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6-04-29發佈


2016年五月為中國現勢代禱(來源:am-ccsm。蒙允刊載)

(一)轉折點
by/AM顧問巴拆聲牧師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發表一段影片,摘要說明中國一個影響數百萬人的危機。影片的評論指出:「中國已經到達一個轉折點-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推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似乎永無止境的廉價勞力潮正在消退中。過去30年來,農民從中國鄉村遷移到城市的行動不僅是歷史上最龐大的人類遷徙運動,它更是規模最龐大的哺乳動物遷居現象。這個現象已經創造了250個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每個城市200萬!),相當於88個倫敦。但是現在,隨著中國到達所謂的『路易斯拐點』(流向城市的人口潮停止的那個時刻),這個移民奇蹟亦隨之結束。」另一篇報導(紐約時報)則稱之為「逆移民」,該文指出在最高峰時期,全球每四雙膠底鞋就有一雙來自中國的東莞。但是現在工廠開始關閉,工人被解雇,有時候還領不到薪水。

路易斯拐點指的是一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之一,在這個時候會有兩股力量產生衝撞-不再有勞工潮從低開發或農業地區湧向城市,同時都市的薪資大幅度提高。這表示城市裡的工作機會減少(往往是因為公司從中國遷移到越南、孟加拉和其他勞工較廉價的國家)。

影片中的一位受訪者表示,過去他可以倚賴其月薪來供養住在中國中部家鄉的三代人口。他在一家日本玩具工廠裡工作了10年,但工廠在2015年時關閉,前往東南亞尋找更廉價的勞工,他就失業了。

他這一代的人想要的就是一筆能夠填飽肚子並支持家庭的微薄薪資。現在新一代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錢多事少」的工作。許多35歲以上的人選擇回家鄉-對這些人來說,回家可能是惟一的選擇。他們覺得回家可能有比較多的機會-用他們在工廠裡學習到的經驗,用積蓄開一家小店。當前傳達出來的感受是,中國正處於這股返家的逆移民潮的初始階段,還有很多人尚未決定要怎麼做-是找一個薪資更低的工作,還是乾脆回家。

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日本和其他國家都已經經歷過路易斯拐點。但中國的嚴峻之處在於這個轉折點影響的人數非常多。多達3億人從鄉村遷移到城市,而經濟衰退影響了極多依賴城市工作過活的家庭。這是一個規模極為龐大的問題。

這個現象也和中國的教會有密切的關係。ChinaSource有一篇由Joann Pittman撰寫的文章,文中分析這些事件的意涵,並引用2004年一篇社論的陳述:「這種(從鄉村到城市)移民使得農村的家庭教會網路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而農村家庭教會一直是過去30年來,基督教在中國的要塞。」換句話說,當時中國的教會從鄉村移動到城市,而這樣的行動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是從城市遷回鄉村的「逆移民」對於中國教會來說,又具有何種意義?ChinaSource引用一位都市的外地牧師所說的:「我們居住的城市是『年輕城市』…外來人口佔了大約總人口的九成,而且包含來自中國所有省份的工人。人口的流動很明顯。幾乎每年都有將近一半的工人離開,或考慮離開。」Pittman做了一個結論:「我在看《金融時報》的影片時,我忍不住好奇,路易斯拐點對於中國教會具有什麼意義。

代禱事項:

為中國政府禱告,讓他們尋找並且有智慧舒緩眾多因經濟衰退而受苦之人的生活。

為返回家鄉,必須耕種小塊田地、找工作或成立小型企業以養活家人的人禱告。

為城市和鄉村的教會禱告,他們受到這股巨大的「逆移民」風潮的影響。求主幫助,讓許多「失去位置」的工人能夠認識耶穌基督,使得城市和鄉村的教會都能獲得成長。

(二)「新宗教」

加州大學的Karl Gerth表示:「世界的未來會深深受到中國急速朝著消費主義發展的影響。」《經濟學人》則報導:「大幅提高人民的消費欲望是中國領導人明確表示的目標。」

