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7-11-09發佈


以色列新聞摘要
2017 年十一月/ 猶太曆 5778 年
來源:CFI。蒙允刊載。

人權組織獎勵恐怖分子的律師

你知道聖經如何警告不可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賽亞書五章 20 節)然而歐洲的一個團體竟然公然地藐視那個訓誡。

一個以日內瓦為據點的人道與和平及卡昂和平紀念國際組織 (Human Rights and Peace and the Caen Memorial for Peace)在週日致贈人權獎給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律師阿利揚(Mohammed Alyan)。

阿利揚獲表揚,因為他在三年前為一名涉及耶路撒冷猶太會堂大屠殺的恐怖分子的妻子作法律辯護。那次攻擊,恐怖分子迦瑪(Ghassan Abu Jamal)及其共犯射殺、刺殺正在崇拜的四名拉比及砍他們的頭,並槍殺了一名前來救援的警員。

當警察質詢迦瑪的妻子娜迪亞(Nadia)時,她表示支持這個屠殺並表示事先她也知道她丈夫的這個血腥的計畫。結果她被撤銷以色列的居留身分,並失去醫療保健權利,即以色列的納稅人過去支付她及她家人的醫療福利。娜迪亞堅持她的人權被冒犯,而阿利揚跳出來為她作辯護。就那個舉動本身,阿利揚不是英雄,而應該算是個惡棍。但事情還不只這樣。

阿利揚也是巴哈‧阿利揚(Bahaa Alyan)的父親,他的兒子是 2015 十月在耶路撒冷通勤公車攻擊案的兩個恐怖分子之一。在那次的攻擊中,三名以色列人毫無憐憫地被謀害。

除了養育了一個犯如此暴行的兒子這個事實之外,一年後,2016 年,阿利揚更因在地區小學的演講中公然稱讚他兒子的暴行而遭到逮捕。

阿利揚積極的試圖鼓勵未來世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跟隨他兒子的腳蹤,去殺害以色列的猶太人。而歐洲人竟然獎勵他是個「和平與人權的冠軍」。

阿拉伯婦女說出有關以色列的真相

《以色列時報》的一名記者寫道:「我第一次見到波序菈‧哈萊拉(Boshra Khalaila)是在 2010春天、在公共外交部位於耶路撒冷的辦公室。當時她 24 歲。跟我一樣,她警覺到因為迦薩艦隊事件之後對公共關係造成的崩潰,她設法進入了這單位倉促成立的狀況室,志願付上時間用阿拉伯語做傷害控制。

「我第二次見到她是去年一月,在『以色列面貌』方案的第一次籌備會裡,之前我曾報導過這個方案。再一次她志願來保護她的國家,花時間請假從居住的耶路撒冷開車到特拉維夫來開籌備會,而且還會需要很多次。部分的計劃是派遣我到美國加州,波序菈則在以色列種族隔離週期間被派到南非。

在南非時,她去到約翰尼斯堡和開普敦,在四所大學的大型活動中演講,活動還包括一連串跟進工作─公開討論、五次廣播電台訪問並接受一個報社的採訪。

波序菈,一位世俗、非宗教、獨立又愛國的以色列阿拉伯婦女,挑戰刻板印象。她在加利利、迪爾哈那(Deir Hana)阿拉伯村莊中的一個自由派家庭長大。她與以色列的猶太人的第一次接觸是在 18 歲入學海法大學時。在那裏她第一次必須說希伯來語,而就是在那裏,她開始發展她的政治良知及其個人與以色列國家的連結。

我已婚並正在特拉維夫攻讀碩士學位。我是個自由派及自由的婦女,擁有一切能享有的權利。我將自己與在約旦、領土內、埃及和阿拉伯國家的同年齡的其他婦女比較。他們並沒有我所擁有的權利:表達的自由、投票的權利。他們被迫在年輕時結婚,用裹宗教頭巾,不論他們有自己的信念。而我正好相反,我擁有每一項。」

