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9-01-07發佈

聖經時代
大約4,000年前,以色列的族長亞伯拉罕(第一位接受一神論信仰的人) ,艾薩和雅克布(猶太民族的三大族長) 和雅各定居以色列(當時稱為迦南) 境內。後來該處發生饑荒,雅各便與其幾個兒子移居埃及,他們的後代倫為奴隸。幾個世紀之後,摩西崛起成為領袖,帶領十二個以色列部落離開埃及,獲得了自由。在返回以色列途中,他們在西奈沙漠流浪了四十年。在那裏他們接受了「十誡」,他們的一神教此時初具規模。   

約書亞成為他們的領袖時,攻克以色列境內土地,並定居下來。各部落往往於受到外來威脅時在各部落酋長的領導下聯合起來。   

公元前1028年,掃羅王建立了王朝,其繼承者大衛王將各部落聯合成一個民族,建都於耶路撒冷,該王朝維持了四百年之久。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使王國在為繁榮的商業強國,並在耶路撒冷興建了一神教的聖殿。考古發掘的遺址證實,在所羅門王統治時期還建造了其他的貿易中心城市,其中包括築有城牆的夏瑣(Hatzor),米吉多(Megiddo) 和基色(Gezer)。所羅門王去世後,國家分裂為二,一個是以色列王國,建都於撒馬利亞,一個是猶太王國,建都於耶路撒冷。兩個王國並存兩個世紀之久,由猶太諸王統治,並由先知告誡人民奉行社會正義和遵守法律。   

公元前772年,以色列王國遭到亞述人蹂躪,人民四散逃亡(喪失了原有十二個部落中的十個部落)。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被巴比倫人征服,入侵者搗毀耶路撒冷的聖殿,將大部份猶太人放逐到巴比倫。

猶太人自治時期(公元前538-135)
公元前539年,巴比倫帝國被波斯征服後,許多猶太人返回猶太故土,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在這片土地上恢復猶太人的生活方式。此後約四百年間,猶太人在波斯人和希臘人的統治下,享有很大的自治權。後來,由於希臘人要他們在聖殿中供奉希臘諸神,導致馬卡庇Maccabi起義(公元前168年),結果建立了中哈士蒙王朝的猶太諸王統治的王國,延續了兩個世紀之久(公元前168年-公元70年)。   

然而從公元前60年起,該國為內鬨所削弱,日益為羅馬所控制,實際上逐漸淪為羅馬的一個省。為了擺脫羅馬的奴役,猶太人發動了許多次起義,其中最激烈的一次為公元66年的反抗。經過四年時斷時續的戰鬥,羅馬終於在公元70年征服了猶太國,把重建的聖殿焚為平地,並將該國的許多猶太人放逐。對羅馬的最後一次反抗發生於馬撒大(Massada) 的山頂廢棄堡壘中,參加的約有一千名猶太人,於公元73年以堡壘守衛者集體自殺,避免了淪為羅馬奴隸。它成為猶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取自由的象征。

異族統治(公元70-1948年)
另一次為時短暫的爭取自由嘗試是巴‧科科巴起義(公元132年),結果在猶太境內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猶太人統治區,以耶路撒冷作為都城。三年後羅馬人打敗了巴‧科科巴(Bar Kochba),為了斷絕猶太人將耶路撒冷改名為埃里開比托里納(Aelia Capitoloina),把猶太人與該地的聯系,羅馬人將耶路撒冷改名為巴勒斯蒂納(Palestina)。巴勒斯蒂納的名稱來自古代腓力士人(Philistines),該部落曾居住於以色列境內的沿海平原一帶,現已滅絕,而巴勒斯坦一名後來為在第七世紀征服本地的阿拉伯人借用。   

在東羅馬帝國(公元313-636年) 的統治下,猶太族人依舊在故土居留了數百年,繼續發展自己的法律、文化和教育制度。猶太法律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先被編集成口頭法令(公元二世紀) ,後來併入「猶太教法典」(公元四至五世紀) 。這些法律,其中有一些後來為適應情況的變化而作了修訂,今天仍為恪守教規的猶太人所遵守。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境內的猶太人逐漸減少,但千百年來始終有猶太人生活于其故土,並不時有猶太人從其四散居住的國家回來,尤其是從十九世紀中葉起,返歸者越來越多。   

