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1-09-09發佈

2011-09-09列國消息與代禱

以色列國會基督徒 連結全球教會支持以色列
以色列向來備受全球的杯葛、示威,並飽受批評,不過,現在這個猶太國家在特別的地方找到盟友了。
以色列和中國基督徒之間的聚會看似不尋常,但這種與全球基督徒日益增進的關係,已讓以色列官員遠赴遠東,甚至香港,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交通要道,也是通往中國的主要門戶。
帶領「以色列國會基督徒同盟連線」(Knesset Chritian Allies Caucus)的瑞恩斯坦(Josh Reinstein)說:「我們一下子在香港,一下子又在北京,因為這裡有一億名愛以色列的基督徒;他們不是掛名的基督徒,他們相信聖經,而且支持以色列。」這個同盟聯線有兩個目標。瑞恩斯坦說:「一是帶領人們愛以色列,跟隨聖經的腳步,了解愛以色是信仰上的義務;其次要試著去影響政治領袖。」
該連線從二○○四年開始運作,現全球已有十七個姐妹組織。其中,最大同時也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組織,是由美國兩黨議員─共和黨彭恩斯(Mike Pence)和民主黨安格爾(Eliot Angle)共同創立。瑞恩斯坦解釋:「大家都知道,除了得到美國和加拿大的支持外,傳統上以色列是被世界孤立的,向來都很少國家願意支持以色列。」「但是我們發現有一股新興的勢力在支持著以色列。他們是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他們堅持神對以色列的盟約。」
連線與瑪麗莎艾伯特合辦香港特會,增進以色列和香港教會的關係。瑪麗莎說:「亞洲是正在竄起的新興勢力,信仰和政治的結合,此刻十分重要。」她說:「我們已號召亞洲的基督徒,齊聲為主發聲,彰顯我們的信仰,這是以色列和教會的命定。」
瑞恩斯坦稱這是全球現象。他說:「全球基督都站起來高呼『不一會兒,上帝正在為以色列做工,神和亞伯拉罕所立的是永遠的盟約,這已在我們面前成就了,我們要起立而行。』」他說,不管是政治、屬靈的或是公共關係,我們看到基督徒站起來走出去了,做一些他們過去不曾做過的事。」●為在以色列的教會興旺、猶太人歸主禱告。

紀錄片:法律學者解釋以色列國的合法地位
巴勒斯坦國單方面發出立國宣言,不單觸犯國際法的重要原則,亦會令《奧斯陸臨時協議》(Oslo Interim Agreement)終止。此舉亦會違反該國其中一項核心承諾,就是不會改變約旦河西岸的法律地位,直至有關永久地位的協商得出結果為止。
歐洲支持以色列聯盟(European Coalition for Israel)在最新製作的紀錄片中發出上述訊息,呼籲國際關注現代以色列國的法律基礎,以及分裂以色列的嚴重後果,片長15分鐘。發言人呼籲,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雙方最後必須協商,根據歷史事實和國際法達成和平協議。
紀錄片指出,現時以色列國的合法地位並非建基於聯合國於1947年通過的巴勒斯坦劃分計劃(UN Partition Plan),而是根據國際社會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由1920年4月聖里模會議(San Remo Conference)所作的法律行為及承諾而訂定。該會議由同盟國的最高理事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llied Powers)召開,會上以色列立國權被納入國際法,因此以色列在立國前已有存在權。該等承諾其後引入聯合國的《聯合國憲章》第80章,至今仍然生效。
歐洲支持以色列聯盟總幹事Tomas Sandell總結時表示,如果我們不了解及尊重這些事實,我們便漸漸破壞和平的真正基礎。
著名法律學者及外交官如Jacques Gauthier、Howard Grief和Dore Gold等都在紀錄片中指出現代以色列國的法律基礎。他們表明,重返1948至1967年的停火線不但有損聯合國對保障以色列邊境的承諾,亦會再次分裂耶路撒冷,把舊城交由巴勒斯坦管治。
紀錄片亦指,保障猶太人及阿拉伯人「共同擁有的城市」的唯一方法,就是保持耶路撒冷不被分割,並由以色列統治,從而確保舊城仍為各種信仰人士開放。過去44年的歷史證明,不同信仰群體在以色列管治下才能共存,若交在阿拉伯人手上,只會再次限制宗教自由,危害聖城的未來。瀏覽紀錄片:www.GivePeaceAChance.info
(取材自www.ec4i.org ,2011年8月22日)

