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7-07-05發佈

by Rick Joyner?
6/25/2007

教會的真正力量取決於會眾有何等強壯,而不是牧者有何等偉大。現代教會的一個最大軟弱便是會眾很少受裝備,以及被釋放來做以弗所書四章11-16節所命令的五重職事,因此,我們也可以預期五重職事的成就是為了產生最強大的教會。因為這段經文清楚、簡潔說明教會真正事奉的目的,所以讓我們在繼續進行前再次來讀以弗所書四章。

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事實證明服事很容易因著建造節目而非建造人而偏離,但當教會的事奉變成真正新約的事奉,裝備聖徒各盡其事,於是我們可以預期教會將獲得:

  1. 在真道上合一
  2. 認識神的兒子
  3. 長大成人
  4. 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接著我們也會看見一個如此強壯與成熟的教會:

  1. 不再作小孩或不成熟
  2. 不會搖擺不定
  3. 不隨從各樣的異端
  4. 不會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
  5. 會用愛心說誠實話
  6. 會凡事長進連於基督
  7.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
  8. 百節各按各職
  9. 肢體會在愛中建立自己

我們可以繼續用不同的計畫、策略與企畫來穿戴自己與百姓,但五重職事是唯一一個可以建造肢體進入其被呼召的樣式。所以我們要如何實際來裝備聖徒呢?

首先,裝備是程序的第四階段,此意味其它的三個階段都已經完成了,正如最後一階段是最後才完成的,這些階段如下:

  1. 動員
  2. 教導
  3. 訓練
  4. 裝備
  5. 展開

大部分的教會從來沒有超過第一階段太多,他們可能會開始教導,但很少人繼續真正訓練他們,教導與訓練是不一樣的。身為一個飛行講師,我會在真實坐上飛機、訓練學生操縱之前先花時間教導他們。同樣地,我們需要教導會眾他們所蒙召的服事,但光這麼做還不夠─他們需要被訓練。這不就是耶穌當時所做的嗎?記得,祂是教會的領袖,所有跟隨祂的真正領袖都會做祂所做。單教導他們做什麼還不夠;他們必須被訓練,那即是何以耶穌四處『邊教邊做』,祂示範每一件祂所教導的事。

教導與訓練之後就是裝備。只有在我的飛行學生被教導並證明具有飛行知識後,然後藉著真正的飛行操作來證明他們的技巧,我才會給他們飛機讓他們單獨飛,或是自己起飛。然而,這樣仍是他們飛行訓練的起步而已,當教練信任飛行學生到此地步時,已經是顯著並值得鼓舞的成就了,但這離成為一位飛行專家還很遠。

這種『單獨飛行』似乎與主在路加福音十章所做的類似,祂將祂的門徒差派出去傳揚福音、醫治病人與趕鬼,卻沒有跟著他們。藉此他們大受鼓舞,也將歡喜回來。我們常看見人們看到神在他們心中的工作就大受鼓舞,但這遠不及人們被神使用來做祂的工作來得鼓舞。我有一些在超級盃獲勝隊伍上的朋友說被神使用感覺比獲勝更棒!

不斷彰顯神蹟與神其他工作的牧者會鼓勵他們的會眾,並吸引許多人,但那完全不及會眾自己得釋放與被使用來得鼓舞。任何擁有屬靈負擔或渴望的人,最終總會去到他們得釋放之處並被使用。

我們也需要思想:我們若害怕我們所釋放的人再次搞砸,現在就想清楚─他們會搞砸就像我們曾做過的一樣。倘若我們因為害怕他們會再次犯錯而不釋放他們,我們就沒有跟隨主的例子。事實上,祂將大部分的權柄都給了那位犯最多錯誤的人─彼得!

一位世界極的古典音樂家告訴我,一張『活的』專輯真的是因錯誤而生,是錯誤給予它生命。倘若你的教會或事工完全沒有錯誤,那是因為沒有生命力在其中。人會犯錯,討神喜悅最大的信心可能就是犯錯後振作起來,正如箴言二十四章16節所陳述的:『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讓這節經文深植─義人會跌倒!義人真的會一倒再倒!但義人也會一再爬起來!

倘若你是一個領袖,你認為你的會眾還不夠成熟進入服事,請思想一下─在路加福音十章,主差派七十人出去傳揚福音、醫治病人與趕鬼。到了十一章,相同的門徒來找耶穌,請祂教導他們禱告。想想看,他們才被差派做了不同凡響的服事,而且非常成功,他們卻連禱告都還沒有學會!

耶穌顯然是有史以來是最成功、最好的服事者;我們同樣要在服事中成功到一種跟隨祂的程度。祂的服事最不同凡響的特色就是:祂選擇那些似乎最不夠資格成為領袖的。甚至在他們還不知道如何禱告前,就放手讓他們服事,用他們的經歷與錯誤來雕塑他們成為最強大的力量,在地上傳揚福音。倘若我們開始用主的方式挑選領袖,教會將發生什麼事?教會將再次撼動全世界!?

(摘自 喬納 word for the week, 6/2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