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1-02-01發佈


未得之民˙2011年二月火環島嶼

蘇門答臘:屬靈脆弱的火環島嶼   作者:Sumatra Partnership
自古以來,蘇門答臘經常被稱作「黃金島嶼」。景色優美、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蘇門答臘,有茂盛的雨林、奇異的動植物、火山湖、落差極大的河流、火山、沙灘和沿海濕地等。蘇門答臘位於「火環」之上。所謂火環是指沿著太平洋四周,有一個由活火山島嶼組成的鏈環,蘇門答臘就是其中一部分。在火環島嶼上,經常發生地震、泥石流和海嘯,居民的生活也受到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此外,蘇門答臘的大部分地區是茂密的叢林、沼澤和火山,給運輸和通信帶來挑戰。蘇門答臘人像當地風景一樣,充滿多樣性,他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條件;既有現代城市中的國際化商人,也有世世代代保持傳統生活方式的農民。大部分蘇門答臘人是農民,居住在小村莊中,種植各種糧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木薯和大豆。此外,他們也種植如棕櫚油、花生、橡膠、丁香、茶葉和咖啡等商業作物。蘇門答臘的主要工業包括捕魚、水泥、造紙和石油。在印尼,蘇門答臘人是最熱情、最友好的族群,悠閒自在,愛好和平,充滿自信,工作勤奮。家庭、社區人際關係以及富伊斯蘭色彩的文化傳統,在蘇門答臘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他們為自己的獨特文化感到驕傲。
 
伊斯蘭教的堡壘
十三世紀,伊斯蘭教在蘇門答臘的北端獲得立足點。在隨後的幾個世紀裡,伊斯蘭的影響力從各個港口城市擴展到內陸地區。蘇門答臘人沿著馬來穆斯林商人於十五世紀建立的貿易網,將伊斯蘭教傳到東南亞各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天,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在印尼群島中,蘇門答臘依然是最強大的伊斯蘭堡壘之一。如果蘇門答臘人開始歸主,他們將成為耶穌的精兵,把福音帶往印尼的其餘島嶼以及東南亞各地。
絕大部分蘇門答臘人強烈效忠伊斯蘭教,遵守伊斯蘭教的五大戒律。雖然伊斯蘭教深深滲透到到每個族群的文化特徵和宗教活動中,但萬物有靈教的信仰與儀式在日常生活中仍佔有重要地位。他們把許多源起於古代的當地儀式,加入了伊斯蘭教成分。例如:薩滿教士在紙上寫下《古蘭經》的經文,將水灑在經文上,讓病人或被鬼附者喝下水,作為治病和驅邪。蘇門答臘人把萬物有靈教文化與伊斯蘭教文化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因為他們相信這種儀式能夠讓人們從可蘭經文中獲得特別的魔力與祝福。當地各個族群將這種混合宗教看作是「我們自己的伊斯蘭教」或「正常的伊斯蘭教」。
蘇門答臘有49個未得族群,屬於世界上最少聽到福音的族群。人口約二千五百萬。據估計,目前只有五千名基督徒。從最北端的亞齊人(Acehnese)到最南端的蘭朋人(Lampungese),到處都有未得族群。蘇門答臘北部和西部中央高地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最主要的兩個城市中心是棉蘭和巴鄰旁。
由於伊斯蘭刊物和媒體的影響,伊斯蘭教的激進教義正緩慢滲透到世俗教義中。與此同時,基督徒也在使用全球媒體,包括互聯網,向蘇門答臘人傳福音。

他們需要什麼?
蘇門答臘是印尼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地理上位於歐亞板塊的西邊,北部又處在印度板塊的邊緣,是歐亞地震發展區。二十一世紀開始,自然災害多次襲擊蘇門答臘的各個族群。
2004年12月26日,在亞齊發生了地震和海嘯,造成八萬人死亡。
2009年,在蘇門答臘西部發生了地震和泥石流。
2010年3月和5月又發生地震,在民生上可說是多災多難的時光。
除了天災,印尼的經濟形勢近年明顯惡化,許多人的生活被推到貧窮線以下,沒有工作,孩子沒法上學,病人得不到醫療服務,一般人也得不到清潔的飲用水。蘇門答臘人現有的宗教阻止他們與神建立密切的神人關係。他們需要知道神愛蘇門答臘人,祂關注每一個家庭。神認識每個快樂的孩子,也認識每個煩惱的家長。神曉得每個失業的男人,也暸解認識每個無助的寡婦。神知道大城市中政府機關裡的男人,也認識農村稻田裡的女人。神愛每個誠實的農民,也愛每個狡猾的銀行家。神讓祂的信徒向所有族群講述祂的愛。神希望與蘇門答臘人恢復天父和子女的關係。

禱告:
「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詩篇28:9)萬民的父,懇求你的聖靈光照蘇門答臘群島上的49個未認識你獨生子耶穌基督救恩的族群。使他們有恩典明白,在這宇宙只有一位父神,而且你認識他每們每一位,並為他們每一個人,每個族群預備了救恩。父啊,你的恩典何等豐盛、偉大、奇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祝福蘇門答臘,得見主的真光,除去黑暗,聖靈甦醒人心,轉向救恩。如此感恩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蘇門答臘事工的異象
●在蘇門答臘的四十九個未得族群中開展植堂運動,蘇門答臘事工伙伴願所有蘇門答臘人都讚美神。
●虔誠的基督徒正在改變蘇門答臘社會,我們希望看到蘇門答臘的每個家庭都接近當地團契。

