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9-12-30發佈
阿爾及利亞:北非國家。跨美瓦薩利門和雅法門
阿爾及利亞復興  穆斯林信耶穌
● 求 神堅固阿爾及利亞復興地區的基督徒及教會,在伊斯蘭國家得享平安,也為當地持續復興禱告。

 【編譯Amy/Mission Network News十二月十一日報導】雖然北非阿爾及利亞立法禁止人民改信他教,但許多該國穆斯林正轉向耶穌基督,在阿爾及利亞北部形成令人驚奇的靈命復興。

「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zation)的牧師雅各(Youssef Jacob)表示:「我們的教會成長了802%,許多信徒都是來自從沒有基督教遺傳背景的伊斯蘭教家庭。他們沒有資源,也沒有培訓,但是他們就是單純地相信上帝和祂的話。」

雅各牧師說:「凱比雷人是凱比雷地區回應最熱烈的人,那裡約有兩千個城鎮和村莊,每一個村莊和每一個城,都有基督徒和教堂。」他說,事實上,有一個城鎮教堂比清真寺還多,這在中東真是一個大奇蹟。

他說:「我知道現在許多教會每年約有一百廿人到一百五十人受洗。而我也從未看到西方國家或是世界上哪個國家教堂,在聚會前會友要排隊兩個半小時。」

然而,雅各說,如果沒有迫害,就沒有成長。他說:「我是穆斯林基本教義派的頭號攻擊目標,但我一點也不害怕。而且,我們有許多同工的官司仍在纏訟中。」 (來源:國度復興報)

認識阿爾及利亞˙為阿爾及利亞禱告
阿爾及利亞:北非國家。跨美瓦薩利門和雅法門
摘自  http://www.kp24-watchmen.com/mpray.php?day=2009-08-01 
元首:布特佛利卡 (Abdelaziz BOUTEFLIKA)
首都:阿爾及爾(ALGIERS)
面積:2,381,740平方公里
人口:3,377萬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國教) 99%,基督教/猶太教 1%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法語,識字率(15歲以上能讀/寫者)70%。
詳細國情:
1.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原為法國殖民地,1962年7月自決獨立,旋獲法國承認。1991年軍方為防止回教基本教義派取得政權,迫使首次國會選舉停止,與該教派展開長期流血鬥爭,雖先後於1994及1999年辦理總統選舉,社會仍動盪不安迄今。
2. 國體/政體–共和國(Republic)
3. 社會概況– 內部衝突事件頻仍,社會動盪不安,因暴力死亡事件實有所聞。但在世銀及IMF資助輔導下已開始推動經濟改革,試圖脫離窮困與不安。
 
禱告事項:
1. 求主開啟信徒屬靈的悟性,真知道福音的奧秘就是基督,在生活中活出神的話。
2. 當地人對「基督徒」征服者、殖民主義和暴政留下長久且痛苦的記憶。請為能夠消除幾個世紀以來的偏見和誤解,人心向福音信息敞開禱告。
3. 在歐洲的阿爾及利亞人達250萬;許多人沒有合宜的身份。請為他們能在歐洲接觸到福音並相信福音禱告。
4. 約10萬平民在野蠻的內戰期間被屠殺,請為阿爾及利亞人民尋求政治、宗教和屬靈的自由代禱。
5. 本地教會。阿拉伯語地區有些小型團契,但大部分本地基督徒混合使用法語與卡比爾語。城市信徒的數目少,而且保持低調;在許多卡比爾村,基督徒公開聚會。請為下列傳福音的方式得到成功禱告:
(1) 建立堅強的本土群體並有深入認識聖經的領袖。請為許多願意接受訓練的信徒禱告,並願意負起領導的責任。
(2) 飽受迫害的阿拉伯信徒,面對來自家庭、朋友雇主和穆斯林極端份子的威脅恐嚇,使祂們退出團契、妥協和退後。請為他們能堅忍持守,願意味基督受苦,又能勇敢見證代禱。
(3) 堅固基督徒的家庭。宗教和社會壓力迫使基督徒女子與穆斯林通婚。求神賜力量和忍耐予少數基督徒夫婦,使他們能夠服事教會其他肢體;在伊斯蘭文化中,基督教家庭生活的教導和榜樣都非常重要。
(4) 音樂人才協助敬拜,以及兒童事工的工人都需要,求 神興起。
6. 為猶太人回歸禱告:阿爾及利亞境內有600名猶太人。
7. 為阿爾及利亞全面歸耶和華為聖禱告。
---------------------------------------------------------------------------------------
「基督傳萬邦」佈道會 尼日利亞有死人復活見證˙讚美主叫死人復活,願尼日利亞全國歸主。

