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8-03-31發佈


未得之民 2018年四月 荷比盧3國的未得之民和難民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蒙允刊載。

我們一起禱告《宣教日引》主編

大約在5、6年前,宣教日引的同工開始每個星期固定透過Skype一起禱告。從開始的兩個人,到現在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服侍的心也越來越穩妥。這幾年發生了很多事。有一年宣教日引的原著《Global Prayer Digest》決定要停刊,意味著以後我們需要自己做大量的研究和收集資料的工作、撰寫所有文章、聯繫各地宣教士等,以當時我們的資源,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我們一起禱告,後來他們決定繼續這項事工,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為了亞洲中文版的需要。另一年,我們的美國機構「萬民福音使團」因為同工們都早已到了退休年齡,找人接棒也困難,似乎必須停止了。我們一起禱告,今天機構不只繼續運作,還增添了好幾位同工和義工。多年來協助加拿大發行的陳啟棠長老退下以後,我們一直沒有尋找到適合的配搭伙伴。我們一起禱告,現在我們不只有「加拿大華福中心」負責推廣,還有鄭永利弟兄在西岸成為推廣夥伴,加拿大的發行量更增加了一倍。

香港的情況也一樣,當我們面臨沒有人幫助發行時,我們一起禱告,神不只賜給我們香港「短宣中心」負責,還承擔所有香港版的印刷和郵寄費用。我們常常為中國發行的安全禱告,有一期有關單位因為籌不足經費無法出版,就在那次神保守他們與一個危機擦身而過,更因此發展了今天的微信和語音版。

宣教日引進入18年,閱讀和使用的人數一直沒有很大改變,我們開始為此事禱告,神便預備了UMOT負責全球推廣。短短5年,台灣宣教日引的發行量從1,200本到1萬多本,而且承擔所有當地印刷和郵寄費用,並開發了手機 APP。同時積極地把宣教日引推廣到其他國家。這一路走來,我們很少慌亂,遇到再大困難,或處理日常事務,范師母都會領我們一起禱告。她讓我學習到一個事奉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在尋常日子中持續地、重複地一起禱告,以禱告托著每項事工,神自會開路。在這段一起禱告的時間,同工的生命也經歷了許多高低起伏。范師母動過心臟大手術,2年後又被診斷患上乳癌。這些年她經歷著一個又一個健康的危機,每一次我們都一起禱告,有時神會很奇妙的醫治她;有時我們需憑信心仰望神。同工們也各別經歷不同的挑戰,有自己或家人生重病的,有失去孩子和家人的,有面對生命低潮的。在我們不明白為什麼時,我們選擇一起禱告,把這些事交托給神,發現禱告能使我們走出困境,也使我們在困境時不跌倒,有能力走下去。

除了宣教日引同工,神還為我預備了另一個禱告小組。8年前,我們一家人因為外子的工作,搬到了目前居住的地方。當我們來到陌生的環境時,首先向神求賜我們一個可以彼此守望的屬靈團契,神很奇妙讓我們遇到兩個家庭,願意每週五固定和我們一起禱告、查經。從一開始,我們這3個家庭就有默 契,無論多忙,生活遇到多大挑戰,都不無故缺席,盡量調整工作和生活,把「一起禱告」這件事放在生活的首位。神喜悅這樣的團契,後來不只人數增加,每個人的生命都經歷了更新和成長。我們還有另一個默契,就是要在小組操練坦誠分享、彼此代禱。有時我們生命遇到軟弱,不想讓別人知道;有時我們會聽信惡者的謊言,不信任組員。每當遇到這樣的時刻,我們會互相提醒,越是不願分享和禱告時,就越要逼自己做這件事,因為不願意的心肯定來自惡者,我們不能中它詭計。

我們如此操練了8年。最近,當我們回顧這些年一起禱告的事,發現沒有一個禱告是落空的!雖然有些禱告我們需要等候很久,然而就在等候中,我們改變了,生命成長了,而最後神所賜的,遠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8年後,神使用這個禱告小組,我們開始學習為宣教守望,並且將要在開始禱告的這個地區建立一間教會!

寫這篇文章時,我在東非探訪,參加了幾個禱告小組。當中有非洲的牧者和亞洲的宣教士,每週二固定為6萬名旅居東非的中國人的救恩禱告;有年長的宣教士每週四、六,領著年輕宣教士和神學生一起禱告,用固定的禱告團契陪伴他們踏上艱難的宣教之路;從事街童、難民、穆宣等事工的同工們,也都會常常一起禱告。幾乎每一個我見到的人,都用固定在一起禱告的行動,告訴我這是多麼重要的事。本期的《心繫宣教》收集了許多禱告小組的見證,有些是教會的弟兄姐妹,有些是學校的團契,有年長的、年輕的、年幼的,固定一起為未得之民禱告,這是多麼美麗的畫面!邀請你,也找一些人固定的,持續地聚在一起禱告吧!

低地國家 比荷盧

「比荷盧」感覺像是一個國家的名字,事實上是3個國家的名字 分別是著名的巧克力王國比利時(Belgium)綻放著鬱金香的運河城市荷蘭(Netherlande) 和全世界最富有的袖珍小國盧森堡(Luxembourg)這裡曾出了個天才畫家梵谷和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和神學家伊拉斯謨,舉足輕重的新拉丁文和希臘文新約聖經也在此出版。今天「比荷盧」不只是個美麗的旅遊勝地,更是人均收入很高的國家,同時也是許多福音未得族群和難民渴望的庇護所。

「比荷盧」(Benelux)位於歐洲西北部,在德、法、英3個大國之間。無論是地理位置或歷史淵源,它們都彼此牽連、密不可分。最早關於它們的紀錄,是出現在羅馬人的歷史,被描述為「一片由河與海所形成的河岸三角洲」。幾個世紀來,它們都被稱為「低地國家」(Low Lands),因為境內絕大部分為平原,1/4土地低於海平面。荷蘭有2種官方語言,多數人使用荷蘭語;弗里斯蘭省則使用弗里西語。荷蘭有許多不同的種族,單單首都阿姆斯特丹,就住了將近180種不同國籍的人。比利時使用3種語言,北部使用佛蘭芒語、南部是法語、東部則用德語。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的總部。國土最小的是盧森堡,只有57萬居民,主要使用法語、德語和盧森堡語。

福音形塑了低地國家的歷史

福音在西元前4世紀進入當時的部落;7、8世紀,透過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和凱爾特人(Celtic)的宣教努力,將福音廣傳到萊茵河以北的弗里斯蘭(Friesland,或譯菲士蘭)部落。16世紀初期,宗教改革在這些低地國家如火如荼展開,舉足輕重的新拉丁文和希臘文新約聖經,都是在這裡完成。 鹿特丹的神學家伊拉斯謨(Erasmus von Rotterdam),以拉丁文風格翻譯了附上希臘原文為參照的新約聖經。他在序言中寫下對這本聖經的期望:「我深願每一個婦女都能夠誦讀福音書和保羅書信;扶犁的農夫能引用聖經;織布工人能吟誦經文;行旅者能講述聖經故事。我願聖經能翻譯成每種文字,不只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連土耳其人和穆斯林讀了也能領悟。」後來,馬丁路德和丁道爾都受到伊拉斯謨影響,翻譯了德語和英文聖經。接下來25年,聖經至少翻譯了8種歐洲語言。1517年,路德發起宗教改革,導致歐洲和這些低地國家形成新教與天主教的兩極化。最後,這場革命導致北方建立了荷蘭改革宗教會;天主教則繼續統治南方的比利時與盧森堡。無論如何,福音在低地國家的歷史中,曾經是很重要的一頁。