2011年目標
●動員並裝備印尼基督徒,認識植堂運動的原則。
●差派福音宣教小組前往印尼的各個島嶼,以祈禱與見證,讓當地族群聽到福音。
●我們希望來自全球各地的教會、祈禱小組和宣教士共同參與所安排的祈禱會,關注蘇門答臘的某些特定族群。當地宣教小組及外來的宣教士正在操練禱告行進計劃。
●來自鄰近其他族群的植堂者,以禱告行進來跟進。

禱告:
●求神開啟蘇門答臘各個未得族群的心,接受神的真理。
●更多的印尼信徒與教會獲得異象,與蘇門答臘未得族群分享福音。
●目前正在宣教的機構有智慧、敏銳和勇敢,以符合當地文化的適當方式,向蘇門答臘人見證福音。
●求神透過夢境和異象,讓蘇門答臘的未得族群看到祂。當信徒在與那些有心尋求真理的蘇門答臘人分享福音時,願他們樂意接受耶穌作為救主。
●每個家庭全家,接受聖靈的帶領和聖經的教導歸主。
●初信者服從神的真理,面對迫害時,堅韌不屈。
●蘇門答臘信徒與當地人分享福音,為服事他們所在的社區所做的一切,成為我們的榜樣。
●在蘇門答臘每個未得族群中興起歸主運動。 

蘇門答臘的宣教事工  
在今後的三天裡,我們將介紹三對夫婦,他們正在向蘇門答臘的未得族群宣教。主的莊稼工人通常來自三種背景:一是外國人,二是有基督教背景的印尼人,三是有穆斯林背景的印尼人。
JD和撒拉(Sarah)屬於第一種,也就是外國基督徒。這對年輕夫婦渴望服侍那些尚未認識基督的族群。九年前,他們放棄美國收入豐厚的職業,來到地球另一邊,服侍蘇門答臘的一個未得族群。使用他們的農業和工程知識,他們在當地建立了一家公司,幫助和動員印尼信徒服事偏遠地區的族群,並為他們提供裝備。JD和撒拉的異象是看到蘇門答臘的每個族群都聽到福音,都向神祈禱,都出現群體歸主運動。

禱告:
●為JD、撒拉和他們的兩個孩子祈禱,祈禱他們有智慧、勇氣、健康,委身和愛主愛人。
●願主祝福這對夫婦的工作有果效。
●為JD、撒拉和他們的印尼夥伴祈禱,讓他們成為蘇門答臘當地宣教小組的榜樣。
●祈禱更多的外地信徒也參加這項宣教工作。

蘇門答臘的本地福音事工  
阿德(Ade)和妻子莉亞(Ria)在蘇門答臘一個很少基督徒的地區長大。這對夫婦很有傳福音的恩賜,能夠以符合當地文化的適當方式,自然地與當地人分享耶穌的福音。他們對未信主的蘇門答臘人極有負擔,過去十二年,一直在一個未得族群中服事。
阿德和莉亞極富憐憫,他們接待一個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人帶著兒子來到他們的家,與他們一起生活。莉亞最近幫助一個遭到丈夫抛棄、試圖自殺的女人。這個不幸的女人有五個孩子,大女還是未婚媽媽。
阿德與附近村莊的村長建立了密切關係,村長最近遇到幾次不公平的商業交易。阿德鼓勵他嘗試寬恕那些對自己不好的人。村長承認這樣做是正確的,但他本人做不到。阿德告訴村長,耶穌怎樣寬恕別人,甚至寬恕我們的敵人。村長聽後,留下眼淚,他請求阿德夫婦為他祈禱,讓他在夢境中遇到耶穌。

禱告:
●祈禱阿德、莉亞和他們的兒子有健康、毅力、勇氣和智慧。
●為上面提到的女人與家人祈禱。為村長祈禱,能在夢境中遇到耶穌,他和家人願意選擇跟隨耶穌。
●祈禱印尼的基督徒將福音帶給他們的穆斯林鄰居。

穆斯林背景的傳道人
尼希米(Nehemiah)來自蘇門答臘最難接近的族群之一,他的許多親戚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尼希米的心志是希望整個族群都成為基督的門徒。過去兩年,尼希米每日都禁食禱告,求神開啟他族人的心扉。尼希米的穆斯林背景讓他能夠以符合當地文化的適當方式與人們接觸,外來者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尼希米和妻子德茜(Desy)服侍這個族群已經有十年了。最近發生的幾次自然災害,令這族群允許外來者來到當地,幫助他們。尼希米負責監督救援和重建工作,此外他還領導一個十二人的宣教小組,開展植堂工作。救援者建造了新房子,來自這個族群的三個家庭搬到新房子裡,與宣教小組的成員一起,研讀聖經。感謝主,最近,這個族群有十一個人接受了洗禮,包括氏族首領。