以色列發展全機械人部隊
以色列快將部署首支全機械人部隊,它們處理衝突的能力及得上真人部隊。
國防部最近表示成立了機械人先頭部隊「前衛軍」(Advance Guard),將於未來的戰役上用作打頭陣,減低軍隊人命傷亡。
當地一直利用機械人技術的監視功能。在無人駕駛飛機技術方面,以色列是全球其中一個擁有最頂尖技術的國家。
國防部將製造能夠應付實際打鬥的機械人,或至少能向防守穩固的敵人進行首輪攻擊,因為首輪交戰通常會帶來重大傷亡。國防部對生產「前衛軍」公司的基本要求是,機械人毋須人手操控,都能自動鎖定及攻打目標對象,並與其他機械人合力攻擊。(Israel Today,2011年8月29日)

中國宣布支持巴勒斯坦單方面立國
中國政府8月25日宣布,支持巴勒斯坦於9月20日尋求聯合國同意單方面宣布立國,儘管歐盟外交官告訴美聯社,歐盟可能很快因財務問題而被迫降低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財政支持。歐盟每年向巴勒斯坦捐款約5億歐元(等同7億2千萬美元),為該地建構未來國家,並支付工資。但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官指出,許多歐盟國家政府都開始懷疑,如果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拒絕與以色列談判,巴勒斯坦國又怎可能形成?
路透社報道,聯合國中東問題特使Robert Serry表示,對以色列與迦薩邊境的暴力情況「深切關注」,並呼籲各方立即採取措施,以防止任何進一步升級行動。
有報道指以色列國防軍將繼續訓練,防備9月聯合國大會後巴勒斯坦廣泛地區爆發暴力事件。
(ICEJ通訊,2011年8月25日)

中以重建軍事合作
以色列國防部長巴拉克在8月17日,接待到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並宣布恢復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顯示關係再進一步。但巴拉克表示,在美國反對下,以色列仍然不會賣武器給中國。有時事評論員認為,中國與以色列加強合作,將有利於獲取石油國家的情報。(ICEJ會訊,2011年8月18日)

中東國家 有書店供應聖經給成千上萬人
在西方,每個人都有自由可以走進書店買聖經。它可能不是暢銷書,也可能引發若干衝突,但在西方,人人都有權利買聖經。只是在中東國家,買聖經卻是犯法的事。一被抓到,就要坐牢或被判死刑,端視是誰逮著的。
這樣,中東人如何買聖經呢?這可不容易。甚至是危險的事,因此當有人想買聖經時,就必須有管道得知哪家書店有賣。接著,熟門熟路的人可能將這位客人介紹給書店,好讓書店主人知道,這不是秘密的政府官員,於是帶買家到後室去拿聖經。
中東人甚至連將雙手放在聖經上都是危險的,遑論拿出聖經。因此許多中東人尚未準備好冒險,供應別人上帝的話語。但聖經委員會(Biblica)卻有一項勇敢的接觸計畫,要為福音的緣故,將性命擺上。
中東某國一位書店主人要求Biblica寄儘可能多的聖經給他,因為他確信,他的國家有傳福音的大好機會。於是Biblica寄了一萬一千本聖經給這位店主。通常Biblica一次只會寄三、四十本聖經到對基督教有敵意的國家。此外,該會並沒有足以供應及發送大批聖經的七萬美元預算。主卻克服了這些障礙。有一位事奉夥伴提供這預算的半數奉獻,另一個機構也清空貨櫃,騰出空間運載這些聖經。
目前這些聖經已全送到罕見聖經之國家的這家書店地下儲存室,足供成千上萬渴慕神話的民眾傾讀。Biblica藉由在對福音有敵意的國家開書店,讓當地民眾接觸福音訊息。今年更計畫在四個國家興建預估可接觸十五萬人的幾家書店;且要在三年之內,讓這些書店變為自給自足的盼望泉源。●求神保護冒險運送和供應聖經的人和事工。