邁入經濟繁榮的時代

1813至1830年間,在國王威廉一世(King Willem)的治理下,「荷蘭聯邦」(the United Netherlands)短暫統一。然而宗教和語言的差異,加上層出不窮的文化和政治議題,最終「比荷盧」於19世紀間走向獨立,成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雖然各自獨立,但是它們共同擁有的文化歷史背景是無法切割的。1948年,二次世界大戰後,3國再次為經濟締結聯盟,也促成日後歐盟的誕生,使歐洲成為一個商品、資金可自由流動的大經濟市場。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邁入經濟繁榮的時代,躋身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20個國家。追求經濟繁榮與基督信仰之間有沒有關聯呢?數據讓我們看到是有關聯的。今天,超過半數荷蘭人不再認為自己有任何信仰;比利時則只有46%的人認為自己是信徒(10年前75%),其中只有不到2%是福音派信徒。盧森堡的情況也大同小異。「蓋洛普國際」(WIN-Gallup) 2012年研究報告顯示,窮人當中有最多人篤信宗教,反而物質富裕的人遠離信仰。 兩千年前雅各說過類似的話:「上帝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祂所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國嗎?」耶穌也說:「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結不出果子來」; 又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回顧過去,福音如何型塑了低地國家的歷史,今天他們卻因為物質的享樂而偏離信仰,實在令人感嘆不已。如今它們正面臨一個考驗:要被財富迷惑,亦或要追求信心,將他們所得到的分享給需要的人?

誰是需要的人?

比利時有28個未得族群,人口超過40萬,其中有阿拉伯摩洛哥人、柏柏爾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猶太人、伊朗人和車臣人。2015年,有4萬名難民來到比利時,其中多數來自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少數來自索馬里和其他國家。 荷蘭有21個未得族群,將近90萬人;2015年,超過4.3萬名難民在荷蘭登記尋求庇護,其中約2萬人來自敘利亞,並且有大批族群來自厄立特里亞、索馬里以及阿富汗。最小的盧森堡也有3個未得族群,人數約2,500人以上,除了中東人,還有南亞人。2015年,大約有2,400名來自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和阿爾巴尼亞的難民來到這裡。那麼多未得族群,那麼需要關心的龐大人數,教會卻似乎在沉睡,誰來接待這些人呢?

那一年,我去到荷蘭,從阿姆斯特丹機場到車站,再到廣場,四處都是絡驛不絕的人潮。我發覺抽煙的人特別多,後來才知道有些人抽的是含了大麻的煙。在荷蘭,零售軟性毒品是合法的;色情業也是合法的;其他像同性戀婚姻、安樂死這些至今在其他國家引發巨大爭議的問題,在荷蘭也是早早就合法化了。街道不遠處傳來搖滾樂震耳欲聾的聲音,年輕人三三兩兩在街道上隨性地跳起舞來,洋溢著一股自由奔放、我行我素的氣息。當夜幕低垂時,我走在波光粼粼的運河旁,在彌漫著曖昧氣息的紅燈區,一個一個落地玻璃窗內,站著穿著性感的女孩,正搔首弄姿向路人展示她們的身體,期待著某種交易。雖然這是個觀光區,人們對於這一幕早已見慣不怪,但按神形象所造的人成了廉價的展示品,我看了心裡還是難受,加快腳步離開。在這一片讓人眼花撩亂的燈紅酒綠中,僅咫尺之遙的毗鄰,有一個和這裡很不搭調的地方,名叫「庇護所」(Shelter City),是一間基督教青年宿舍,以低廉的價格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疲憊旅客提供一個休憩的地方,也陪伴那些心靈空虛、迷失方向的人。那一晚,我住在那裡。但我沒睡好,因為從凌晨12時開始,那些喝了酒,吸了大麻,放縱了情慾的青年,不斷丟酒瓶和放肆地囂叫,一直到3、4點。他們以為這是最好的人生,卻不知道其實他們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從1971年至今,47年來「庇護所」一直安靜地待在這樣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每晚有義工會準備好咖啡和點心,關心有需要的人、陪伴他們聊天;也會固定舉辦福音查經聚會,讓尋道者可以在這裡遇見耶穌。這裡成了許多有需要的人的「庇護所」。

今天,低地國家依然需要很多「庇護所」,因為許多身心疲憊,至今還沒有機會聽過福音的人,來到了這裡,他們需要人接待,為他們預備一個平安的地方。閱讀本月代禱資料,我們感恩看到已有這樣的庇護所,比如「安提阿運動」(The Antioch Movement)、「青年使命團」(YWAM Ministry)成立的「新鄰舍」(New Neighbors)等事工。更鼓舞人心的是,數字顯示在歐洲的穆斯林中,已有超過1千名耶穌的跟隨者,這正發生在荷蘭的伊朗人當中,而且正擴展到其他國家!

讓我們祈禱,求神讓這3個物質富裕的低地國家,作出正確決定,將他們所得到的, 分享出去,成為有需要的人的「庇護所」。亞伯拉罕說:「孩子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同樣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卻受痛苦。」路16:25

威克理夫翻譯會

世上有那麼多種語言和方言,那麼多小族群,卻只有那麼少聖經翻譯!要將聖經翻譯成世界上每一種語言和方言的計畫,是何等艱鉅的任務!然而,每個族群都值得以自己的母語聆聽、閱讀神的道,這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的創始初衷。

過去許多宣教士獻上一生只為一個族群翻譯聖經,今天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很有可能在可見的未來,就能夠完成這項艱 鉅的任務。目前,威克理夫的譯者正著手進行2千種語言翻譯。

近年,ParaTExt軟件提供了簡易的方法,讓譯者能快速搜尋字彙和詞義、指出聖經關鍵字句的位置,並示範如何翻譯。過去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得花上數小時,如今彈指之間就可以完成了。我們都知道,時間對譯者很重要,只要能縮短時 間,譯者就騰出更多時間與他人合作,加速翻譯工作的進度。

ParaTExt不僅提升翻譯過程的速度和準確性,而且讓當地的語言使用者也可以 參與翻譯工作,同時就算譯員身處世界各地,都可以使用這軟件一起共同翻譯了。

天父,感恩今天已有許多科技能加速譯者完成聖經翻譯這項任務,好叫世界上所有族群沒有一個被遺漏在神的道之外。求神保守目前還有2千種語言尚待翻譯,求神呼召足夠的人去參與,也賜給譯者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更懇求主打開每個閱讀聖經的人的心竅,聖靈幫助他們能明白並順服聖經的話。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威克理夫翻譯會譯者 奧利維和馬亞的傳記Biography of Olavi and Marja Vesalainen – Wycliffe Translators