布永康的「基督傳萬邦」今年最後一次佈道會在尼日利亞的Sapele市舉行,在12月13日最後一場聚會,參加人數高達二十萬。當晚有一個死裡復活的見證,佈道家科倫達牧師寫道:「昨晚(12日)聚會後,當我們正準備乘車離開,有一個婦人走前來,手中抱著三歲已死去的兒子。我把孩子接過來,為他祈禱,之後便離開。今晚該婦人來佈道會講見證,說我們開車離開後,孩子便活過來,現在已完全康復。她講完見證後,全場震動,整個Sapele都歡欣不已。讚美主!」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hk.cfan.org/12月15日報道)

尼日利亞-位於隱革蓮門
摘自 http://www.kp24-watchmen.com/mpray.php?day=2009-06-08 
元首:Umaru Yar Adua
首都:阿布加(Abuja)
面積:923,770平方公里
人口:13,503萬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52.61 %,44.21%基督徒
官方語言:英語,識字率64%
詳細國情:
1.建國簡史/歷史概況–
1553年英籍船長航抵今日之奈及利亞,此後奈國與歐人開始來往,但以販賣黑奴為主。1849年英國為禁止船隻載運黑奴並在奈國卡拉巴(Calabar)設立領事館,負責檢查。1960年10月1日脫離英國獨立。巴勒瓦(A.T.Balewa)成為奈國獨立後首位總理。1963年10月1日改制共和,史稱「第一共和」。

1967年5月30日奈東宣布脫離奈聯邦,獨立為「比亞弗拉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iafra),導致長達三年全國血腥內戰。1979年10月1日歐氏舉行大選,將政權和平轉移奈國第一民選總統夏加里(S.Shagari),史稱「第二共和」。

1985年8月27日巴班吉達上將(I.B.Babangida)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布哈里政權。廢除行之有年「最高軍事委員會」,另組廿八名「軍事統治委員會」(Armed Forces Ruling Council),以分散軍權。1993年6月12日舉行總統選舉,復6月23日宣布選舉結果無效,導致國內外輿論譁然。

1993年11月17日時任國防部長阿巴洽將軍(Sani Abacha)以奈國面臨動亂危機為由,宣布接掌政權,再度成立軍政府,拘禁異議人士。1998年6月阿巴洽猝逝,副總統阿布巴卡將軍(A.Abubakar)繼任,除陸續釋放政治犯,並承諾於1999年初舉行總統大選。1999年2月27日舉行總統大選,前元首歐巴三鳩(O.Obasanjo)勝選,並於5月29日就任總統,是為「第三共和」。

2. 國體/政體 - 聯邦共和/總統制(於1999年正式實施文人主政之民主政治)

禱告事項
1. 求主開啟信徒屬靈的悟性,真知道福音的奧秘就是基督,在生活中活出神的話。
2. 為教會渴慕聖潔榮光,分別為聖的恩典,預備潔淨的道路;真實的亮光使人心辨明一切的異端,邪說。
3. 為政府執政的策略,有主的掌權,使全國歸向真神。
4. 為猶太人歸回禱告:奈及利亞境內有100名猶太人。

----------------------------------------------------------------------------------------
非洲國家橫跨:錫安山門、伯利恆門、隱革蓮門、美瓦薩利門、雅法門

2010年開普敦召開第三屆世界洛桑福音會議

請為非洲需要醫療宣教工人代禱 - 非洲殘障兒童醫療不足˙醫療宣教需長期委身
在非洲,身體殘障被視為上天的咒詛,殘疾兒童的身心靈飽受摧殘。一位肯尼亞資深醫療宣教士呼籲醫療人員長期委身服侍非洲殘疾兒童。

25年前,非洲內地會在香港成立香港區委會,今年11月20日慶祝銀禧,在感恩晚宴上,來自肯尼亞的資深醫療宣教士白蘭斯福醫生(Dr Bransford)講述非洲宣教的需要。

「醫療服務是 神給我們其中一個方式接觸未聽聞福音的人。」白蘭斯福醫生指出,2010年非洲人口將接近10億。

白蘭斯福醫生在34年前開始在肯尼亞的基札比(Kijabe)做外科醫生,一直參與醫療宣教至今,所任職的基札比兒童護理中心專門治療殘疾兒童,包括小兒麻痺症、兔唇等等。