若是根據中國「單身日」的銷售量來判斷,中國領導人確實成功了。每年的11月11日,都會發生線上購物狂潮。這個現象始於2009年,當時只有27家銷售商在Tmall.com網站上提供折扣貨物,帶來5000萬人民幣的營收(約800萬美元)。到了2015年11月時,單日銷售額已經提高到破記錄的110億美元。

《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先進的消費市場之一」。「從事顧問工作的McKinsey預測,中國都市家庭的消費額將在2022年時,從2012年的10兆提高到將近27兆。」

中國人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購物者。有一位顧問說明中國當地的禮節:「在出國的時候,你必須告知親友,並且帶著一個空皮箱前往。」有些人辦理線上代理購物,他們會收集購物需求,再將外國貨物帶回中國。

「如今消費主義似乎成為中國新的世俗『宗教』,就和在許多西方人的心目中一樣。」OMF評論道。「如果對於消費性貨物和名牌的沈迷麻痺了屬靈的饑渴和意識,那將是一場悲劇。這個情形已經明顯發生在西方社會中。」

有些中國人已經從消費風潮中醒悟過來。社交媒體上已經出現一些以極簡生活方式和追求簡單生活為焦點的討論群組。王澤(音譯)就成立了一個這樣的討論群組,他表示:「拋棄沒有用的東西只是走向極簡生活的第一步。你的終極目標是在擁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時,尋找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

「過去我每個月會花數千元買新衣服、鞋子和包包。」《南華早報》引用32歲的段妍的話。「但事實上,擁有它們的快樂很短暫,反而是尋找空間來保存它們和維護它們的麻煩始終存在。因此我決定要改變。」她的目標是試著減少個人物品的數量,並減少購物,追求更簡樸、更有秩序的生活。

代禱事項:

為所有沈迷於追求擁有更多消費產品和名牌物品的人禱告。

為所有從消費主義中醒悟過來,並在生命中尋找更多意義的人禱告。

為被消費主義文化包圍的基督徒禱告。求主幫助他們,剛強他們,使他們成為美好的見證。

為未受消費文化影響的人,以及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而掙扎的人禱告。

(三)新的五年計畫

李克強總理在三月份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提出政府年度工作報告,同時大會也通過了中國下一次的五年計畫。根據紐約時報製作的摘要,新五年計畫的焦點集中於以下幾方面,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禱告事項:

經濟:「問題與危機」

李克強總理表示,今年中國的經濟會成長6.5%至7%……「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他在報告中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失敗企業的痛苦

在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以極大篇幅談論為了支持經濟成長,必須對各種工業進行痛苦的調整。李克強指出,中國必須解雇失敗的工廠和礦場中數以百萬計的工人。但是政府會撥出153億元來支援被解雇的工人。他表示:「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

能源與環境

中國政府在試圖維持經濟成長之際,也嘗試降低煙霧、水污染和土地污染等等已經引發人民怒氣的問題。但是要降低對中國許多地方造成破壞的污染需要減少重工業、開礦和煤用量,而這些卻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政府的下一個五年計畫……設定了從今年到2020年底減少污染的目標。

不只是空氣污染

對於許多中國人民來說,滲入水源和土地中的工業毒素和煙霧瀰漫的天空是同樣令人擔憂的問題。他們擔心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質污染了鄉村的大片土地,導致食物不安全。五年計畫中包括幾項計畫,擴大對於受污染土地的監督,並且成立數百個示範農作和建築工地,展現有毒的土壤可以如何淨化。但是長久的解決方案可能仍然遙遙無期。

軍事花費隨著歲入下降而減緩

中國今年的軍事預算增加7.6%,遠低於往常的二位數成長,這一點令許多專家感到驚訝。但是財政部的報告顯示,政府歲收的成長速度趨緩,總體經濟狀況亦是如此。

代禱事項:

