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6-06-22發佈


《七座山的異象》第二章:進入應許之地
來源:以薩迦恩典傳媒 2016-06-19
(作者:約翰尼•恩羅 (Johnny Enlow)授權,潘悅納 (Julia Pan) 編譯和授權) 

海嘯似的以利亞革命將把我們推進萬國,並進入應許之地。約書亞記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能夠看到更多將要發生的事情。在探究這卷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它不只是一種激勵,也是一個戰略性的指導。 

下面這段經文描述了以色列人過約旦河的情景: 

約書亞清早起來,和以色列眾都離開什亭,來到約旦河,就住在那裡,等候過河。過了三天,官長走遍營中,吩咐百姓說:“你們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又見祭司利未人抬著,就要離開所住的地方,跟著約櫃去。只是你們和約櫃相離,要量二千肘,不可與約櫃相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書3:1-4> 

這條路你們從來沒有走過。”這場海嘯將把我們推到一個未曾經歷的境況中。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四百年,他們也在曠野生活了四十年。他們從未到過的地方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應許之地。在那裡一切都將不一樣,他們會看見和經歷到他們從未看見和經歷的事。出於這個原因,他們被教導要為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好準備,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當然,這對今天的人來說是一段重要的信息。 進入以利亞革命將把我們帶入從未見過的廣闊空間。這意味著我們不會再這樣說:“啊,你看!這就像宗教改革一樣;這就像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時代的大覺醒一樣;或者,這很像威爾士(Welsh)大復興,甚至像阿蘇撒(Azusa)街復興,四十和五十年代的醫治運動,或者六十年代的耶穌運動。”以利亞革命沒有可比性,因為神不想讓我們重溫歷史。這場革命在任何方面都將與以往截然不同。 

以色列人習慣於在曠野繞圈子,並能記住他們上次到過的任何地方。每一次的經歷都好像似曾相識。然而,現在他們卻得著命令,要繫好安全帶,“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肘還是年? 

以色列人被告知,要與代表神同在的約櫃相離兩千肘。沒有神的同在,以色列人是不敢進入應許之地的。兩千肘是一個預言性的數字,讓我們能夠得著一些何時進入應許之地的啟示。 

耶穌基督實現了代表神同在的約櫃的預言,因為他是道成肉身,而且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見<西2:9>)。有趣的是,現在恰好是耶穌降世為人之後的兩千年左右。從預言的角度看,這對於我們進入應許之地,似乎給了一個時間長度的預表。 

何西阿書6:2也支持這種可能性:“過兩天他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彼得後書3:8也告訴我們,在神看來,千年如一日。照這樣計算,“過兩天”可以翻譯成“過兩千年”。也是說,兩千年後,他要復興我們。 

我們這一世代就是神所命定要“過河”的世代,是迎接以利亞革命之復興的世代。我們將要進入從未到過的領地,因為神要復興並提升我們。“復興”(revival)一詞的希伯來語是“chayah” ,意為“興旺地活著,從疾病、沮喪、衰弱以及死亡中恢復過來”。與許多人的信念相反,這些祝福是我們現在在地上就可以抓住的! 

他復興我們的原因並非為了在敵人消滅我們之前搭救我們,而是為了提升我們。希伯來語“quwm”一詞的意思是“起來並變得有力,完成,興起並施加影響”。在主將我們提去之前,他要先讓我們變得有力量;在他破雲而出來接我們之前,我們需要先完成我們的使命,即在地上遵行神的旨意。我們將完成耶穌在馬太福音6:10中所做的預言禱告,“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換句話說,在他再來之前,我們要在地上建立屬神的國度。 

我們對於我們的王未來要掌權十分熟悉,但是他現在也擁有不斷增加的王權。以賽亞書9:7告訴我們:“他的政權加增無窮……從今直到永遠。”當我們興起並行出神的旨意時,他的政權就在地上不斷加增。“行出神的旨意”的犧牲品不是人,因為人將極大地受益。 犧牲品將是邪惡勢力及其跟隨者們。當我們完成這個使命的時候,其它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應許之地就是萬國萬邦 

以色列人在曠野的四十年中,他們既沒有土地,也沒有城市和國家。他們是一群帶著防衛心態的求生者。四百年在埃及為奴的生活,使他們的心智和靈魂都深受壓抑,以致於他們的潛能無法施展。這段拼命存活的歷史使他們裡面有了根深蒂固的貧窮的靈。雖然神只用一天時間就把他們從埃及超自然地帶了出來,卻花了四十年的時間才把埃及從他們心裡拿走。事實上,只有約書亞和迦勒兩個人被神從埃及一路帶進了應許之地。其他人都因著他們的不信倒斃曠野。從地理的角度看,他們一過紅海,應許之地只需幾天時間就可以屬於他們了。但以色列人卻花了四十年時間才過約旦河,去奪取神已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土。 