奧利維19歲大學畢業時,回應 神對他的呼召,將自己完全獻上。有一次他閱讀伊莉莎白•艾略特(Elizabeth Elliot)的著作《奧卡行動》 (Operation Auca),關於她與丈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如何順服神給他們的異象,將神的話帶到偏遠的南美奧卡印弟安人當中。他們的見證感動了奧利維,他認為每個族群都配以自己的母語來閱讀神的道。於是下決心要將神的道帶給尚未聽過的族群。當時奧利維不知道,這分感動竟耗費了他生命接下來的38年!不久,奧利維前往英國進修,在那裡遇見了與他有相同異象的姐妹馬亞,一個剛從護理系畢業的學生。奧利維說:「當我遇見馬亞時,立刻知道她就是神賜給我妻子。」馬亞說:「我也是如此確信。」當奧利維向馬亞求婚時,她回答:「我已經預備好要隨你往任何地方去。」然而,她並不知道,那個地方是在遙遠落後的尼泊爾。

天父,感恩你過去到現在,都呼召人加入翻譯聖經的服侍。為每一個參與翻譯事工的譯者禱告,祈求賜給他們足夠的聰明智慧來應付這個不簡單的服侍。但願每一個譯者都能夠因為參與叫人認識真理的事工,而大大喜樂,也能經歷與神同工的福氣。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威克理夫翻譯會譯者 奧利維和馬亞的傳記(二) Biography of Olavi and Marja Vesalainen–Wycliffe Translators

奧利維先扺達尼泊爾,他首先步行探查該地區,尋找還沒有母語聖經的未得族群。在尋求過程中,他清楚神呼召他去找住在阿倫谷(Arun Valley)的洛米人(Lhomi people)成為他的未來同工。不久,馬亞也前來與他會合。7天後,他們便在一位尼泊爾牧師的見證下結婚。馬亞同樣感受到對洛米人的負擔,尤其對他們的「貧窮卻友善」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這對新婚夫妻定居在車樸瓦村(Chepuwa Village),並找到一位識字的洛米年輕人賈布(Jyabu)協助他們翻譯聖經,當時他的妻子剛去世不久。當賈布開始著手翻譯聖經時,奧利維對他說:「賈布,耶穌兩千多年前就為你而死。」雖然賈布是一位佛教徒,但他竟然明白奧利維說的這句話,並回應:「我捨去所有的綿羊、山羊,也不能救我太太的性命,我想要跟隨耶穌。」賈布信主後到處與別人分享福音,許多人也想要信耶穌,神的大能 彰顯在洛米村落當中。一天,當奧利維在一個高山隘口拍攝阿倫谷底的村落照片時,他清楚聽見神應許他:「舉起你的手為你看見的這5個村落祝福。」接著神說:「這計畫必要成就。」

天父,祈禱每個事奉者都能經歷與神親密的連結,成為服侍所需能力的源頭。求神特別讓每個聖經翻譯者都受到激勵,看見自己經年累月委身為一個族群翻譯神的話,是可以祝福許多人。也求神供應翻譯者一切的需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威克理夫翻譯會譯者 奧利維和馬亞的傳記(三) Biography of Olavi and Marja Vesalainen–Wycliffe Translators

1976年,尼泊爾政府令所有外國人離境,許多宣教士因此被迫回國。此時已育有4名子女的奧利維和馬亞感到無助,不知該往何處去。神激勵他們遷到印度加德滿都(Kathmandu),繼續手上的工作,直到機會再臨。他們的目標是完成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翻譯。奧利維說:「神賜給我們信心走一步,接著再走一步。」 與此同時,神的道與神蹟如野火般在車樸瓦村擴散,奧利維夫婦把最先譯好的聖經送到芬蘭印製,並海運至車樸瓦村,人們終於可以使用母語閱讀神的話!但是,迫害也接踵而來。聖誕前夕,暴動分子攻擊教會、燒毀教會和聖經,賈布和其他基督徒被捕,並且受威脅向佛書鞠躬,否則將遭遇不測。賈布堅決為主作見證說:「只有一位神,我們只向祂低頭,你們儘管對我們下手,但我們絕不會向佛書敬禮。」在奧利維和馬亞退休返回芬蘭後,賈布與翻譯同工繼續翻譯事工,並在8年後完成全部翻譯。此時,奧利維看見了神成就了38年前賜給他的所有應許。

天父,祈求繼續興起忠心委身的譯者,在這個世代完成將聖經翻譯成近2千種語言的任務,這些語言尚無完整的聖經。「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祈求幫助每個屬神的人,都能夠如此將人們引領到天父面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關注落難難民的安置 Engage the Crisis-Refugee Resettlement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15:5)
去年夏天,將近2千名來自不同背景和教會的信徒聚集一起,為基督去接觸來到歐洲的難民。所有人都表現得如同葡萄樹的枝子,結出許多果子。
這些遵守主誡命的信徒,為主投注的時間與心力,帶出許多信心的見證。有一名男士聽見敬拜的聲音,從長久被邪靈捆綁中得著釋放;有一些難民只是禱告了一次,就成功找到失散家人的下落;也有從不認識基督的人,卻在異象中看見救主身穿白衣裳;還有身心靈受傷、飽受病痛之苦的人,得著神大能的醫治。神讓難民和服侍他們的信徒,都一同經歷神完全的愛。
除此以外,信徒也實際為難民提供各項關懷行動,比如提供遭走私販賣的婦女和難民創傷諮商、安排職 訓練、幫他們找工作,用各種方式協助難民早日在歐洲展開新生活。
「安提阿運動」(The Antioch Movement)在歐洲設立了8個據點,定下3個目標:迎合實際需求、開始植堂運動、動員長期植堂者。他們正以美好的方式成就這些事!

天父,祈求已經開始的事工,能持續在心理受創的穆斯林難民生命中結出果子,願這些心血能在歐洲以及其它地方成就植堂運動。「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祈禱每當短期宣教士或短宣隊被呼召到一個地方,或變動到一個全職服侍時,能清楚聽見主的聲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歐洲難民的「全球福音錄音網」事工 GRN Work Among Refugees in Europe 

「我有一些疑問,可以跟你談談嗎?」阿比杜(Abdul)詢問 「全球福音錄音網」的負責人,他們的團隊正在探訪阿比杜身處的歐洲難民營。
「我們很樂意啊!」負責人說:「這就是我們來這裡的原因。」
「我來自伊拉克,我的疑問是關於耶穌的。當我問伊瑪目(伊斯蘭教長)耶穌的事,他激動地說我是個死人,並把我趕出去。現在我必須離開自己的國家,但我沒有放棄尋找真理。如果我能找到真理,我相信真理不會是只給我一個人的;如果我決定要跟隨耶穌,就一定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告訴別人耶穌是真神。我要地獄空空的沒有人!」
錄音網團隊向阿比杜解釋耶穌告訴尼哥底母必須重生的故事,經過數小時的討論,一位團員邀請阿比杜:「你現在要不要接受耶穌?」
阿比杜驚喜得知自己有機會接受耶穌,馬上回答:「當然!」當天他便禱告接受基督進入他的生命。
隔天阿比杜又來了,他一直待到傍晚,認識更多關於耶穌的事。錄音網團隊教他如何下載「全球福音錄音網」的APP到手機,好讓他可以用來與難民營其他人分享福音。