為面對經濟衰退的狀況而必須進行的困難調整禱告。

為所有在政府處理鋼鐵、煤礦和其他工業人員過多問題時遭解雇的人禱告。

為減少空氣、水和土地污染的持久戰役能夠獲得成功禱告。

OMF在不久前報導:「據說福音已經打進共產黨的最高階層中。」求主幫助,讓每個層級上的中國領導人都能相信主。

(四)中國宣教學校

這個月,中國宣教學校 (CSM)的同工要舉辦一個月的課程,鼓勵並激勵從CSM畢業、現在在禾場上事奉的人。入學總人數已達40人。另外也有幾位來自其他機構的同工會參加這個課程。

在跨文化環境中事奉並不容易。第四屆CSM的一位畢業生分享道:「這裡很艱困,一開始我害怕走出去,但是現在我已經找到我的事工所在。」

另一位CSM畢業生分享:「前人為了福音能在中國廣傳所做的犧牲令我非常感動。他們付上沈重的代價,但是他們的勞苦並不徒然。現在棒子已經交給我們,年輕的一代。但願我們也願意付上代價。」

我們要為這些忠心的同工提供彼此相處、彼此激勵,以及鼓勵他們迎向未來的機會。課程中會有工作坊、進一步的宣教訓練,以及為每一位與會者提供一對一輔導。

這是我們第一次為CSM畢業生舉行跟進課程,因此請務必為這個課程禱告。這個課程也是為在今年初完成課堂訓練、目前正在禾場上實習的22位學生預備的。

讚美神,自2009年開辦CSM以來,一共有203位學生完成4個月的跨文化訓練課程。目前有94位畢業生在禾場上和地方教會中全職事奉。今年計畫在中國的不同地區開辦兩期學校(CSM9和CSM10)。

代禱事項:

為這個月的CSM畢業生短期跟進課程禱告,希望每一位參加的人都能獲得鼓勵。求主幫助他們,在課程結束時能夠對於神呼召他們去做的事工有更新的異象與興奮。

為目前正在實習的22位CSM學生禱告。但願他們的信心成長,並且更深刻明白在跨文化環境中事奉的意涵。

求主保護所有在中國及全球各地的跨文化環境中事奉的中國信徒,並求主剛強和激勵他們。但願他們能夠有效地向其他人傳揚福音,並且幫助人成為主耶穌的真門徒。

(五)改變對殘障人士的態度

China Source最近的一篇報導讓我們清楚看見目前殘障人士在中國的處境概況。以下我們分享部分節錄,說明已經發生的改變,以及仍然需要我們代禱的地方:

「社會對於殘障人士的態度發生了漸進但根本的改變……和30或40年前相比,殘障人士在中國的整體生活環境和社會地位有很大的提升…

『殘疾人保障法』於1990年公告,於2008年修訂。它包含了復健、教育、工作、文化生活、福利、行動、法律責任及其他方面的主題……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為獨立的政府機構,並成長為全國性的保護網路,擁有大約90,000名全職員工,遍及中國每個地方…

大部分殘障人士仍然生活在貧困之中……有些殘障人士被當地文化視為『可恥』,被家人和親戚藏起來…

如今在中國的城市裡,大部分的主要機場都可以讓殘障人士通行無礙。內陸城市大眾運輸的通行程度已經有所提升,但是僅限於主要城市……針對新建築,有殘障通道的要求,但是舊建築翻修卻沒有相關規定……坐輪椅的人仍然難以進出大部分的飯店,即使在大城市中亦然。在農村地區,由於當地文化之故,房屋通常會有門檻,目的是『把惡鬼阻擋在外』。這也成為殘障人士的一項挑戰……

殘障兒童在獲得教育方面面臨極大的困難。6-17歲殘障兒童的輟學(或從來不曾就學)比例為34.74%;其中有半數以上從來不曾上學。根據法律規定,正規學校必須接受殘障兒童就讀,然而有些學校未能滿足這些學生的特殊學習需求。有些學校直接拒絕接納他們入學,採用的藉口是父母親不希望孩子和殘障兒童同班……進出不便,校園未進行合理的調整,都成為殘障學生的障礙。只有當他們能夠展現出適應學校環境的能力,不會『打擾』其他學生時,他們才能進入正規學校就讀……