禱告:
●祈禱這十一個人接受持續的門徒訓練,成為基督的門徒,帶領更多的人也成為門徒。
●為尼希米、德茜和他們的孩子祈禱。
●求神賜尼希米夫婦和家人有身心靈健康和智慧。不受撒旦的試探和凶惡。
●求神興起更多的穆斯林背景信徒服侍蘇門答臘的未得族群。
●求聖靈帶領穆斯林背景信徒前往服事這些族群。

東南亞宣教聯網 SEALINK
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有大量人口,有不同的種族、信仰不同的宗教。在這個地區,至少有八百個族群仍沒有聽到(或者很少聽到)福音。在這八百多個族群中,有五百多個族群的人口超過一萬,有二百多個族群的人口超過十萬。誰能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帶給這些族群?這些族群的周圍往往有法律、宗教和社會上的障礙,阻止他們聽到耶穌改變他們生命的福音。
東南亞宣教聯網(SEALINK)成立於2002年,目的是動員牧師和宣教士,將他們組織起來,向未得族群宣教。SEALINK的異像是「在東南亞所有族群中發起改變生命的植堂運動,讓當地族群與我們一起敬拜神,實踐主的大使命。」這是一項巨大的任務。SEALINK每年舉行一次年會,彙報這個組織將未得族群、教會、宣教機構和其他資源聯合起來的努力。很明顯,這個組織的工作是有果效的。 SEALINK的宣教工作形成了一種共識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所有聲音都具有相同的份量。SEALINK的宗旨是:「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以弗所書5:21)

植堂運動 Church Planting Movements
什麼是植堂運動?就是成立教會,而新成立的教會,又會迅速地傳福音建立分堂。過去幾年,印尼的部分地區中出現了十多個植堂運動,但蘇門答臘還沒有出現。要有些什麼條件才可以讓植堂運動在蘇門答臘出現並擴展?
第一,異象:信徒必須領受這個島嶼上每個未得族群需要福音的異象。
第二,心意更新:現有的信徒需要將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放到一旁,留出空間接納不同族群的文化和傳統。
第三,策略:植堂者必須認真尋找,找到一個屬靈開放的家庭或社區,然後與他們分享基督。
第四,委身:效仿耶穌差遣門徒隊工,全然依靠主,把平安和權能帶往未信主的家中。
未得族群選擇跟從基督後,就可以幫助他們去建立團契,經歷信徒相通聚集一起敬拜神,學習、遵行神的話,和經歷聖經中的肢體生活。新成立的教會要強調信徒對主的信靠和順服,必須立刻教導他們聖經中關於聖徒相通和順服的教訓。將福音應用於自己的生活中,一方面學習,一方面與社區中尚未認識基督的家庭朋友分享基督,當有人信主時,就可以有新的小組出現,繼續被建立成為息息不斷的植堂運動。

禱告:
求神讓蘇門答臘的每個族群中都出現植堂運動。主啊,多美麗的一幅圖畫,蘇門答臘島上的每一個族群,都要在沉睡中甦醒,你的靈要來,更新萬物。求主將生命、能力、平安、謀略、智慧賜給植堂者,彰顯神的權能,讓耶和華的知識如洋海充滿蘇門答臘各族群,每一個有植堂事奉的群體,經歷神悅納他們。如此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印尼教會
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印尼的基督徒人數接近10%,按照東南亞的標準,這是非常好的情況。壞消息是基督徒只集中在少數族群中,大部分族群依然沒有聽到福音。
最近十五年,基督徒社區開始意識到,需要關注他們那些尚未聽到福音的鄰居。1996年,五百多名印尼教會領袖舉行了第一次國內會議,會中他們收到了五千多本《祈禱指南》,鼓勵和幫助他們關注這個國家的未得族群。《祈禱指南》列出了127個人口超過一萬的未得族群。這本《祈禱指南》目前有印尼語、英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版本。感謝神,從此,教會領袖繼續研究如何將福音帶給這127個未得族群。
1996年,只有二十五個未得族群有全職跨文化宣教士在當中。今天,已擴展到101個未得族群,成立了二個新的全國性宣教機構,向二十五個未得族群差派了250多名植堂傳道同工。每年都有許多教會和宗派聯合起來,同心向未得族群宣教計劃提供人員和資金,為未得族群祈禱。

禱告:
●祈禱印尼出現強大的祈禱運動,覆蓋這個國家的所有未得族群。
●祈禱印尼信徒熱心和有智慧與他們的未得鄰居分享耶穌。
●祈禱更多的印尼教會領袖將關注焦點,從牧養自己的羊群,拓大至他們周圍的族群。
●祈禱出現更多的由印尼人組成的宣教機構。

印尼大學生宣教運動 Indonesian Student Missions Movement  
大學生有著遠大的前程等著他們,什麼人比他們更該被推動去做拓荒的宣道事工呢?尤其在印尼的穆斯林當中。有一個組織已經動員起來,向邊遠地區宣教,尤其是向印尼的穆斯林地區宣教。印尼有一個名為 MIM (Mahasiswa Indonesia Menuai)的大學生運動,意思是印尼學生莊稼者,專門關注那些在大學生身邊,身心靈有需要的人。從2003年以來,MIM舉辦了一系列大會,鼓勵大學生關注周圍的未得族群,與這些族群分享耶穌基督。透過大會舉辦的工作坊,研討會,幫助大學生對宣教工作有全新的認識,然後以符合當地文化的適當方式,去牧養和服事當地的未得族群。MIM為跨文化宣教工作制定了實際的行動計劃。在2009年七月舉行的一次大會上,215名大學生立志前往一個未得族群中。2010年七月的大會,有超過五百名大學生參加。請為這次大會的跟進禱告。