天父,為「全球福音錄音網」團隊以及其他宣教士禱告,特別當他們與難民分享福音時,求神使許許多多穆斯林背景的難民能接受基督。求神使這些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能與他人分享基督,幫助人成主的門徒,甚至成為一個植堂者。「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但願在歐洲穆斯背景的信徒能起來,辯明耶穌正是祂自己口中所說的那一位。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沃洛夫人 Wolof People in Belgium

提起非洲的文化,自然讓人聯 想到音樂。不管在非洲大陸哪個地方,隨處都可以聽到熱情奔放的音樂。當非洲人移民到比利時,也把他們富民族色彩的音樂帶來。
多數移民到比利時的非洲人,來自因殖民而與比利時有歷史淵源的國家,比如盧旺達、布隆迪、以及中非昔稱為比屬剛果(Belgian Congo)。這些人多數定居在比利時的法語區。
還有一小群來自西非塞內加爾的沃洛夫人,已融入在其他說法語的非洲人當中。這些定居在比利時的沃洛夫人,比較可能使用法語溝通,而非自己的母語。對於只有為數不到2千的沃洛夫人來說,要在比利時保存自己的文化,想必很困難。
雖然沃洛夫人是穆斯林,但他們更多是蘇非派教徒。這個教派比起伊斯蘭其它教派,更傾向神祕主義,也更「狂熱」。在塞內加爾約有92%的人隸屬蘇非派。

天父,祈求在比利時的沃洛夫人有機會聽見,並回應基督的救恩。懇求神在比利時的沃洛夫人當中興起植堂運動,並將福音之火燃燒至塞內加爾。「約櫃安設之後,大衛派人在耶和華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但願有許多沃洛夫人,也能以神賜給他們的音樂,讚美這位獨一的創造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布魯塞爾「青年使命團」的穆斯林事工 YWAM Ministry to Muslims in Brussels

近年,比利時布魯塞爾頻頻出現在國際新聞版的頭條,但很遺憾是基於負面的原因。這些新聞使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布魯塞爾的近郊莫倫貝克(Molenbeek),認為伊斯蘭恐怖分子在這裡策畫對歐洲的恐怖襲擊。許多來到比利時的穆斯林居住在莫倫貝克。
今天,有一則好消息很可惜不會上新聞頭條,就是「青年使命團」(YWAM)成立了一個新的團隊「新鄰舍」(New Neighbors),目的是要在莫倫貝克,以及鄰近的幾個穆斯林社區展開植堂事工。團隊中的其中一位成員,就是來自一個福音未得族群,去年他才剛與家人搬到布魯塞爾,在這裡接受了主。
隨著大量難民湧入歐洲,為數不少的穆斯林成為「伊薩(耶穌)的跟隨者」,不僅如此,他們還成了在庇護中心傳福音及拓植教會的門徒。

天父,祈求為「新鄰舍」打開莫倫貝克以及其它布魯塞爾穆斯林社群的 門,在當中興起對福音有興趣的「平安之子」;求神保守事奉者平安,賜給他們勇氣為主作見證。但願去到庇護中心的團隊能持續得到當局的青睞。求神使用正在數個庇護中心進行的「發現聖經查經小組」。也求神感動信徒歡迎難民進入他們家中,與他們分享基督的愛。求神使伊朗裔的「穆斯林背景基督徒」(Muslim Background Believers,MBBs)能合一,並大發熱心與其他穆斯林分享他們信仰。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荷蘭的沙特阿拉伯人 Saudi Arabs in the Netherlands

在荷蘭有一個「沙特阿拉伯當代藝術綠盒子博物館」(Greenbox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from Saudi Arabia),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所有展出的藝術作品,都是在2008年7月28日這一天創作的,其中包含了畫作和攝影等作品,有些作品有英語和阿拉伯語解說,沙特人和荷蘭人都會來參觀這間博物館。在荷蘭有一間這樣的博物館相當難能可貴,因為住在荷蘭的沙特人寥寥可數。
沙特人不只住在阿姆斯特丹,也住在 格羅寧根(Groningen),這裡還有一個沙特俱樂部。另外,有數百名沙特大學生住在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又稱馬斯垂克),和其他幾個有大學的城市。在沙特大使館工作的沙特人則住在荷蘭的首都。
這些沙特人在自己的國家可能沒有太多機會聽見福音,但在荷蘭他們卻有這樣 的機會。目前,透過友誼的關係佈道最適合用在沙特人身上。不過,沙特人都是虔誠的遜尼派穆斯林,與他們分享福音必須十分謹慎。

天父,祈求在荷蘭的基督徒學生、教職員以及宣教士能投入對沙特人的友誼式佈道。也求神使沙特人能向這樣的佈道以及媒體的福音節目敞開心。求神使他們能取得聖經,並以開放的心來閱讀,求聖靈讓他們能明白真理。懇求神使沙特阿拉伯穆斯林能在夢境中看見耶穌的異象,願意尋求又真又活的神。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荷蘭的阿爾巴尼亞人 Albanians in the Netherlands

阿爾巴尼亞人來自歐洲東南部,是什麼原因使他們尋尋覓覓,最終在荷蘭這個與自己的國家完全迥異的地方落腳呢?這裡無論氣候和語言,都與阿爾巴尼亞大不相同。他們當中有人是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大部分人是穆斯林,荷蘭卻是以新教徒(Protestant)為主。阿爾巴尼亞人在荷蘭很認真地找工作,希望能安頓好生活,不幸他們卻欠缺工作技能。
1912至1913年,經過巴爾幹戰爭,阿爾巴尼亞從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手中爭取到獨立,當時荷蘭承諾為阿爾巴尼亞提供內部維安。1970年,阿爾巴尼亞與荷蘭進入外交關係;1999年,隨著共產主義瓦解,荷蘭還啟動了一項教育計畫,教導阿爾巴尼亞人民主之道。這就是阿爾巴尼亞與荷蘭的淵源了。
今天,大約 有600名阿爾巴 尼亞人居住在荷蘭,根據約書亞計畫,這些人當中有2%為基督徒,超過90%的人是名義上穆斯林。
目前,他們需要的是工作機會和掌握語言能力,有些人還需要居留荷蘭的法律 協助。然而他們最需要的,是有基督徒成為他們的朋友,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

天父,祈求感動荷蘭的信徒能與阿爾巴尼亞人為友,透過幫助他們學習荷蘭語、尋找工作等實際行動,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求神動員荷蘭教會,關心阿爾巴尼亞人生活及靈性的需要。但願荷蘭的阿爾巴尼亞穆斯林能取得聖經,並以敞開的心來閱讀聖經,使他們能明白真理,並在夢境和異象中遇見耶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 Sarnami Hindi in the Netherlands

近年,移民和搬遷到荷蘭的印度人口暴增,其中工作和教育機會是主要的原因。然而,在更早以前,已有印度人因著不同的原因,引發過一波移民潮。
1873年,一波從英屬印度(British Raj)移民至當時受荷蘭管轄的南美國家蘇利南(Suriname)的移民潮開始了。當時英國與荷蘭政府還特別與傭工簽署條約,使印度國民得以在蘇利南工作;這些印度籍印度教徒便是今天我們要代禱的撒拉每印度人。
100多年後的1975年,蘇利南取得獨立,住在蘇利南的印度人覺得繼續在這個新國家生活,有許多不能確定的未來,因此許多人為了尋求安定,紛紛出走到荷蘭,那是第一波印度人移民荷蘭的移民潮。今天粗略估計,在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口有約12萬人,占荷蘭信奉印度教的人口半數以上。