阿拉伯之春改變 穆斯林尋覓真理
今年上半年,中東和北非各國的騷動,尤其含括反抗壓迫、要求民主的遊行。這個所謂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充滿要求、暴力,但有些地區卻有真正的改變--棄穆斯林,歸主。
月彎福音計畫創辦人馬斯利(Fouad Masri)說,儘管新聞界對阿拉伯之春的報導已式微,但其中有許多國家仍需解決重大問題。「在敘利亞,該運動幾乎已導致兩千人死亡。利比亞則陷入內戰困境。突尼西亞也尚未安定下來。摩洛哥仍有一些問題。」
當然,有些國家似乎正在邁開大步。埃及已致力改造政府,但馬斯利說,從福音的觀點來看,埃及改變得太少。「這些遊行尚未導致任何法律改變。即或埃及政府有些改變了,但有關基督徒和穆斯林關係的法律卻仍未變。穆斯林仍不能讀聖經或受洗。」
馬斯利說,缺乏任何新的自由可能讓人驚慌失措,但阿拉伯之春卻敞開福音的大門。民眾不只有機會質疑自己的生活模式,且看見透過網路、社交媒體和更多的管道,世界仍在其他地區運轉,問題開始一一浮現。
「全球化在許多方面幫助人質問:穆斯林是唯一的真理嗎?穆斯林是十全十美的宗教嗎?穆斯林真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穆斯林的政治結構是唯一可行的政體嗎?他們發現,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隨著穆斯林有這層領悟──尤其是整個齋戒月期間,他們更加預備好要迎接改變。即使新的政府不會帶來重大改變,他們也會從別的地方尋找盼望。
月彎福音計畫正利用這股開放的潮流,藉由「給福音運動」,鼓勵信徒協助訓練門徒去接觸穆斯林。該計畫尤其將焦點集中在美國七百萬名穆斯林身上。
馬斯利說,即使穆斯林是住在距離阿拉伯之春的國家十分遙遠的地方,但分享福音的效果依舊無遠弗屆。「每當穆斯林信主之後,他們就在家庭、鄰居和同胞之間作光。後來甚至回祖國,大膽宣揚福音。」●為分散在各國中的穆斯林歸主禱告。

土耳其大翻轉 基督徒領回教會資產
土耳其政府近日做出歷史性的轉折,宣布土耳其的基督徒與猶太人可領回已被充公許多年的教會資產。土耳其政府曾強制沒收上百間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敘利亞人,以及猶太人的土地與建物,七十五年後終於宣布大家可以領回。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八月廿七日在伊斯坦堡宣布這令人驚喜的決策,一百六十一個弱勢的穆斯林宗教團體領袖也一同聚集在此。埃爾多安參與穆斯林齋戒月活動時,宣布:「本國公民會因為宗教信仰、因為民族傳統、因為穿著方式而被壓迫的時代,已經結束。」
埃爾多安認知到,基於信仰的歧異,土耳其政府過去有許多作為並不公義,他承諾:「那些日子都結束了,在我們的國家,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大過另一個人。」希臘正教主教巴羅門(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表示,這項政策代表意義是「公義伸張了。」土耳其外交部長則謹慎表示,這項裁定「並非對少數人表態,而是強化公民權一律平等的立場。」
這歷史性的裁定,使土耳其大大翻轉了官方過往數十年對非穆斯林的壓迫。許多非穆斯林的學校、教會、公墓、商店、醫院、孤兒院、公寓以及工廠等,早已被土耳其政府沒收充公,轉作他用或者賣給第三者。在一九三六年與一九七四年,土耳其分別採取行動沒收某些宗教團體的資產、並且明令非穆斯林不可購買房地建物。二○○三年與二○○八年則對於這些政策略作些微修正。
新政策宣布,資產已被政府轉手賣掉的所有人,將可以得到對等的補償金。土耳其報紙報導,該國財政部會認定資產的價值,收購者不需負責將資產還給原來的所有權人。●為福音在當地大大興旺禱告。

