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2017-11-01 發佈


未得之民 2017年11月 南印度
來源:宣教日引-萬民福音使團。蒙允刊載。

南印度 這是祝福,也是責任
整理:穎穎

南印度擁有獨特的歷史因緣和人文薈萃為她留下了印度古老的表演藝術數不清的建築遺產成為印度最傲人的軟實力代表同時是印度高科技產業、製造業、汽車生產業與商業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最重要的,南印度是印度少數比較多基督徒的地區南印度位於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以南,包括了安得拉(Andhra)、卡納塔克(Karnataka)、喀拉拉(Kerala)及泰米爾納德(Tamil Nadu)4個邦及拉克沙群島(Lakshadweep)和本地治里(Puducherry)兩個聯邦屬地,人口數超過2億5000萬人。

其中卡納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羅爾(Bangalore)是科技軟體業重鎮;

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清奈(Chennai)素有「印度入口網站」之稱,近年更發展成為汽車生產基地,全印度超過65%重型車輛在此製造;

安得拉邦的首府——海得拉巴(Hyderabad)也吸引許多國內外製造廠及金融財務企業投資進駐,醫藥的研發使她成為全印度研發的領頭重鎮之一;

喀拉拉邦則是南印度著名的觀光勝地,「國家地理雜誌」甚至選她為人生必去的50個旅遊點之一。

深受各地文化影響與薰陶

自古以來,南印度就與古希臘、羅馬、地中海及世界各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因此深受各地文化影響與薰陶;後來又受到英國殖民與天主教影響。相較於北印度,南印度不論在教育、醫療、生育控制、識字率及男女平權等都較西化與國際化,也是印度較不受種姓禁錮的地區,整體環境比印度其他地區好,因此吸引很多外商前來投資。

泰米爾人(Tamil)是南印主要的民族,多數聚集在泰米爾納德邦,他們隸屬達羅毗荼(Dravidian)人種,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北印度以前,他們早已在印度定居,可以說是印度的原住民。

對宗教包融和開放

印度雖曾被不同王朝統治過,但真正統一的朝代只有4個,依序如下:佛教為主的孔雀(Maurya)王朝、印度教為主的笈多(Gupta)王朝、伊斯蘭教為主的莫兀兒(Mughal)王朝、基督教為主的英印(British India)帝國。上述4個統一王朝,前兩個是印度人所建立的王朝;後兩者是外來人所建立的。

伊斯蘭教進入印度是西元8世紀左右,當時有許多阿拉伯商人來印度經商,從此穆斯林開始入侵北印度。但南印度只有部份地區短暫受影響,泰米爾納德邦和南喀拉拉邦始終未曾被全面統治。

當時很多北印度婆羅門紛紛南逃,千百年下來,今天多數南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在泰米爾納德邦擁有大小超過3萬座印度教寺廟,因此被稱為「寺廟之國」,每年都有許多教徒從全國各地前來朝聖。

南印度向來對宗教較包融和開放,各種宗教可以和睦相處,很少發生宗教衝突事件。

是祝福也是責任

基督教何時進入印度,至今仍眾說紛紜。據說耶穌的門徒多馬於西元初就已抵達喀拉拉及泰米爾納德地區。1542年,聖方濟各‧沙勿略(Saint Francis Xavier)在南印度正式展開宣教活動,繼之而來的是葡萄牙傳教士、以及來自丹麥、荷蘭、德國的傳教士。

今天,全印度各地、各階層均有基督徒,當中大部份集中於南印度和印度東北部,擁有超過2千萬信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3%,壓倒了錫克教,成為印度第3大宗教。對於南印度的基督徒來說,這是祝福,也是責任。

一個用血寫成的神蹟19世紀,已經有宣教士來到印度,他們多數去到印度東北部。當時那格蘭獵頭族十分抗拒宣教士,那是一個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傳福音的年代。在如此剛硬的福音土壤上,終於在亞撒省(Assam)有了第一個歸主的家庭。

然而,逼迫馬上接踵而來。村長為了警告村民不可信耶穌,將這一家四口抓起來,威脅他們放棄信仰。

第一次,當村長要求父親放棄信仰時,他很害怕,腦海只湧現自己不久前寫的歌,他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已經決定,跟隨耶穌,永不回頭。」馬上,他所愛的兩個孩子在他面前被殺死。

接著,村長再以殺害其妻子威脅他。雖然十分艱難,父親依然堅定地說:「縱無人同往,我也要跟隨。」他最愛的、一路與他相伴相隨的妻子,也立時被處決。 最後,只剩一個存活機會,父親仍不停重複最後一句:「十架在前頭,世界在背後。」結果,他也死了。

那一天,村長親眼目睹這家人對基督信仰的忠心,他思索良久,最終決定要跟隨耶穌。因為他發覺連死都不能阻止他們信這位神,他們的神一定是真神!後來,整個村落的村民都歸向主。

「我已經決定」這首我們熟悉的聖詩,就是源自印度東北亞撒省。一直到今天,當地信徒決志時會以這首歌來宣告。這是一首用血寫成的歌。

這段歷史可以說是近百年印度基督教史上最重要的變動。今天東北地區是在印度少數以基督教信仰為主的邦之一。還差派宣教士到世界其他角落。

在一個以印度教為主體、以伊斯蘭教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家,竟然出現這樣的基督教地區,真是奇蹟!

