著名的領袖到英國接受全職事奉的裝備。1979年之前,伊朗只有不到五百名基督徒;今天,估計已有幾百萬名基督徒。埃蘭事奉組織的異象是幫助所有伊朗人有機會認識主耶穌基督,其中有三項 主要事工:一、培育教會領袖;二、提供教會資源;三、差派人牧養現有的教會,並且開拓植堂事工。伊朗人充滿屬靈饑渴,他們對伊斯蘭政權不再抱有幻想,相信今後將會有幾百萬伊朗人到教會。聖靈正開啟伊朗人的心,讓他們在聽到福音時便接受救恩。 http://www.elam.com/

天父,我們為今天從資料中得到的消息大大感恩,因為父引領自己所愛的人歸向三一神。伊朗人的屬靈復興也提醒我們,就算是很難接觸到福音的穆斯林群體,救恩一樣會以奇妙的方式臨到他們,因此幫助我們不放棄的持續為每一個未得群體禱告,向他們傳福音。我們也懇求父祝福埃蘭事奉組織,讓他們能忠心地、充滿能力地幫助和建立伊朗教會,使這個國家能透過一間又一間富生命力的教會得到更新和改變。奉主名求,阿們。

走出黑暗 Exodus From Darkness
當你一下從很黑的室內走到明亮的室外時,一般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幾乎看不到東西,暫時不敢邁步向前;二是稍過片刻,當眼睛適應了陽光,就可以在陽光下看清楚前面的路,然後快步往前行走。丹尼爾•沙耶斯提博士 (Daniel Shayesteh)就曾有類似的屬靈經歷——從屬靈黑暗中走出來,邁向福音的陽光中。沙耶斯提博士出身於伊朗北部一個穆斯林家庭。在早年的解放伊斯蘭革命運動中,他曾是極端穆斯林領袖,支持伊斯蘭教長霍梅尼(Ayatollah Khomeini)奪取政權。可是,後來他失勢於霍梅尼的極權政黨,被迫逃難到土耳其,就在那裡,他遇見了主。 2008年,沙耶斯提博士創辦了《走出黑暗》,坦誠地回答各種關於基督教的問題,希望幫助人們了解基督教義,也幫助穆斯林認 識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同時幫助西方人理解穆斯林在信奉耶穌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注:走出黑暗網站:http://www.exodusfromdarkness.org 沙耶斯提博士信主經歷見證:(The House I Left Behind: a Journey from Islam to Christ)

感謝神讓EFD將陽光投向極度缺乏陽光的黑暗土地。祈禱EFD工同工們努力接近那些提出坦誠屬靈問題的人們有智慧回答所有問題。祈禱EFD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祈禱波斯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清晰地聽到EFD的聲音,並擁抱這個組織。

伊朗的納伊尼人 Nayini People of Iran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以賽亞書9:2)。 六千七百名納伊尼人是波斯族群的一個分支,一直住在伊朗中部。這族群有自己的語言--納伊尼語,即使周圍鄰居都講波斯語,他們仍然堅持用自己的語言。許多世紀以來,這族群始終保持自己民族的獨特性。但納伊尼人有一點並不獨特,就是他們與其他伊朗族群一樣,都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並且世世代代都效忠什葉派的教義。這個族群中還沒有已知的基督徒,也沒有任何教會或宣教機構試圖接近這個族群。根據PeopleGroups.org的介紹,目前沒有任何納伊尼語的福音資源,包括 聖經、福音廣播節目、福音影音材料等。毫無疑問,納伊尼人仍然生活在巨大的屬靈黑暗中,他們還沒有看到神的大光。

天父,祈禱納伊尼人能從巨大的屬靈黑暗走出來,看見三一神的榮耀,深深被吸引,願意勇敢地走出他們世世代代都效忠的什葉派教義,轉而跟隨能帶給他們永生的主耶穌基督。祈禱伊朗的信徒有負擔尋找機會接近納伊尼人,也祈禱全球教會能關注納伊尼人,為這個族群的救恩持續地代禱。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西北法爾斯人 Northwestern Fars People of Iran
「西北法爾斯」這五個字很容易讓人誤解,因為它聽起來好像是伊朗某省或某語言的名稱。事實上,它是我們今天將要代禱的一個伊朗族群的名稱。目前我們尚缺少這個族群的信息,只知道他們 住在伊朗中南部的西北地區,人口不到八千人,全部是穆斯林。根據《約書亞計劃》介紹,目前全世界有七千多個未得族群,其中約三千個族群完全未聽過福音,而西北法爾斯人就是這三千個族群之一,我們稱之為「從未接觸過福音的族群」。 從《宣教日引》和原著Global prayer digest創刊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我們從未為這個族群代禱。但願有信徒在其他網站上看到西北法爾斯人時,曾經為這個族群代禱。我們希望伊朗信徒去接觸這個族群,但我們無法確定現在是否已有人開始接觸了。注:關於西北法爾斯人的介紹 www.ethnologue.com/language/faz; www.joshuaproject.net/people-profile.php