SAT-7急切向年輕人傳福音
意識形態相同的伊朗與敘利亞逐漸成為鞏固的友邦,引發國際社會憂慮。
所幸透過SAT-7基督教衛星節目,家庭教會在伊朗不斷增長。越來越多人去諮商中心找更多的信息。即使伊朗對基督徒的攻擊比以往更殘酷,且有許多信徒被下到監獄,但基督的光卻越照越明亮。
值敘利亞總統阿塞德處理阿拉伯之春運動之際,伊朗公開支持敘利亞,已顯露危險信號。在伊朗正為美國最後的裁軍做準備之際,當地的安全似乎出問題,尤其是最近一週以來轟炸事件不斷。更令人憂慮的是,這兩個什葉派的穆斯林國家很容易受穆斯林恐怖組織哈瑪斯和真主黨的引誘,以致形成「什葉派月彎」。
一旦敘利亞危機安定下來,該區會和平嗎?中東暨北非基督教衛星電視台SAT-7的艾夫薩利(Sara Afshari)說:「伊朗喜歡充當中東的強權,甚至穆斯林的領導者。」殘酷鎮壓手段在伊朗屢見不鮮,「伊朗的基督徒確實不斷在成長中」。
SAT-7注意到伊朗政府不斷升高侵擾基督徒的手段。伊朗的年輕人騷動不安。他們尋求真理。艾夫薩利說:「他們喪失盼望和動機。因此我們覺得需要為那群年輕人,到那裡去──給他們情緒、心理和屬靈上的支持。」
基督的盼望很受操伊朗波斯語的人歡迎。「伊朗幾乎所有電視頻道都變得非常政治化。當他們觀看我們的頻道時,就看見我們並不偏袒哪一黨,而是試著藉由禱告、有盼望與平安的訊息,與他們站在一起。他們覺得,那才是他們可以去和得著安息的地方。」
在壓制、戰鬥和夢想破滅之際,現在基督的愛幾乎反轉每個其他訊息,艾夫薩利說:「我們在那裡用盼望、和好、饒恕、和平和諧共存的訊息--就是福音的信息,去醫治受傷的心靈。」
艾夫薩利指出,屬靈爭戰非常強烈,很需要為伊朗基督徒的增長與受保護代禱。「請為我們的教師、節目主持人和作家求智慧,讓他們知道如何做出能觸動人心、衝擊生命的節目。」盼望在於SAT-7是神最後可能運用的工具,以釋放可能成為「什葉派月彎」的國家。

伊朗自殺率劇增 兩年上升17%
伊朗政府首席法醫官Ahmad Shajai表示,國內自殺率自2009年來上升了17%,現時平均每天有10名伊朗人輕生。
7成自殺者為男性,當中以年輕男子居多,自殺原因與改善生活的機會渺茫,因而感到沮喪有關。
曾任伊朗外交官的Mehrdad Khonsari向傳媒表示,伊朗人不能過正常的生活,年輕人之間的互動受阻,強迫婚姻令很多年輕夫婦因無力置業而不得不與父母同住。
在倫敦居住的伊朗人Potkin Azarmehr在網誌上說:「政府似乎存心壓制伊朗人任何幸福喜樂的跡象。」他指當地綠色運動(Green Movement)遭鎮壓後,人民感到自己不能再改變現有政權,國家情況愈來愈惡劣。(ICEJ通訊,2011年8月24日)