禱告:
●求神興起印尼基督徒大學生工作,更多基督徒大學生踴躍參加MIM的2011年大會。
●為大學生的委身祈禱,激勵他們樂意為印尼(尤其是蘇門答臘)的未得族群奉獻一生。
●感謝主,已有一些大學生回應MIM的異象,向未得族群宣教,請為有效的跟進工作、訓練與工場安排祈禱。
●祈禱大學生獲得帶職事奉的訓練,讓他們使用自己的專業培訓知識和工作經驗,生活在當地社區中,向未得族群宣教。
●祈禱這些大學生的父母理解並接受神對他們子女的呼召。

科莫林人 Komering  
科莫林人=有罪的人。 科莫林人 由於別人的聯想而被標籤為有罪,大致上,許多印尼人是這樣看待科莫林人。由於少數科莫林人的暴力和犯罪活動,這個族群被看作是具攻擊性和輕易發怒的,引致其他族群都避免接近科莫林人。一位博客作者寫到:「科莫林人崇尚暴力的污名讓人們對這個族群感到非常失望。」但在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科莫林人是好客,敬老,奉公守法和虔誠的宗教教徒,族人的文化核心是世俗伊斯蘭教,一種把《古蘭經》教義、邪靈崇拜與薩滿通靈術的混合體。科莫林人只有四十多萬,大部分居住在蘇門答臘的東南部,三分之一科莫林人生活在貧困中,缺少適當的醫療服務、清潔的飲用水和教育機會。

禱告:
●神透過祂唯一兒子耶穌基督的降生受死與復活,顯明了寬恕,求神讓科莫林人瞭解這種寬恕。
●求莊稼之主差派宣教士前往等待收割的工場。
●祈禱基督教救援組織意識到科莫林人的需求,為這個族群提供必要的資源。
●求神消除外界對科莫林人的失望與認為他們有罪的誤解,清除這個族群的暴力污名,讓他們經歷神的大愛。
●這個族群成為合神心意的人。

巨港人 Palembang  
蘇門答臘有多個首府,其中一個名叫巨港(或叫巴鄰旁),是蘇門答臘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印尼第六大市。巨港位於南邊摩夕河(Musi River)沿岸,河流分支流經全城,民間許多貿易就在河上進行,故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巴鄰旁人是巨港的主要居民,佔全市人口的一半,約120萬。在眾多的族群中,巴鄰旁族可稱得上是富裕的。巴鄰旁三字的意思是「用渾濁的河水淘金」。因為當地有油田和煉油業,故此替巨港帶來財富,而許多巴鄰旁人也從事較為穩定的工作,例如公務員等。雖然如此,事實上巴鄰旁人失業率仍高。巴鄰旁人的房屋,大部份尖頂,為了防止河水泛濫,一般都高出水面或地面。與蘇門答臘的其他族群一樣,巴鄰旁人的宗教是伊斯蘭教和部落迷信的混合體。當地有一些諺語,用來表達巴鄰旁人對這兩種信仰的忠誠。這就是,「傳統比宗教重要」。

禱告:
●祈禱巴鄰旁人從耶穌基督那裡找到真正的財寶,就是永生。
●求神讓宣教機構意識到這個族群的屬靈需求。
●求神差派翻譯家和宣教士,將聖經和福音翻譯成巨港人的語言。祈禱電影《耶穌傳》廣泛分發到巨港人中間。

米南人 Minang  
米南是印尼第四大族裔,人口約六百多萬,居住在西蘇門答臘。由於族人有一個特別的傳統,就是愛去遠方謀發展,故此,米南人散佈印尼各處,由此可見米南人是一富冒險精神的族群。他們的房屋設計,屋頂是水牛角的形狀,象徵勇敢和智慧,這和族名的來源有關,米南的意思是「得勝的水牛」。相傳古時,米南人受人數遠比他們多的爪哇人入侵,米南人不以軍力應戰,反而提出以鬥牛決勝負。米南人把一隻勇猛的小牛犢,比賽前不給牠食物,餓牠。開賽時,在小牛頭上綁了一把鋒利的刀,故此,比賽時,餓得半死的小牛,不顧一切地衝往那肥大,又對小牛毫不介意的爪哇牛處索奶吃,結果是大牛受重創,米南人勝了。米南人至今仍是母氏系統,所有財產由女方承受,有人說,這可能是剌激米南的男人遠走他方謀出路的原因。米南人聰慧,勇敢,而且有文學天份。印尼多位出色的作家、詩人和宗教家來自米南族。事實上,米南人的家園,西蘇門答臘是印尼獨立時的基地。米南人除了有從商、文學的天份外,亦以烹飪出名,辛辣的米南風味,在東南亞負有盛名。

禱告:
●祈禱這個有影響力的族群渴望聽到屬靈真理。
●求聖靈興起米南人的歸主運動,讓米南人進入基督的國度。
●祈禱米南人早日信主,而且影響印尼的其他穆斯林族群認識耶穌基督。