南印度教會不可漠視的呼召

南印度傳統上擁有深厚的基督教根基,所以這裡有較多基督徒並不稀奇。反過來在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底蘊深厚的北部地區,基督教並沒有產生太多影響,這是南印度教會不可漠視的呼召。

另外,本月我們代禱的對象是住在南印度的穆斯林,雖然他們的人數相對來說是少數,卻是福音未得群體;恰恰是在南印度,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基督徒。也為鄰國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禱告,這兩國幾乎所有人都是穆斯林。

讓我們為南印度的眾教會禱告,求神讓他們看見,不只要成為具影響力的基督教地區,更要向他們的「耶路撒冷」、「撒瑪利亞」鄰舍傳福音,並踏上「地極」的普世宣教之路。盼望有一天,南印度也像印度東北地區,寫下自己的神蹟。

宣教士傳記1 莫賓•汗 Missionary Biography, Mobin Khan 

莫賓•汗出生於印度瓦 拉納西一個遜尼派穆斯林家庭。他從小閱讀阿拉伯文可蘭經,雖然生活在印度的人能使用多種語言,但阿拉伯語卻不在其中。年齡稍長,莫賓•汗被送進 一個「穆斯林門徒計畫」,在那裡學習阿拉、人類、天使、先知和聖書相關知識。
老師告訴他:「神賜下4本聖 書給人類:賜給先知摩西的摩西五經(the Tawrat/ Torah);賜給先知大衛的詩篇(the Zabur);賜給先知耶穌的福音書(the Injil/ Gospel);賜給先知穆罕默德的可蘭經(the Qur’an)。
莫賓•汗問老師:「到目前為止,您教我們第4本書可蘭經,請問何時您會教我們其他3本書呢?」老師回答他:「其他3本書在猶太人和基督徒那裡。」
當時還不到6歲的莫賓•汗 心想:「猶太人和基督徒擁有我們穆斯林沒有的東西。」因此他問老師:「您可以替我拿到那些書嗎?既然它們都是神賜給人類的書,我也想要讀。」老師卻回答他:「不可以,因為那3本書的內容已經被猶太人和基督徒改了。」

天父,祈求印度的穆斯林老師能接觸到福音書,並接受神所啟示關於耶穌的真理,更願他們能在清真寺教導福音書。為許多尋求真道的穆斯林能尋見救主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宣教士傳記2 莫賓•汗 Missionary Biography, Mobin Khan

大學期間,莫賓•汗同時在印度軍中受訓成為一名軍官,他在軍中遇見了一位基督徒軍官。有一天晚上,這名基督徒軍官與莫賓•汗分享福音,身為穆斯林的莫賓•汗當時雖沒有完全被他說服,但他說的其中一句話卻讓莫賓•汗感到震憾:「假如你死了,你會下地獄; 假如我死了,我會上天堂,因為我相信耶穌。」那一晚,莫賓•汗反覆思考這句話。第二天一早,他馬上回去找這位基督徒,請他重述昨晚的分享,他意識到這是人生一個重要抉擇,他想聽得更清楚。
這位基督徒軍官心想或許其他人更曉得如何講解福音,於是去找另一位基督徒朋友幫忙。很可惜,這位朋友竟然對他說:「聽著,你只是在浪費時間!難道你不知道莫賓•汗是 一個穆斯林?他絕對不可能成為基督徒,我們不必白費心機。」這名軍官覺得他至少可以交給莫賓•汗一本新約聖經。當時莫賓•汗不知道新約是聖經的一部份,否則他絕對不會收下。他第一次翻開聖經,便讀到:「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神的話深深衝擊他。1968年,莫賓•汗便接受耶穌基督為他個人的救主。

天父,幫助我們有足夠敏感的心,看見穆斯林靈魂的需要,時刻預備好自己成為神恩典流通的管道。把全印度的穆斯林交在父神手中,祈求父神引導他們能接觸到基督徒,能讀到聖經,能回應耶穌愛的救贖。神是光,祂的光大到黑夜有如日出的白晝照亮!願我們本月代禱的穆斯林族群能相信這點,並奔向基督的光。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宣教士傳記3 莫賓•汗 Missionary Biography, Mobin Khan

信主後的莫賓•汗領受從神來的呼召,要向穆斯林傳福音。在預備自己的過程中,他先後在印度的「浦那大學」(University of Poona)和美國的「福樂神學院」(Fuller Seminary)取得博士學位; 他的妻子葛蕾蒂也同樣領受呼召。
有一次,莫賓•汗和葛蕾蒂基於好奇,在電話簿上查找自己的姓名,令他們驚喜的是找到了其他20個也姓「汗」(Khan)的人,這些人很可能具有穆斯林背景,於是他們嘗試按電話簿上的地址寄給每個人一本福音小冊。隨後,他們把寄福音小冊的行動拓展到全南加州及其他都會區的穆斯林。在這期間,他們收到一本斐濟的電話簿,同樣也把福音小冊寄給這個島國的穆斯林。當他們收到福音小冊後,有令人喜出望外的回應,大大鼓舞了莫賓夫妻。最後,他們將經過特別文字修辭的福音小冊共寄給75個國家的穆斯林。
除此以外,莫賓•汗也與「全球福音錄音網」同工配搭,協助他們提供容易明白的福音材料給穆斯林和其他未得之民。莫賓•汗的見證讓我們看見,當一個穆斯林真正降服於全能者時,神可以大大使用他祝福其他更多穆斯林。資料來自:Christian Missions in Many Lands, and A Testimony, by M. Mobin Khan

天父,祈求莫賓夫婦寄出的福音小冊到今天依然能結出果子。也幫助我們學習他們熱心傳福音的榜樣,持續為未得之民代禱,並尋找機會以神的愛接觸穆斯林。求父神透過我們關心、支持和照亮神所感動我們的族群和宣教士,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神的宣教大業上有份參與。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泰米爾語穆斯林 Tamil Speaking Muslims

莎伊娜(Shahina)在大宅的現代廚房裡完成了準備食物的工作。接著她趕快穿上全罩式長袍「布卡」(burqa),把自己從頭到腳趾密密包覆起來,以迎接快要到來的男性賓客。身為泰米爾穆斯林女子,莎伊娜只會在家人和其他女人面前露出自己的皮膚和身材。換好衣服後,莎伊娜便熟練地將豐富的佳餚擺在厚絨布地毯上,讓丈夫的男客戶們享用。許多像莎伊娜一樣說泰米爾語的穆斯林是阿拉伯商人的後裔。今天他們有許多人是都會區的商人和企業家,並且數以百計是百萬富翁,以及至少一位的億萬富翁。
隨著財富和教育提昇,300萬名說泰米爾語的穆斯林擁有雄厚的財富,但他們卻沒有永恆的生命。據所知,目前這個因語言和宗教而聚集一起的穆斯林族群,不像講泰米爾語的印度教徒那般對福音有回應,在他們當中一個基督徒都沒有。

天父,懇求讓這些穆斯林商人在全球經商時,有基督徒能接觸他們,與他們分享真理,幫助這些多數富有、說泰米爾語的穆斯林,能夠明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使他們不會迷失在物質享受中,而是能更深思考永恆的問題。求父神使說泰米爾語的穆斯林能有勇氣走進神的光中。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博拉人 Bohra People