天父,雖然我們忽略了西北法爾斯人許久,但我們相信父從未忘記他們,求父的聖靈這時就在八千個西北法爾斯人心中動工,他們是「從未接觸過福音的族群」,他們需要父主動尋找他們。求父為這個族群預備忠心的代禱者,在接下來的日子中,以持續不斷的禱告守望這族群的靈魂需要。奉主名求,阿們。

阿富汗的瓦爾杜吉人 Warduji People of Afghanistan
當你看到「阿富汗」這三個字時會想到 什麼呢?你可能會想到塔利班、恐怖襲擊、貧窮、穿戴布卡的女人等。但,或許你不會想到瓦爾杜吉人。在阿富汗這個伊斯蘭國家中有許多未得族群。過去我們曾多次為阿富汗的未得族群代禱,但卻沒有一次可以收集到足夠關於瓦爾杜吉人的資訊。目前我們只知道這個族群約有七千人,用澤巴基語(Zebaki)溝通,全部是穆斯林。目前還沒有澤巴基語聖經和電影耶穌傳,不過已有澤巴基語的音頻材料。瓦爾杜吉人長期生活在一個被戰爭蹂躪的國家,不太可能會遇到基督徒。根據約書亞網站的介紹,這個族群中還沒有一個已知的基督徒。 瓦爾杜吉語:http://www.youtube.com/watch?v=I-54ASsQKS0

天父,祈禱澤巴基語的福音材料能盡快進入瓦爾杜吉社區,讓瓦爾杜吉人能藉著這些福音材料認識主。也懇求父差派醫療事工到阿富汗的瓦爾杜吉人當中,幫助他們身體的需要,也帶領他們接受主作個人救主。奉主的名求,阿們。

魯瓦提亞人 Luwathiya People
一位美國商人指著阿曼(Oman)的首都馬斯喀特 (Muscat)一大片漂亮的老式伊斯蘭建築物,問主人謝克•阿布(Sheikh Abu):「那是什麼地方?」阿布回答說:「那是魯瓦提亞社區,一般非什葉派穆斯林是不允許進入的,除非獲得邀請。你是我的客人所以可以進入。來,我們一起去喝杯咖啡。我大部分家人不住在這裏,但這裏是真正的什葉派穆斯林聚集的地方。」六十千的魯瓦提亞人深深融入阿曼社會中,他們在經濟和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部分魯瓦提亞人是富有、深受人尊敬的商人。魯瓦提亞人在自己的清真寺中做禮拜,他們定期聚會,討論什葉派的神學教義、歷史與律法。魯瓦提亞社區的委員會處理結婚、離婚、任命阿訇、修建清真寺、慈善等社區內部事務。 魯瓦提亞人在外人面前雖然略顯保守,但其實他們非常友善。只是有一件事,魯瓦提亞人從不與外人討論宗教課題。目前有一些魯瓦提亞人雇用外國基督徒當家庭幫佣。

天父,但願魯瓦提亞人能從各種管道聽到完整的福音,因為「信道是從聽道來的」,求父讓魯瓦提亞人有福份聽到。祈禱神粉碎多重障礙,讓魯瓦 提亞什葉派穆斯林經歷到基督的愛、恩典、和救恩。奉主名求,阿們。 

阿富汗的帕拉瓦尼人 Pahlavani People of Afghanistan
「一切都沒有了!」一個帕拉瓦尼農民侯賽因(Hossein)激動地跟一名阿富汗軍人說:「我失去了房子、農作物、家畜和所有的一切!洪水來得太兇猛,我們都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所有家當被沖走……」 在這場洪水爆發之前,阿富汗的哈吉哈姆札村(Haji Hamza)已經連續多年乾旱,侯賽因幾乎快養不活他的家人了。他有六個孩子,那時全部身患疾病。如今下雨了,卻又帶來一發不可收拾的洪水! 「為什麼真主要如此對待我們?為什麼我們會遭受這樣的災難?」侯賽因即 憤怒又無助地哀嘆。 在阿富汗講帕拉瓦尼語的族群只有大約三千人,多數以種植農業為生。最近一段時間,乾旱、洪水和地震等天災不斷襲擊帕拉瓦尼人居住的尼姆魯茲省(Nimruz)。 目前只有極少數帕拉瓦尼人接受過一點教育,大多數人是文盲。全部帕拉瓦尼人是什葉派穆斯林,神對他們來說是一位遙遠的造物主,沒有太多私人的關係;他們不曾經歷神的愛,因為至今都還沒有聽過福音。帕拉瓦尼人沒有任何基督教資源,包括影音材枓、聖經、福音廣播節目和電 影耶穌傳;也沒有宣教士去接近這個族群。除了缺少這些福音資源,帕拉瓦尼人 還面對其他攔阻他們聽到福音的障礙,包括語言、宗教和政治等。