伊朗網路用戶 最常在聖日造訪色情網站
伊朗當局表示,伊朗網路用戶比其他國家的用戶更常在阿舒拉節聖日(Ashura Day,什葉派的哀悼日)造訪色情網站。事實上,伊朗網路用戶受到嚴厲的限制,不准拜訪若干新聞網站和被政府視為「不道德」的網站。但他們卻能用特殊的軟體去突破官方的過濾和限制。
伊朗基督教Mohabat新聞通訊社從法斯通訊社(Fars)引述札曼那電台的報導說,伊朗革命衛隊高階官員巴亞尼(Ebrahim Bayani)告訴其指揮官和主管,革命衛隊的網路軍隊證實,在一百八十二國的網路使用者中,伊朗使用者最常在上述聖日逛「不道德的網站」。
他說,這些「驚人的統計數字」和衛星的使用意味著「我們不能期待伊朗年輕人有任何動機禁食禱告,或上清真寺。」根據維基百科網(Wikipedia),該聖日是穆斯林日曆的一月十日,且是紀念一月的最高峰日。這日是什葉派穆斯林哀悼在其曆法第六十一年一月十日卡巴拉戰爭中殉道的胡珊.阿里(Husayn ibn Ali),他是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孫子。
按傳統,穆罕默德在這日禁禱,並要求信徒遵循。桑尼派穆斯林也紀念這日,且宣稱摩西就是在這天禁禱,以感謝上帝釋放以色列百姓脫離埃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亞塞拜然、巴基斯坦、黎巴嫩和巴林等什葉派穆斯林國家且定這日為國定假日,其境內大部分民族和宗教團體均參與紀念。甚至在印度教徒居多的國家,譬如印度,這日也是公定假日。
巴亞尼說,「敵人」利用文化手段和「腐敗的網站與衛星頻道使民眾脫離宗教,藉此從內部使伊朗政權耗竭」,其目的在於打擊宗教價值觀、提倡放蕩的行為。●為上網者發現福音網站,因而得到救恩禱告。

巴基斯坦憲法修正 為少數族群保留席次
這是歷史舉動,巴基斯坦因二○一○年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國會保留四個席次給少數族群,旁遮普省、信德省、俾路支省和開柏普赫圖赫瓦省各保留一席給非穆斯林。這將是巴基斯坦參議院史上首次有少數宗教族群代表,預定明年三月選舉施行。
卅八年來,巴國少數族群被剝奪國會席次,這些席次都保留給穆斯林學者、技術專家政治論者和婦女。
一九七三年第十條次憲法修正案為少數族群帶來福利,巴基斯坦人民黨恢復了包括基督徒在內的少數族群信心。當時的總理布托是人民黨創辦人,是他建立了當今巴國憲政體制。
眾議院主席和眾議院領袖Syed Nayyar Hussain Bokhari,、. Akram Gill,宗教和諧部官員Akram Gill,以及人民黨和其他政黨參議員和政府高層都出席了法案簽署儀式。
巴國知名教育學者和人權人士安朱姆(Anjum James Paul),同時也是巴基斯坦少數教師協會(Pakistan Minorities Teachers’ Association,PMTA)會長和SHADOW Organization執行長,他八月廿六日寫信給巴國總統札達里表示:「我們少數宗教族群十分感謝你們依照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修正了一九七五年參議員選舉要點,在參議院保留四個省分各保留一個席次給非穆斯林。」
他說:「此刻,我們感念前總理碧娜芝布托、前少數族群事務部部長巴提等人,他們向來關懷巴國的少數族群,甚至因此犧牲了生命。」
安朱姆說:「我們向這些先賢和人民黨致敬,他們彌補了少數族群的傷害」。信末,他說道:「少數族群卑微地請求增加國會席次,他們的席次很久沒有增加了。我們同時要求你廢止所有歧視法令,讓巴基斯坦人民可以享受同等權利,展現國家禮讓風範。」
巴基斯坦的國教是伊斯蘭教,一億八千萬人口中95-98%是穆斯林,剩餘2-5%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穆斯林又分遜尼和什葉兩大派別,什葉派只佔5-20%。●為基督徒進入國會並充分發揮影響力禱告。