亞齊人 Acehnese  
蘇門答臘西北部亞齊省的版圖,在歷史上曾經比現在大許多。從1200至1500年,亞齊人曾經控制泰國南部和馬來半島的一部分。亞齊省再次舉世聞名,是由於2004年12月26日在當地發生的海嘯與地震,這次大災難即使遠在非洲東部都可以感覺到。2006年,亞齊省又遭到洪水的襲擊,令到當地的穆斯林教士想知道他們的真主是否正在懲罰他們。海嘯與地震之後,亞齊省的獨立運動與印尼政府實現了脆弱的停戰。
亞齊人曾經是印度教徒,但今天97.6%的亞齊人信奉伊斯蘭教。2006年之後,亞齊省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亞齊領導人正在敦促政府實施《沙裡亞法》(Sharia Law),即伊斯蘭法。大部份亞齊人從未接觸過福音,目前亞齊基督徒數目仍不多,居住在亞齊省以外的地區。亞齊信徒可以看到亞齊語的新約。海嘯之後,宣教機構「撒馬利亞捐贈」(SP)抵達亞齊省,為當地人建立新房屋,但當地政府「指控」 這個機構傳播福音,將工作人員驅除出境。

禱告:
●求神的靈充滿亞齊的基督徒,讓他們向亞齊人見證基督的愛。
●祈禱在亞齊人中間出現以基督為中心的歸主運動。 

曼特寧巴塔克人 Mandailing Batak  
你愛喝咖啡嗎?可聽過印尼的曼特寧咖啡?許多咖啡愛好者都喜愛這種盛產於印尼蘇門答臘,濃郁、香、醇厚,酸味適中、少許甜味的飲品。為什麼叫曼特寧,因為把這咖啡發揚光大的日本商人,是從一位曼特寧人中喝到,故此為這咖啡取名為曼特寧咖啡,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蘇門答臘的曼特寧人是屬於巴塔克人的一個分支,而巴塔克族卻正正是在蘇門答臘種植曼特寧咖啡的農民。曼特寧巴塔克人是馬拉裔,一般皮膚暗棕色。主要務農、建築和木刻亦很出色。十七世時,曾受荷蘭統治,以前,他們與世無爭地居住在由火山形成的多巴湖區的高地上。今天,巴塔克族是印尼基督徒人口較多的一個族群,約三分之一,其餘的一半是穆斯林,一半是傳統的精靈敬拜者。以前,巴塔克族是吃人族,不過他們吃的是罪犯的心,這種習俗被穆斯林改變了。蘇門答臘在十三世紀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但由於曼特寧巴塔克人居住高山,到十九世紀才接受伊斯蘭。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宣教士來,有許多曼特寧巴塔克人成為基督徒。而曼特寧巴塔克人則大部份是穆斯林,曼特寧巴塔克人認為他們比其他的巴塔克人在宗教上,特別是與基督徒比較,他們更虔誠和道德。

禱告:
●求神帶領印尼信徒來到巴塔克人中間,幫助這個族群認識主。
●祈禱巴塔克人能夠意識到,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找到救主。
●祈禱這個以他們道德和虔誠為傲的族群早日謙卑地跟隨神。

薩拉瓦伊人 Sarawai
蘇門答臘的河岸上,一個薩拉瓦伊人將魚線抛入湍急的水中,希望魚兒上鈎。遠處,有一些高架茅舍,每個茅舍的房頂上都有一個太陽圖案,象徵神的光芒。
三十萬薩拉瓦伊人居住在蘇門答臘南部的沿海叢林中,是印尼蘇門答臘內地最貧困的族群之一,他們自稱Orang Selatan,意思是南方之民。而薩拉瓦伊人的意思是捕魚之人,今天,事實上大部份的薩拉瓦伊人以務農為生,種植水稻和咖啡和一些熱帶產品。
大部分十九萬多薩拉瓦伊人是穆斯林,但他們的日常生活上則仍受古老傳下來的迷信影響,特別懼怕一隻以人形出現的老虎,會引誘殺害受騙者;撒種時,要舉行特別的種籽清洗儀式來確保收成。目前,薩拉瓦伊人還沒有全本聖經。但有薩拉瓦伊話錄製的福音錄音帶。二十世紀初期,在德國宣教士的努力下,薩拉瓦伊人曾經有二千名基督徒,不過在大戰期間,宣教士在日軍佔領下被迫離開後,大部分信徒重新接受伊斯蘭教。目前薩拉瓦伊人無法接觸到成熟的基督徒。

禱告:
●求神將那些曾經相信祂的信徒和家人帶回自己的身邊。
●求神興起更多的宣教機構去服侍薩拉瓦伊人。
●祈禱薩拉瓦伊語的新約和電影《耶穌傳》在這個族群中廣泛分發。
●祈禱將全本聖經早日譯成薩拉瓦伊語。