天父,祈求住在荷蘭的撒拉每印度人很快能遇見基督的福音,並且在基督裡得著新生命。求聖靈感動荷蘭的信徒,使他們對周遭的印度教鄰舍有負擔,願意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但願在荷蘭能很快展開撒拉每印度人的植堂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荷蘭的提格雷人 Tigreans in the Netherlands

有一群人在荷蘭默默地生活,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他們就是來自非洲之角的小國 厄立特里亞(Eritrea)的提格雷人。多數在荷蘭的提格雷人是難民,世人彷彿看不見他們的存在。
雖然厄立特里亞是個與世無爭的國家,但有著全世界最不堪的人權紀錄。在這個國家,凡信奉未註冊宗教的人,將會遭逮捕;企圖逃離厄立特里亞的人,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其他不尊重人權的事項包括法外 處決、酷刑、無限期延長國民兵役和強迫勞動。再者,還有被政府官員性騷擾和性虐待的種種陳述。
在惡劣的人權環境底下,逃難的厄立特里亞人成了橫渡地中海到歐洲的第3大族群,每年都有高達5千人踏上冒險之旅。
在荷蘭多數提格雷人為東正教徒,這是唯一可以知道關於他們的資訊。他們傾向於以政治為導向,會為了祖國的改變而發聲,然而這樣做卻會令他們被厄立特里亞政府的情報人員追殺。這些情報人員甚至潛伏在有關部門,成為難民與荷蘭政府敏感對話的傳譯者。提格雷難民連在國界之外都會面臨迫害,難怪他們要讓自己保持低能見度。

天父,懇求遮蓋並保護提格雷人,不論在荷蘭或厄立特里亞,願公義與憐憫能臨到厄立特里亞人。求神幫助在荷蘭的提格雷人,能找到管道將福音帶回厄立特里亞。也帶領未信主的提格雷人,能早日聽到福音,在耶穌基督裡找到他們永恆的歸宿。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猶太裔荷蘭人 Dutch Jews

「在二戰之前,阿姆斯特丹有將近6萬名猶太人。但是大戰以後,只有約5千人回來,多數人都未能倖存下來,我是少數的生還者之一。」納森(Nathan)向一位對荷蘭猶太人有疑問的訪客分享道。
「今天猶太人口已成長至約2萬名,我們在阿姆斯特丹,以及全荷蘭的社群,基本上已經復原了。」納森說。
「雖然舊猶太區存留下來的東西不多,但我們已新建幾所猶太會堂,也建了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猶太博物館。我們有很棒的學校,我的孫子正在這些學校學習希伯來文。有新的工作機會,我們現在的生活可說相當穩定。」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個猶太足球俱樂部!每當有比賽時,我們就可以揮舞著以色列的國旗。」
「還有,你看!城市到處都有不錯的Kosher(猶太清潔認證)熟食、商店和餐廳。去年荷蘭政府還發給我們的社群1千萬美元,以補償大屠殺生還者需繳納的稅金,這真是一個奇蹟!」
今天在荷蘭生活的猶太人絕大多數不信神,只有一些人是東正教徒,少數人加入等候彌賽亞的猶太人小團契。

天父,祈求呼召荷蘭的教會看見猶太人救恩的需要,賜下智慧、體貼、盼望與耐心,將福音帶給猶太人,好叫他們得見永活的救主。求聖靈在猶太人心中動工,使他們能敞開接受主耶穌的恩典。「上帝叫死人復活,你們為什麼看作不可信的呢?」求神使歐洲的未得之民在這10年間就有福音傳給他們,願他們能相信基督從死裡復活,勝過死亡。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盧森堡的猶太裔德國人 German Jews in Luxembourg

約書亞(Joshua)是一名住在盧 森堡相信基督是彌賽亞的猶太人 (Messianic Jews)。當他閱讀朋友亞維(Avi)的來信時,心中大受激勵。
亞維是總部位於德國的「猶太人歸主協會」(Jews for Jesus)歐洲主任,他在信裡分享:「我們每個人都強烈感覺到這次『柏林福音行動』(Berlin Campaign) (注)的時間格外重要。」
「看看目前的複雜形勢:恐怖襲擊在 歐洲各地爆發;在柏林定居的以色列人口 如今已超過2.2萬人;大約為數9萬的難民已抵達柏林,其中許多人是來自敘利亞的穆 斯林。這些現象對猶太人歸主是多麼不尋常的機會,也是我們的事工夥伴『以色列福音差會』(Christian Witness to Israel)一個向以色列人、穆斯林和德國人,宣講關於和平君王耶穌的大好機會!」
今天在歐洲,猶太人口比二戰前多的 國家已不多,盧森堡是其中之一,估計有 1,200人(700名為猶太裔德國人)。盧森堡政府支持並承認猶太教是該國的主要宗 教之一。注:「猶太人歸主協會」每年在柏林舉行為期兩個星期的「柏林福音行動」,幫助猶太人認識基督。

天父,為初信的猶太人基督徒的信仰基礎造就禱告,求神為他們預備牧者,能在真理上牧養他們。也為柏林事工的成長禱告,求神祝福每一項事工,能將耶穌平安的福音帶進人們的生命中。願猶太裔德國人和其它在盧森堡的猶 太人,願意聆聽並接受耶穌為他們而死,並且祂渴望賜給他們完全的生命。奉主耶 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與荷蘭的伊拉克阿拉伯人 Iraqi Arabs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依布拉罕(Ibraham)瞥了一眼覆蓋整個公園那些藍色和綠色的帳篷,現在他只能居住在一個挨著一個的帳篷內。他搖著頭,無奈地說:「好不容易才逃到這裡,成功做起了小生意,可是民兵部隊卻索求這麼多保護費,逼得我只能關門大吉。如今在這裡的生活實在令人洩氣,有時想想,還不如回到巴格達戰死沙場更好!」
比利時是第一個在伊拉克戰爭後,幫助逃離祖國的伊拉克人返國的國家。伊拉克難民發現在歐洲的生活十分困難,從2015年開始有超過 3,800人自願返回伊拉克,多數是介於 25至45歲的男性。比利時政府提供了一年的協助給這些希望破滅的人。
如今尚留在荷蘭的伊拉克移民大約5,900名。在比利時和荷蘭很容易可以取得阿拉伯語聖經、基督教書藉、耶穌傳影片和有聲聖經教材。神已為這些尋求庇護的人開啟一扇門,可以尋找到唯一能賜他們平安和保障的基督,當地的信徒是否有把握機會向他們活出基督呢?