有一次我們一同坐在特拉維夫旅館的大廳作採訪。我問波序菈的第一個是,為什麼她覺得該這麼公開為以色列發聲,那是甚至大多數猶太人都還不覺得是必要作的。她用標準的希伯來語回答我:「為我所生活、給我權利的國家犧牲自己,這是自然的代價。」

「在以色列種族隔離週『以色列面貌』的活動,波序菈在一個五人團隊中被送到南非,這團隊成員包括另外一名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和一個德魯茲人。跟我們一樣,波序菈及其團隊必須處理普遍對以色列的無知,以及親巴勒斯坦的學生所發起、把以色列妖魔化的活動。跟我們不一樣,她能用阿拉伯語回答同樣是學生但反對以色列的中東學生。

在約翰尼斯堡的親巴勒斯坦學生建立假的障礙物,並張貼各種把以色列妖魔化的標語,如殺害兒童等,誣告以色列實行種族隔離政策。其中有一些可怕的照片,孩子屍體的照片,真的恐怖。

波序菈和她的團隊通常都不受歡迎。人們甚至不知道還有所謂的以色列阿拉伯人。他們指控我們是是猶太人。有些人很敵對,對我們說:「走開,我們不要聽你們所說的。」有的人還因為我是阿拉伯人而更不願意和我交談,視我為叛徒。不過,這都是其中少數的人。很感謝,其他人來聽,並有開放的態度。」

波序菈和她的團隊多次演講,述說他們個人的故事、與學生對話並作採訪。她說:「有些人告訴世界,說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搭不同的公車、到不同的學校唸書、施行隔離。你會要向這樣的人辯駁說,這不是真的。我在相同的教育機構上學、搭相同的公車、在相同的超市購物。他們所說的一切都絕對是謬誤的。而我真的感覺我屬於我的國家。」

原本希望能讓南非人一睹她身為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日常生活剪影,波序菈卻反而發現她公開地跟一位來自迦薩的巴勒斯坦博士班的學生用阿拉伯語做政治辯論。

「我用阿拉伯語然後被翻譯,在每個人面前我這麼告訴他:「我不樂見軍人攻擊造成母親和嬰孩被害或受傷。那是傷痛的。但同樣,發射迫擊砲擊中以色列的內提沃、斯德洛城,導致人們死亡,萬萬不可,那是傷痛的。雙方都有母親,都很傷痛。我要巴勒斯坦人有自己的國家,這是自然的權利。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內部有各樣的衝突,主要是哈瑪斯阻擋以色列和平定居的進展。這很不幸。若說世界上有任何種族隔離,明目張膽的不公義,就是在敘利亞正在發生的。數千的人們被殺害,提起死亡的數目,我們這裡還差的遠。」

回想我在加州的經驗,我以為她的訊息人們不會接受。但是令我驚奇的是,她說:「大多數的談話最後都以握手和擁抱結束。對我而言這說明了一切。我必須說這很重要,我不是代表以色列政府去那裏。他們驚訝的是我只是個簡單的個人,為我所擁有的權利捍衛著我的國家而不是代表政府。非常純正。對於他們,包括親巴勒斯坦的學生而言,這很巨大,能夠聽到不是從政府而來的人。當你告訴人們你是個學生而不是政府發言人,他們就不再視你為敵人。」

波序菈在校園的出現掀起波潮,在她許多次出現在廣播節目時,有一次她接受約翰尼斯堡的伊斯蘭教阿拉伯語廣播電台的採訪。面談她的人是一位沙烏地的男性宗教人士,所問的問題顯示他對以色列――世界上最被審視與記錄的國家――令人氣餒的相當無知。而很不幸地,這樣的無知卻是太普遍了。

「他問我為什麼以色列不讓穆斯林在耶路撒冷的金頂寺祈禱?為什麼在以色列只有猶太人被允許祈禱? 我告訴他們,在我所住的加利利小村落裡,就有兩個清真寺和兩個每月從政府領薪水的伊瑪目(教長)。面談者非常驚愕!我又說我可以隨意、自由地到金頂寺祈禱。當然,有時候為了安全考量,他們會暫時限制進入,但只是暫時。」