中國有特殊教育學校,但是通常僅限於特定種類的殘障者,而且學校數量也很少。要找到一個符合殘障兒童需要的學校,對父母來說絕對是個挑戰……很多學生必須搬離家庭;有時候是學校要求,有時候是因為學校離家太遠。因為這個緣故,這些孩子的童年『不正常』,而且和一般人隔離開來,甚至往往連家人也在隔離之列……

政府也有政策,允許大專院校限制有殘疾的學生入學……有些大專院校會針對殘障學生設定較高的入學標準……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殘障人士的工作權仍然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想法……儘管法律保障殘障人士的工作權,但不幸的是,這類法律的執行狀況並不好……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訓計畫仍然停留在按摩、製作火柴盒等類的工作。中國政府也提倡殘障人士創業,提供技術和財務支援,加上減稅或免稅的優待。這方面令受過良好教育或『比較有能力』的殘障人士受益……

教會慢慢地明白殘障人士的需要,以及他們和教會成長之間的相互助益。2012年時,中國政府宣佈一項政策,鼓勵宗教團體(包括基督教會)投入對殘障人士的服務。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代禱事項:

感謝主,近年來殘障人士的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有很大的改善。

為所有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合作的人感恩,也為種種因應殘障人士遭遇的問題而誕生的法律感恩。感謝主,建築物的殘障通道有所增加,求主保守,讓殘障人士能夠越來越方便進出。

為殘障人士的教育問題禱告。求主幫助,讓學校能夠更加願意接納殘障兒童。為希望孩子得到最好教育的父母祈求智慧。求主幫助更多殘障人士能夠獲得有意義的工作。

為仍然為自己的殘障親友感到羞恥的人禱告。求主幫助,使親人和社會對於殘障人士的認識能夠有所突破。

(六)糖尿病患者1.1億 約占全球患者1/4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表示,中國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呈「爆炸式」增長,在1980年只有不到5%的男性患有糖尿病,而目前比例已經超過了10%。更嚴重的是,近半數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約為5億人。這不僅帶來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帶來罹患心血管病等其它疾病的風險。

據了解,糖尿病大致可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更常見,世界上90%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超重和缺乏運動。

造成糖尿病患者人數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生活方式不健康。據介紹,由於人們飲食中含有過多的糖分和脂肪,不經常鍛練身體,現在中國大陸有1/3以上的成年人超重,7%的成年人處於肥胖狀態。而這種超重的趨勢也在青少年中蔓延開來,這就加劇了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

在治療層面,世衛組織表示,糖尿病雖無法完全治癒,可是如果能及早發現並治療,病情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使患者避免出現心臟病、腎衰竭和失明等情況。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大陸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方面並不理想。超過53%的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診斷,2010年的調查顯示,中國大陸糖尿病患者治療率僅為25.8%。

施賀德表示,「打敗糖尿病」並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社會和經濟問題,需要全社會參與解決。世衛組織警告說,如不儘快採取行動減少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到2040年中國大陸糖尿病人口將增加到1.5億人。

代禱事項:

求主看顧那些已經罹患糖尿病的患者,讓他們可以有好的醫療與照顧。

求神賜下智慧改變中國人現有的生活方式,明白運動及營養的重要性,從根本來面對及改善身體。

政府要有好的政策關心國民的飲食身體健康,多推廣運動或健康活動。

(七)痛苦的轉變

最近一位外地工人告訴《金融時報》:「我的名字是楊宗佑(音譯),來自湖南省。我在塔尼工廠工作了10年,直到它在2015年6月18日關閉為止。從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在做兼差的工作,例如到飯店和廚房洗盤子。那間工廠是日本的玩具公司…..我們為東京狄士尼提供玩具……在最後那兩年,公司擔心產品成本和薪資提高的問題,因此他們決定把工廠搬到東南亞。他們說公司沒辦法再繼續做生意。」