他說,非洲人相信殘障是上天的咒詛,是家庭的恥辱,所以殘疾兒童被禁止露面。根據統計數據,非洲估計有3-10%的人口有殘疾問題,肯尼亞人口則有4.6%,相當於170多萬人;戰爭、大屠殺、饑荒、貧窮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他又說,在撒哈拉沙漠以南之地,沒有一個國家有足夠外科醫生治療殘疾人士,醫療需求很大,而他的醫療隊更進入索馬利亞難民營服侍,該難民營有28萬人,大部分沒有聽聞過福音。他說:「我們在醫院有傳福音的自由。」索馬利亞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我們需要醫療義工。」但他指出,現今很多人只會選擇短期宣教,甚少人願意長期委身。最後他發出挑戰:「我們是否真的相信如約翰福音3章16節所說的,人若不信耶穌基督就會滅亡呢?」

非洲內地會在1895年創立,總部設在英國,全球有900多名宣教士。香港區委會現時有幾名宣教士在肯尼亞和馬達加斯加。
-----------------------------------------------------------------------------------------
辛巴威的愛滋謊言與真相-以 神的愛接納愛滋病患,為他們的靈魂得救代禱。
【編譯Kate/mnnonline.org十一月三十日報導】十二月一日是世界愛滋病日,當全世界都努力喚醒對愛滋病的警覺,防止蔓延,數以百萬的辛巴威人與非洲人卻相信一個謊言:「唯一能治癒愛滋病的方法是與處女發生關係。」這促使愛滋病患尋找年輕女孩並強暴她們,導致無辜女孩身心受創甚至被感染。

除了這「大謊言」之外辛巴威人還相信,愛滋病患是被咒詛的,應棄絕他們。因此被強暴的女孩若染上愛滋,就會被家人拋棄。

馬可‧克拉克(Mark Clark)與福音派教會聯盟佈道團(The Evangelical Alliance Mission,TEAM)嚴厲譴責這個無稽之談。他們透過教育,幫助年輕人釐清這些迷思,並提供藥品強化愛滋病患的免疫系統。

「遺憾的是,」克拉克說:「人們仍對愛滋病患抱持負面態度。他們看著受苦的病患然後心想,他是咎由自取的,這就是犯罪的下場。」
克拉克挑戰這些人另一種思維:愛滋病患仍然需要神。以神的愛愛罪人,以及與罪爭戰,一樣重要。

克拉克說,另一個負面想法也在蔓延,在辛巴威就有四百萬個愛滋病患,以及另外四百萬人是潛藏的患者,人們會因此感到無力,覺得事情實在太嚴重了,很難改變什麼。

但事實並非如此,一位老奶奶自願每天探視愛滋病患,確認他們按時服藥增強免疫系統,預防受到結核病或虐疾等疾病威脅。單是這樣做,她已拯救無數生命。

「你也能幫助這些人,」克拉克說,「我們需要很多人,有牧養恩賜的,有醫療恩賜的,我們單純就是需要有人願意來愛這些受傷的靈魂。請你跟神禱告說,神啊,我不知道你要我去哪裡或做什麼,但若你差派,我便順服。」(來源:國度復興報)

辛巴威-位於伯利恆門 
摘自 http://www.kp24-watchmen.com/mpray.php?day=2009-05-15
首都:哈拉雷(Harare)
面積:390,580平方公里
人口:1,223.7萬
主要宗教:基督教25%、傳統部落信仰24%、統合教(基督教結合部落信仰)50%、回教及其他1%
官方語言:英文、識字率90%。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辛巴威原名羅德西亞(Rhodesia),1980年4月18日獨立後,始改稱辛巴威。1979年,史密斯政權與辛巴威黑人團體在英國政府安排下進行協商,雙方簽訂蘭卡斯特協定(Lancaster Agreement)。1980年2月,辛國舉行大選,「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Zimbabwe African National Union, ZANU)領袖穆加比(Robert Mugabe)贏得大選。同年4月18日,羅德西亞改名為辛巴威共和國,正式獨立建國。
˙國體/政體:共和國。政體:總統制
˙一般政情/政治情勢:2000年1月辛國以現今白人所持有之土地係於前殖民時代非法佔有為由,要求英國所代表之前殖民統治政府應負起責任,賠償當地黑人原住民之損失,同時辛國政府以強制手段進行土地轉移,強制沒收白人土地,此舉引發辛國內部之動盪不安。辛巴威與許多開發中之國家一樣,行政效率不高,外債高築,加以黑白種族土地糾紛,社會動盪不安。

