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15-11-26發佈

2015年12月為中國現勢代禱(來源:am-ccsm)

(一) 習近平訪問英國
by/AM顧問巴拆聲牧師

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地禱告祈求。」歌羅西書1:9

中國總理習近平於十月份時訪問英國四天。此次訪英的諷刺之處是歷史扭轉了,但是有一些不同。「當英國於1793年派遣馬卡尼(Macartney)大使率領使團前往中國時,英國是世界新興的勢力。但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它對外掌握的力量很快就要結束。因此,當馬卡尼使節團抵達中國,要求開放中國限制嚴苛的貿易協定時,遭遇的是嚴厲的反彈,結果一無所獲地返國。」 (www.Stratfor.com)

英國政府給予習近平「最紅的紅地毯」。皇室成員和政府官員熱情迎接。習近平和他的夫人彭麗媛參加盛大的遊行,搭乘馬車前往白金漢宮,兩人在那裡與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及王夫菲利普王子共進午餐,參訪期間也住在白金漢宮。習近平在西敏寺向英國國會發表演說,這是很少外國領袖獲得的殊榮。習近平甚至獲得103槍響的禮讚。

200年前的中國拒絕表現善意,而如今英國如此大張膀臂歡迎習近平,當然有明顯的原因。「和十九世紀的中國不同,英國已經察覺自己勢弱,並且試圖與中國建立關係以挽回頹勢。對英國而言,習近平到訪的部分重點在於鞏固中國的財政業務,好讓倫敦繼續保持其全球經濟中心的地位。英國也明白,該國其餘領域的經濟已經走下坡,因此需要爭取中國投資,以建設其基本設施,刺激生産能力。」(www.Stratfor.com)今日的英國知道自己需要中國的幫助。

思考下列的事實:

中國是英國的第二大進口市場,僅次於德國。

目前英國每七個外國學生中就有一名是中國人,他們是英國私立學校人數最多的外國學生族群。在2014年底時,將近88,000名中國學生就讀英國大學。

中國另一個倚仗英國的領域是銀行業。英國銀行給中國的貸款極為龐大,現在英國銀行與中國大陸的接觸遠多於全球其他國家。

在過去15年裡,用於併購或購買歐洲企業的中資有將近40%流向英國。

現在中國投資客是倫敦價值100萬英磅以上住家的最大外國客戶群。光是去年,中國客戶就購買了11%的此類房産。

中國客戶花費達22億美元購買英國的商業地産,僅次於美國客戶(花費36億美元)。(資料來源: IA Property quoting Quartz)

代禱事項:
˙為中國領袖祈求智慧,能善用其經濟力量。
˙求主幫助中國的領袖能夠從今日英國的態度中學習──即使是最強大的帝國也終將過去,因為只有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國度能夠存到永遠!
˙求主興起更多中國的基督徒商人,在這樣的時刻為主興起,利用經濟的優勢製造福音平台,有份於主的大使命。

(二)向穆斯林宣教?

「中國基督徒特別適合向穆斯林宣教嗎?」最近在China Source上的一篇文章提出這個問題,接著又提出三個理由,說明為何答案是肯定的「是」。

「第一,中國人沒有白色的臉孔。對於想在穆斯林當中事奉的大部分西方人來說,白色臉孔是一種負面的特質。許多穆斯林很難信任有白色臉孔的人。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容易融入當地社會──南韓基督徒已經證實這件事。

第二,大部分穆斯林認為基督教是西方人的宗教。因此當中國基督徒在穆斯林社會中工作,每天分享他們在基督裡的信心,穆斯林會明白基督教不只是給西方人的宗教,而是給萬國的宗教。這樣可以讓福音更有份量。穆斯林會想,『所有的西方人應該都是基督徒,但是這個不是西方人的人說他是基督徒。基督教一定別具意義。』

第三,大部分穆斯林國家和中國的關係良好。舉例來說,因為石油市場之故,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和中國政府的關係非常好。在過去兩年裡,中國總理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政策,基本上就是中國政府推動與古絲路沿線國家(大部分是穆斯林)進行貿易的一種方法,地區涵蓋中亞、中東,並進入東歐。一般來說,穆斯林政府不會懷疑中國人。他們不會懷疑中國政府正設法顛覆穆斯林政府,而許多穆斯林政府會懷疑西方政府有這種意圖。這種信任讓中國基督徒更容易獲得當地人的信任,並且有效地與他們分享福音。」