米娜(Mina)將自己的紗麗(Sari)塞入口中,免得她控制不住喊叫出來。熱淚濕了她的臉龐,深不可測的黑暗籠罩著她,她感到十分無助。望著她那剛滿11歲的年幼女兒,她的哭聲在耳邊不停的回響:「媽媽,救我!媽媽!救我!」米娜得抓緊床腳,才得以控制自己不奔向那個無助的女孩。她無助地向一個根本不在那裡的神祈求,心裡卻知道,沒有什麼可以幫助她的女兒,正如她在同樣年紀時,也得不到幫助一樣。
100萬的博拉人分裂成遜尼派和什葉派社群,90%的什葉派博拉婦女是女性割禮的受害者,她們一代一代承受著割禮帶來的身心靈創傷。博拉女人穿著亮麗、討喜的「布卡」,不像一般傳統的深色的「布卡」。然而「布卡」底下卻掩飾了這個影響她們多數人的可怕祕密。博拉人在教育和經商方面都很成功,因此儕身印度富有社群中,然而卻有如此多人在肉體和靈性上受苦。

天父,懇求你憐憫博拉人,揭開遮蓋他們眼睛的那層面紗,使他們能夠看見無論嚴守傳統、宗教習俗或財富,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都不能拯救他們脫離永遠滅亡的結局,唯有耶穌基督能拯救他們。懇求聖靈吸引他們,使他們內心渴慕認識基督。懇求父神差派人到博拉人當中,為他們帶來因耶穌而得的真正自由生命。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麥孟人 Memon People 

哈吉(Hagee)揮手指向一個新發展的城市街區,得意地對在場的記者和訪客說:「你們看,那邊的72間房子是我們為窮人蓋的,還附帶一間社區中心。」他接著又說:「我們的公司也幫補貧窮學生的學費和支助郊區的醫療站。對於慈善工作,我們向來很樂意參與。」哈吉介紹完畢,要離開那地方時,下意識地轉了轉他戴在手指上的鑽石戒指,一邊小心翼翼地避開泥巴 和瓦礫,免得弄髒他發亮的皮鞋。一會兒記者和訪客回到哈吉的現代化展示中心,裡面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是極為奢華的裝飾。這個地方每天都有生意成交,哈吉的生意是將光滑細緻的紡織品賣到世界各個角落。
世界上大約有50萬麥孟人,多數住在南印度,他們以商業成就以及慈善工作聞名,在印度人當中備受尊敬。然而這些在世人眼中過著上等生活的人幾乎全部是穆斯林,他們相信可以靠行為進入天堂,卻不認識唯一可以拯救他們的救主。

天父,幫助麥孟人與全世界商人作生意時,有基督徒商人能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愛,使他們能接受耶穌基督,罪的重擔得以解脫。求聖靈在麥孟人心中動工,使他們真正察覺到,伊斯蘭教和富裕的生活,都不能滿足他們內心的空洞,使他們渴慕尋求那位獨一的真神。祈求每一個尋求神的人都能尋見。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安德拉邦的「全球福音錄音網」 Global Recordings Network (GRN) ministry in Andhra Pradesh

阿喜德(Aheed)皺著眉頭說:「我們倫巴迪人(Lambadi people)曾經是印度教徒,但我們被迫改信伊斯蘭教。」賈馬(Jamal)搖搖頭回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在如果有人想改教,就會被指控是破壞社區和諧。你記得阿伊莎(Ayesha)嗎?就是那個在村子教婦女可蘭經的婦女,幾年前她改教成為基督徒,一群好戰的穆斯林夥同她的兒子,把她的小店給砸了!」「別忘了還有伊沙克(Ishak)和她的老婆娜希(Nasim)」阿喜德補充說:「他們決定跟隨耶穌,結果被自己的父母和親戚排拒在外,鄰居甚至向他們吐口水,好多次都虐待、羞辱他們。」賈馬忽然感到不對勁,便問:「咦,為什麼你會談起這件事?」阿喜德把他拉到一旁,小聲地說:「因為我一直在聽表哥給我的關於耶穌的錄音,祂的教導全部是關於和平,而不是暴力。」賈馬小聲地回說:「你最好非常小心說話的對象,否則你會惹上很多麻煩。」

天父,為倫巴迪人以及在南印度安德拉邦,長久被伊斯蘭教轄制的20個語言族群禱告,求父神為他們開啟福音大門,使更多住在安德拉邦的未得族群能聽到「全球福音錄音網」以他們的母語錄製的福音信息,並且堅定回應耶穌十字架的愛。保守那些已信主的人有平安,他們的生命見證能夠影響身邊的親友,也渴慕尋求獨一真神。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泰米爾納德邦的品札拉人 Pinjaras in Tamil Nadu

薩突奇(Satuch)在複誦穆斯林禱文時,始終維持著屈膝叩首的姿態。從孩提時代父親就教導他背誦這些禱文。只是,此刻他的心思飄到了今天傍晚將要舉行的慶典,屆時印度教徒會在廟宇向他們的神明祈求來年的福氣。大約有3,500名品札拉人住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他們是波斯裔種族,幾乎所有人都是穆斯林,所以不吃豬肉。
「品札拉」是「織棉者」的意思,傳統上這族群是以棉花製成枕頭、棉被和地毯為職業。不少品札拉人擁有中小型規模的農場,居住在多元種姓的村落裡。有些人經營小店,另一些人從事技術類與非技術類的職業。據報告品札拉人只有少於1%人不識字。他們的主要語言是烏爾都語,也能操印地語或阿拉伯語。目前針對品札拉人的宣教事工很少,但已有許多烏爾都語聖經資源可供索取。這個規模不小的族群嚴重缺乏基督工人,他們當中還沒有可以為基督作見證的人。

天父,為認定自己生來就是穆斯林的品札拉人禱告,求父神差派工人去告訴他們,伊斯蘭教並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他們可以接受獨一真神賜給他們的完善救恩,可以和創造主恢復很好的關係,可以享受在主裡自由的生命。求聖靈此刻便在品札拉人心中動工,無論他們是否已有機會聽到福音,求聖靈都預備他們的心,不滿足現在的宗教,渴慕認識獨一的、可以建立個人關係的真神。也為這個社群所需的口語福音材料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泰米爾納德邦的多比人 Dhobis in Tamil Nadu