禱告事項
1. 求主開啟信徒屬靈的悟性,真知道福音的奧秘就是基督,在生活中活出神的話。
2. 求主賜給辛巴威一個真正愛人民且有智慧處理危機的政府,好叫這個國家能從社會解體及經濟崩潰中轉回禱告。
3. 國內愛滋肆虐,源於政府疏忽、缺乏保健資源、性行為不檢,社會不願以激烈的行動解決問題,以致國家經濟及平均壽命都急速下降。請為以下事項禱告:
(1) 求 神迅速改變人們對性行為及愛滋病的基本觀念。
(2) 賜給政府、國際救援組織及教會有效的措施,抑止愛滋傳播。
(3) 為教會先實行一夫一妻保守聖潔為主發光,帶來影響力禱告。
4. 基督教媒體事工:
(1) 為電台及電視的全國性網絡帶來果效禱告。
(2) 為「耶穌傳」廣泛使用在植堂事工上;6種當地語言版本在製作上都蒙神恩禱告。
(3) 宣告:詩145:8-9 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不輕易發怒,大有慈愛。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辛巴威。
5. 為猶太人歸回禱告:辛巴威境內有400名猶太人。
-----------------------------------------------------------------------------------------
WHO捐贈奈國1400萬劑新流感疫苗
● 為世衛對非洲各國捐贈疫苗的行動順利禱告,也求 神止住新流感在各國的蔓延。

【編譯Shelly/allAfrica.com十一月廿三日報導】為能有效對抗快速蔓延的新流感(H1N1)疫情,世衛組織預備捐贈每個非洲國家其總人口數10%的疫苗。據估計,奈及利亞將會有一千四百萬人受惠。

日前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札(Abuja)舉行的新流感疫苗研發會議中,一位世衛組織的工作人員,米伊果‧理查(Dr. Richard Mi-higo)博士表示,「這項捐贈只是用以協助各國取得救命的疫苗及推行各項防疫措施,並減緩全世界的大流行。」 「我們也加強對這疾病的了解,提供抗病毒藥物給各國,同時也提供個人防護裝備,」

理查也指出,有效防止大流行的方式之一,即是提供疫苗來保護弱勢群體,因此,世衛對非洲各國作出捐贈疫苗的承諾。

據他表示,會議將協助非洲國家研擬自己的防疫計畫。各國仍需擬定對策,避免未能施打疫苗的高危險群被感染,因為疫苗數量仍是有限的。此項捐贈疫苗行動是為了保護極弱勢群體,並維持基本健康。會議探討的雖是疫苗,但會提供其他對策,如洗手、戴口罩等來降低大流行的機會。

更早之前世衛代言人伊瑞奇‧彼得(Peter Eriki)博士說,新流感疫情是全世界所關心的,也需要國際合作來對抗這項疾病。目前已有206個國家及地區遭受感染,並且有可能繼續蔓延。從今年四月爆發流行至今,美國地區已知死亡人數超過6250人;在非洲也有103人死亡。他說,世衛將會要求各國認真規劃施打疫苗的優先順序,並討論疫苗上市後的監管方式。此外,還會強化各國衛生體系,以及促進夥伴關係。這公共衛生問題和新流感對非洲來說是一項嚴苛的挑戰。根據奈及利亞曾發生過的案例,世衛不希望這次重蹈覆轍。(來源:國度復興報)
-----------------------------------------------------------------------------------------
穆斯林在埃及持續暴力行為,基督徒懇求援助
●禱告:為埃及回教徒中暴力份子停止攻擊基督徒禱告。
【編譯Shelly/ASSIST News Service十一月廿二日報導】從十一月21日凌晨開始,在北埃及法秀鎮(Farshoot)的穆斯林暴徒不斷以暴力傷害科普特(Coptic)的基督徒居民,此暴力事件已蔓延到附近好幾個村落。

亞述國際通訊社(Assyrian International News Agency)的一則報導說,暴徒洗劫並燒毀科普特人的財產,科普特人害怕的不敢外出,城裡一片大混亂。