國際撻伐緬甸軍政府  VBS關懷卡倫族
緬甸政府請求與反叛軍展開個別的和平對話,但被拒絕了,反叛軍領袖認為政府此舉只是為保住「面子」。聯合國聯邦委員會表示(The United Nations Federal Council;簡稱UNFC),對話必須邀請所有少數民族出席,並由UNFC出面代表。
「跨國界異象」(Vision Beyond Borders;簡稱VBS)長期在當地工作,幫助被緬甸政府殺害的卡倫族人。VBS的克萊(Patrick Klein)指出,「國際社會的批評聲浪,使緬甸政府面子掛不住。」
但由軍人所領導的緬甸政府在和談時毫不妥協,近期觸礁關鍵就在於要求反叛軍卸除軍備,反叛軍領袖難以接受。
克萊指出,「反叛軍要求修憲。緬甸少數民族總和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政治上卻極度邊緣化,他們想得到合理對待。」
緬甸政局近期有些變化,克萊說,「反對黨領袖翁山蘇姬才剛跟總統會面,她試著跟政府對話,改變國家,也呼籲海外的緬甸人回國一起努力。」但克萊警告翁山蘇姬,「要小心,別被政府與他們的謊言利用了。」
雖然懷疑緬甸政府的誠信,克萊的信心在於「我們的禱告得了回應,國際上已經越來越多人關心緬甸的情況。」
克萊說,與其他緬甸人不同,許多卡倫族人是基督徒。他禱告卡倫族能成為其他緬甸人的見證,「緬甸人在傳統信仰中已失去盼望,對政府也沒有盼望,他們對福音是敞開的,我們已見福音的大能觸動人心。希望更多緬甸人能知道盼望是在耶穌基督裡。」●為少數民族在各領域都得到公平與合理的對待禱告。

守望中國PrayforChina
1.香港現有26.8 萬名菲籍或印尼外傭。她們的存在使女主人能夠外出工作,被認為香港經濟推手之一。最近法院將判決居港滿7年之外傭應否享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許多信徒家庭也聘請外傭負責家務或照顧家中老幼,並同上教會崇拜。求主賜信徒在外傭面前有美好見證。感謝主近年感動一些教會關懷外藉傭人的需要,為她們預備合適的聚會。大部份印傭是穆斯林,我們特別為她們能在香港認識及接受福音禱告。

2.農村寒門子弟離一線高校越來越遠,在重點大學中農村生源的比例逐年下降。今年清華大學本科生中,農村生源佔總人數的17%。然而,全國農村考生的比例是62%。農村家長對孩子同樣也有成龍、成鳳的期待,信徒父母更是如此,無不為孩子的功課和升學而操心。求主賜給這些父母和孩子信心,能時常依靠、仰望神,並相信祂有最美好的預備。

3.按數據顯示,中國農村孩子佔高校新生的比例逐漸升高,從1989年的43.4%,到2005年達到53%。而在重點大學,農村學生的比例卻不斷滑落,絕大多數的農村學生都是進入高職、高專、三本、二本。很多農村信徒都深怕無法負擔孩子龐大的教育費用而憂心。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那位看顧麻雀,甚至連我們的頭髮也都數過的神,也必定看顧我們的一切需用。

4.中國教會常有「四多一少」的困境。「四多」一般是指﹕「婦女多、老人多、農民多和文盲多」,而「一少」是「工人少」。 我們特別要向主感恩,因為獨行奇事的神在近十年中,在城市教會和大學生群中卻行了大事,使他們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一股生力軍。讓我們敏感於神的腳步聲,配合神的心意,以恆切的禱告為中國各處的教會守望。

5.中國教會在派遣傳教士多有挫折及付代價的學習,他們往往缺乏宣教課程的培訓和宣教士的培育、訓練, 包括跨文化、近文化, 即便是城市宣教就有許多適應上的需要,就已整裝出發去宣教。以致許多年輕宣教士因無足夠裝備鎩羽而歸、傷痕累累。求主讓他們不氣餒,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更謙卑的努力。許多中國人,包括信徒仍有看輕中國回民的心態,求主賜中國教會一顆真正關愛穆斯林同胞的心

6.中國教會在80年代開始,因著神的恩典、藉著聖靈大能,和眾教牧、義工及弟兄姊妹同心的努力,教會大大興旺。尤以農村教會的增長最為驚人!他們為信徒立下了可佩的信心榜樣和屬靈資產。但自九零年代末起,農村教會卻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尤其是那些對信仰沒有深厚根基的,容易被異端邪教輕易拐騙。我們繼續為河南和安徽省的農村教會來禱告,願主真理的明光趨逐黑暗的轄制,保守自己的群羊。

7.當今中國除了農村教會之外,增多了一個核心主流就是城市教會,而最近幾年的城市福音「爆炸」,帶來城市教會的大量增長,其中發展最突出的要算浙江溫州。求主興起更多受過純正、系統的神學裝備,能在這些城市教會牧養、服侍的教會同工,以回應這些由知識分子為主幹的城市教會的需要。