佔碑馬來人 Jambi Malay  
佔碑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討論擺在他們面前的一件事。一個農民的作物被鄰居的水牛吃掉了。是指責鄰居沒有照看好自己的家畜呢?還是指責農民沒有搭建堅固的柵欄?長者們沒有書面法典來評判誰對誰錯,他們只能根據數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口頭傳說,對這件事做出公正評判。
佔碑人屬於馬來人族群,居住在蘇門答臘南部,是出色的漁夫。歷史上,佔碑人曾在蘇門答臘建立過一個強大的佔碑王國,當其時,甚至還向遙遠的中國差派大使。十六世紀時,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帶給佔碑人。今天,幾乎所有佔碑人都是穆斯林。而且是虔誠的穆斯林,他們不信任宣教士。佔碑人的家鄉佔碑是蘇門答臘的一個省府,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不同族群的聚居地,有爪哇人,甚至巴基斯坦人。目前有許多來自印尼其他地方的定居者。

禱告:
●祈禱佔碑人早日認識神的愛和祂的話語,得到神兒子基督的救恩,成為天父的兒女。
●祈禱基督徒有好見證,贏得佔碑人的信任與友誼,讓這個族群聽到基督的真理。

廖內馬來人 Riau Malay  
課室內,老師讓孩子們將《古蘭經》的經文寫在紙上,然後將紙藏在衣服裡。與蘇門答臘島上的許多部落一樣,《古蘭經》是廖內群島上的馬來人唯一的宗教書籍。
雖然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都影響過廖內人,一千多年前傳入的伊斯蘭仍是廖內馬來人的主要信仰,而且父母們認為宗教教育,比普通教育重要,故此在校內,可蘭經是必須修讀的課程。雖然如此,廖內人的生活仍留了許多迷信,精靈敬拜,咒語魔法等。
在蘇門答臘以東,新加坡以南,就是廖內群島,群島上居民以馬來人為主,以漁業和務農為生。由於廖內省有豐富的油田,供應印尼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氣,故此,廖內人是印尼一個佔優勢的族群,較為富有。許多語言學家認為廖內群島是馬來語的發源地。而事實上連馬來西亞和汶萊的一些人都認為廖內的馬來語最標準。

禱告:
●求聖靈開啟廖內人的心,讓他們接受基督和他的救贖福音。
●祈禱廖內人認識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而不僅僅是一個先知。
●求主消除廖內人對外來事物的恐懼。
●求主興起更多的宣教士以符合當地文化的適當方式,去接近這個族群。
●祈禱廖內人能夠看到電影《耶穌傳》,聽到福音廣播。

德裡馬來人 Deli Malay  
村莊的中央正在上演木偶戲。雖然剛才的毛毛細雨逐漸變成傾盆大雨,但那些關係密切的村民們,依然聚精會神地坐在一塊大油布的下面,看著演員使用木偶,講述遙遠過去的故事。木偶戲是德裡人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族群的故事非常多,內容廣泛。德裡人雖然是穆斯林,但他們也講述印度教神靈拉馬和佛祖的故事,並不認為這樣是冒犯伊斯蘭的教義而因此感到不安。
德裡馬來人居住在蘇門答臘東北沿海地區。在歷史上,這個地區曾經是通往印度和中國的貿易路線。許多世紀以來,德裡人一直與印度商人保持接觸,而得到許多關於印度教和佛教的故事和傳說。穆斯林商人也來到這裡,他們帶來了伊斯蘭教。今天,幾乎所有德裡人都是穆斯林,但同時信奉自然界中的各種神靈,依然依靠薩滿教士的符咒,藉此免遭邪惡神靈的威脅。

禱告:
●求神差派傳講聖經故事的人,通過戲劇和其他適當方式,給德裡人講述福音的故事。
●求神把生命的糧賜給德裡馬來人。使用社區發展事工將更好的農耕技術帶給德裡人。
●目前還沒有任何聖經經文翻譯成德裡馬來語,祈禱宣教機構儘快將聖經翻譯成這種語言。

蘇門答臘 拉瑙人 Ranau  
人口有74,000的拉瑙人的名字來自拉瑙河,這條河源於南蘇門答臘島對開的印度洋的一個大火山口附近,故此當地的溫泉和捕魚業非常著名。拉瑙人就沿著拉瑙河居住,種植水稻,生產橡膠、咖啡和蔬菜。一些拉瑙人在石油、錫礦和煤礦工作。雖然拉瑙人的經濟已經多樣化,他們仍然需要政府的財政補助,以發展他們的工業。拉瑙人的建築物像他們的經濟一樣多樣化。一些房子好像是金字塔,另一些房子建在高高的支架上。貴族居住在金字塔式的房子裡,普通人則居住在高架屋裡。而在河流沿岸,還可以見到一些類似木筏的房子,是拉瑙人用作集會、交易或給船隻停泊的地方。無論社會、經濟地位是高是低,所有拉瑙人的房子周圍都有植物,各種植物都有含意,例茉莉花象徵和平,玫瑰象徵消災解難,房子的所有臺階都是奇數,象徵著好運。與大部分印尼人一樣,拉瑙人在文化上是穆斯林,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信奉萬物有靈教。在拉瑙人的信仰世界中,薩滿教、魔術、神秘教派、神靈等佔有重要地位。故此,他們其實是需要更多的醫療事工,因為他們一般都靠巫醫來治療。目前尚不知道為數七萬四千拉瑙人中有有多少基督徒。

禱告
●求主興起基督徒醫療事工與社區發展專家到拉瑙人中。
●為福音廣播和電視節目事工祈禱。
●祈禱聖經儘快翻譯成拉瑙人的語言。
●祈禱早日在拉瑙社區中出現大規模歸主運動。