暴力事件的開端始於十一月18日一名女孩尤莎拉(Yousra)於科姆‧阿瑪爾(Kom Ahmar)被一名21歲的科普特男子古瑞斯‧巴魯米(Guirgis Baroumi)性侵。亞述國際通訊社說,巴魯米被警察拘留並等待相關調查與法醫檢驗結果。許多科普特人相信這性侵事件是穆斯林引發暴力事件的藉口。

目前已有七名科普特婦女被綁架,一位牧師遭遇攻擊受嚴重受傷,基督徒的房子被強行霸佔。雖然安全部隊都已部署,但他們並沒有任何制止暴力的行動。近3000名憤怒的穆斯林聚集在法秀鎮的警察局總部,計劃在轉送巴魯米去法院時,挾持並殺害他。憤怒的暴民用石塊攻擊法秀鎮警察局總部,警局調查總長與其他人都受了傷。警察並沒有逮捕暴民,因此當暴民被驅散後又重新聚集。

可若洛(Kirollos)監督與一些科普特人說這起攻擊絕對是預謀的。包括愛資哈爾學院(Al-Azhar Institute)的學生都有參與。可若洛監督還說即使這起穆斯林少女性侵事件是真實的,這也是單一事件。他譴責暴行,並說沒有理由要求人民群起攻擊和平的基督徒。他問到:「為什麼暴徒這麼野蠻的攻擊?為什麼安全部隊不阻止他們?」可若洛監督在星期三的性侵事件後,已經帶著受驚嚇的科普特人前往一個較安全的地方。但是,科普特地區的商家、藥局、車輛都完全被毀壞了。

一位目擊者說:「我們成為基督徒以來,從未如此害怕與受辱,暴民在街上燒毀他們做的木十字架,我們的宗教和主都公然受辱。」因為沒有人敢外出,因此無法連絡科普特的居民與證實死傷人數。

可若洛監督召開緊急會議,有鑑於基督徒的安危,暫時不舉行主日禮拜。一名目擊者說,「如果國際人權組織對埃及科普特的事件沒有任何回應,那他們就只是會喊口號而已,這種組織一點用都沒有。」
(來源:國度復興報)

埃及-北非國家。橫跨錫安山門、伯利恆門、隱革蓮門、美瓦薩利門 
(摘自每日禱告 http://www.kp24-watchmen.com/mpray.php?day=2009-04-12)
首都:開羅 (Cairo)
面積:1,001,450平方公里
人口:8171.4萬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86.52%、天主教0.41%、東正教11.72%、基督教0.85%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識字率61%。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統治,1922年自英保護國獨立。穆巴拉克總統自1981年10月起擔任現職,期間並經五次大選高票連任,牢牢掌控埃及政局迄今。
國體˙政體 –民主共和,總統制

禱告事項
1. 求主開啟信徒屬靈的悟性,真知道福音的奧秘就是基督,在生活中活出 神的話。
2. 曾有逾千年的時間埃及是基督徒居多的國家,但是當局不惜一切要從歷史中刪去基督教文化遺產,排斥教會對社會的貢獻。請為埃及的基督教文化遺產能重見天日,吸引更多埃及人歸向主禱告。
3. 基督徒受到的迫害日趨嚴重,為基督徒面對警察殘暴對待時,能活出生命的見證禱告。科普特教會是最大的群體,請為教會領導層與 神緊密同行、得著智慧與穆斯林政權周旋禱告。
4. 許多福音派教會沒有牧者,請為有更多人奉獻為主作工禱告;也請為那些在柯普特福音派教會神學院、神召會和循理會聖經學校內接受訓練的學生禱告。
5. 基督教媒體是向絕大多數人傳福音最有效方法,請為下列代禱:
(1) 聖經分發。數量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增加。聖經公會每年一月再開羅國際書展的推廣很有果效,藉著分發聖經成功建立很多查經小組。
(2) 基督教文字刊物大量分發,有超過30家基督教書室,迫切需要更多本地基督徒作家寫作佈道和培訓材料。
(3) Magalla是一份暢銷的基督徒觀點雜誌,每期超過6萬本,請為雜誌在遭受反對下仍繼續出版。
(4)「耶穌傳」影片的阿拉伯語版,已廣泛播映,開始改變人們對福音的觀點。
(5) 基督教廣播。請為製作各類阿拉伯語節目的錄音室蒙 神看顧禱告,亦請為基督徒廣播員與聽眾禱告。每月由遠東廣播、環球電台、國際廣播等播放的阿拉伯語節目接近200小時。
6. 為猶太人回歸禱告:埃及境內約有100名猶太人。
7. 為埃及全地歸主禱告。

----------------------------------------------------------------------------------------
國際農場組織幫助馬利貧戶自立-為國際農場新計畫的各項需要代禱 
【編譯Icula/MNNews十一月十三日報導】非洲西部的馬利共和國幾乎永遠穩占全球前十大最貧窮國家的行列。興起小企業可能是部分的解決之道。但如何興起呢?

