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3-01-18發佈

本土宣教趨勢+全球宗教現況+中東局勢混亂停滯

記者簡報本土宣教趨勢

65歲的宣教記者比爾(Bill Bray)曾到訪65個國家,報道全球宣教和發展工作。去年12月,他在ANS網站發表的文章,扼要地提出本土宣教的幾個趨勢,值得關注。

阿拉伯之春後的本土宣教:他認為發生在埃及、利比亞、敘利亞、也門等伊斯蘭國家的「民主運動」雖然停了下來,發生在迦薩、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北部及土耳其的騷亂卻餘波未了。基督教的本土宣教士正大規模策劃人道救援工作。尤其在迦薩、約旦、黎巴嫩,西方教會、基督教慈善團體及宣教機構史無前例地倚重本地領袖,全球本土宣教將有空前的發展。

尼日利亞的恐怖襲擊:死於伊斯蘭恐怖組織「博科聖地」的人數已達2,800。2012年內,伊斯蘭教企圖於尼日利亞頒布伊斯蘭教法,並將基督徒驅逐到南面,令尼日利亞需要緊急援助。這場從2012年開始的恐怖活動,通常於周日及假期發生,以教會及基督教學校為目標。類似暴亂也發生於剛立國的南蘇丹及索馬里。

緬甸有更多的神蹟:當經濟及政治在這個獨裁統治國家日益開放,國內外興起一輪宣教熱潮。突然間,科技專才及年輕宣教領袖湧到全國35州郡,並散居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美國及歐洲。可是迫害於國內仍然持續,主導國家政策千多年的小乘佛教僧侶進行反擊。

手機及互聯網爆炸的年代:數碼科技革命影響深遠,手機使用者將極權政府及反基督教宗教迫害公諸於世,殘暴行為曝光及傳開。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及印度,手機比人更多,宣教及禱告事工可利用互聯網發展。

新一代領袖興起:自2012年1月起,鮑.芬利(Bob Finley)這位現代本土宣教運動之父退休後,便幾乎全由他的6位年輕門徒帶領這個運動;參與其中的機構包括Advancing Native Missions、Christian Aid Mission、Gospel for Asia and Partners International。鮑.芬利的太太辛西婭現任Christian Aid Mission總幹事,但正在尋找較年輕的領袖。整個運動現都著眼於興起新一代的領袖。

「傳回耶路撒冷運動」在中國興起:中國宣教領袖孫一陰(Freddie Sun)去年8月逝世,他促進了中國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運動。孫一陰太太Dorothy現與身處美國及太平洋國家的海外中國領袖,推展這個聖靈運動及支持中國家庭教會。這個運動透過向西方移居的平信徒宣教士,推展切合中國國情的職場宣教事奉。

前蘇聯及其他地區的壓制:去年對基督徒的公然逼迫更加嚴重,史達林時代的KGB式的迫害,再次出現於俄羅斯及俄語地區如吉爾吉斯坦及烏茲別克。而在寮國、越南中部高原及伊斯蘭世界,迫害持續加深。

隱藏宣教士:一位領袖向他透露在北非及中東非常鼓舞的事件,但不能言傳。在2012年,起碼有兩個不可公開的國家在本土經歷突破,但公開事件或地點卻會危害有關人士的生命及福音事工,這就是本土宣教的特質。

宣教奉獻沒有增長:2012年所有的宣教奉獻,包括本土宣教,沒有增長。有關人士卻感恩,神的用人仍然繼續犧牲為宣教擺上;雖然多數領袖相信另有原委,但美國經濟相信是問題關鍵。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2013-01-18)
---------------------------------

「東亞將成為差派宣教士的基地!」
學園傳道會東亞Orient區禱告聯絡人說。(來源:國度復興報2013-01-15)

蒙古目前基督徒比例約3%,約有五百多間教會;六十多位代禱者透過手機簡訊連結,傳遞代禱消息,竟有四百間教會、每天兩間教會輪流為蒙古禱告,並定出20/10異象─在二○二○年時,基督徒比例成長至10%,並要植堂3,500間。呼籲為蒙古嚴重的人口販運、吸毒及酗酒問題代禱。

巴基斯坦僅有1.75%的基督徒,卻有97%是穆斯林,當地同工呼籲大家為其腐敗的政府禱告,盼執政者能有智慧,並且真正為人民需要謀福;另一方面,被詢及若華人有意至巴基斯坦宣教,需有何種預備?在學園事奉十一年來,與丈夫一起成功帶領五位穆斯林改信耶穌的她說,首先必須學習該國的官方語言烏都(Urdu)語,還要了解穆斯林文化,最好具備可蘭經的知識,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十分謹慎小心」。

非洲迫害基督徒 情況較前大增(來源:國度復興報2013-01-15) 
美國敞開之門最近公佈年度觀察名單,全世界信仰迫害國家中,非洲對基督徒的逼迫大增。馬利從榜外躍進到第7,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和尼日也進榜,衣索比亞從38上升至15。