年輕的拿亞克(Nayak)在父親 去世以後,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剛大學畢業便接手家族的洗衣店生意。後來他幸運地被選中參加印度政府推出提升事業的「洗衣業專案」(Laundry Project of India)。
《印度時報》報導這專案所提供的合夥關係,可以使業者的品牌更為人知,也可以幫助業者聯繫醫院以及其他機構,開拓生意,增加收入。這篇報導以這句話來總結:「洗衣店會開在每隔一條街的大道樹蔭下,洗衣業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多比人看待教育的態度是正向的,因此他們的識字率高過其他穆斯林社區。雖然伊斯蘭教沒有所謂的種姓,但在印度教的影響之下,身在印度的穆斯林也不能倖免。不幸地,多比人被歸為低種姓「賤民」。多比人在泰米爾納德邦的人口大約3800,有印度教徒、錫克教徒或穆斯林,不論哪種宗教,他們都是未得之民。據所知在他們當中尚沒有基督徒。他們主要語言是烏爾都語,已有聖經和影音資源可供索取,但沒有同工為多比人介紹這些資源。

天父,「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願眾光之父、多比人的救主,能向這個族群顯示自己,將光帶進他們的生命中。奉主耶穌 基督的聖名,阿們。

泰米爾納德邦的安薩里人 Ansaris in Tamil Nadu

薛倫(Sheram)是一位安薩里的族長,他說:「我們幾代以來都住在這間房子,所有親族也住在同一條街上。我們的家族成員合力從事紡織業,孩子們也一起長大。我們的生活很好,阿拉祝福我們。我們會到街頭的清真寺朝拜,阿拉教我們做善事,這會讓我們能夠上天堂。」
在泰米爾納德邦的安薩里人口大 約3萬,多數人處於貧窮狀態,並且不識字。紡織業是安薩里人賴以維生的工作,也有人投入形形色色的小生意,他們通常與說達利語的裁縫師和其他穆斯林商人進行交易。安薩里女人所配戴的手鐲和珠子極易辨識;在某些社區,婦女會以戴玻璃手鐲表明已婚身分。
安薩里人普遍接受其他社區的食物,這表示他們在種姓制度中屬於較低階層。他們奉行伊斯蘭教法,雖然民間伊斯蘭信仰在他們當中普遍存在。烏爾都語基督教資源不少,但他們當中幾乎沒有基督徒。

天父,祈求安薩里人能夠看見,好行為和善心不足以給他們一個天堂的位置,求神使清楚救恩的見證人、門徒訓練者和植堂的工人快快進入他們當中,用神的真理建造他們。禱告注重社區和家庭的安薩里人能全家歸入神的大家庭中。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印度的普什圖人(又稱為帕坦人) Pashtun People (aka, Pathan in India)

今天帕坦人主要是遜尼派穆斯林,但過去幾個世紀,他們先是處於印度教婆羅門種姓的嚴格控管下,之後又落在嚴苛的佛教徒手下。帕坦人是南亞主要的一支穆斯林族群,在阿富汗較為人所知的族名是普什圖,他們在那裡有較大的權力。在印度,他們的存在可追溯自11世紀,當時他們從故鄉阿富汗來侵略這裡,人們稱帕坦人是「穆斯林之虎」,因為他們是世界上聞名的剽悍鬥士之一。除了剽悍,帕坦人也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包括舞蹈、音樂,尤其是作詩。許多帕坦人從事業務、放貸、政府主管和軍人。住在南印度的帕坦人必須說多種語言才能作生意,他們或許會和一些客戶說烏爾都語,和另一些人又說類似泰米爾語的方言。至於在帕坦友人之間,則會用他們自己的普什圖語。

天父,這個在印度南部省邦的驕傲族群,與愛他們的耶穌毫無關聯;對帕坦人來說,耶穌是個不折不扣的陌生人,求父神趕快差派人去和他們分享耶穌十字架的救恩,使他們不至於被排除在救恩以外。求父神使全南亞的帕坦人認知到「神是光」,可以帶領他們離開黑暗,真理能使他們脫離罪得著自由。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哈查姆人 Hajam People

你還記得上一次剪頭髮的情景嗎?你有和理髮師聊天嗎?哈查姆人有兩個得天獨厚的能力,就是剪頭髮和話家常。不少哈查姆人是髮型設計師,這讓他們有機會與全印度不管什麼種姓或宗教的人聊天。
摩珍是一位哈查姆髮型師,她也是一名基督徒。有一天,當她為巴特那市長夫人理髮時,這個深具影響力的女人向她抱怨:「我的丈夫工作那麼認真,但是德里卻可以得到比我們本市人更多的稅收,真是不公平!」
摩珍想辦法要讓市長夫人知道耶穌關心他們,她問:「你的丈夫曾為這件事禱告嗎?如果我們祈求神,妳覺得祂會應允嗎?」市長夫人語氣有些不肯定:「神太忙了,我想衪無法理我們的壓力吧!」摩珍知道自己已接近可以分享神的愛了,雖然市長夫人還未完全認同她的建議。
自古以來,哈查姆人與遜尼派穆斯林就有極深的關聯。有超過200萬名哈查姆人住在印度,其他人則住在別的地方。目前所知,尚沒有任何宣教事工在這個族群當中展開。

天父,祈求差派更多忠心的信徒把握機會,與未信主的哈查姆人分享基督的愛。也求父神將哈查姆人的需要放在教會和宣教機構的心中,但願很快就有針對這個族群的宣教事工在他們當中展開。為哈查姆的宗教領袖禱告,求主讓他們透過夢境和其他管道能認識唯一的救主耶穌基督。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印度的卡薩卜人 Qassab People in India

卡薩卜人的族名是「切割」的意思,他們種姓的職業是屠夫、肉品供應者。卡薩卜人遍佈全印度及其週邊地區,幾乎全部卡薩卜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伊斯蘭教條深深影響他們生活各個層面。他們不向其他宗教敞開,甚至不接受印度教社群的水或食物。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將近150萬名卡薩卜人,他們都使用烏爾都語;住在印度的卡薩卜人也精通印地語。這150萬人當中幾乎無人聽過福音,接受福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卡薩卜人當中有一些宣教的努力在進行,但福音工作進展很慢,因為他們散居各地,同時強烈的遜尼派信 仰使他們十分抗拒福音。