這篇文章也為住在穆斯林國家的中國基督徒提供一些有趣的潛在機會:

「第一個選擇是開中國茶店。許多穆斯林喜歡喝中國綠茶。穆斯林普遍喜歡喝茶和咖啡。像中國茶店這樣的地方可以供應中國茶,以及本地的茶和咖啡。只要有適當的人力,這種店相當容易經營,因為茶店在中國非常普遍。

第二個選擇是開辦中文學校。這個方法很合理,但是不像第一個方法那麼好。在都會型大城市裡,這個方法的效果最佳(例如卡薩布蘭加、開羅、亞歷山大港),這些地方可能有足夠多的人口對於學習中文感興趣。由於對中文技能的需求很可能不夠高,不足以讓中文學校在小城市裡獲得足夠的利潤。另外一個和語言有關的選擇是中文老師到教授多種語言的大型語言學校任教。

第三個選擇是經營小型中式飯店。這個方法起步很容易,除了必須會作中國食物之外,也不見得需要特別的專業知識。另外一個讓這個選擇很容易實施的原因是這樣的飯店在中國隨處可見,因此對中國同工來說,這並不是全新的想法。」

最後的結論:「主正在全球各地,為中國基督徒打開許多門戶,讓他們能夠向世界上最少人聽聞福音的地區──也就是穆斯林的土地──宣教。但願這個趨勢能夠繼續持續,也願許多有資格的敬虔中國信徒能夠趁著還有機會,奉差遣前往這些地方。」

代禱事項:
˙感謝主,祂預備中國基督徒,讓他們能夠向未曾聽聞福音的穆斯林百姓宣教。也感謝主為中國基督徒開宣教的路。
˙求主興起有資格、敬虔的中國信徒,讓他們願意回應這個機會,並順服主的呼召。
˙求主幫助中國各地的教會領袖,讓他們明白自己向未得之民宣教的責任,並派遣合適的會友前往穆斯林國家。
˙為前去宣教的人禱告,讓他們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或建立企業,讓他們在新環境中得以昌盛,他們的宣教工作能夠結出豐盛的屬靈果實。

(三)兩個孩子的政策

十月底,在北京的共產黨會議結束時,政府宣布中國的一胎化政策終將告一段落。由新華社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共產黨表示中國將「採行允許每對夫婦有兩個孩子的政策,以積極回應人口老化的問題。」這些改變仍然必須經過中國人民大會同意,但一般認為這只是形式。

根據中國日報報導:「中國的家庭計畫限制放寬,允許所有的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大約可令一億個家庭受益。」在這項宣布後的次日,關於懷孕書籍的線上搜尋次數躍升百倍,而且還在繼續增加。這個新聞也使玩具廠商和其他與兒童照顧相關產業的上海及香港股價上漲。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估計,政策鬆綁會導致每年增加三百萬至六百萬個嬰兒。

中國於1979年開始執行一胎化政策,目標是要控制全國快速增長的人口。中國政府估計,這項政策阻止了四億以上的嬰兒出生,但是有些專家認為這個數字不實。他們認為中國的生育率必然會降低,因為在其他經歷過類似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國家中都是如此。

批評者也認為,計劃放寬的規定太少、太晚,不足以應付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政策造成的負面效果。

一胎化政策一向被指為造成過去三十五年來無數強迫墮胎和強制絕育事件的罪魁禍首。根據官方的數據,在2012年,中國有670萬女性被迫墮胎。前十年的比例往往每年超過一千萬件。

中國社會的單身男性比例也過高。根據性別進行墮胎被視為這種失衡現象的主要原因。據估計,現在中國的男性比女性多了3,300萬人。

到了本世紀的中期,預計每三個中國人當中就有一位超過六十歲,而工作來支持他們的成人數目則不斷縮減。

北京於2013年底放寬家庭計畫政策,若是夫婦中有一方為獨子,則可以養育第二個孩子。但是到六月為止,1,100萬對合格的夫婦中,只有150萬對夫婦申請擴大家庭的規模。