主持人接受波序菈的故事,而當話題轉到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的權利,她說得更堅定。「我對他說在沙烏地阿拉伯,婦女可以開車嗎?」他說:不可以。我說:「我可以。」他就沒靜默無聲。我問:「在科威特或沙烏地阿拉伯,婦女可以在結婚前先見面認識對方嗎?還是在年輕時被迫進入婚姻。」他說:「不,她不能。」我說:「我可以。」並且我會用我自己的問題來回答他的問題,…而每一次他都沉默無語。」

波序菈繼續糾正主持人的其他常見的錯誤概念,包括關於哈瑪斯所治理的迦薩走廊的想法。她讓他知道,以色列每月都供應迦薩走廊物資,並提醒他,埃及仍然強制禁運。她問他:「為什麼是以色列而不是埃及這個阿拉伯國家提供那地區的生活必需?「他啞口無言。在我們的面談中,他經常啞口無言。

「主持人的沉默,以及她從她所會見的阿拉伯學生(許多,若不是全部的話) 獲得的接受度,和我在柏克萊的經驗形成強烈的對比。波序菈的採訪者,一名沙烏地的宗教人士,比那些我見到的長春藤的「自由派」的學生對新事實的接受度更大。」他看見我,說阿拉伯語、自由派和世俗化。這的確讓他相當放開心胸。」《以色列時報文章》,阿蘇利納(Philippe Assouline)撰文》

耶和華啊,…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他不以舌頭讒謗人,也不隨夥毀謗鄰里。…他發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行這些事的人必永不動搖。」(詩篇十五篇 1-5 節)

本文作者「朗尼‧明斯」(Lonnie C. Mings) 是聖經學院的教授,亦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明斯」是 CFI 的特約作家,他透過聖經的視野向讀者分析以色列及中東的局勢。本文由Ruth 姊妹翻譯、CFI 潤稿,特此致謝!

-------------------------------------------------------------------------------

「基督徒以色列之友」(CFI) 簡介
「基督徒以色列之友」 (Christian Friends of Israel, 簡稱 CFI) 是個慈惠、非營利的福音派國際性基督徒事工,總部設於耶路撒冷,並在全世界都有代表的辦事處。CFI 主要的目標,是教導教會其希伯來的傳承以及聖經中教導我們對猶太人的職責,並透過在以色列的各項外展事工,成為以色列的祝福。這些目標乃是透過我們各項外展的事工和月刊與季刊而達成的。CFI 在耶路撒冷有個配給中心,已幫助了大約二十五萬個新移民。 CFI 耶路撒冷總部的網站:http://www.cfijerusalem.org ; CFI 中文網站:http://www.cfichinese.org。

CFI 在以色列的外展事工:
■「禱告城牆」事工:連結列國的基督徒以禱告遮蓋全以色列的城鎮、村莊、集體農場及屯墾區。
■「飛彈災民」事工:協助受飛彈攻擊的社區居民。
■「翅膀蔭下」事工:將安慰及實際幫助帶給受恐怖分子攻擊的受害者與家人。
■「未被棄絕」事工:協助「納粹大屠殺」的生還者。
■「在後的要在前」事工:協助榮民及以色列社會中最貧窮及受忽略的人。
■「未來指望」事工:協助在以色列有需要的衣索匹亞裔猶太人。
■「大衛的盾牌」事工:協助在以色列軍隊服役的士兵。
■「初熟的果子」事工:協助主內猶太裔及阿拉伯裔的肢體。
■「希望之門」事工:協助在以色列各式各樣貧困的人。
■「預備新婦」事工:提供新人婚紗禮服。
■「敞開城門」事工:協助需要幫助的新移民。
■「傳播媒體」事工: 提供全球的基督徒 CFI 的刊物、影音教導資源及網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