天父,你是慈愛、憐憫、樂於供應的主,和帕拉瓦尼人所認識的「神」完全不同,求父讓帕拉瓦尼人有機會認識三一神,並且把自己的生命全然交托給應許要以恩慈待他們的三一神。求父為這族群預備福音資源、宣教士,和忠心代禱者。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沙米爾札德人 Shahmirzadi People of Iran
「哇,太好吃啦!」來自德黑蘭的女人哈比貝(Habibeh)一邊吃一邊不住地稱讚。她的朋友沙迪(Shadee)住在伊朗北部的美麗城鎮——沙米爾札德,今天特地邀請哈比貝到她家作客,還精心地為哈比貝烹調了一桌美食。「真主創造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像我,就是在 烹飪方面有特別的才華。」沙迪說。「一會兒我帶你去我的菜園,和到四周走走看看,美麗的沙米爾札德對我來說簡直就像天堂,這裏的美好是伊朗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我相信你一定也會喜歡這地方。」沙迪熱情地推薦自己住的地方:「我很高興你能在今年夏天來到這裏與我見面,歡迎你以後常來。」「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的探訪……我會記住這裏的胡桃樹、寧靜的小溪和美麗的風景,這裏和喧囂的德黑蘭完全不同,我確實很喜歡這地方。」哈比貝回答說。沙米爾札德人十分熱情好客,他們為自己的文化和居住的城鎮感到自豪。大部分人以種植農業和胡桃樹為生,他們的胡桃林是全世界最大的;除此,他們也出口當地新鮮、純凈的泉水到國外。伊朗人喜歡夏季來沙米爾札德避暑。 只是很可惜,基督徒並沒有太多機會,甚至是幾乎不可能向沙米爾札德人傳福音。

天父,祈禱為信徒開啟福音的大門,透過友情,或旅客,將耶穌基督介紹給熱情的沙米爾札德人。祈禱沙米爾札德人一聽到福音,心中便充滿神的愛與真正的平安,使他們能清楚分辨出三一神乃是真神。奉主名求,阿們。

伊朗的迪兹富勒人 Dezful People of Iran
主後三世紀,波斯皇帝沙普爾一世大帝(Shapur I the Great)強迫羅馬戰俘在德茲河(Dez River)修建一座大橋,隨後又在河岸上修建堡壘。今天,這裏是一個 位處伊朗和伊拉克邊境的城市。住在大橋和堡壘周圍的人講一種獨特的方言,擁有自己獨特的習俗。雖然他們在政治上屬於古代的波斯和今天的伊朗,但他們卻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社會。城市附近有迪茲富勒•瓦達提空軍基地(Dezful Vahdati Air Force),負責守衛兩伊邊境。戰鬥機和其他飛機定時起飛、降落。2013年3月,在伊朗傳統的波斯新年期間,這裏曾舉行了唯一一次的空軍節,紀念兩伊戰爭期間的伊朗英雄。這裡並非所有事情都與軍事有關。1960年代,迪茲富勒引進了現代化的農業技術,今天這裏生產深受讚譽的鮮花和檸檬。此外,也生產酸奶、蔬菜、穀物和他商品。迪茲富勒語明顯不同波斯語。宣教士幾乎不了解這種語言,因此很難與當地人分享伊薩(Isa al-Masih,彌賽亞耶穌)的福音。

天父,祈禱伊朗的宣教士跨越「大橋」,來到這個封閉的族群當中,與他們分享福音。祈禱伊朗的復興運動能擴展到迪茲富勒人的社區,有許多迪茲富勒人聽到福音好消息能悔改接受主,成為在伊朗撒播和平的族群。奉主的名求,阿們。

為伊朗受苦的信徒禱告
伊朗牧師費濟(Farshid Fathi)為基督的緣故被判刑,預計要到2016年12月才能獲釋。他從惡名昭彰的伊文監獄中捎出信來,反映即使在苦難中,神依舊是信實的。以下是費濟牧師的來信:「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遇到許多黑夜:孤寂的夜、夢魘的夜、發高燒及疼痛的夜、無盡被囚禁的夜、失蹤的夜、呼吸困難的夜、懼怕及無以名之的黑夜……這些經歷無可避免,即使是與耶穌基督緊密同行的人也不能避免。當兒童遇到不好過的夜晚時,他父親或母親必定會整夜陪在他身邊,溫柔地撫摸他的額頭、反覆親吻他的臉龐、用最美好的聲音喊著他的名字,並且看著孩子的臉,直到暗夜過去。等孩子張開眼睛,想著爸爸剛剛來過,他就能在與夢魘奮戰時,感受得到父親的呼吸。我們也同樣會經歷這些,直到遭難的時日過去。我們想著,神剛剛才來看過我們。他不只早上來過,且陪伴我們度過生命中所有的黑夜……。因此我非常確信『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 能』(瑪拉基書四章2節)。」 取自:Asenath/報導2014-08-01國度復興報

天父,我們要為在伊朗為主被囚的費濟牧師和其他信徒禱告,懇求父讓 他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他們。他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求信實的主供應他們身心靈一切需要,以憐憫和恩慈待他們。奉主的名求,阿們。

這一天,讓我們按聖靈感動 在下面空格 寫下你為講波斯語的各族群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 奉主的名求,阿們。

承蒙 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 惠允刊載,特此致謝。
(來源: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2015年一月波斯帝國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