「在過去,『空巢者』在中國很普遍。」他繼續說:「家裡所有的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老年人和孩子留在家裡。過去幾個月,我回家的時候,好像有比較多年輕人選擇待在家裡。有些人在家鄉找到工作,可以幫忙照顧小孩。村子變得比較有生氣……在家的好處是,如果我能在這裡找到工作,其實薪資大概差不多。現在家這邊有比較多工作機會。深圳的工廠在價值鍊(value chain)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就有越來越多外地工人回家。」

楊先生的故事反應出目前普遍出現在中國各地的改變。「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推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似乎永無止境的廉價勞力潮正在消退中。」《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過去30年來,農民從中國鄉村遷移到城市的行動不僅是歷史上最龐大的人類遷徙運動,它更是規模最龐大的哺乳動物遷居現象。這個現象已經創造了250個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相當於88個倫敦。但是現在,這個移民奇蹟結束了。……證明這個現象正在發生的最明顯證據是,在過去七年裡,外地工人的平均薪資提高了兩倍以上。這意味著低技能工人的供需不平衡……它的效果每天都體現在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的數百萬人身上。……在中國各地,數十年來推動國家成長的工廠面對著工人短缺、薪資提高和價格降低等因素的困境。」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了類似的故事:「中國的工作年齡人口在2015年發生最大幅度的降低,這個現象正好突顯人口統計學家提出的警告:中國即將面臨勞力短缺的問題。根據中國的全國統計局資料顯示,16至59歲工人的數量在去年減少了487萬人,降到9億1100萬,降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2014年則減少了371萬人……這種趨勢和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的現象不謀而合……也和外地工人減少的現象吻合。在去年,離家到其他城市找工作的人數第一次出現減少的現象。2015年底時,外地人口減少了568萬,到達2億4700萬人……勞工人數縮滅有助於防止高失業率。但它也拉提勞動成本,同時也削弱了數十年來令中國在製造和出口業大幅成長的競爭優勢。」

BBC評論道:「這是一個痛苦的轉變,政府表示為了讓中國保持成長,就必須歷經這個轉變。」

代禱事項:

為在城市中失業、正在尋找新的謀生方式以供應家庭的外地工人禱告。

求主幫助,在村子和小城鎮中能有更多工作,供應想要回家與家人團聚的外地工人需要。

為帶領中國經過這段困難的經濟轉變過程的人禱告。

(八)住在有屬靈需要的人中間

變化是全世界的主旋律,但是在中國這個六個月到一年就會出現全新建築物的國家,有時候變化似乎發生在一夜之間。在我們居住的鎮上,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一個文化中心的轉變,過去在這個中心裡有一個圖書館,也是舉辦藝術、舞蹈班之類社區活動的場所。六個月前,文化中心的大門被封閉,開始對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改建。

一個月前,一位鄰居告訴我們,文化中心重新開幕了,那裡或許是一個有趣的地方,可以帶孩子去玩。因此我們去了,以為可以讓孩子們度過歡樂的時光。當我們走進重新粉刷、有大理石步道和橋樑的園區時,乍看之下似乎整修工程讓園區變得更好了,但是再往裡面走幾步,我們發現在園區的盡頭有一間大廟,裡面有很多偶像,沒過多久,我們就聞到刺鼻的焚香味道。

四處走走,我們注意到身邊有許多迷信的東西。大理石橋下面的池塘裡都是銅板。或許整個地區的設計是聽從風水地理師的建議進行的。先前文化中心所具有的平靜氣氛消失了,以前老人家常在這裡下棋,或是帶著自家養的鳥來這裡比賽唱歌。我們很快就離開那令人感到壓迫的環境,為了整修工程將這裡轉變得比以前更糟而感到傷心。

儘管政府宣稱中國是無神主義國家,但是許多政府領袖非常迷信,而且崇拜金錢和其他許多屬世的追求。在過去五年裡,我們一直住在這個地區,看到許多斥巨資興建的新廟宇。(本文作者為我們在中國的同工)

代禱事項:

求主打開人民的屬靈眼睛,看見祂的真理和光。

求主釋放百姓,不再被生命中的罪綑綁。

求主幫助,使政府領袖能夠尋找並尋見在基督裡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