旨在為貧困地區基督教徒提供貸款、技術支援和屬靈裝備的「國際農場組織」(FARMS Internation-al)總幹事約瑟夫‧李契特(Joseph Richter)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國際農場組織專門在幫助基督徒家庭走出貧窮,我們乃是透過企業貸款協助他們的。」

但這卻不是「免費的給錢」,而是有策略性的貸款。李契特解釋說:「這些貸款是由那些表示要帶領貧窮家庭走出窮困的人管理的,這些人同時要教導貸款人做好金錢的管家,並且操練他們到地方教會做什一奉獻,好讓教會可以自給自足。」

最後,社區成員感受到此事的衝擊,於是開始紛紛洽詢有關究竟是什麼因素使這些基督徒與眾不同的問題。由於牧師是受到這些小額貸款者的什一奉獻支持的,因此他可以無拘無束地回答這些問題,而牧師的回答往往引導詢問者接受門徒訓練,教會也跟著增長。

國際農場目前正為他們在馬利共和國展開的新計畫,進行最後階段的評估。該團隊將於十二月前往馬利訓練新的委員會。由於教會亟需協助,國際農場專門藉由裝備貧窮的基督徒家庭自食其力、奉行什一奉獻和傳福音等方式,協助教會。(來源:國度復興報)

馬利-為於非洲西部的內陸國家。跨隱革蓮門、美瓦薩利門。
(摘自每日禱告http://www.kp24-watchmen.com/mpray.php?day=2009-06-17)

首都:巴馬科(Bamako)
面積:1,240,192平方公里
人口:1199萬人
主要宗教:基督徒1%、穆斯林90%、原始信仰9%
官方語言:法語,識字率46.4%
建國簡史/歷史概況: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始為法國所統治,改名為「法屬蘇丹」,為法國西非聯邦之一,第二次大戰後,民族自治風盛,聯邦終告瓦解,至1946年「法屬蘇丹」首先成立地方議會,選出代表出席法國聯邦會議;1958年成為法蘭西邦協會員國,享有全部自治權;1959年與塞內加爾合併成立馬利聯邦;1960年8月塞內加爾退出聯邦,9月22日馬利共和國宣布成立,由凱達(Modibo KEITA)出任總統。
國體/政體:總統、多黨制

禱告事項:
1. 求主開啟信徒屬靈的悟性,真知道福音的奧秘就是基督,在生活中活出神的話。
2. 馬利34個少數民族信徒比率都很低,各民族都需要福音,求主差更多有負擔的宣教士到他們中間並賜下合適的方法和機會向他們傳福音。
3. 由於撒哈拉沙漠南沿地區的生態危機,基督教差會與救援組織加以援助有關保存土壤、植物、水源、掘井、醫療等各項工作。為這些工作能結出好果子並藉此建立有見證的教會禱告。
4. 不少信徒是來自伊斯蘭教背景,急需要真理的教導。但由於物資缺乏,訓練和支援牧者的短絀聖經學校在掙扎求存,為這需要禱告;也為教會能突破障礙進入穆斯林群體當中禱告。
5. 奉主名宣告更多的財富人力轉入神的國度,為馬利這國家的百姓得救効力。
6. 為猶太人歸回禱告:馬利境內猶太人數目不詳。
7. 為馬利全面歸耶和華為聖禱告。

---------------------------------------------------------------------------------------
非洲簡介
阿非利加洲(英文:Africa;字源拉丁文:Afri,迦太基人的名稱),簡稱非洲,意為陽光灼熱之地。它的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約有十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09年資料)。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在非洲發現。非洲也是文明古國埃及的所在地。

非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端,東臨印度洋,西瀕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則以蘇伊士運河和紅海為界與亞洲接鄰;地跨南、北半球,赤道從中橫貫,全洲約有3/4的面積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年均溫在20℃以上的地區達95%,氣候相當炎熱,又有熱帶大陸和黑暗大陸之稱。