由七世紀初開始,這個國家先後被以下外征服者所統治:阿拉伯人(公元636-1091年) 從大馬士革和巴格達進行統治,小亞細亞的塞爾柱王朝(1091-1098) 從小亞細亞進行統治,十字軍(1098-1291) 來自歐洲,馬麥魯克王朝(1291-1517) 從開羅進行統治,奧圖曼帝國的土耳其人(1517-1917) 從君士坦丁堡進行統治,英國人(1917-1948) 從倫敦進行統治。邊界和疆土名稱隨著統治者的更替而被不斷地任意改變。統治者在境內的許多建築物遺址均成為歷史的見證。   

儘管被外國先後佔領了漫長時期,只有猶太族人仍以這片疆土作為他們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並從未中斷過朝向耶路撒冷(鍚安山,英文稱為Zion) 祈禱,天天如此。

猶太復國主義的興起和發展
猶太復國主義乃猶太人的民族解放運動,起源於十九世紀末,原因在於東歐猶太人不斷遭受迫害,而西歐猶太人則對於形而上的解放越來越感到失望,因為他們仍然受到岐視歧視,且不能溶入他們所居住國家的社會中去。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於1897年由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的巴塞爾召開。赫茨爾氏(Theodore Herzl) 乃一著名的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猶太復國主義創造了,從此發展成為政治運動,號召猶太人回歸以色列故土,恢復其民族的生活方式,且應為世人所公認。   

鑒於猶太復國主義思想所鼓舞,成千上萬猶太人開始返回故土,當時的以色列屬於奧圖曼帝國,人口稀少,為世人所忽視。猶太人回到那裏後排乾沼澤,開墾荒地,在光禿的山坡植樹造林,興辦工業,建設城市和鄉村,大部份鄉村是按社會主義原則建設的。他們實施猶太人居民區制度和設立服務機構,並使長時期以來僅用於禮拜儀式和書面的希伯來文成為日常使用的語文,此乃恢復民族生活的一個極好例子。   

隨著奧圖曼帝圖的瓦解,以及國際聯盟承認「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故土) 有著歷史的聯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聯盟授權英國托管巴勒斯坦地區(「巴勒斯坦」為古代羅馬人對現時的以色列和約旦開始使用的稱號) 。如英國「鮑爾弗宣言」(BalfourDeclaration, 1917) 所設想的,國聯還指示英國負責「為當地創造能確保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的政治、行政和經濟的環境」。   

國際聯盟於1920年在意大利聖雷莫授權英國托管,在此之前的1919年,當時最傑出的阿拉伯領袖費薩爾與傑出的猶太復國主義領袖韋茲曼之間已簽訂一項協議,規定相互承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權利。   

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區包括約旦河的東岸和西岸,1922年英國將之分為兩部份,以便在其東部(現為約旦王國) 創設位於約旦一邊的阿拉伯人移居區,而只將巴勒斯坦西部即全部地區的四份之一留作發展猶太人的民族家園。   

當時一些極端主義的阿拉伯人領袖仍反對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煽動阿拉伯人襲擊猶太人居民區,開始不斷襲擊猶太平民。儘管英國限制猶太人移居,這些極端領袖仍不善罷甘休,上述行動和暴力事件,在二次大戰開始前從未停止過。

孫中山的信
以下是孫中山先生致伊斯拉(Ezra) 的函件(1920年4月20日) 伊斯拉閣下:   

拜讀閣下出使及「以色列傳訊報」(Israel's Messenger),非常欣慰! 余願就這項當代最偉大的行動之一,向閣下伸致同情之忱。所有愛好民主的人士,對於重建你們偉大而歷史上著名的國家,必然會給予全心的支持與熱烈的歡迎。這一國家,在世界文明方面具有重大的貢獻,也應該在國際上贏得一個光榮的地位。
孫逸仙(按為孫中山之別名) 四月二十四日於上海 (傳載自「國父全集」)
註: 伊斯拉是當時上海猶太人社區的傑出領袖。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猶太人
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奪取政權後歐洲猶太人的安全所面臨的威脅,並沒有對英國限制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地區的政策產生什麼影響。1939年英國政府出版的一份白皮書中設: 「巴勒斯坦應成為猶太人國家並非他們(英國政府) 的政策的組成部份,」因此,猶太人的移居在五年期限內被限制於每年一萬人。隨著納粹權力的增長,以及猶太人在歐洲越來越遭受到迫害,猶太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尋求避難,這樣就注定六百萬男人,婦女和兒童要死在特地為此興建的死亡營內。當整個歐洲大陸幾乎都被納粹勢力佔領,更多的數以百萬計的人遭到殺戮時,猶太人由於政策之故,作為一個民族被按照納粹所製訂的「徹底解決」改策所消滅。   