父神,求透過你的話語、夢境和異象向卡薩卜人顯現。當他們與耶穌相遇時,求聖靈打開他們的心扉,認出耶穌是唯一的救主。但願福音能在卡薩卜人中札根,透過植堂運動,教會能夠倍增,每個卡薩卜人能在他們居住、工作的社區成為耶穌的見證人。求神帶來人心的改變、生活的改變,以及脫離恐懼、律法和死亡的自由。卡薩卜人長久倚靠自己,以為服從可蘭經就可以上天堂,但願他們能趕快謙卑回轉歸向神。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喀拉拉邦的馬比拉人 Mappila People in Kerala

謙虛、低調卻擁有卓越成就的馬比拉人居住在印度的喀拉拉邦已經超過1千年,現在已經是西南省邦最大的穆斯林族群之一。早在西元7世紀,馬比拉人就從阿拉伯商人那裡承襲了伊斯蘭信仰。馬比拉穆斯林人口估計有將近900 萬,大過世界上44個以穆斯林為大宗的國家其中22個。
除了在喀拉拉邦之外,全印度都有為數可觀的馬比拉人。也有很多馬比拉人在富裕的中東國家工作,他們會把收入寄回家,使喀拉拉邦成為印度兌換外幣的主要貢獻者。馬比拉人有清楚的身分認同,顯著的社會地位,這些年來他們的經濟發展穩定,與居住地方的其他不同文化的人互動也良好。可是,極少數的馬比拉人對福音有回應。目前已有他們的母語聖經和福音資源。

天父,懇求幫助富有的馬比拉人,不要因為物質豐富便誤以為自己一無所缺。求神開他們的眼睛,看見自己的貧乏和有限,意識到他們需要一位救主,救他們脫離空虛的物質追逐。懇求父神使馬比拉人在夢境和異象中與主相遇,差派基督的見證人藉著聖靈大能向馬比拉人宣告福音。但願在馬比拉人當中能興起充滿神大能大力的教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喀拉拉邦的薩伊德人 Sayyid People in Kerala

「你是要告訴我關於耶穌的事嗎?」年長的薩伊德男人語帶怒氣地問:「我對耶穌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是一個先知。或許應該由我來告訴你關於他的事!」這位來自美國的年輕人隨教會到喀拉拉邦短宣兩週。他在自己的家鄉丹佛(Denver)時,經常與在學校、商店、加油站遇見的人分享福音。他對解釋福音內容、回答信仰問題都相當熟悉。可是,他從未向一個穆斯林作過見證,更未見過薩伊德人。
男人驕傲地問年輕人:「你知道我們是誰嗎?我們是薩伊德人,是『信心的大師』,我們是阿布•塔里布(Abu Talib)的後代。你知道他是誰嗎?」
年輕人還來不及回答,男人很快就下結論說:「你對信心一無所知。」
這名年輕人還想試著分享:「我只是想讓你知道……」
男人打斷他,嘲笑地說:「你只是要讓我知道你的無知,這一點你倒是做得不錯!」
薩伊德人的伊斯蘭歷史悠久,他們向來將耶穌理解為一個先知,但不是上帝的兒子。與薩伊德人分享真理,必須投入時間建立彼此信任的真誠關係。

天父,求你憐憫薩伊德人,他們認為自己已掌握一切答案,因此不願踏 進基督所賜的真理之光中,求神賜給他們有屬靈的分辨力,好叫他們能尋找並尋見主。求父神賜給每一個向薩伊德人傳福音的人有智慧,曉得如何有效 的分享基督的愛。也求神讓宣教士和信徒有機會認識薩伊德人,與他們建立美好的關係,透過生命的見證使他們接觸到福音。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安德拉邦的謝克人 Shaikhs in Andhra Pradesh

「爸爸,為什麼你要一直來這裡?」當這個10歲男孩的父親帶他到一座墳墓時,他問道。
父親回答:「我以前就告訴過你, 我們是在向『畢爾』(pir,導師)表達我們的尊敬,他是伊斯蘭教的一位聖人,我們需要他的幫助。」
男孩問道:「可是他已經死了,怎樣能幫助我們呢?」
父親快速轉過頭,瞪了男孩一眼,嚴肅地說:「別亂說話!總之他值得我們的尊敬,他會看重我們的祈求,並為我們代求,這是我們傳統的一部份,你照做就是 了,因為我們是穆斯林,是謝克人。」
「謝克」這個字在阿拉伯語是「長老」或「首領」之意。歷史上謝克人是最早相信伊斯蘭教的民族之一,定居於印度的謝克人屬於薩伊德之下的一個種姓。
今天有將近300萬名謝克人住在印度的安德拉邦,聖經已翻譯成他們的主要語 言烏爾都語,還有福音錄音以及耶穌傳電影。然而,極少謝克人對福音有回應。

天父,但願安德拉邦的謝克人能認識樂意垂聽我們的禱告,而且在父右邊時刻為我們禱告的耶穌。更知道只有獨一真神才能應允禱告。為長久被伊斯蘭教束縛的謝克人能得到自由禱告,求父神釋放他們,使他們能歸入神榮耀的國度。「主是我們的亮光和拯救」,沒有人可以成為我們的光,不管他們過著多麼聖潔的生活。求神使南亞的穆斯林仰望主耶穌為真光,不仰望別的。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底加人 Madiga People

