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0-01-24發佈
1月12日下午,在海地發生的一場黎克特制7級地震,瞬間令首都太子港上空塵土飛揚,因為市內許多建築物在強震下倒塌,包括總統府、政府大樓、酒店和醫院,連當地聯合國維和部隊的5層高總部亦不能倖免。其後有13次餘震,令當地死傷枕藉,當局估計遇難人數達20萬,全國有三百萬人頓時無家可歸。

本欄在第136期談到烏干達時,在最後一段的首句說:「除了海地之外,相信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烏干達那樣悲慘。」烏干達曾經歷過悲慘的歲月,但比烏干達更慘的還有海地,想不到不夠一個月,海地就發生毀滅性的天災。

天災人禍 永無寧日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颶風活動範圍,最常見的天災是颶風襲擊,前年先後受4個颶風吹襲,造成793人死亡、310人失蹤,以及593人受傷,約有23,000個家園被毀,受災人數達80萬人。那4次颶風毀壞了該國7成農作物,損失達10億美元。颶風歷年造成的破壞令人慘不忍睹:
2004年奪去了3000多人的生命;
1998年吹毀了8成農作物;
1994年造成的土石流活埋了1000人;
最具殺傷力的一次發生在1963年,死亡人數高達8000多人。
海地雖位處地震帶內,地震卻不常發生,如今這次地震,是二百年來最強烈的一次。
除了飽受颶風和地震摧殘外,海地政局也不穩定,軍事政變常有發生,人民長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用「永無寧日」來形容海地人的生活,也不為過。

與魔立約 後患無窮
海地位於加勒比海一個名為伊斯帕尼奧拉(Hispaniola)的島上,島的西面是海地,東面是多明尼加共和國。海地原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Taino-Arawak)的居住地,1502年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戰爭和天花的蹂躪下,阿拉瓦克人在島上絕跡,西班牙人便從非洲販運大量黑奴到島上,所以今天的海地人都是黑人。在1697年,西班牙把海地割讓給法國。一百年後,海地人發動獨立戰爭,結果在1804年宣布獨立,成為共和國。

海地是個資源富庶的國家,可是獨立後並沒有好日子過。從獨立後至1915年,政局動盪,獨裁政府不斷被推翻,一百年間共有近90位統治者相繼上台。為甚麼海地總是災患叢生,禍不單行?
美國視博恩(CBN)的羅伯森牧師(Pat Robertson)在1月13日《700同樂會》(The 700 Club)中提到海地的苦難和救災工作時,表示海地人在爭取獨立過程中,為了要戰勝法國,便與魔鬼立約,誓要臣服於牠。結果真的戰勝了法國,但自此之後便遭到連串咒詛。他說:「伊斯帕尼奧拉是一個島,中間分開,一邊是海地,另一邊是多明尼加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發達、健康,到處是度假勝地,而海地則極度貧窮。」他呼籲觀眾要為海地人禱告,並說:「我是樂觀的,在災難中會有好的事產生出來。」

羅伯森牧師的一番話,惹來外界撻伐聲討,指他的言論是說海地「遭天譴」,令人感到震驚。視博恩立刻作出澄清,說羅伯森的講話並沒有提到「遭天譴」。外界對羅伯森的講話反應如此強烈,是因為有不同的世界觀,不認同咒詛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他們解讀羅伯森的講話,以為海地人因與魔鬼立約而遭到上帝咒詛,被上帝懲罰。但羅伯森原本的意思,卻是指咒詛源於與魔鬼立約,海地人的苦難是從魔鬼而來的。

奉巫毒教 極需救恩
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同處於一個島上,但歷史際遇卻有天淵之別。筆者在美國生活時,海地的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Aristide)因軍事政變下台而流亡美國。1994年,美國與聯合國幫助他復位。阿里斯蒂德曾是天主教神父,但他再度擔任總統後,於2003年4月定巫毒教(Voodoo)為國教,將海地奉獻給巫毒教的邪靈。巫毒教源自古代非洲的傳統多神崇拜,為許多海地人信奉的宗教。有人質疑海地二百年前為爭取獨立而與魔鬼立約一事,這有待學者考證,但阿里斯蒂德奉巫毒教為國教卻是記憶猶新的事。阿里斯蒂德得不到邪靈的庇佑,翌年遭遇政變下台,現流亡南非。

海地的出路只有耶穌基督,海地教會要效法烏干達的基督徒,懇切為國家祈禱,才能帶來轉化。海地與魔鬼有約是災患連綿的癥結,我們洞悉這靈界裡的誘因是為了代禱守望。由於我們與世人有不同的世界觀,所以不必向他們推廣這種觀點。此刻最重要的是救災及重建,而長遠來說,我們務要為海地脫離咒詛禱告。烏干達做得到,海地也可以做得到。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文:黃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