穆科穆科人 Muko-Muko  
「蘇庫(Suku)!快點跑回去!告訴村長,卡莉婭(Kalia)死於分娩。」蘇庫從坐墊上彈起來,飛跑出去,離這房子越遠越好,不然卡莉婭的靈魂會抓住他。蘇庫首先找到村長,把事情告訴村長,村長聽後大喊:「快點離開這裡!卡莉婭的鬼魂可能跟在你後面!」村長有責任保證村莊的和諧與安全,而現在,卡莉婭這一家正給這個村莊帶來了危險。雖然絕大部分穆科穆科人是穆斯林,但萬物有靈教在他們的信仰中佔據重要位置。他們特別懼怕那些死於產難者的鬼魂。在這一天的剩餘時間裡,蘇庫不停地向大樹和特殊的石頭祈禱,求神靈保護村民們不要受到卡莉婭的傷害。一天下來,蘇庫已弄得精疲力盡。人口約有四萬的穆科穆科人,主要以務農、漁獲或日工為生,住在南蘇門答臘,靠近佔碑省、有許多河流和鹹淡水交錯流經的濕地,致交通不便,是個頗為孤立的一個族群。

禱告:
●求主賜屬天的平安給穆科穆科人。
●穆科穆科人認識神的慈愛和大能,神的愛可以讓他們脫離恐懼,因為耶穌已勝過死亡,帶來永生。
●為印尼教會禱告,讓他們結了聖靈的果子,將福音帶給穆科穆科人。
●祈禱穆科穆科村莊首領獲得拯救,帶領他們的人民找到只有耶穌基督才能帶來的終極、永恆的平安。

帕塞馬人 Pasemah  
帕塞馬人居住在南蘇門答臘。境內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山峰,形成帕塞馬人不受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帕塞馬人約有六十萬。歷代以來,由於帕塞馬人個性開朗,熱情,有活力,故他們都在當地政府部門和教育界擔任重要領導之職。
雖然五十萬帕塞馬人是蘇菲派穆斯林,但在他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古老的佛教傳統依然根深蒂固。在帕塞馬高原,有二十六個被帕塞馬人認為是神聖之所的歷史遺蹟,其中包括石雕,例如一個騎著大象的士兵的雕像和公墓。這個雕像可以追溯到佛教在蘇門答臘盛行的古老年代。
帕塞馬人種植水稻、橡膠和咖啡。住在八英尺高平臺上建的房子,屋的房頂鋪著茅草,用來遮風擋雨。

禱告:
●祈禱在世俗伊斯蘭教統治的帕塞馬地區,人數很少的帕塞馬基督徒有屬靈的勇敢和敏感與家人和朋友分享信仰。
●感謝主,福音廣播節目正在用帕塞馬語向這個族群宣講福音,求神祝福和使用廣播節目。
●求神賜福給在政府部門裡任要職的帕塞馬人,讓他們敬畏神,遵行公義,認識真理。

穆西班猶阿辛人 Musi Banyuasin  
瑪麗卡(Malika)跪在曾祖母的白色墓碑前面哭著。「可憐可憐我們吧!你唯一的曾孫得了痲疹,快要死啦。請救救他!」瑪麗卡是蘇門答臘南部的穆西班猶阿辛人。屬於馬拉語系的一個族群,他們通常自稱為穆西人,因為居住地靠近穆西河。但由於居住地夾雜了許多沼澤低地,和一些幾乎不流動的渾濁河流,傳染病很容易在社區中傳播。雖然穆西班猶阿辛人面臨健康問題,但他們的食譜卻很健康,其中包括米飯和自己種植的熱帶水果。穆西班猶阿辛人無法將自己的產品運送到市場上,因為當地的河流很難航行。一些人在橡膠種植園或石油工業部門工作。雖然穆西班猶阿辛人在理論上是穆斯林,但大部份仍相信萬物有靈和經常崇拜已故祖先的神靈,希望獲得保佑。在這個族群的十六萬二千人口中,幾乎沒有基督徒。

禱告:
●求神以特別臨在的方式,向穆西班猶阿辛人的首領啟示祂自己,聽到祂的真理。
●祈禱印尼的教會和信徒見到穆西班猶阿辛人的需要,幫助他們解決醫療健康與運輸等問題。
●祈禱這個族群在日常生活所需和心靈上得到神的祝福。

勒馬唐人 Lematang  
南蘇門答臘有十八個族群,勒馬唐族是人數眾多的一個,有十六多萬人口。他們沿著勒馬唐河流域而居,勒馬唐河在當地語的意思是「富人之河」,以盛產「河石」,一種建築用的材料而出名。
勒馬唐人以友善好客著稱,故此他們所有房子都朝向公路,目的是鼓勵人們互相來往;通常勒馬唐人的社區都有好隣舍互助委員會,彼此守望相助。
農業是勒馬唐人的主要職業和收入來源。離開社區去外面工作並不常見,但可以被接受。在新的地方,勒馬唐人依然聚居在一起,而且可以回到原來的社區,參加活動和決策。
勒馬唐人在文化上是遜尼派穆斯林,可以和外族通婚,甚至婚後可以選擇相信別的宗教。但婚禮則一定要以穆斯林儀式舉行;而家庭仍接受他們。他們仍然可以探望社區中的鄰居,但不再是社區的成員。