「人們從出生一直到死亡,只要有需要,馬底加人都在。」萊樂•蘇瑞(Lelle Suresh)說。他是一名馬底加人,屬於印度最低層的達利特(賤民)種姓。
「人們穿著馬底加人製作的拖鞋;在迎神慶典中隨著馬底加人樸實的鼓聲節奏進入冥想狀態。走到人生的終點,遺骨都化作了灰,還是由馬底加人在處理。」
「我們負責屠殺動物,供應人們食用和出口皮革。我們貢獻那麼大,可是連鬼神都視我們為不可接觸的賤民,請問公理何在?」
目前萊樂•蘇瑞在安德拉邦主持一個達利特文化資源中心,他是一名達利特激進分子,積極為自己的族群爭取公平待遇。
每個被社會鄙視的人都會發展出一套面對不公平待遇的作法。馬底加人作為印度其中一個最大的低種姓,以各種方式回應幾世紀以來對他們的歧視,有人努力手作精緻皮革製品,可惜他們的工匠身分始終不被認可;有人發展電腦技能,因為隔著螢幕可以隱藏賤民的背景;還有人轉而追求教育,希望改變命運。有一小群馬底加人透過改信基督教逃避人們的輕視。然而多數馬底加人仍在印度教或伊斯蘭教當中尋求慰藉。

天父,但願馬底加人能認識愛他們,甚至為他們死在十字架的救主耶穌基督。願他們知道不需要為了擺脫恥辱躲藏在宗教中,神的心意是在基督裡賜給他們兒女的身分。求神讓馬底加人能憑信心捨棄原本宗教和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完全接受耶穌的愛。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納瓦義人 Navait People

午后,海浪輕拍著附近的海岸,四周圍一片靜謐。遠處一幢房子,有一對老夫妻在客廳觀賞寶萊塢電影。忽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拍門聲,男主人蘇泊趕快去打開門,只見3名警察在門外,出示搜查令,目無表情地說:「很抱歉打擾你們。你們的兒子在沙特阿拉伯(或譯沙烏地阿拉伯)工作時無故失踪了。我們接到線報,證實他是效忠ISIS的頭號恐怖嫌疑犯。現在我們必須搜查你們家,看有沒有可疑之物。」
在這個靜謐的納瓦義社區,每一條街都有自己的足球或板球隊。納瓦義人(又稱為納瓦亞人)居住在印度南邊沿岸的海邊,有人認為納瓦義人是多年前逃離伊拉克的商人後代;有人認為他們是1千多年前沙特移民的後代。不管是古代的葉門水手之後,或者與波斯商人有血緣關係,納瓦義人與古代的阿拉伯大流離都有密切的關聯。他們的膚色、姓氏、語言以及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都清楚表明了這點。沒有人知道失踪的人是被綁架 了,或加入了恐怖組織。即使是經濟移民的家庭,在中東失踪也不例外。幾千個納瓦義人當中沒有一人知道真相。

天父,「要叫納瓦義人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上帝;又因信主,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求父神的光能速速照耀在印度和中東的納瓦義人心中。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瓦魯德人 Mawalud People

如果把阿拉伯的知識與印度中部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的印度教元素融合在一起,你認為會得到什麼呢?就是馬瓦魯德人所相信的「種姓伊斯蘭教」。除此之外,還有苦澀的「午夜自由」。
當年英國宣告印巴分治的那個子夜,巴基斯坦從此搖身變成獨立的穆斯林國家。那些留在印度教政府統治下的馬瓦魯德穆斯林,從此失去了身分地位。許多菁英分子降級為技術勞工。
馬瓦魯德穆斯林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家中設神壇祭拜穆斯林聖人,因此伊斯蘭神秘主義成為他們生活重要部分。除此,美術、詩章和宗教音樂對他們也很重要。對於住在印度的馬瓦魯德人來說,伊斯蘭教雖然是重要的文化認同指標,卻不具屬靈或身分的意義。馬瓦魯德人說烏爾都語,已有此語言聖經和其他福音資源供索取,他們雖有管道可以接觸到真理,可是當中尚沒有基督徒。

天父,求你差派來自穆斯林背景的宣教士傳福音給馬瓦魯德人,有聰明智慧使用各種福音資源、基督教藝術和音樂,接觸這個生活在印度教統治底下的穆斯林族群,使他們不受印度教影響,也不需要伊斯蘭教的文化認同,能自由來到獨一真神面前,向福音敞開心。願父神成就在馬瓦魯德人當中的屬靈突破。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松里人 Sunri People

多數松里人是穆斯林,也有些人是印度教徒,只有0.01%是基督徒。大部分松里人住在西孟加拉邦和比哈爾邦,少數人移居至我們本月代禱的南部省邦。他們的人數約89萬5千。在英國統治南亞時,松里人被分裂成兩群人,英國人將其中一群人提升至較高種姓,其他人則貶為低種姓達利特。此舉造成了仇恨,因為達利特種姓經常在生意往來中被其他松里人歧視。到了今天,印度政府依然沒有導正這種情況。松里人從事捕漁、耕種、貿易以及家庭手工。

松里人是一群未得之民,雖然可能有達利特種姓的基督徒向他們傳福音,但他們改信基督教將會招致迫害。目前,可取得的基督教資源有語音聖經、線上聖經和孟加拉語版和比哈爾語版聖經,還有耶穌傳電影和可在Indigitube.tv上觀看的基督教電影。

天父,為被分裂成兩群人的松里人禱告,但願他們能在基督裡合一,受洗歸入神榮耀的大家庭中,成為忠心的門徒。求神差派工人善用各種福音資源接觸松里人,使每個松里人都能聽到福音的好消息。願松里人世世代代都蒙神祝福。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穆斯林拉吉普特人 Muslim Rajputs

在中世紀的印度,「拉吉普特」是勇士社群的統稱。今天拉吉普特人對於他們在歷史上曾經是統治者,依然感到無比驕傲。當年,正是拉吉普特勇士的英勇抗戰,才攔阻了伊斯蘭入侵印度的野心。大體上來說,他們的反抗是成功的,只是他們當中還是有人改信了伊斯蘭教。今天,全印度都有穆斯林拉吉普特人,他們多數居住在印度南部的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的矽谷」,不少穆斯林拉吉普特是當地的富豪名流。
穆斯林拉吉普特人並非嚴謹的茹素者,他們會在飲食中攝取少量肉類;他們的伊斯蘭宗教儀式也深受主流印度教社會影響,特別是在與宗教節慶相關的事上。穆斯林拉吉普特人和印度教拉吉普特人通婚的例子常見,由此觀之,對拉吉普特人來說,宗親和種姓似乎優先於他們的信仰。相信印度教的拉吉普特人遠遠超過穆斯林的人數,但宣教士們發現,伊斯蘭背景的拉吉普特人比印度教同胞對福音更有回應。