天父,深願眾多難民退回伊拉克之前,能夠聽見並接受福音,使他們不會錯過救恩。求神感動當地信徒願意憑愛心向渴望平安的人分享救恩的寶藏。為不信的伊拉克人祈求信心的恩賜,好叫他們不輕看救恩,願意接受基督的恩典。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摩洛哥阿拉伯人 Moroccan Arabs in Belgium

隨著電視和報章新聞廝聲力竭地宣傳歐洲的恐怖主義活動,舉世的焦點都落在了比利時,它被視為是聖戰組織的巢穴,因為比利時擁有不少在敘利亞戰鬥的聖戰分子,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摩洛哥的阿拉伯人。
百姓和當地政府針對種種疑慮,以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回應。舉例而言,當多數城市要求警方嚴厲加強管制和鎮壓時,有一個沿用佛蘭芒語(一種荷蘭鄉語)的小鎮在面對「恐怖組織吸納成員」的問題時,採取的做法是組成一個足球隊,並推動6至25歲學生的課後活動。只有那些成績好的人才有資格加入球隊。
另外,老師、警察和鎮公所的職員每兩週開會一次,討論有風險行為的年輕人, 及時給於他們幫助;對於那些有問題的家庭則提供就業輔導和適當的幫助。另外,社工以及老師頻繁進行家訪,以便能即時給予協助。隨著這股改變的動力,兩年之間就沒有年輕人再前往敘利亞或投身恐怖組織了!
在敘利亞,每500名摩洛哥阿拉伯人,只有一個是跟隨基督的。

天父,摩洛哥的阿拉伯人感覺他們一隻腳踩在比利時;一隻腳踩在摩洛哥。他們的身分需要在基督裡得到認可,而非他們的國籍,禱告他們能早日認識主,在基督裡得著永久的歸宿。求父神差派基督徒,大膽與溫和地向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愛與救恩。願未得之民聽聞基督復活的勝利時,都能敬畏祂。奉主耶穌基督 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與荷蘭的突尼斯阿拉伯人 Tunisian Arabs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悲傷的莎拉隨著奔喪隊伍扺達墓地,看著人們將她兒子的屍體側躺面向麥加,她下意識用粗糙的手不停搓揉自己傳統的長袍喪服,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將兒子下葬,不禁流下了不捨的眼淚。
回程途中,她哀悼的心思飄到遠方的街上,那裡有一群突尼斯人在吶喊、抗議突尼斯政府。在她本來的國家永遠不可能看到這一幕,但在比利時,政治示威是被允許的。
莎拉住在比利時已有一段日子,但她完全聽不懂這城市的人說的佛蘭芒語(Flemish,比利時的兩 種官方語言之一)。其實她已經會說流利的法語(比利時第二種官方語言)和阿拉伯語,因為她還在突尼斯時,學校有教這兩種語言。可是比利時政府卻將她安置在一個說佛蘭芒語的城市!
喪禮後,大伙兒一起享用突尼斯餐,有蔬菜燉羊肉和非洲小米佐橄欖。此時品嘗家鄉美食,能稍為撫慰莎拉悲傷的心情。只是她內心依然不安穩,暗忖著不知兒子做的好事,有沒有超過他年輕時的胡作非為,好讓他可以進天堂;她也懷疑自己夠不夠好,將來能否進天堂。

天父,為在荷蘭和比利時將近1.4萬名的突尼斯人禱告,祈求他們能早日聽見並接受耶穌基督的福音,以及給凡相信祂之人的救恩應許。願突尼斯人知道,救恩是白白的恩典,凡相信耶穌的就有永生的確據。求神使突尼斯阿拉伯人能明瞭,基督是三位一體真神,而不僅只是一個先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沙維亞柏柏爾人 Shawiya Berbers in Belgium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2,36)
沙維亞柏柏爾人形容自己是「自由而高貴的人」,用他們的語言來說就是Amazigh。他們的發源地是阿爾及利亞東部的奧雷斯山(Aures Mountains), 「約書亞計畫」(Joshua Project)對 他們的描述是:「健壯、節儉、好客、熱愛土地。」同時,他們也很驕傲、驃悍、堅毅和忠心。
大約有近3萬沙維亞柏柏爾人遷移至比利時。正如比利時有人是掛名基督徒,不少沙維亞柏柏爾人也是掛名伊斯蘭信徒。他們不太認識可蘭經,雖然99.9%人被認為是穆斯林,但其實他們的信仰滲雜了傳統儀式,更有人像歐洲人越來越俗世化。
自從沙維亞柏柏爾人移民到比利時,就有許多聽聞福音的機會,基督徒可以自由與他們分享福音,他們也有管道可以取得所有文字、語音或廣播的基督教資源;聖經也已翻譯成他們的語言。

天父,當基督徒帶著福音去到沙維亞柏柏爾人當中時,求父神使他們能找到在基督裡的自由。但願在比利時的沙維亞柏柏爾人能開放心胸接受福音,求神在這族群中興起植堂運動,帶領每個初信主的沙維亞柏柏爾人成為委身的門徒,積極向他們的同胞傳福音。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庫爾曼吉語庫爾德人 Kurmanji-Speaking Kurds in Belgium

亞瑞(化名)今年22歲,是一名庫爾德難民。他獨自坐在比利時公園一個臨時帳篷外面。
亞瑞有過一段很悲慘的經歷。當他和同伴逃離戰亂中的伊拉克時,途中曾多次遭受伊拉克和一些歐洲國家「當局」的酷刑、搶劫和毆打。幸好最後他被「希臘海巡署」(Greek Coast Guard)從一艘超載的危險船隻中救起來。
儘管他飢腸轆轆,不過對他來說,最大的需求卻是人身安全,如今總算在比利時找到了。目前,亞瑞最需要的是學習語言,並趕快找到工作。至於未來如何,身心俱疲的他已無心思考了。
在比利時和荷蘭有約近3萬名庫爾德人,他們說庫爾曼吉語(Kurmanji),有著共同的文化與身分認同。庫爾德的家族連結、傳統,並奉行伊斯蘭習俗與教規,傾向於隱藏他們的社會問題。
99%的庫爾德人為遜尼派穆斯林,許多人都視伊斯蘭教為社會正義的綠洲。不單如此,有些庫爾德人還奉行非正統的神祕儀式,更加重了他們的屬靈黑暗。但願他們明白,唯有基督的教導才能使他們得自由,經歷真正豐盛的生命。

天父,為庫爾德能有聖經資源感恩,也為飽受戰火摧殘的庫爾德人能在伊拉克以外重新立足的感恩;願庫爾德族人中,隨時隨地都有人接受耶穌的救恩,成為主的門徒,參與植堂,不只自己得以經歷神所賜的豐盛生命,也能將這份祝福帶給更多其他的族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猶太人 Jewish People in Belgium

比利時的米歇爾•德•利涅王子(Prince Michel de Ligne)在感恩典禮上,聽著一名猶太男子的談話,眼淚不禁湧出來。王子是代表4代皇室貴族,在二戰期間救助許多猶太兒童的35人之一。
那位男子說:「我代表自己,以及你們曾在戰爭中救助的其他猶太孩童發言。雖然我們孤立無援,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或什麼時候能再見到我們的父母,但今天我們能置身在這個平安的地方,是您救助了我們,謝謝您。」比利時的4萬名阿什肯納齊(Ashkenazi)猶太人,大部分住在安特衛普(Antwerp)和布魯塞爾(Brussels)。多數人選擇追求世俗享樂的生活,不願相信神,只有少數是正統派 猶太人。
布魯塞爾擁有歐洲最大的猶太會堂之一。當年的納粹大屠殺對猶太人造成深遠的衝擊,有些在大屠殺期間受到皇親貴族保護的猶太孩童,後來成了基督徒,主要是天主教派。
目前,比利時因為收容的穆斯林難民和移民增多之故,反猶太情結日漸高漲。