北韓連續11年居於迫害基督徒國家第一名。其後為沙烏地阿拉伯、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馬利亞,而且「基督徒最大威脅來自伊斯蘭極端主義」。其餘排名前十的國家為烏茲別克第7、葉門第8,和伊拉克第9。唯有寮國從第10跌落到12。●為全世界受迫害的基督徒禱告,在苦難中靠神得勝。

2012全球近11萬基督徒殉道 每五分鐘一人遇難 (來源:基督日報2013-01-02)
據統計,在2012年內有10萬5千個基督徒因為信仰緣故被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殉道。意大利宗教自由觀察組織的協調人馬西莫‧因特羅維涅向梵蒂岡電台表示:令人遺憾地,這種情況在今天依舊普遍發生。

據梵蒂岡電台消息:馬西莫在電台采訪中談到,根據美國戴維‧巴雷特的中心所提供的最新宗教調查結果,在2012年內,就有10萬5千個基督徒因為信仰緣故被殺,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殉道。這種結果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全球宗教現況報告書:「不信教人士」佔全球人口六分之一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全球宗教現況報告(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據2010年統計數字,繼基督徒及穆斯林之後,世上第三大群體是「不信教人士」(religiously unaffiliated),佔全球人口16%,約11億。

報告顯示,大多數的不信教人士住在人口稠密的亞太區,逾6成在中國,即中國擁有最大的不信教人口(包括信奉民間信仰卻不屬某個宗教的人士,不表示他們不相信任何的神靈)。

何謂不信教人士?皮尤研究中心指,他們包括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及沒有認信任何宗教的人士。但大多數仍有某些精神信仰,例如中國有百分之七的不信教人士相信有神或一個超自然力量,近一半甚至表示他們在過去1年曾經到墓地拜祭。

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有58億(即84%)人口;其中廣義基督徒佔22億(32%),穆斯林佔16億(23%),印度教徒佔10億(15%),佛教徒佔5億(7%),猶太教徒佔1,400萬(0.2%)。

地理上分佈最平均的是基督徒,他們散佈於歐洲(26%)、拉丁美洲(24%)、加勒比海地帶(24%)、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24%)。9成基督徒住在157個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

基督徒的中位年齡是30歲,比穆斯林及印度教徒的平均年齡大(分別為23及26歲),卻比信仰獨立人士及佛教徒年輕(平均34歲)。美國維珍尼亞州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全球策略中心主管Jack A. Goldstone被訪問時表示,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信仰群體的出生率最高、最為貧窮及女性受教育機會最低。

報告書原文: http://www.pewforum.org/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aspx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2013-01-18)

----------------------------------------------------
2013中東局勢混亂停滯 2013年1月1日 

美國中東權威展望2013年中東局勢,指出中東將在一片混亂中度過艱難時期,既不會有重大突破,也不會有太大的危機。

知名學者米勒(Aaron David Miller)是現任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Center for Scholars)副總裁,也曾擔任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的中東事務顧問。

他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撰文,認為中東地區憤怒、分裂、運作不良,儘管亟欲自我突破,解決使自身停滯不前的諸多衝突,但力不從心。

以下為米勒對中東地區2013年關鍵議題的預測:

※伊朗

在號稱「抉擇之年」的2013年,美國不會和伊朗政權開戰,也不會達成重大協議。

美國總統歐巴馬將極力避免就核子計畫對伊朗發動軍事攻擊,也不會放行以色列發動攻擊。美國沒點頭,以色列將不會有所行動。伊朗政權也夠睿智,不會輕易授予以色列或華府發動攻擊的口實。

可能的結果:2013年將是外交之年,不會大動干戈。如果美國和伊朗夠努力,他們可能達成有限協議,延後伊朗獲得研發武器足夠濃縮鈾的時程。

※阿拉伯和以色列和平情勢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極有可能在1月22日的議會選舉中取勝,新政府基於政治考量,不太可能在伊朗核子議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動手處理耶路撒冷地位和巴勒斯坦難民等棘手問題。

在伊斯蘭主義陣營方面,巴勒斯坦的哈瑪斯集團(Hamas)和埃及的穆希(Mohamed Morsy)政府也不會讓步,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則勢單力薄,難有所成。

可能的結果:美國方面將試圖並很可能成功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談判邊界和安全議題。兩國方案恐難以達成,卻又重要到令人難以放棄。

※阿拉伯的春與冬

阿拉伯世界若要朝著正確的方向民主化、走向兼容並蓄,需要3大要素:領導人將國家置於自身政治、宗教團體利益之前;具包容性和正當性的制度;確保極化不會演變為街頭暴力的機制。埃及、突尼西亞、葉門、利比亞尚不具備上述要素,更遑論敘利亞。

可能的結果:阿拉伯世界不會上演突發的動亂或大災難。不過在伊斯蘭主義勢力崛起的新阿拉伯世界中,美國的政治空間將愈來愈小,美國外交官的處境也愈來愈危險。關鍵問題在於,約旦、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君主政權是否也會響起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