政策更加寬鬆所造成的反應可能也類似。許多人表示,他們很可能不會再生第二個小孩。有人表示:「我連一個小孩都養不起,更不用說兩個了。」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明(音譯)表示:「開放新政策為時已晚,因為並沒有太多夫婦會考慮生第二個孩子。一胎化政策已經導致養育兒女的費用過高,許多夫婦負擔不起第二個孩子的費用。」

「幾乎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被一胎化政策影響。」BBC的一位中國記者表示。「我在父母的工作單位裡長大,所有的玩伴都沒有兄弟姐妹。我們被寵溺,嬌縱。我們擁有父母能夠給予的最好的東西。」

但是她繼續說:「同時,即使在年紀還小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自己要獨自背負家庭雙方的期待。有時候很難不感受到這些期待的重量帶來的壓力:在學校要表現優良,行為要得體,要孝順,事業要有成就,要和正確的對象結婚──簡而言之,就是要夠完美,你這個獨子才有價值。我相信有些朋友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在我自己的童年裡,我很希望至少能有一位兄弟姐妹來分擔這個重擔、責任,以及偶爾出現的、身為獨子的樂趣。隨著父母年紀漸長,這種感覺只是變得越來越明顯。」

其他的評論者則把焦點放在政府會繼續規定一對夫婦擁有的兒女數量。China Source評論說:「大部分的新聞標題說『中國廢除一胎化政策』,造成一種政府決定不再干涉夫婦養育幾個孩子的印象。事實並非如此。人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本質核心並沒有改變。比較正確的新聞標題應該是『中國採取雙子政策』。政府不再說『你只能有一個孩子』,而是說『你只能有兩個孩子』。」

代禱事項:
˙為一胎化政策鬆綁感謝神。
˙繼續為一胎化政策對中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禱告。特別為所有仍受到強迫墮胎和強制絕育經驗影響的人禱告。
˙為沒有家人照顧的年長者禱告。
˙為為了滿足家人所有期待而受到巨大壓力的獨生子女禱告。
˙為將來中國政府考慮何時及如何進一步放寬對全國生育的管制禱告。

(四)看不見耶穌

「看不見耶穌,但是在許多大城市裡,你仍然很可能會看到聖誕老人的臉孔,而不是國營媒體打造的國家主席形象──習近平『叔叔』的臉。」這是The Atlantic在去年對於中國的聖誕節的評語。

這篇文章繼續指出:「事實上,這個西方宗教節慶非常流行,在中國年輕人的心目中,它甚至可能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根據中國社會研究院(CSSI)進行的研究,15至40歲的人最可能慶祝這個節日。」

據一位中國人表示,聖誕節是「辦宴會的藉口」。另一個人表示:「聖誕節只是購物的藉口,因為很多地方在大拍賣。重點是好玩。」

「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把聖誕節當做嘉年華節期來慶祝。」Travel China Guide解釋:「市中心、觀光地區、市區街道等等,都裝飾得美侖美奐,擠滿了人。年輕人也去參加飯店、餐廳、酒吧或KTV舉辦的派對……另外一個聖誕夜的習俗是吃蘋果,因為『蘋果』的中文發音和『平安』類似。人們相信吃一顆蘋果,可以讓他們在來年獲得平安。」

讚美神,許多中國基督徒和住在中國的外國信徒會利用這個機會,更深入說明聖誕節的真正意義。一位中國信徒說:「基督徒知道十二月廿五日不是耶穌基督的生日,但是我們利用它來讓更多人認識祂。」

CCSM許多長駐中國的同工也會在這個月分享聖誕節的故事。最近有一位同工告訴我們,他在大學教授一門關於西方假期的科目,他已經獲得許可,讓學生舉辦聖誕節派對做為期末考。

The Atlantic指出:「在聖誕夜,會有數千人到國家認可的教會排隊參加午夜彌撒,或在戶外螢幕上觀看聚會。很多人是第一次參加,被群眾吸引而來。這是一年當中很難得的機會,上教會的人在這個時候最容易引人注意。」