在1933至1945年期間,猶太人從被納粹勢力佔領的地區試圖向任何願意接受他們的國家尋求避難,而這幾乎總是不可能的。猶太人無需入境簽證的上海,共接受了二萬五千名從歐洲前往的猶太人,這個數字超過了允許進入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的人數的總和。除了上海,還有5,000名猶太人在此期內移居中國的其他城市。   

成千上萬逃過大屠殺的難民失去親人、朋友和財產,在避難中四處受到追捕,在歐洲越逃越遠,通過各種秘密而往往是很危險的路線,輾轉來到以色列境內(當時在英國的托管下)。在1944年至1948年間,超過二十萬人以這種方式進入故土。

爭取獨立 (1945-1948)
阿拉伯人越來越強烈地反對猶太人移民入境,而猶太人則堅決要求解除當時的移民入境限制,英國感到無法調停,遂將問題移交聯合國。聯合國大會先是建議成立一個聯合國專門委員會UNSCOP(聯合國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繼而於1947年11月表決在該地區(約旦河以西) 成立兩個獨立國家--一個猶太人國家和一個阿拉伯人國家。三十三國投票贊成,包括美國和蘇聯在內,十三國投票反對,十國棄權。當時約有六十五萬人口的猶太人居民區接受該項分治計劃;阿拉伯人則反對。(此乃這類計劃第二次遭到反對,因為在1937年英國曾提出過一個巴勒斯坦的分治計劃,遭到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則接受)。不久,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和襲擊猶太人居住處,造成許多傷亡和破壞。這種情況可以說預示所有的鄰近阿拉伯國家將對猶太人進行全面戰爭。   

1948年5月14日,英國從該地域撤軍完畢,猶太人宣佈在聯合國劃定的地區成立以色列國。不到二十四小時後,五個阿拉伯國家的軍隊入侵這個新國家。一場以色列謀求生存和獨立的戰爭斷斷續續地打了年餘。以色列雖然損失慘重,但打贏了,並於1949年7月根據停火線與每個接壤的阿拉伯國家分別簽訂了停戰協定。

和平的宿願
以色列在獨立宣言裏聲明:「向所有鄰國及其人民伸出和平和睦鄰之手。」雖然歷屆以色列總理一再重申這一呼籲,但始終遭到敵視和拒絕。阿拉伯恐佈分子不斷襲擊以色列的居民中心,而阿拉伯國家不僅支持和鼓勵襲擊行動,而且還實施經濟和外交抵制,包括封鎖通往以色列海港的國際航道,並一再挑起激戰。1956年和1967年,以色列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對蓄意挑釁作出反應。1973年,以色列擊退了阿拉伯郡國同時從三條戰線發動的全面進攻。1982年,因加利利北部居民屢遭恐佈分子的襲擊,以色列採取行動,摧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南黎巴嫩搞恐怖活動的基地。   

以色列的和平呼籲一再被拒絕,直至1977年11月埃及總統薩達特應貝京總理之邀訪問耶路撒冷,方始出現轉機。這次歷史性訪問使雙方得以進行談判,致令以埃兩國於1979年3月26日簽訂了「埃以和平條約」並達成「戴維營協議」,該協議包括實現中東和平的有關條款及就1967年以來以色列管理的獨地亞、撒馬利亞及加沙地帶未來地位所做的一項安排。隨著這些地區在1987年爆發了暴力抗議行動,阿以衝突的焦點集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方面。以色列確信有關各方只有通過直接談判才能解決問題,因此,對由美俄主持下,於1991年10月30日在馬德里舉行的中東和平會議提供的對話機會表示歡迎。這次會議使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以及約旦--巴勒斯坦代表團坐在一起,為以色列隨後與其每個阿拉伯郡國間的雙邊談判及為解決區域問題舉行多邊會談奠定了基礎。

(摘自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