曠野絕不是神應許賜給以色列人的產業 

我們需要明白,趕出這些族群並佔據他們的地土是神在出埃及記第3章燃燒的荊棘中賜給摩西的最初應許。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出3:7-8> 

這點與今天的我們密切相關。曠野絕不是神應許賜給以色列人的產業。在過去的兩千年中,我們也經歷了基督徒的曠野人生,但這絕不是神的原本意圖。他的心意在出埃及記第3章就已經顯明。我們可以這樣意譯神的話:“我已經看見我的百姓的哀哭和困苦,我並不喜歡這個樣子。我不是一個虐待成性的神。我的心意乃是要祝福那些被我呼召出來的人,並且只要他們承受得住,我就會賜給他們無盡的福氣。我為他們預備了寬廣的流奶與蜜之地。我在那裡為他們預備了無限的豐盛與恩惠,我的心意就是要將這一切賜給他們。” 

令人困擾的是,神在這個應許後面還加添了內容,因為這塊應許之地目前還由迦南人、赫人及其他族群佔據著,我們稍後會詳述他們的更多細節。但最初的計畫在燃燒的荊棘中就制定好了:你們要去奪取這些族群的地土。看哪!我不是在那裡為你預備了無與倫比的祝福嗎? 

嗎哪絕不是神的最初計畫 

正如曠野不是以色列人的應許命定,嗎哪也絕不是神最初計畫的一部分。雖然我們唱詩歌唱到“從天而降的嗎哪”,也把這個糧食裂天而降的神蹟想像得十分浪漫,但很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記住神所應許給我們的比這個更好。他從來沒有告訴過摩西或者以色列人,“我每天早晨要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你們。”不,他應許的是奶和蜜!正因如此,他們一吃到迦南地的出產,嗎哪就止住了(書5:12)。嗎哪是一種圓形薄餅,滋味如同摻蜜。但神的應許卻是一片流奶與蜜之地。神在曠野中向他們供應的是他們繼續前行、堅持到底所要得著的無限祝福的樣品。他只是吊他們的胃口,使他們嚮往他真正想要賜給他們的一切。如果不是以色列人頑梗不信,這種緊急配給也就不需要了。即便我們沒有活出他的呼召,神總是憑著他的良善和慈愛供應我們的需要。 

歷史發展到如今,我們所做的基本上都是曠野見證,論及神如何在最後一刻介入並供應我們的基本需要。例如,“我們正面臨著被掃地出門的危機,卻不知是誰奉獻了一張支票”;或者“就在我的電話快被切斷的時候,神的幫助臨到了。”這些都是關於神的良善和慈愛的真實見證,而且分享出來十分重要。但這些都還遠遠達不到神對我們的心意。 

與曠野見證相反,應許之地的見證應該像這個樣子,“我們十二歲的孩子走到當地醫院,按手在病房的牆上。突然間,病人一個個地走出醫院,都完全得了醫治!”這是同樣的恩典和能力,但層次卻高得多。更大的信心就能獲得更大的恩典和能力。以利亞革命將顯明的就是這種對神的大能的見證。 

磐石出水絕非神的最初計畫 

就像嗎哪的見證一樣,我們也喜歡謳歌磐石出水的神蹟,並為之所激勵。但這個祝福也不是神原本應許給以色列人的。如果神的百姓順服他的心意,他們根本就不會有磐石中取水的需要。這個神蹟只是一個緊急措施,本來是不必要的:“因為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申8:7>。“你們要過去得為業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潤之地”<申11:11>。自始至終,神對以色列人應許的土地都是沒有乾旱,而是流淌著各種豐富的泉源。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即便不夠時,天上還會降下雨水。的確是“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的土地。 

神也供應我們所渴慕的緊急復興,就像荒漠甘泉一樣,免得教會變得與時代格格不入。但在應許之地,復興的氣氛是持續不斷增強的。正是在末世,神將無限量地澆灌下他的靈。摩西在磐石出水的神蹟中因以色列人而感到失望,以至於犯罪並失去了進入應許之地的資格。我們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具有啟發和諷刺意義的悲劇。每次神在緊急時刻行使神蹟的時候,也是在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硬著頸項和不信的百姓,還不能進入應許之地。就像我們一樣,他們需要一場以利亞革命來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呼召和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