在習慣上,非洲常因地理位置被分為北非、西非、中非、東非和南非五個區域。
北非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國家(其中埃及、蘇丹、利比亞有時也稱為東北非,其餘國家則為西北非);
西非國家有尼日、多哥、迦納、奈及利亞、幾內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剛比亞、布加納法索等17個國家;
中非包括薩伊、中非共和國、剛果、聖多美等8個國家;
東非有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吉布提等九國;
南非則包括南非共和國、贊比亞、馬拉威、馬達加斯加、安哥拉、賴比瑞亞、辛巴威、波札那、史瓦濟蘭、賴索托等14個國家在內。

非洲民族以高加索種的閃族、含族,以及黑種的黑族和蘇丹黑人、班圖黑人為主。

非洲語言主要屬於4個語系:
• 閃含語系(包含240語言,2.85億人使用)
• 尼羅-撒哈拉語系(包含100多語言,3000萬人使用,主要分佈在查德、衣索比亞、肯亞、蘇丹、烏干達、坦尚尼亞北部等地區)
• 尼日-剛果語系(世界最大的語系之一,包含數百多語種,分佈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包括班圖諸語言)
• 科依桑語系(包含50語言,12萬人使用,集中在非洲南部)

隨著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的入侵,大多數非洲國家皆採用非洲以外語言作為官方語言,不過如今亦有本地語言,例如斯瓦希里語被用作非洲國家的官方語言。在非洲被廣泛使用的非本地語言有阿拉伯語、法語、英語、葡萄牙語、南非語、和馬達加斯加語等語言,分別屬於閃含語系、印歐語系和南島語系。

由於文化發展遲緩,知識程度普遍低落,雖然各地皆有豐富礦產,如金、銅、鐵、錳、鈾及非金屬礦等,但只有少部份被開發,且過去都屬於歐洲殖民地,經濟結構並不健全;加以自然環境惡劣,不是太乾就是過溼,而許多小國政治未臻穩定,且又種族複雜,逐造成非洲各國普遍處於貧窮狀態。

非洲歷史
歐洲人在非洲的勢力,1913年
•前20000年,阿爾及利亞出現赤陶雕像。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前3100年,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約前2650年,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前2040年,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
•前1350年,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引入太陽崇拜。
•前1085年,埃及新王國時期終結。
•前814年,迦太基人建立腓尼基殖民地。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前32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建立。
•前255年,羅馬帝國入侵非洲,但失敗。
•前146年,羅馬征服迦太基。
•前31年,克麗歐佩特拉七世自盡,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併入羅馬帝國。
•約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約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非洲的政治
非洲統一組織成立於1963年5月25日,在最後一任主席南非的穆貝基主持下,於2002年7月9日更名為非洲聯盟。非洲統一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團結非洲國家,形成一個代表非洲國家的統一的聲音。反對殖民主義,成立一個解放委員會幫助非洲獨立運動。
2002年7月,非洲聯盟在南非成立。包涵了53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非盟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洲性政治實體。非洲聯盟於未來有計劃統一使用貨幣、聯合防禦力量、以及成立跨國家的機關,這包括一個管理非洲聯盟的內閣政府。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
2007年7月2日,利比亞建國領袖卡扎菲(Kwame Nkrumah)在在迦納首都阿克拉舉行的非洲聯盟峰會上提出成立泛非合眾國的一個構想性的組織或國家。

非洲經濟
受到專制統治和殖民主義的影響,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 根據聯合國在2006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23位的都是非洲國家(第155位至第177位)。

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經濟快速增長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脫貧,但非洲在對外貿易、投資和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發展都比其他地區綬慢。貧窮在非洲造成很嚴重的問題,包括低人均預期壽命(史瓦濟蘭人均預期壽命只有不足33歲)、暴力等。

非洲的一些地區,特別是波札那和南非,經濟的發展比較成功。前者超過四分一的財政預算用於改善首都哈博羅內的基建,使其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發展得最快的城市。後者則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和鑽石生產國之一。其他國家如迦納、肯尼亞、喀麥隆和埃及,經濟發展也較理想。

由1995至2005年,非洲重拾經濟增長,在2005年平均有5%,一些剛開始開發石油資源的國家如安哥拉、蘇丹共和國和赤道幾內亞的經濟增長更超過10%

(摘自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D%9E%E6%B4%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