代禱事項:
˙為所有預備在今年聖誕節期間,在中國和其他人分享福音的人禱告。求聖靈恩膏和裝備,希望能有許多人被吸引,進入神的國度。
˙為所有視聖誕節為「流行」或「宴會的理由」,但是不明白聖誕節真正意義的人禱告。求主幫助他們能夠更加認識耶穌,並且發現祂能夠解決他們心中的飢渴。
˙為每一個在今年聖誕節收到蘋果、企望得到平安的人禱告。但願他們在明年,能從主耶穌那裡得到真正的平安。
˙為所有參加聖誕節教會聚會的人禱告。但願每一位都能更深刻認識福音,並且更加親近主。

(五)健康的巨幅改善

醫學雜誌The Lacet上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中國的預期壽命已經大幅提高,自1990年以來,平均增加了8.5年。2013年時,上海的預期壽命最長,男性為80.2歲,女性為85.2歲,比1990年增加約6歲,已經足可和全球預期壽命最長的日本及法國比擬。

「在過去三十年裡,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有長足的進步。」China Law Blog表示。除了預期壽命大幅提高之外,兒童死亡率也大幅降低。在1996年至2013年,中國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降低70%,輕鬆超越千禧年發展目標,即在1990和2015年之間將兒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死亡原因也有明顯的改變,從以感染性疾病為主改變為非傳染性疾病,但HIV除外。2013年時,死於中風、心臟病和癌症的人比1990年多。道路傷害也是中國大陸各省份的前十大死亡原因。

但是並非全國各地的情況都一樣。有些省份可能和美國或西歐類似,但是有些省份的健康記錄卻類似許多開發中國家。Lancet研究指出,低度開發地區(例如新疆、青海和廣西)的人民在感染疾病、道路傷害、胃癌和腦血管疾病(中風的主要原因)等方面的負擔加倍。

中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周美根(音譯)教授指出:「儘管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中國仍然面臨極大的健康挑戰。當我們的政府努力改革健康照顧系統之際,我們必須密切觀察地區的趨勢,並處理在特定地區最盛行、對生命威脅最大的疾病、傷害及風險因素。地方化的衛生政策──在詳盡的最新資料的輔助下──將是中國在健康照顧方面持續獲得成功的關鍵。」(China Law Blog)

代禱事項:
˙感謝神,近年來,中國的健康領域有很大的進步。為預期壽命提高、兒童死亡率大幅降低,以及感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率降低感謝神。
˙為開發程度較低、仍然缺少健康照顧、仍然面對巨大的健康挑戰的地區代禱。
˙為對抗非傳染性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禱告。
˙也為道路安全能夠提高禱告,讓道路傷害不再成為主要的死亡原因。

(六)「碰瓷」

一個五十七歲的男子倒在馬路上。在接下來的八分鐘裡,有四輛車和廿三個人經過──但是沒有人停下來幫助他。然後一輛車轉過轉角,碾過他。後來這個男子死在醫院裡。

一個外國人在上海地鐵的車廂裡昏倒了。CCTV的畫面顯示乘客逃離他的身邊,車廂裡幾乎空無一人。

一個學生停下來,幫助一個在意外中受傷的老婦人。然後這個婦人指控她是肇事者。警方說這個學生應該擔負主要責任。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這樣的故事經常被人分享和評論。許多人表示他們不敢幫助有需要的陌生人。為什麼?他們擔心會遭遇上述的學生一樣的遭遇,必須負擔法律責任或是被勒索。

2006年時,66歲的蘇壽蘭在公車站跌倒,彭宇先生帶她到醫院就醫。蘇壽蘭被診斷需要置換股骨。蘇壽蘭隨即宣稱她是被彭先生撞倒,要求他支付醫療費用。彭宇拒絕,表示他只是幫助她而已。由於沒有明確的證據,法院判定彭宇應該支付40%的醫療費用。此事引發全國的爭論。

人們創造了「碰瓷」這個新語詞來形容一個人有所準備,只要輕輕一碰就跌倒在地,以便向靠近他或提供幫助的人要求賠償。

這種擔心有多普遍,從中國電子商務巨人阿里巴巴在十月份推出的「好撒馬利亞人」保險即可見一斑。BBC報導:「萬一惹上麻煩,三塊人民幣(0.5美元;0.3英磅)保險費可以在一年內支領最高兩萬元的訴訟費用。銷售五天就售出六萬多份保單。」

一位使用者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說:「我剛買了那個保險,這樣我才能放心地幫助老人家。但是,為什麼我必須為了幫助別人而買保險?」

代禱事項:
˙人們擔心幫助有需要的人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請為這種可悲的狀況禱告。
˙求主扭轉人心,讓人的憐憫心腸能夠勝過對於惡劣結果的恐懼。
˙求主幫助基督徒能夠在這方面挺身而出,向身旁的人,尤其是有需要的人,展現基督的愛。

(七)西北的憐憫事工

我們再次數算神從歲首到年終給予我們豐盛的恩典、美好的祝福與雲彩般的見證!