天父,懇求興起基督徒能遇見共事或比鄰而居的穆斯林拉吉普特人,把握機會與他們建立真誠的友誼,向他們作美好的見證。願在耶穌基督裡能使不同背景的拉吉普特人合而為一。願穆斯林社群仰望耶穌為他們唯一遠離撒但的保護者,以及唯一真光的來源。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穆斯林西里卡人 Muslim Sikligars

假如你是一個面對戰敗、被擄,甚至死亡威脅的士兵,你會怎麼做呢?傳說數百年前,某一群拉吉普特士兵面對這樣殘酷的未來時,選擇改變職業將自己偽裝起來,同時也改信了伊斯蘭教,如此做可以使他們不同於其他從事鐵匠工作、信仰錫克教和印度教的西里卡人。我們無從考究這傳說是否真實,那是穆斯林西里卡人自己的說法。
鐵匠看來或許是很特定而窄化的行業,不過他們最為人所知的其實是金屬拋磨工,特別是製造精細的刀劍。非戰爭期間,西里卡人便打造農具,例如鐵鍬、鐮刀、篩網和鐵籃。今天西里卡人仍遵循這個傳統,多半住在農業區週邊的土厝裡,不少人過著遊牧生活,從一個村子遊牧到另一個村子,售賣他們的鐵器和鍛鐵技術;他們仍從事刀、劍、匕首的製造。
大部份西里卡人是印度教徒,當中有少數錫克教徒。然而,在北方邦以及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卡人主要是穆斯林,有些人則遷居至印度的南部省邦。

天父,為過著遊牧生活型態,較困難與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的西里卡人禱告,求你讓基督徒有機會接觸到他們,與他們分享耶穌的愛。禱告無論是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或穆斯林西里卡人,一聽見耶穌殷切地呼喚,便來就近祂。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穆斯林切琶拉邦人 Muslim Chapparaband People

在印度的穆斯林切琶拉邦人為數不多,但彼此的關係十分緊密,他們只在社群內通婚。目前大約有3千切琶拉邦人住在卡納塔克邦;1,900人住在馬哈拉施特拉邦。
切琶拉邦人有一個特質讓人看出他們和鄰舍的不同,就是男孩的衣著。所有切琶拉邦小男孩在5歲前只穿短裙,直到他們5歲時,會被帶到一個地方進行一些儀式,表示他們從「嬰孩」進入「孩童」,此時就會為他們換上新衣著。
切琶拉邦人的族名涵意為「屋頂建造者」,傳統上,他們會用印度柳樹來製成茅草的屋頂。今天,隨著越來越多現代房屋問世,這行業漸漸乏人問津,許多人陷入貧窮中。
還好印度如同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快速發展,提供了教育和就業機會給切琶拉邦人,得以改善生活。所以,今天穆斯林切琶拉邦人不都是窮人,當中有不少人受良好教育,有專業的職業。切琶拉邦人說烏爾都語,因此已有 各式各樣福音文字以及影音資源,可以 讓他們知道關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

天父,懇求幫助這個過去的屋頂建造族群,能舉目仰望全能救主,願意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他們預備的救恩。求父神在切琶拉邦人當中興起植堂運動,使這個族群每個人都能經歷「出死入生」,在基督裡得著一個全新的生命。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穆斯林南拜人 Muslim Nanbai People 

南拜人以烘焙麵包為人所知,他們有數以千計人口住在南亞,雖然多數人是印度教徒,但這個月我們要為他們當中少數的遜尼派穆斯林禱告。多數穆斯林南拜人住在印度北部的烏塔普拉德什邦,但有些人住在印度南部,還有許多人移民至巴基斯坦。南拜人是個孤立的族群,他們只能在自己的社群內通婚,不太與外人接觸。他們很需要有人因為耶穌的愛來接觸他們,與他們分享福音。穆斯林南拜人主要的使用語言是烏爾都語,這個語言已有各種福音材料可供索取,包括印刷版和線上版聖經。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求天父讓烘焙麵包的南拜人明白耶穌供應我們靈性所需,正如食物供應身體需要一樣。但願他們能渴望得著這份永遠滿足的生命之糧。求神賜下夢境和異象刺透南拜人的心,也透過聖經、福音錄音等向南拜人啟示真理。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爾代夫群島的馬爾代夫人 Maldivians in the Maldive Islands 

說起馬爾代夫,腦海浮現的自然是一個熱帶島嶼的美麗畫面。一片湛藍色海洋,清澈海水輕拍珊瑚海岸,微風輕吹,岸上的椰子樹排成一列。馬爾代夫人全年都住在這樣美不勝收的環境中。在馬爾代夫將近1,200個島嶼中,少於200個島有人居住,平均人口僅有900以下。島上村民典型的謀生之道是捕魚、採椰子以及小規模的社區農耕。
然而,馬爾代夫的首都馬列(Male)卻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全國34萬人民中大約有40% 為了尋找教育及工作機會,紛紛湧入馬列。此外還有大約10萬名移工在這城市討生活。有限的空間及加上缺乏隱私,導致一些社會問題產生,包括虐童和家暴,並造成這國家成為全球高離婚率的國家之一。年輕人因為面臨工作機會不足而被幫派吸收,並且吸毒泛濫。近來,極端伊斯蘭教更是進入馬爾代夫,引誘大批人到中東追隨聖戰。少數說迪維西語(Divehi)的人透過匿名的部落格,表達對伊斯蘭教越來越失望。在馬爾代夫,除了伊斯蘭教以外,其他宗教活動都屬非法。追求真理的人將面臨社會的敵意。

天父,「你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懇求讓無論住在城市或海島上的馬爾代夫人能厭倦黑暗的生命,渴慕讓永活真神的光來照亮他們。求神讓馬爾代夫人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看見造物主的榮耀。為馬爾代夫少數分散的基督徒禱告,他們受到偽善、不信任和背叛文化的束縛,求父神釋放他們。為馬爾代夫的語言迪維西語聖經翻譯禱告,求神使剩下聖經書卷能加速校對,並且目前已發行的經文段落能透過手機的應用程式被廣泛引用。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爾代夫的古吉拉特穆斯林 Gujarati Muslims in the Maldives 