8.深圳市被中央評為「首善城市」,在慈善事業的規模、結構、貢獻、可持續性,得分最高。上海、北京、無錫則緊隨在後。深圳每人平均慈善捐額400元,成為「最慷慨的城市」。當地的慈善捐贈,大部分來自大公司與富商們。中國信徒往往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有錢的奉獻是應該,但我可不是那『有錢人』!」 求主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祂是如此豐富地祝福了我們,我們應常懷感恩的心將當納的獻上。

9.東部78%的城市慈善發展水平超過全國平均,西部城市則低於平均水平,而中部城市則最為落後。我們為弟兄姊妹參與宣教,支援外地弱小教會,大多數都是來自慈善發展水平較高的東部來讚美神。 中國西部的教會往往較為弱小,讓我們禱告那復興的靈再一次燃燒,堅定軟弱的信徒,也賜下合一的靈給眾教會的領袖、同工們。

10.中國當前慈善組織數量年增長率為13.7%,志願者數目年增長率將近16%;然而各城市慈善事業發展水平仍參差不齊。上海、北京、深圳為慈善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其他城市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北京的教會在社區慈善活動中非常活躍,廣受社會好評。讓我們為基督徒樹立美好形象感謝神,願主記念、保守他們的辛勞,也求神繼續使用他們,將祂的公義和慈愛帶給世人。

11.中國人婦女產後坐月子的習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易經當中就曾有此記載,坐月子又稱「月內」,是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如禁忌吹風,以防筋骨鬆弛,引起風濕、關節酸痛等疾病。大多數教會的姐妹們會組織坐月子大隊,幫助年輕的新媽媽們。這項很美的服事,促進了姐妹們間的感情,更是向她們家人和丈夫分享福音的大好機會。願神記念姐妹們的愛心,也能帶領新媽媽一同研讀神的話語。

12.“中國人非常注重所謂的陰陽調和,若是身體陰陽是平衡的,就不易生病,反之就易得病。所以坐月子的婦女更是要嚴格遵守飲食原則,在身體變化中,千萬不能失了平衡。弟兄姊妹們也常為平衡傳統習俗與聖經的真理而為難。當信徒為他們自己的健康禱告時,多半會遭不信主的家人譏笑,認為他們不信傳統的陰陽平衡。求主加添所有信徒信心,尤其有慢性病或精神上疾病的,能大膽向 神求醫治。

13.儘管中國社會超速的現代化,但古老「坐月子」的傳統,還是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接受。各地坐月子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成為大有利潤的新興行業。坐月子中心每天提供產婦營養的六餐,豬蹄花生湯更是必備,以增加產婦母乳的供應。極少的中國教會有能力及條件,提供聚會時托嬰服務,讓媽媽們能專心敬拜。許多媽媽為避免嬰兒傳染得病,寧可待在家裡,不上教會。我們為新手媽媽從一開始就能成為好母親,為兒女一生守望禱告來代求。

14.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自從80年代在全國各地開辦了1500個學前「聽力康復中心」。但受過訓練的孩子不到10%有能力且順利進入公立學校。這些能夠進入一般體系的孩子都是還有殘餘聽力或能花錢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者。 中國聾人數目龐大,估計超過3000萬人,大多是沒有學歷、無收入、受歧視,甚至是受欺凌的一群。求主親自安慰這些受創的心靈,並興起更多的教會信徒去深入接觸、關照失聰的群體。

15.中國正面臨大轉變的關鍵期,愛的福音、更新生命的福音、建設精神文明的福音,含有高度普世價值的福音,正是中華民族的需要。在急速變動的農村中、在三億民工的掙扎中、在知識份子的無力感中、在只擁有財富卻不得滿足的富人中、在擁有權力卻不能幫助脆弱人民的官員中,耶穌基督的十架救恩是同胞的答案。為大學生福音事工、神學教育師資培訓、兒童主日學種子老師培訓,以及成立民工培訓中心等禱告。

來源:國度復興報、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