這幾天AM在中國西北藏區服事憐憫項目的青青草宣教士傳來代禱信,她說:

「下午下雪了,一個人開車在街上轉,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看著這裏的轉變,從地震災區到重建完成,完全一百八十度變化、進步。我雖常說這裏不是我想來的地方,而我卻在這裏定居了這麼多年。認識、結交了許多好朋友。七、八、九月,當許多短宣隊來,我是主人接待,送走一批又一批後,我還在這裡。2012年,當我要送隊員離開時,孩子們在板房門口哭喊著:老師,不要走!我說:我送送他們,十分鐘就回來了!現在,是那句話常在耳邊響起吧!但我不是一個人在這裡,祂的同在如此真實。

有位藏族年輕人七月份天天來喝咖啡聊天,從達爾文和我們聊起,到八月初他決定要信耶穌,那天下午停水,晚上我們暫停營業,原來是為了他。他很渴慕開始讀聖經說將來要當牧師。

一位我們兒童食堂照顧的孩子,去年初中休學後,曾經到店裡工作過。十月初答應回來工作,因著我們要辦健康証到醫院體檢,檢查出她的肝生病了,指數超標得非常厲害,我們帶領她,一起來尋求耶穌的醫治,她也認罪悔改歸主。再度帶她到醫院驗血檢查指數已降到一半以下,現在仍在恢復中,她固定每週和我們一起禱告。

九月中房東突然來,說他們有急用,問可不可以先給一年的房租?我心裡籌算著,不知夠不夠?後來因為房東晚了一天來取租金,最後竟然不需借款,就湊足了錢給他。房東自己主動調降房租,我們整整少付人民幣一萬元。原本!我們最大的支出是房租,現在房租交到明年十月了!感謝天父,肯定是祂動的工。祂的供應是如此真實!」

代禱事項:
˙請為在中國西北高原藏區服事憐憫項目的兩位宣教士代禱。神透過她們在兒童食堂或是咖啡屋去幫助當地的孤兒、貧困的家庭、當地的工作者,甚至有機會為主耶穌做美好的見證。也為宣教士的禱告,不僅身體健壯靈裏興盛,他們的家人也蒙主眷顧一切平安!
˙請為AM2016華語短宣隊代禱!祈求神興起更多台灣教會與弟兄姐妹一起參與中國宣教的行列!將福音傳給萬國萬民榮耀我們的神!

(八)「馬習會」歷史交鋒兩岸和平傳承

中央社紐約特稿:1993年,兩岸新加坡第一次「辜汪會談」,22年後,兩岸領導人在台海分裂66年後,踏上星國舉行歷史性會晤,時光長廊串起的歷史傳承軌跡,讓兩岸從敵意大步跨向和解之路。辜汪會談是兩岸自1949年分裂以來,突破禁忌展開交流之始。「馬習會」被外媒廣泛形容是兩岸關係發展重要里程碑。辜、汪兩老當年搭起的溝通橋樑,能否繼續傳承到馬、習兩位領導人,不致因內外環境變化出現逆轉,讓兩岸和平之路走的更穩、更遠,外界拭目以待。

如此重要的聚會,時代的里程碑,許多人期待海峽兩岸的關係更上一層樓,但也有許多反對的聲浪,但有一觀點並不關乎經濟與政治,而是關於屬靈的合一!盼望未來看見的不是爭鬧、搶奪、批評、論斷,甚至背後攻擊,能夠因著屬靈的合一,帶來人民真實的幸福!

代禱事項:
˙求主化解兩岸百姓之間所有的敵對與衝突,帶來真實的相愛與合一。
˙求主保守兩岸的教會,成為國家社會的表率及正面影響力!
˙求主開通兩岸屬靈事奉的道路,加強雙邊教會的關係,以合一帶下恩膏,使所有的教會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