古吉拉特人發跡於西印度,但某次大離散使他們散佈到全世界25個國家,其中有大約900人住在馬爾代夫。他們的主要語言是古吉拉特語,然而多數人也學習當地語言迪維西語。古吉拉特人分佈在長長的海岸線和許多港口,他們嫻熟於海上旅遊以及航海業,適合住在像馬爾代夫這樣的群島。他們也喜好經商,不論到哪裡都能成為成功商人。全世界大部份古吉拉特人都是印度教徒,只有在馬爾代夫的古吉拉特人是遜尼派穆斯林。他們奉行一神論,打從心底瞧不起那些無所不拜的印度教古吉拉特人。
目前尚無人投身向馬爾代夫古吉拉特人宣教,部份原因是他們的人數不多。聖經已有古吉拉特語版本,只是需要有人將神的話帶給他們。在馬爾代夫這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任何宣教事工都不被允許。

天父,為馬爾代夫人數不多的古吉拉特人禱告,祈求父神差遣工人去向這些穆斯林分享福音,使他們能看見透過信徒活出來的美好見證,被神的愛吸引。求聖靈開啟古吉拉特人的眼睛,辨明他們被教導的謊言,並在主耶穌基督裡找到真理。但願不論古吉拉特流離至何方,都能尋見基督。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馬爾代夫的孟加拉人 Bangladeshis in the Maldives

看著馬爾代夫觀光旅遊局刊登的照片,你可能會覺得這裡彷彿是人間天堂,每個小島都被蔚藍的海水環繞著,氣候四季如春。
薩門(Sumon)是一個在印度找不到工作的孟加拉人,當他遇見一位承諾會幫他在馬爾代夫度假勝地找到工作的仲介,便付了2,500美金給他。然而,薩門被送到島上時,才發現仲介所描繪的美好畫面只適用於來觀光的旅客。至於他們這些來工作的人,卻面對極不人道的情況。
薩門和同事們被安排住在飯店後面一個狹窄的帳篷內,環境很不衛生。一位前來拍攝員工宿舍的記者形容:「孟加拉人像牛一般被對待。」薩門一天需工作14小時,一個月號稱可賺得150美元,但如果他的雇主認為生意不好,就會扣他的薪水,甚至有時半分錢都拿不到。薩門努力想打電話給仲介,但無人接聽電話。現在的薩門很消瘦,就像飯店裡其他憔悴的勞工一樣。在馬爾代夫大約有 7萬5千名孟加拉勞工,他們都是穆斯林。

天父,懇求差遣基督徒到孟加拉勞工當中關心他們,為他們爭取公平的待遇。也求神打擊一切不根據聖經原則、沒有憐憫的做法。孟加拉勞工為了生計在天堂般的馬爾代夫打工,但願他們早日遇見能真正帶領他們上天堂的神。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斯里蘭卡的東巴羅奇人 Eastern Baloch People in Sri Lanka

「科納(Konaar),我們該怎麼辦?熱浪毀了我們的稻米,接下來如何供應全家所需呢?我們該如何在斯里蘭卡活下去?」何瑞(Horram)是一名東巴羅奇 人,他對又一次的作物欠收感到憂心忡忡。
科納回答:「何瑞,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住在斯里蘭卡,我們絕對不能回到巴羅奇斯坦了!」
「巴基斯坦的軍隊還在持續逮捕、施虐和殘害我們的族人。還有,每天都有更多人搬進我們巴羅奇斯坦(Balochistan)的城市,搶走我們族人的工作,那個地方 實在不能夠再住了。」科納冷靜地向何瑞分析。
東巴羅奇人只是大巴羅奇族的一部份,他們的故鄉巴羅奇斯坦涵蓋了巴基斯坦西 南、阿富汗以及伊朗高原的東南角。巴基斯坦軍隊和巴基斯坦巴羅奇省的巴羅奇人之間,多年持續政治動盪與戰爭,造成一些巴羅奇人不得不遷居到別處,其中有些人搬到了斯里蘭卡。今天大約有900名穆斯林巴羅奇人住在斯里蘭卡,那裡的多數人是佛教徒或印度教徒,只有為數不多的基督徒。

天父,但願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巴羅奇人,早日認識能夠拯救他們的耶穌基督,使他們能倚靠神面對生活一切挑戰,經歷到耶和華以勒豐富的供應。但願巴羅奇人的植堂運動能在斯里蘭卡和巴基斯坦啟動。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斯里蘭卡的爪哇馬來人(又稱為克里奧爾馬來人) Java Malay (aka, Creole Malay) People in Sri Lanka

「如果你無法打敗他們,那就加入他們。」從瓜哇去到斯里蘭卡的馬來人很好地詮釋了這一句話。
早在約300年前,來自爪哇的穆斯林馬來人已來到斯里蘭卡。當時他們為了捍衛荷蘭殖民者的利益,以士兵的身分從爪哇島來到這裡。這些士兵與英國人發生直接衝突,最後英國人成功從荷蘭人手中奪得了斯里蘭卡。當時這些來自爪哇的馬來人雖是英國人的手下敗將,卻贏得他們的尊敬,英國人在斯里蘭卡組成了一個馬來軍團,讓他們繼續當軍人。
今天6萬9千爪哇馬來人大部份都能說他們自己的語言馬來克里奧爾語 (Malay Creole)和斯里蘭卡人的主要語言錫蘭語或泰米爾語。有些爪哇年輕人受高等教育,在島上的教育、醫療、工程以及軍隊等領域都有他們的蹤跡。還有些爪哇馬來人則從商,過著富裕的生活。世界各地的馬來人,包括爪哇的馬來人,都是穆斯林。雖然他們熱情接待訪客, 卻拒絕基督徒與他們分享福音。基督教媒體事工、耶穌傳電影以及聖經廣播節目在斯里蘭卡都已有可使用的資源。

天父,祈求使爪哇馬來人能熱切尋找福音資源認識耶穌基督,也求神差遣裝備好的宣教士來接觸這些馬來人,好叫他們當中能興起門徒運動。爪哇馬來人相信他們可以靠跟隨可蘭經的教導進天堂,求父神賜他們有分辨的智慧,能分辨屬靈真理與謬論。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這一天,請按聖靈感動,寫下你為南印度的 未得之民的禱告。 

親愛的天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