天父,祈求神使比利時的猶太人能瞭解並且相信,基督教的根源就是祖先亞伯拉罕所信的,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上帝恩典強而有力的見證;願比利時的猶太人能向福音敞開,好叫他們認識只有在耶穌裡面才能找到的救恩。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和荷蘭的波斯尼亞人 Bosniaks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你們都給坐好,安靜聽我說! 」父親邊斥責,邊等著3個年幼的兒子停止扭動。
「現在你們是否準備好聽我說身為一個波斯尼亞人的故事嗎?」父親嚴肅地望著兒子們。
最小的兒子不耐煩地說:「爸爸,你之前告訴過我們了。」
父親點點頭說:「沒錯,但我還會一次又一次跟你們說,直到你們清楚知道自己是誰。」
接著父親轉向大兒子,問他:「阿爾金,你來告訴我,身為波斯尼亞人的意義是什麼?」
大兒子想了一會兒,說:「就像你告訴我們的,表示我們是來自波斯尼亞。」當他稍停頓時,父親又催促道:「沒錯,還有呢?」
「還有,身為波斯尼亞人,代表我們是一名穆斯林。」
父親微笑點點頭,對這個回答感到滿意。
1992到1995年波斯尼亞戰爭時,許多波斯尼亞人被迫逃離家園。那場牽涉種族滅絕的衝突,使許多人經歷妻離子散的悲劇。現今約有4,700波斯尼亞人定居在比利時和荷蘭。
無論是離散或留在祖國的波斯尼亞人,只有極少數是基督跟隨者,從15和16世紀以來,波斯尼亞就一直是穆斯林。

天父,但願比利時和荷蘭的宣教士和教會,能善用現今的機會,與定居在他們國家的未得族群分享福音。求聖靈柔軟波斯尼亞人的心,並將他們牽引進入父的關係中。求神使波斯尼亞人不在別的事上,而單單在基督裡找到他們的身分認同。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車臣人 Chechens in Belgium 

一個比利時老人和朋友坐在火車站的一張長椅上,看著人來人往的乘客,不滿地發牢騷:「你看,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多骯髒的車臣人了!」
朋友好奇地問:「你看得出哪些是車臣人?」
老人斜著眼示意一個剛下火車的家庭,用鄙夷的口吻說:「那家人就是。你看他們破爛的衣服,顯然是沒有家的人。」
朋友提出看法:「或許比利時會成為他們的家。」
老人帶著恨意地咒駡:「哼!我們這裡不需要他們!」
朋友反譏:「他們無處可去了。」
老人厲聲說:「為什麼他們不回去車臣?」
車臣是前蘇聯西南部的一個穆斯林區,打從18世紀起便與莫斯科爭執不休。90年代蘇聯解體時,他們開始爭取獨立。作為反擊,俄羅斯摧毀了車臣的主要城市格羅茲尼(Grozny),迫使許多車臣人逃離祖國。
目前,至少有1.7萬名車臣人居住在比利時。隨著衝突持續不斷,更多車臣人正慢慢湧入比利時。車臣人為遜尼派穆斯林,當中沒有已知的基督徒。

求神使比利時的車臣人能遇見慈愛的神,願在這個國家的基督跟隨者能善用此機會,與這個未得族群分享好消息;但願比利時的車臣人中很快就能出現教會拓植運動。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求神使車臣人願意向復活的主尋求生命的答案。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巴基斯坦人 Pakistanis in Belgium 

「就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我們喪失了居住在比利時的優先權,也失去了良好的教育機會。我們失去了一切!」亞辛•阿巴希(Assim Abassi)十分沮喪 地的說。
阿巴希是1.5萬名住在比利時的巴基斯坦人之一。自從他一張的手持板球棒照片流傳到警方手上,被警方認定他是一名武裝恐怖分子,他的家人便被迫離開比利時了。雖然阿巴希是無辜的,但巴基斯坦駐比利時大使館,仍然以破壞巴基斯坦名譽的罪名,開除了阿巴希父親外交官的職務。
巴基斯坦的大離散造成了800萬名巴基斯坦人分散全世界,許多人為了追求經濟繁榮千方百計來到歐洲,比利時是其中一個巴基斯坦人希望可以住下來的歐洲國家。
巴基斯坦的官方名稱是「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在1947年奉伊斯蘭之名義獲得獨立。目前住在比利時的巴基斯坦人100%為穆斯林。
阿巴希的困境顯示出,儘管比利時以歡迎外國人而聞名,整體上的氛圍也較溫和,但在比利時的巴基斯坦人仍面臨 著種族主義和歧視。這也說明了無論在祖國或國外,巴基斯坦人的生活都無法真正安定下來。

天父,但願在比利時有基督徒能真正關心巴基斯坦人,使他們能透過基督徒愛鄰舍的行動,認識上帝的愛與憐憫。「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求神賜下聖靈的能力給每一個福音使者,以致他們能夠放膽傳講福音。但願在比利時的巴基斯坦人中很快能啟動植堂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阿塞拜疆人 Azerbaijanis in Belgium

對阿塞拜疆的人民來說,他們的國名意謂著「烈火之地」,這個名字源自一個古老信念,就是這片國土是發現並保存聖火的地方。
今天,「烈火之地」肥沃的土壤資源,使這個國家在歐盟占了一個重要的位子,因此比利時願意提供自由簽證給入境的阿塞拜疆人,以確保與阿塞拜疆政府保 持著戰略關係。目前在比利時有約1千名阿塞拜疆人住在北部。
然而,儘管阿塞拜疆的經濟繁榮,它卻是一個飽受嚴重政治與軍事腐敗折磨的國家,對人權的保障亦是一敗塗地。
根據「約書亞計畫」,比利時的阿塞拜疆人約有87%為穆斯林,只有1%的人是基督徒。不過,阿塞拜疆本身是一個十分先進且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
今天,主要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比利時,正逐漸想辦法減少基督教對大眾生活的影響,比如將基督教的假期名稱世俗化。對比利時的阿塞拜疆人而言,宗教可能是一個不具意義的指標。
「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願來自「烈火之地」的阿塞拜疆人能認識真神,讓聖靈的火潔駡他們的生命。特別為住在比 利時的阿塞拜疆人禱告,願他們能尋求並尋見聖靈的火。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哈薩克人 Kazakhs in Belgium

