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9-09-16發佈
最近,某些國家領導人重申要除滅以色列國。當下要切記的是,以色列是神使之從死裡復活的現代國家。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述了一個故事,具先知性預表,與以色列的情況可相比擬。

馬利亞、馬大和她們的兄弟拉撒路住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他們都是耶穌的好友,耶穌很愛他們。當耶穌和門徒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拉撒路病了,兩姊妹就打發人去找耶穌來。耶穌知道後就說:「這病不至於死…」,祂仍在北部多住兩天,之後才啟程前往南都的猶大。馬大和馬利亞打發去找耶穌的那人,定必比耶穌先行一步,直跑到馬大和馬利亞家裡,告訴她們拉撒路將會復原。當耶穌最終到達伯大尼時,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

親友陪喪家「坐七」
按照猶太人習俗,人離世後必須盡快埋葬。猶太教認為屍體在禮儀上是不潔淨的,即使是今日,許多喪禮都是在死者離世當天就舉行的,極少延至一、兩天後。猶太人的喪禮很荒涼,他們不用棺木,傳統上也不考慮火葬。喪禮結束後,家屬會按傳統穿著刻意被撕破的衣服,然後待在家中七天,這叫做「坐七」(sitting shiva),shiva來自希伯來字sheva,是「七」的意思。當家屬「坐七」時,來探望的親友會跟他們一起坐。一般來說,親友會帶著食物來陪伴喪家,一起重溫死者照片時便一同哭泣,並追想與死者生前共渡的美好時光。

耶穌來到伯大尼時,馬利亞和馬大正在「坐七」。她們家裡已有很多訪客,其中一些可能在拉撒路彌留時陪伴在側,為他禱告,希望他能復原。那天愁雲慘霧。馬大和馬利亞頃聞耶穌到來,就分別出去迎接主。根據聖經記載,兩姊妹都對主說同樣的話:「主阿,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馬利亞和馬大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兄弟病弱至死,心裡非常難過;她們一直抱著希望,期待拉撒路會按照報信者所說康復過來。當耶穌到達時,整個家庭已經悲痛欲絕。她們會否問主說:「主耶穌,祢當時在哪裡呢?我們以為祢是我兄弟的朋友,為甚麼祢不來醫治他呢?」若她們的語氣帶有絕望、苦毒,甚至責備,都是可以理解的。難怪耶穌在前往墳墓時,祂的靈深深嘆息,並為他們的小信而哭泣。

拉撒路復活可叫人信主
當人把石頭從拉撒路墳墓前挪開時,耶穌呼叫他說:「拉撒路出來!」拉撒路便從墳墓裡走出來,周圍的人都非常驚訝和震驚。聖經記載當下有許多人,因看見這神蹟而信了耶穌。當然,所有人都歡喜快樂,但這情境又不合我們對神憐憫的理解:祂要拉撒路及他的家人經歷死亡的悲慟,只為了使耶穌能叫他再一次活過來。然而,神救贖的目的,是要為門徒、拉撒路家中不信的猶太人,以及世世代代的信徒和新約的所有讀者帶來信心。

主耶穌讓拉撒路與自己一樣經歷死亡和復活,有甚麼能比這種分享更能表達主對拉撒路的友情?拉撒路有幸經歷復活,死亡的悲慟便值得了!數月後,耶穌將近逾越節時回到伯大尼。當時的情況正好說明拉撒路與耶穌同享榮耀。聖經記載那些不信主的猶太人到伯大尼,不只是要看耶穌,聽祂講道,更要看祂使那從死裡復活的拉撒路。拉撒路的見證強而有力,令許多猶太人相信耶穌,並因著信心得救。這就是神透過拉撒路和他家人成就的目的。

以色列復國叫列國歸向主
在這個先知性的預表中,以色列國就像拉撒路。猶太民族經過近兩千年流離失所,屢遭迫害及驅逐,甚至是大屠殺,但以色列國卻得以從死裡復活。這國家的復活應驗了神對猶太人的預言,然而神的目的是要向列國彰顯祂的榮耀,以至列國可以相信神。數以百萬計的觀光客和朝聖者到以色列旅遊,除了要親近神之外,還為著要看看以色列這個從死裡復活的國家。以色列復國的見證,加上聖經的啟示,足能夠使列國的心轉回歸向主。

(來源:香港國度復興報-作者:彼得塚平-以色列迦密山會眾牧者及迦密之光事工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