禱告
感謝主,讓勒馬唐穆斯林有這種開放的文化,求主保守那從穆斯林背景而信主的勒馬唐基督徒,使用他們活出不同生命的見證。求主興起更多的代禱勇士,為他們禱告,讓勒馬唐人的年輕人大量歸主,去見證基督。

奧幹人 Ogan  
三十萬多的奧幹人是南蘇門答臘沿著奧幹河生活的一個族群,被視為是當地的原住民。奧幹人村莊通常由三百至四百戶組成,住在木頭建的高架屋內,每戶約有3-4睡房,房子下層用作儲物室和工作間。
與蘇門答臘南部的穆斯林族群相比,奧幹人一向蔑視萬物有靈教。他們自認信奉比他人更正統的遜尼派穆斯林伊斯蘭教。但在過去的二百年中,他們其實是受蘇菲派神秘教義影響。不過,每個奧幹村如何成為穆斯林,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而且通常每一個奧幹村都有自己的特長,例如木工或鐵匠。
奧幹人實際上是一組小族群的統稱,他們至少有四種不同的方言,但彼此可以理解。所有奧幹人都能講官方語言印尼語。奧幹人的家庭結構很複雜,孩子可能隨父親的姓氏,也可能隨母親的姓氏,主要取決於雙方當初結婚時,男方家庭有沒有向女方家庭支付彩禮。如果沒有支付彩禮,孩子將隨母親的姓氏。

禱告:
●祈禱所有奧幹家庭和氏族早日認識耶穌基督是他們的救主。
●祈禱人數很少的奧幹信徒在他們的社區成為穆斯林鄰居與家人的鹽和光。
●祈禱奧幹人早日敞開他們的心,迎接萬王之王,成為天國子民。

勒羌人 Rejang
瑪珞(Malou)擡起鼻子,她聞到了附近一朵盛開的大王花的氣味。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但氣味難聞,故又叫腐屍花。幸好四天後,花就謝。瑪珞屬於勒羌族。勒羌人居住於島上巴瑞珊﹙Barisan﹚山區高地的熱帶雨林區內,這處森林是腐屍花﹙Rafflesia﹚的原生地。勒羌人分為五族,數百年來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以自己的歷史為傲,對其他文化不感興趣,又對外來人多疑。男人和女人都穿著色彩鮮豔的紗龍,這是傳統的蠟染布衣服。主食是摻了蔬菜的米飯以及水果。當地出產米、茶、咖啡、棕櫚油、烏木及橡膠。一些勒羌人在農場裏工作;有些則善於作木工、金屬工、皮革工和紙品。
勒羌人的村莊小的有十五戶,大的有九百戶人家。村莊裏若有灌溉系統,就可以住到四千多人。村長由大家推選而出。每一座村莊都有一處會堂,大家在此舉行慶典舞會和宴會。傳統勒羌人的住家建在離地面1.5至2公尺的柱子上,房子有門廊,用以接待客人。屋外用精心雕刻的橫柱和美麗的彩色板裝飾外牆。在家中,父親是一家之主,至於生下來的孩子是屬母系家族、父系家族,還是全族,得依照結婚時的協定而定。
古時候勒羌人拜精靈。他們相信萬物都具有不死的靈魂。十三世紀末,伊斯蘭教傳入蘇門答臘。二十世紀以後,勒羌人大部份改信伊斯蘭教。但人們仍行巫術和邪教以求保護、抗病、求子及抵擋仇敵。但至今還沒有勒羌語的聖經,也沒有福音廣播或電視節目。有少數當地人正在勒羌人中間進行宣教工作,不過成效不大,將近一百萬的人口中,大約只有五十人信主。

錫默盧人 Simeulue
今天是二月份的最後一天,我們將為蘇門答臘北部亞齊省海岸外面錫默盧島上的人們祈禱。關於這個島,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有兩個,
第一個是錫默盧島是2004年印尼大海嘯中受影響最少的島嶼,當時印尼的死亡人數差不多達十七萬人,但當海嘯席捲這小島時,錫默盧人死亡人數只是九人。為什麼?原來他們在1907年曾發生過一次地震,震後海水退去,留下許多魚蝦,村人爭著去拾取時,被突然而來的海水淹死,此後,父母就一直告訴子女,地震後若海水退去,就一定要往高地跑。結果,在2004年12月26日那次,他們全部人都跑上高地,只有九人死亡。
第二個好消息是這個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當地土壤非常肥沃,無論你種植任何作物,都能夠在熱帶氣候中茁壯生長。
壞消息是錫默盧人經常遇到天災。零五年發生一場地震,50%村莊被毁,死了上千人。二零一零年八月,又發生六級地震,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口。在屬靈方面,錫默盧全部是穆斯林,不過他們的教義中混合了萬物有靈教和迷信。錫默盧人為這個島上沒有基督教會而感到自豪。

禱告:
求主興起基督徒商業家,幫助錫默盧人發展健康、高效的經濟,認識真神而轉向祂,過上以榮耀永活真神為中心的生活。

(來源: http://www.missionpathway.org / 2011年二月火環島嶼)
 
承蒙 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 惠允刊載,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