「沒錯,我真的可以背誦出7代的家譜。」伊布拉罕自豪地說。
伊布拉罕是一個哈薩克族老人,多年前他帶著家人從中國逃離到比利時。現在他坐在一張公園長椅上,和一個初次見面的中年男子說話。
「真神奇!」這名男子說:「我也認識一個人,他可以追溯到更遠的祖先。」
「真的?」伊布拉罕滿臉驚訝的表情。
「祂的名字叫耶穌基督,」這名男子說:「如果你讀聖經,就會發現祂的家譜可以追溯到40代以前的第一個人類──亞當。」
哈薩克人認為認識自己的祖先是重要的,因此這個族群多數人都能背 誦至少7代以上的家譜。就連在1960年代逃往到比利時的哈薩克人,也能如此守著自己的根源。那個時候,許多哈薩克人從中國逃到印度或巴基斯坦尋求庇護,然後再從那裡前往土耳其和歐洲,最後定居下來。
伊布拉罕是許多定居比利時的哈薩克人的典型。多數哈薩克人是穆斯林,但他們在歐洲居住以後,很多人便不再奉行伊斯蘭教義。

天父,為重視祖先源流的哈薩克人禱告,求神差派人去告訴他們,基督教信仰是從起初一直到末後都有始有終的,所有的源流都可以追溯,是千真萬確的。更讓哈薩克人能認知到,單單在基督裡的救恩,才能帶給他們永恆的歸宿。求主興起忠心的工人帶著救恩信息到這個族群中。願在比利時的哈薩克人中能開啟植堂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塔吉克人 Tajiks in Belgium

阿梅德(Ahmed)是一名塔吉克穆斯林青年,此時他站在比利時一間教會裡,凝望著空蕩蕩的空間。這個教會為了給他們這些塔吉克難民家庭騰出空間,把長椅移走,在地板上鋪了床墊。他們幾個家庭的家當,整齊地堆放在一個角落。阿梅德心想:「雖然只是一個暫時的落腳 處,至少現在他們是安全的。」
當阿梅德看到前面的牆上有一個十字架,他皺了皺眉頭。就在這時,一位穿著黑袍的牧師走過來,阿梅德指著十字架問:「請問那是什麼?」
「那是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牧師回答。接著問他:「你知道耶穌從死裡復活嗎?」
阿梅德揚起眉毛稀奇地說:「真的?我不知道。」
阿梅德並非真實人物,但像他一樣的人是塔吉克人的典型,他們以難民身分來到比利時。雖然名義上他們是穆斯林,但多數人並未實際奉行伊斯蘭信仰。
在阿富汗,塔利班不時攻擊塔吉克村落,因為這族人很排斥激進伊斯蘭教。許多塔吉克人紛紛逃往土耳其,接著尋找機會來到歐洲各地。現在有許多塔吉克難民在比利時,他們因為缺乏技能而找不到工作。

天父,感恩在比利時有教會願意接待塔吉克難民,以實際行動向他們活出基督的愛。求神興起更多忠心的工人來服侍這些有需要的人。也求主賜下足夠的能力和資源,給參與服事的個人和教會,叫他們在心靈和物質上都一無所缺。願塔吉克人能看見自己需要救恩,願意接受耶穌白白的恩典,並在歐洲開啟塔吉克人的門徒和植堂運動。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北烏茲別克人 Northern Uzbeks in Belgium 

神的使者從天上呼叫夏甲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創21:17)
以實瑪利並非亞伯拉罕的嫡傳後嗣,然而神仍在曠野保護他為奴的母親夏甲和他。許多個世紀後,在比利時有一群數目只有1,600人,來自中亞的北烏茲別克人,他們與夏甲的兒子十分相似,因為慈愛的神也不遺忘弱 小的他們,設法要藉由耶穌使他們得著自由。
住在比利時的這1,600名北烏茲別克人,當中大約85%是穆斯林,另 15%人口無宗教。他們代表了全世界大約2千7百萬北烏茲別克人的一小部分,是土耳其人的重要一族,其發源地為烏茲別克斯坦。比利時布魯塞爾設有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
雖然北烏茲別克人是福音未得族群,但基督教資源如新約、舊約部分書卷、耶穌影片和其他視聽出版品, 都已翻譯成他們的語言。

天父,祈求感動比利時的教會,能察覺住在他們當中的北烏茲別克人,有負擔要將福音傳給他們。願所有的北烏茲別克語的福音材料,能進入住在比利時的烏茲別克人心中和家中。求神在這個族群當中興起門徒運動。求神使歐洲的烏茲別克人能在靈性需要上尋求基督。但願在比利時的烏茲別克人能經歷耶和華以勒豐富的供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的維吾爾人 Uighurs in Belgium

「我是好牧人;……並且我為羊捨命。」(約10:14-15)
全球有多達1,500萬維吾爾人,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北方。比利時有約500名維吾爾人,只有少數維吾爾人歸向耶穌。不論在比利時或別處,維吾爾人都是好牧人所愛的羊群。
比利時對於維吾爾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維吾爾的和平示威是在這裡舉行。除此以外,比利時也是各地維吾爾行動派人士進行訓練的地點。
不論維吾爾人住在何處,他們都很重視自己的文化和語言。當維吾爾足球隊訪問比利時,或去到北美參加比賽,他們所強調的並不是打贏比賽,而是希望可以將維吾爾的團結和文化發揚光大。
不幸的是,維吾爾族長期擔心自己的 文化會遭到肅清,所以十分抗拒從其他文 化而來的影響,包括基督教這「外來」的信仰,要將福音傳給他們可謂困難重重。無論住在哪裡的維吾爾族,都認定堅守遜尼派伊斯蘭傳統是很重要的事。
聖經、耶穌傳影片以及其他影音材料,都已有維吾爾語版本可取用。

天父,祈求你的道能扎根在比利時與世界各地的維吾爾社群中凡預備好的人心中。求神賜下夢境和異象給穆斯林維吾爾人,使他們有機會遇見和認識獨一真神。禱告沒有任何事或傳統攔阻維吾爾人來到神的面前。願神恩待並膏抹在比利時以及其他國家在維吾爾人當中服侍的工人,祝福他們的服侍能結出許多果子。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比利時和荷蘭的泰國人 Thai People in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有一個亞洲族群住在比利時和荷蘭,他們是泰國人。這些人處在社會低下階層,是現代奴隸和人口走私的受害者。
許多泰國女人被人口走私販欺騙,以為自己漂洋過海來到比利時和荷蘭,是嫁給經濟條件良好的歐洲男人,得以擺脫貧窮的宿命。沒想到在異鄉等著她們的卻是被迫賣淫的厄運!那些比較幸運的,來到比利時需從事低薪的清潔工作,和長時 間待在民族風味的餐廳工作。這些舉目無親、沒有盼望的泰國人,在異鄉往往只能以吸毒來麻醉自己,結果陷入更黑暗的漩渦中。
有一個基督教非政府機構「綠洲」(Oasisglobal.org)專門接觸這些被剝削、孤立無援的婦女,讓她們知道自己應有的權利。這機構還會給這些婦女上語言課、幫助她們安排住處和找工作,也為遭走私販賣和假結婚的受害婦女提供法律諮詢。 機構還積極爭取立法打擊這些非法勾當。

天父,求你差派更多基督工人去幫助這些被剝削的泰國人,使他們能得到公義的對待。保守「綠洲」的事工,能給予有需要的人最實際的幫助,也幫助他們在靈裡的需要。願泰國佛教徒早日知道他們可以轉向一位真實全能的神,能拯救他們脫離奴役、吸毒和罪惡,禱告他們願意接受這一份白白的恩典。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這一天(4.30),請按聖靈感動,寫下你為在荷比盧3國的未得之民和難民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